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0.6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66
- 格式:doc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8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教学背景分析“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一是燃料的热值;二是燃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材首先从介绍燃料的定义和种类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燃料,对燃料的种类,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因为内能是人类使用最多的一种能量,而获得内能的途径是燃料的燃烧,教材分析了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放出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并不相同,大部分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燃料的效率,有效利用燃料,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炉子为例,分析了燃料燃烧时,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因此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二是放出的热量又很难完全有效利用,所以有必要研究炉子的效率问题。
有效利用燃料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为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有必要强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节能教育。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辨证地看待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的观点,养成辨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本节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热机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道燃料燃烧过程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热值概念,会查阅一些燃料的热值表。
3.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
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还会产生影响环境等负面效应。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10.6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型:新讲课学习目标:1、知道燃料的热值及其单位、物理意义。
2、会运用热值的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知道炉子的效率、提升炉子效率的举措及有效利用燃料的举措、环保举措。
学习活动:一、情形引入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你还见过哪些燃料?如何分类?燃料在焚烧的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变为何能?(化学能转变为内能)思虑并填写:1、固态的有:;液态的有。
气态的有:。
2、人类获取内能的主要门路:,燃料焚烧是能转变为能。
(燃料焚烧化学内)二、研究新知任务一:燃料的热值及其单位、物理意义。
议论并比较:同时焚烧质量1kg 的汽油和 1kg 的废报纸,它们放出的热量同样吗?为什么?1、定义:叫做这类燃料的热值。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整焚烧放出的热量)2、计算公式:。
(Q= mq)2、单位:,干木柴的热值是 1.2×107J/kg,它表示.( J/kg一千克干木柴完整焚烧放出的热量为 1.2× 107J)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不一样燃料的热值一般不。
(属性不一样)查表,回答以下问题:1、表中热值最大的是哪一种燃料?热值最小的是哪一种燃料?2、火箭上为何用液态氢作燃料?(氢的热值大)3、热值反应了燃料的什么性质?(拥有化学能多少)4、不一样燃料的热值必定不一样吗?(不必定)延长:完整焚烧0.5kg 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要放出6× 105J 的热量,起码需要焚烧多少酒精?(汽油的热值为 4.6× 107 J/kg,酒精的热值为3× 107 J/kg)(2.3× 107J 0.02 kg )任务二:炉子的效率、提升炉子效率的举措思虑、议论、试试回答:1、利用燃料获取内能,一般燃料放在什么地方?2、燃料实质焚烧开释的能量能否等于依据理论值计算出来的热量?为何?4、我们有效利用的能量能否等于燃料实质焚烧所放出来的热量?为何?沟通:第1页/共2页二、炉子效率1、定义:叫做炉子效率。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课题:10.6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及其单位,会查热值表,并知道某种燃料热值单位的物理意义。
知道锅炉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通过对影响锅炉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锅炉效率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热值的概念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灵活应用锅炉的效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及资源应
用
课前提问师:提问。
生:齐答。
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对外提供动力?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做功冲程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引。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本节阐述了有关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等物理概念,还涉及了科技发展史(热机的发展),生物,化学知识(酸雨的形成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
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知道在利用热机形成的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理解,并能用热机效率进行简单计算。
实验器材: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视频资料、PPT 等。
一、图片引入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
本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
说到内能的利用,首先要考虑内能的来源,而燃料的利用正是这一来源的主要途径。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
(1)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常见的燃料有煤、石油(加工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液化气等)、天燃气等,农村还用草木等植物的秸杆作燃料。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前准备一、新课标学习要求1.知识与技术认识常有的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知道燃料的热值及其单位、物理意义.会应用热值的看法进行简单的焚烧放热的计算.知道炉子效率的含义,认识提升炉子效率的举措.认识燃料有效利用的举措.认识环境保护举措.2.过程与方法利用对照的方法认识不一样燃料热值的差别.利用分类学习法认识常有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经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教课活动,以实验、议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沟通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优秀质量.三、二、有关知识空气中的铅污染内燃机发明此后,很快就被用来做汽车的发动机.此后汽车车水马龙地奔驰在城市、乡村,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可是跟着汽车的激增,这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危害一大气铅污染.本来,汽车运转时要烧汽油,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燃料,为了防备它在发动机中爆炸,于是在汽油中一定加入一种防爆剂——四乙基铅.它是一种铅的有机化合物,是无色的油状液体,还有一种水果香味,也叫“铅水”汽. 油在焚烧过程中,这类有毒的铅化合物混入废气里,排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含铅量猛增.据统计全球每年经过汽车发动机排放到空气中的铅,大概有40 万吨.近十年来,人类已把430 万吨铅扩散到了空气中,使大气中的含铅量比原始状态增添了一倍.现代人体中的含铅量比原始人超出100 倍.铅一旦进入人体,特别是进入脑细胞此后,会造成累积中毒,永久呆在那边,危害人的精神系统,令人智力弱退,甚至惹起中毒性精神病.铅还会危害心血管、肾脏、内分泌等系统;还会扰乱红血球输送氧气的功能,破歹人的造血功能,惹起贫血并迫害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三、学法点拨课本以人们熟习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下手,引出燃料热值的看法,介绍了常有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升炉子效率的举措、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多从资猜中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四、教材知识全解(一)、燃料的热值想一想议议1.人类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使用火?2.平时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并从固、液、气三态给它们归类.3.燃料焚烧时,能量是如何转变的?4.依据你的经验,同样质量的不一样燃料,焚烧时放出的热量同样吗?剖析与结论(二)、燃料焚烧时能的转变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多数是从燃料的焚烧中获取的内能.燃料的焚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焚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开释能量.1.燃料热值的意义燃料的种类好多,因为燃料的成份不一样,同样质量的不一样燃料在完整焚烧时放出热量不同,在物理学中就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燃料在完整焚烧时放热本事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燃料顶烧不顶烧.2.定义1kg 的某种燃料完整焚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类燃料的热值.由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J/kg ”.3.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必定质量的燃料在完整焚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如木炭的热值为 3.4 ×107J/kg,它表示:1kg 的木炭完整焚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 3.4 ×107J.同种燃料的热值同样,不一样燃料的热值不一样.4.放出热量的计算假如用m 表示完整焚烧燃料的质量,用q 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用Q 放表示燃料完整焚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则:Q 放=m?q此中:m 的单位是kg,q 的单位是J/kg,Q 放的单位是J.注意5.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1)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要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10.6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及其单位.3.会查热值表,并知道某种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5.通过对影响锅炉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应采取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新课导入】导入1:情景导入1.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本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说到内能的利用,首先要考虑内能的来源,而燃料的利用正是这一来源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2.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例说明人类利用的能量主要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教师可以参考的实例有:①原始社会火的利用;②现代社会中取暖的方法之一煤取暖;取暖方法之二电取暖,而电能的获得主要的方法是火力发电;③新能源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导入2:设疑引入我们分别用煤和木柴把同一壶水烧开,需要的煤和木柴的多少一样吗?煤和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到底占放出热量的多少呢?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便会解答上面的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课堂探究】一、燃料的特点教师:我们都知道,煤炭、汽油、柴油是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燃料?学生:柴火是燃料.学生:酒精、蜡烛也是燃料.学生:煤气、天然气也是燃料.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谁能归纳一下,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它们都能够燃烧.学生:它们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内能).教师:那么燃料燃烧时获得的内能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呢?学生: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教师:燃料燃烧实际发生的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总结: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二、燃料的热值教师:同学们归纳了燃料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燃烧.那么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有什么不同呢?煮饭时用煤为什么比用柴草好呢?学生:煤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教师:煤一定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吗?怎样比较才更合适?(类比:铁一定比棉花重吗?)学生:应取相同质量的煤与柴草相比.教师:它们质量相同,就一定是煤放出的热量多吗?学生:不知道.教师:还应补充一条:要让它们都充分燃烧.在它们都烧完、烧尽的条件下,才有可比性.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这一差异,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燃料的热值.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千克.物理意义:热值直接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热值大,反映单位质量的该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多).看课本中的表:几种燃料的热值(指导学生学会表述其物理意义)教师:汽油的热值为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一桶汽油与半桶汽油相比,哪个热值大?学生:(略)三、燃料的有效利用1.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教师:1千克干木柴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学生:1.2×107焦.教师: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把35千克左右的水由20 ℃烧开.实际生活中1千克干木柴能把35公斤20 ℃的水烧开吗?学生:不可能.教师:那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燃料不可能做到完全燃烧.学生:因为热量有散失,水吸不到那么多热量.教师:燃料燃烧时需氧气助燃,供氧不足是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另外,烟气也会带走大量热量,炉壁还会传走一部分热量.这样就使得真正传给水的热量仅占燃料放出热量的一小部分.当然不能烧开那么多水.2.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为了反映锅炉对燃料的利用率,我们经常用锅炉的效率来描述.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人们做了种种努力,主要措施有:增加供氧量.如用风箱、吹风机就起了这一作用.大型工业锅炉还采用把煤粒用鼓风机吹起来烧,使效率大大提高.炉壁选用隔热材料.这主要是为减少炉壁向外传热.增大受热面积.大型锅炉采用供水管道直接分布在炉膛内,使其充分受热,减小了烟气的热损失.目前,我国炉具的平均效率还较低,若平均效率能提高1%.全国每年节省的燃料相当于一个大型煤矿的年产量.可见,改造炉具,提高炉子的效率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四、内能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污染(CO,SO2、酸雨).2.噪声污染.五、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燃料的热值(1)能量转化: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热值定义: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2.有效利用燃料(1)锅炉的效率(2)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意义——节约能源,环境保护1.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C )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D.较高的凝固点2.煤的热值比木柴的热值大,这表示( D )A.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热量多B.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温度高C.煤比木柴具有的内能多D.相同质量的煤和木柴完全燃烧,煤放出的热量多3.甲、乙两台热机,甲的效率比乙的低,其含义是( D )A.甲热机消耗的燃料多B.甲热机比乙热机做功少C.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小D.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损失的能量比乙损失的多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这时发动机的效率降低(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35% .6.完全燃烧2 kg汽油放出多少热量?要放出6.0×106 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多少克酒精?解析:完全燃烧2 kg汽油放出的热量Q=q汽油m汽油=4.6×107 J/kg×2 kg=9.2×107 J.放出6.0×106 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的酒精的质量m===0.2 kg=200 g. 答案:9.2×107 J 200 g1.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2.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材分析: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现代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
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激发学习动机:前面我们学习了热机,知道热机通过燃烧燃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那大家考虑一下,燃料燃烧有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呢?学生回答:有,环境污染。
如何更好地利用燃料,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知识:(一)燃料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的能够燃烧的物质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0.6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66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
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教师:这么多燃料我们能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这样研究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
学生: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燃料的热值
1、研究表明:
1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6×107J;
1Kg氢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108J;
1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3×107J;
1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0×107J.
请阅读以上资料,谈谈你获得的信息.
2、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热值”(P28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教师小结: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q表示) 在此,老师简单解释什么是“完全燃烧”.
2、公式: q=Q/m
3、单位:J/Kg
读法:焦/千克
给学生提示: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与燃料的质量和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4、应用:热值表
通过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热值最高的是哪种物质?
2、酒精的热值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3、完全燃烧2千克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
关于气体的热值:
公式: q=Q/v
单位:J/m3 以及气体热值的定义
(三)燃料的有效利用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自读课本“燃料的有效利用”(P29至P30)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1)什么是锅炉的效率?
(2)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3)举例说明,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什么?
教师小结:
1、锅炉的效率:
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
给出锅炉效率公式并举例.
2、提高锅炉的效率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1)让燃料尽量充分燃烧.
(2)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3、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通过出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反思.
我们假如不注意合理利用燃料和对环境加以保护,我们的未来的生活就将会是这样!
教师利用图片、文字信息等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进一步给学生提出问题:
1、结合我们当地实际,你知道的空气污染物有哪些?
2、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接着继续出示问题:
你认为燃料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依靠手头搜集资料先在组内讨论,后组织在班级交流.
讨论完毕,师生共同学唱一首环保公益歌曲《低碳贝贝》.
最后由教师倡议: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四、巩固运用: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无烟煤的热值是
3、4×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4×107J.
3、200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0、92×107J.
4、2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9、2×107J,这种燃料的热值为多少?
解:q=Q/m=9、2×107/2kg=4、6×107 J/kg.
五、检查评价: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燃料、热值、炉子的效率.提高燃料的有效利用的途径及其环境保护.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进行评估.
布置课后作业.
六、间隔性复习:
1、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
2、一个家用节煤炉的效率为40%,完全燃烧一块煤球放出4×107J热量,那么有效利用的热量是1、6×107J .
3、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值越大,燃烧时温度就越高
B、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热量就越多
C、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4、用液态氢作火箭的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C)
A、密度小
B、比热容小
C、热值大
D、质量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在此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具体的方法:
1、本节的内容不难,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就能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注意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学.
2、对于学生自学的如何,我设计了针对的习题,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于学生模糊的或不会的,再进行强调.最终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