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37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介绍本文档是针对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的教案。
教案涵盖了该教材的全部课程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理解物理九年级上册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掌握九年级上册涉及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了九年级上册的全部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 第二单元:机械的基本概念3. 第三单元:力学4. 第四单元:压强和浮力5. 第五单元:机械能守恒和能量转化6. 第六单元:声音的传播7.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8. 第八单元: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法: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理论讲解,梳理重点知识点;-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活动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交流和互动。
教学评估本教案提供了一些教学评估的方法,包括:-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设计和观察技能;- 问题解答: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评估学生对物理问题解答的能力;- 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检验学生对整个学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多。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3、重力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4、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同一弹性物体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6、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二、内能1、扩散:两种不同物质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2、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4、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5、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小。
三、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了多少。
2、比热容(C)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及状态决定的。
九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全一册知识点在九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北师大版全一册的内容。
这本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物理基础,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概述九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他们将了解原子的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性,以及原子核和电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还将了解原子的种类和元素周期表的组织方式。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这一章主要涵盖物质的性质及其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并了解温度和压力对物质的影响。
同时,他们还将探索物质热性质的基本原理,例如热导和热膨胀。
第三章: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他们将学习到加速度的概念,并探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章:力和压力这一章介绍了力和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将学习力的产生和力的分类,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
他们还将学习压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探讨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力概念。
第五章:功、能量和机械效率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功、能量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他们将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学习能量的形式和转化。
同时,学生还将研究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探讨能量守恒定律。
第六章:浮力与压力这一章主要介绍浮力和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将了解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浮力的因素。
他们还将学习压力的传递和压强的计算,并探讨浮力和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章:声音与光学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声音和光学的基本概念。
他们将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并学习声音的特性和计量。
同时,学生还将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并学习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第八章:电学知识电学是九年级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静电学、电流和电阻的概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北师大版_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机械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设计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和提高探究能力。
2.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并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进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并交流评估各自的实验方案【教学仪器】(一)多媒体教室:配备高亮度投影机与师、生用电脑、实验展示台(二)分组实验器材(每组):乒乓球三个、橡皮筋三根、沙子一盆、自制四脚桌一个、海绵一块、自制滑轨一组、纸盒一只、大、小钩码、铜、铝圆柱体与小木块个一个(三)多媒体页课件,课件址:385a5804d2b160a4_091.20927547f648818383b49b94759b300340904d5442 761646013929”“”>点此查看“内能”探究活动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案例〗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篇二: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12 电功率》教案第二节电功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要将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知识。
课程标准对初中电功率部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1.机械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关系2.位移和位移的计算公式3.速度和速度的计算公式4.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5.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内容6.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内容7.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公式8.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9.重力的概念和公式10.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二、第二章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和分解3.平衡力和合力4.弹性力和摩擦力5.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6.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7.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8.不同形状物体的压力大小和分布三、第三章浮力与浮力平衡1.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3.浸泡在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关系4.物体的浮力大小和浸泡深度的关系5.浮力和密度的关系6.浮力平衡和浮力调节的应用7.浮力平衡的实验和测量四、第四章初中常用量和单位1.长度、面积、体积的定义和计量单位2.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3.质量、密度、力和功的定义和计量单位五、第五章机械能、波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机械能守恒定律3.振动和波的概念和特点4.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和主要特点5.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速度6.机械波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模式7.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8.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六、第六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动态图的光线反射定律2.静态情况下的光线反射定律3.反射光的特点和反射角的性质4.光的折射定律5.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应用七、第七章光的制作、传播和损失1.光的制作:光源和发光物体2.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直线传播的条件3.光的损失:衍射、吸收、散射和反射4.光的传输与透明度和光强的关系八、第八章电流、电压和电阻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电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内容5.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6.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九、第九章电路和分贝1.电路的概念和主要元件2.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计算3.分贝的概念和计算十、第十章电磁感应和安全用电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电磁感应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3.电路中的磁场与电流、电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4.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包括以下章节:
1.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2. 认识电路
3. 变阻器
4.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6.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7. 欧姆定律的应用
8. 电能和电功
9. 电功率
10. 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
11. 电流的热效应
12. 家庭电路
13. 安全用电
14. 电流的磁场
15.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以上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大致内容,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可以翻阅教材进行了解。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所学的公式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所学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公式:
1. 欧姆定律: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R=U/I,表示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3. 速度公式:s=v×t,表示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4. 火车过桥(洞)的公式:s=L桥+L车,表示火车通过桥洞时的总路程等于桥洞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6.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以上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所学的部分公式,如需获取更多公式,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