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习题集第7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8
2020智慧树,知到《工程制图(南昌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app《工程制图(南昌大学)》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制图基本知识和正投影法基础1、问题:图样中书写汉字的字体,应为长仿宋体,字高不应小于号字。
选项:A:10B:37C:5D:3.5答案: 【3.5】2、问题:图样中的粗实线图线宽度为b,细实线的宽度为。
选项:A:bB:b/2C:b/3D:2b答案: 【b/2】3、问题:投影面平行线分为三种。
选项:A:正平线B:左平线C:侧平线D:水平线答案: 【正平线;侧平线;水平线】4、问题:若两直线的三面投影都相交,则该两直线在空间相交。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问题:若两直线垂直,其各面投影也必定垂直。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见面课: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和标准件与常用件1、问题:剖视图正确的画法是。
选项:A:B:C:D:答案: 【】2、问题:剖视图正确的画法是。
选项:A:B:答案: 【】3、问题:普通螺纹的牙型代号是。
选项:A:MC:BD:Tr答案: 【M】4、问题: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剖面线用双点划线绘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见面课:立体的投影和组合体的画法1、问题:点A在圆锥表面上,正确的一组视图是。
选项:A:B:D:答案: 【】2、问题:圆球表面取点只能用素线法。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问题:圆柱的圆投影具有积聚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问题: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两种基本形式,或是两种形式的综合。
选项:A:合并B:切割C:对齐D:叠加答案: 【切割;叠加】5、问题:组合体的三视图正确的是。
选项:A:B:答案: 【】第一章1、绘制机械图样的三种比例是,和。
A.缩小比例B.原值比例C.比例D.放大比例E.1:2答案: 缩小比例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2、图样中注写圆或圆弧的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注写圆或圆弧的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第七单元的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错误的,就不要选择。
绿色为:单选题紫色为:判断题蓝色为:多选题第7章、结构施工图单项选择()因构造要求及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钢筋,如腰筋,吊筋、拉结钢筋等。
A. 箍筋0B. 架立筋0C. 构造筋100D. 分布筋0单项选择()用于单向板、剪力墙。
A. 箍筋0B. 架立筋0C. 纵向受力筋0D. 分布筋100单项选择单向板()与受力筋垂直。
A. 箍筋0B. 架立筋0C. 纵向受力筋0D. 分布筋100单项选择()用于承受梁、柱中的剪力、扭矩,固定纵向受力筋的位置等。
A. 箍筋100B. 架立筋0C. 纵向受力筋0D. 分布筋0单项选择()一般设置在梁的受压区,与纵向受力筋平行,用于固定梁内钢筋的位置,并于受力筋形成钢筋骨架。
A. 箍筋0B. 架立筋100C. 纵向受力筋0D. 分布筋0单项选择在梁、柱中的受力筋也称为(),标注时应说明其数量、品种和直径。
A. 箍筋0B. 架立筋0C. 纵向受力筋100D. 分布筋0单项选择()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详图,梁、板柱等构件详图,楼梯结构详图以及其他构件详图等。
A. 结构设计说明0B. 结构布置平面图0C. 构件详图100D. 设计说明0单项选择()属于局部性的图纸,表示构件的形状、大小、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和制作安装等。
A. 结构设计说明0B. 结构布置平面图0C. 构件详图100D. 设计说明0单项选择()与建筑平面图一样,属于全局性的图纸,通常包括基础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
A. 结构设计说明0B. 结构布置平面图100C. 构件详图0D. 设计说明0单项选择()主要用于说明结构设计依据、对材料质量及构件的要求、有关地基的概况及施工要求等。
A. 结构设计说明100B. 结构布置平面图0C. 构件详图0D. 设计说明0单项选择()的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布置平面图和构件详图三部分。
房屋构造与识图习题答案卜洁莹徐勇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房屋构造与识图习题答案主编卜洁莹徐勇鹏副主编牛佳刘卓参编姜轶高会艳贾凇陈越乔博主审严峻机械工业出版社2前言本习题答案与卜洁莹、徐勇鹏主编的房屋构造与识图习题集配套使用。
本习题答案由卜洁莹、徐勇鹏任主编,牛佳、刘卓任副主编,姜轶、高会艳、贾凇、陈越参编,严峻主审。
由于成书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3目录第一章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第三章立体的投影第四章剖面图和断面图第五章民用建筑概述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第七章墙体第八章楼地层第九章屋顶第十章楼梯第十一章窗与门第十二章变形缝第十三章民用建筑工业化第十四章工业建筑第十五章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第十六章建筑施工图4第一章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1.1线形练习1.完成图形中左右对称的各种图线。
2.在空白位置抄绘下列图形。
561.2图样的比例及尺寸标注按给定比例量取尺寸,并标注在图上(尺寸数字取整数)。
7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2.1三面投影图1.将立体图的图号填入对应的H 面投影图括号内。
(1)(2)(3)(4)(5)(6)(7)(8)(9)(10)(4)(2)(1)(7)(6)(5)(10)(3)(9)(8)82.将立体图的图号填入对应的V 、W 面投影图括号内。
(1)(2)(3)(4)(5)(6)(6)(5)(3)(4)(2)(1)93.根据立体图将投影图中的漏线补齐。
104.已知形体的两面投影图及其立体图,补画其第三面投影。
(1)(2)(3)(4)115.已知形体的立体图,画出其三面投影图(从立体图上量取尺寸)。
(1)(2)12(3)(4)132.2点的投影1.已知A 、B 两点的立体图,求作其投影图。
2.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立体图。
143.已知空间点A (25,10,20)作三面投影图和立体图(单位mm )。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2按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3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中量,取整数)(1)(2)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5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1:2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椭圆(2)1:8锥度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7在A4图纸上按1:1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第2章投影基础2-1 根据直观图中各点的位置,画出它们的两面投影图。
2-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直观图。
2-3 画出A(10,35,15)、B(20,35,0)、C(30,0,25)三点的三面投影图。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点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 及点B同高,且点C的坐标X=Y=Z;点D在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试画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第2章投影基础2-5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点B在点A的左方20毫米,前方15毫米,上方10毫米处,求线段AB 的三面投影。
2-6 已知点A,作正平线AB的三面投影,使AB=20毫米,α=450,(点B在点A的右侧)。
2-7 画出下列各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2)(3)(4)AB是___水平__线CD是__正平__线EF是__侧垂___线GH是_一般位置_线第2章投影基础2-8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是侧平线,(2)CD是一般位置直线,点C在(3)EF是正垂线,在(4)GH是正平线,长度为距离W面18mm。
V面前方22mm,点D则属于V面。
H面上方20mm处。
25mm, 点H在点G的下方。
2-9 已知线段AB的两面投影,求AB的实长和对W面的倾角。
第1章点和直线1.已知三点A、B、C的两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2.作出两点A、B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在A之左10、A之前15、A之上12。
3.已知三点A、B、D等高,点C在点A正下方,补画诸点的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AB是侧平线;EF是水平线;CD是正垂线;GH是侧平线5.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画出第三投影。
AB是正平线;AC是铅垂线;AD是正垂线;BC是侧垂线。
6.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AB、CD两直线相交;PQ、MN两直线相交;AB、EF两直线平行;PQ、ST两直线平行;CD、EF两直线交叉;MN、ST两直线交叉。
7.已知CD和AB垂直相交,补画CD的投影。
第2章平面1.已知矩形ABCD的V面投影和AD的H面投影,完成其H面投影。
2.由点A作△BCD的垂线AK。
K为垂足,并标出A与△BCD的真实距离。
3.在AB、CD上作对V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W面的重影点M、N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4.作一直线MN,使MN∥AB,且与直线CD、EF相交。
5.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AB的实长和对H面、V面的倾角а、в。
6.求作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平面所处的空间位置。
7.已知五边形ABCDE的一边BC∥V面,完成其水平投影。
8.在△ABC内取点D,使点D与H、V面的距离分别为18,30。
9.作图判断点A、B、C、D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10.作两交叉直线AB、CD的公垂线EF,分别与AB、CD交于E、F,并标明AB、CD间的真实距离。
11.由点A作直线CD的垂线AB,并求出点A与直线CD之间的距离。
12.判断下列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2)两平面平行(3)两平面不平行13.求作直线CD与△LMN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4.求作铅垂线AB与△CDE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15.求作△EFG与□PQRS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