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及救治.-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
- 格式:ppt
- 大小:9.54 MB
- 文档页数:36
亚硝酸盐中毒紧急处置措施一、亚硝酸盐化学结构二、亚硝酸盐的作用三、中毒原因四、中毒机制五、临床表现六、辅助检查七、鉴别诊断八、治疗措施九、处理要点十、饮食注意亚硝酸盐的前身其实是硝酸盐,而硝酸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在人们的日常食品与水源中均含有。
尤其是蔬菜,像菠菜、芹菜、土豆、胡萝卜、豆类等,含量较高。
在还原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可以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在高温蒸煮或者长期置于有氧环境下,硝酸盐也会转化成亚硝酸盐。
一、亚硝酸盐化学结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由氮和氧组成的天然化合物。
它们天然的存在于我们体内和土壤、水以及一些蔬果中。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
硝酸盐包含一个氮和三个氧分子(NO3-);亚硝酸盐有一个氮和两个氧分子(N02-)o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我们体内,有一套“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的途径,参与我们的细胞信号传导、血压调节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也就是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在血液和组织中进行生理循环,形成一氧化氮和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氮氧化物。
所以,人体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两个主要来源:人体自身产生与饮食摄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特别丰富。
二、亚硝酸盐的作用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
它有三方面的功能:一、使肉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二、使肉类具有独特的风味;三、能够抑制有害肉毒杆菌的繁殖和分泌毒素。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略带有浅黄色,外观很像食盐,味微咸,易溶于水,熔点为271o Co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
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3〜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
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
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十一单元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单选题]1.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理是A.巯基酶失活B.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C.溶血作用D.低铁血红蛋白氧(江南博哥)化成高铁血红蛋白E.毛细血管扩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机体内大量摄入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其运输氧的能力而导致组织缺氧。
掌握“化学性食物中毒★”知识点。
[单选题]2.引起"肠原性青紫症"的原因是A.食用较多含硝酸盐高的蔬菜B.食用大量发芽的马铃薯C.食入未炒熟的四季豆D.食入有毒蘑菇E.食入青皮红肉鱼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输送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症状而中毒。
掌握“化学性食物中毒★”知识点。
[单选题]3.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是A.二巯基丙磺酸钠B.阿托品C.美蓝D.维生素CE.高锰酸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亚硝酸中毒时,首先要催吐、洗胃和导泻;然后要及时口服或注射特效解毒剂1%亚甲蓝(又称美蓝)。
掌握“化学性食物中毒★”知识点。
[单选题]4.食物中毒是A.因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B.食源性疾病的总称C.有毒食物引起的急慢性中毒D.经食物传播的各种疾病E.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经口摄入正常数量的、可食状态食物后,所发生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毒的概念: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经口摄入正常数量的、可食状态食物后,所发生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与急性胃肠炎、食源性疾病等区别。
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分类、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不属于食物中毒特征的是A.食物中毒的发病必然与近期进食某种食物有关,凡是未进食这种食品的人一般不发病B.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无尾峰C.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较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快D.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急性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E.食物中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食物中毒发病急剧,潜伏期短,病程亦较短,很快形成发病高峰期,发病曲线无尾峰。
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救(1)
亚硝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在自然界中的硝化反应中形成,或者人类活动中的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
亚硝酸盐在化肥、食品、医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它也是一种有害物质。
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现象,特别是在饮食和工作的环境中。
如何对亚硝酸盐的中毒进行解救,是一个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一、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
1.轻度中毒: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中毒性休克、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
3.重度中毒:上述症状更加严重,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如口唇、指甲床发绀,惊厥、昏迷等。
二、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
1.进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如盐腌菜、烧烤食品等。
2.长期接触含有亚硝酸盐的环境,如化肥厂、农药生产厂、染料厂等工作场所。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救方法
1.中毒者应立即停止进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远离工作场所。
2.及时送医院治疗,针对中毒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轻度中毒者可以采取胃洗、吸氧等方法进行解毒;中度中毒者需要注射解毒药物、输液等治疗;重度中毒者需要紧急进行氧疗、呼吸机辅助等治疗措施。
3.保持患者清醒,鼓励患者多饮水。
4.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减少接触有害环境,避免食用过量的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总之,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现象,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发生中毒时应及时采取解毒措施,尽量避免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未发生中毒时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接触有害环境和食用过多的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亚硝酸盐中毒原理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通常是由于误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或饮用水所引起的。
亚硝酸盐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其中毒原理对于预防和处理中毒事件至关重要。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存在于食品、饮用水、化妆品等多种日常用品中。
当人体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时,就会发生中毒反应。
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理是其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从而影响人体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关键步骤。
当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它会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一氧化氮,然后一氧化氮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
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形成使得血红蛋白的氧气输送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组织缺氧,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除了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氧气输送功能外,亚硝酸盐还会通过其他途径对人体产生危害。
例如,亚硝酸盐还可以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亚硝酸盐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亚硝酸盐中毒的危害,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避免摄入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和饮用水,尤其是未经检验的野生菜、腌制食品、烟熏食品等。
其次,对于已经中毒的患者,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进行血液透析或输注甲基蓝等药物以促进亚硝基血红蛋白的还原,减轻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形成影响血红蛋白的氧气输送功能,导致组织缺氧和其他严重的中毒症状。
了解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对于预防和处理中毒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亚硝酸盐中毒的认识,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救-V1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腌制食品时会使用到。
但是,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甚至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症状和解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原因、症状及解救方法。
一、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原因
1. 摄入过多的含亚硝酸盐的食品或饮料,如腌制肉类、加工肉制品等。
2. 不恰当的储存方式。
亚硝酸盐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于分解,释
放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
3. 长时间吸入亚硝酸盐的蒸气,如工业生产过程中。
二、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
1. 肠胃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等。
3. 呼吸系统反应: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等。
4. 其他症状:发热、虚弱、抽搐等。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救方法
1. 立即停止摄入亚硝酸盐。
2. 给予充足的清洁水,促进肾功能,加速亚硝酸盐的排泄。
3. 白蛋白、鲨肝油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有一定的解毒效果。
4. 严重中毒情况下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亚硝酸盐中毒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储存方式
以及避免长时间接触含亚硝酸盐的环境,还是很容易避免中毒的发生。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该及时采取解救措施,避免症状加重。
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处理方法亚硝酸盐中毒一直是养殖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
当前还没有能降解亚硝酸盐的特效药,但实践中,可以选择各种措施来缓解和降低亚硝酸盐带来的危害。
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原因整个氮素转化过程: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转化需要的时间不长,由多种微生物来担任。
从氨氮到亚硝酸盐由亚硝化细菌担任,亚硝化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因此其转化的时间不长。
从亚硝酸盐到硝酸盐是由硝化细菌担任,硝化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其繁殖速度为18个小时一个世代,因此由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就长很多。
当氨氮的浓度达到高峰时(3~4天),亚硝态氮就开始上升。
当亚硝态氮的浓度达到高峰时(3~4天),硝态氮就开始上升。
亚硝态氮的有效分解需要12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
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三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脱氮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
如果水体中达到一定的自净平衡状态,在没有外来的干涉(如没有用消毒剂),那么水的氮循环会比较正常,三态氮会一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但是在养殖水体内,由于定期的使用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常常造成硝化过程受阻,这就是水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高的主要原因,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因此亚硝酸的问题最为突出。
当然,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也有较大影响,硝化细菌在温度较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二、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性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白,使运输氧气的蛋白推动氧的功能。
出现组织缺氧从而导致鱼虾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当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毫克/升,就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危害。
亚硝酸盐中的紧急救治方法与急救技巧亚硝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它常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当亚硝酸盐摄入过量或在不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在遭遇亚硝酸盐中毒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治方法和急救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亚硝酸盐中的紧急救治方法与急救技巧。
1. 紧急救治方法当发现有人因亚硝酸盐中毒而出现明显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避免进一步加重伤害。
以下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紧急救治方法:1.1 立即转移至通风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迅速排除可能存在的亚硝酸盐污染源,例如停止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1.2 切勿诱导呕吐虽然呕吐可能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对于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诱导呕吐可能会导致进一步损害食道和胃部组织。
因此,在没有专业救护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不应刺激患者呕吐。
1.3 漱口、冲洗皮肤如果患者因误食亚硝酸盐而导致口腔或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清水漱口或冲洗受污染的皮肤部位。
这有助于减少亚硝酸盐的进一步吸收。
1.4 高浓度氧吸入将受害者移至开阔的空间,并为其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高浓度氧的吸入可以帮助恢复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减轻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情况。
2. 急救技巧紧急救治方法只是一方面,正确的急救技巧同样关乎患者生命安全。
下面是在亚硝酸盐中毒过程中的急救技巧:2.1 快速通知急救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立即联系急救中心或专业的急救人员,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病情和紧急情况信息。
急救人员将根据这些信息给予进一步指导和支持。
2.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受害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2.3 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确保患者的循环与呼吸功能保持正常。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心肺复苏,如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4 镇痛与止血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必要的镇痛和止血处理。
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同时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流失。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亚硝酸盐是一种在工业和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但它也存在着潜在的健康风险。
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由于体内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本文将重点介绍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以及相关的急救方法。
亚硝酸盐的来源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食物、饮水和空气等。
在食物中,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如腌制肉类和香肠)、含氮肥料施用的农产品和食物添加剂中。
在饮水中,亚硝酸盐可以由自然地下水和人为污染导致。
此外,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可以释放出大量亚硝酸盐,从而污染空气。
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一氧化氮(NO),后者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血管扩张、神经传递和炎症调节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当亚硝酸盐摄入过度或暴露于过高浓度时,就会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机理是其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酸血红蛋白(MetHb)。
亚硝酸血红蛋白无法有效地运输氧气到组织和器官,导致氧供应不足。
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后者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剂,可以与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
除了直接影响血红蛋白和细胞功能外,亚硝酸盐还可以干扰一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例如抑制DNA合成和酶活性等。
这些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改变进一步加剧了亚硝酸盐中毒的严重性。
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取决于暴露时间、暴露剂量和个体的敏感性等因素。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胃肠道炎症、心悸、脱水和低血压等。
长期慢性暴露于亚硝酸盐的人可能会出现慢性头痛、疲劳、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症状。
急救方法如果怀疑某人中毒了亚硝酸盐,应立即进行急救。
以下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见急救方法:1.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迅速将其与可能的亚硝酸盐源隔离。
2.如果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心肺复苏。
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胺中毒以及治疗的化学原理摘要: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胺进入人体,引起机体中毒,主要是它们与血红蛋白发生了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反应,在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除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与化学平衡有关。
关键词:血红蛋白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亚甲基兰在我国,由于相关化学知识普及度不够,大部分人群科学素养低下,管理者社会责任感缺失,从事化学工业生产的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因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胺等化学物质中毒造成中毒的事件始终未能彻底杜绝,因化学物质所中毒引发的群死群伤事件时见新闻媒体,危害极大。
1 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治疗的化学原理一氧化碳来自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煤矿井下一氧化碳则是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高温、自然发火、火灾、瓦斯爆炸等原因造成煤的不完全燃烧形成,亦有文献资料报道红薯窖由于生物呼吸代谢而生成一氧化碳致人死亡事件发生。
1.1 一氧化碳中毒的化学原理一氧化碳引起机体中毒主要化学过程为: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入血,进入血液中的CO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原卟啉Ⅸ的亚铁复合物通过螯合反应以配位键方式与亚铁离子发生紧密而可逆的结合,该过程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特点(1):CO与Hb的结合位点与O2和Hb的结合位点相同。
特点(2):CO与Hb的亲合力是O2的250倍。
特点(3):CO与Hb中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增加了其余3个血红素对的亲合力。
由于特点(1),一旦CO与Hb发生结合,因位阻效应则阻碍了与Hb 与O2的有效结合,无法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
由于特点(2),CO在和O2共同存在的条件下,CO的分压PCO仅需O2分压PO2的1/250即可与之进行拮抗结合,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即使CO为低浓度存在,仍然会严重阻碍O2与Hb的结合,造成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严重偏低[1]。
由于特点(3),使氧解离曲线左移,抑制O2的解离,即使Hb.O2到达组织器官,也难以迅速有效地释放出O2供给组织器官使用。
亚硝酸盐中毒原理机制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疾病,通常是因为误食或误服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或药物所致。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机制主要是通过亚硝酸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引起的,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机制。
首先,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氧化血红蛋白(Hb)中的铁离子,使得血红蛋白氧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组织缺氧。
这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主要生理效应之一。
当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后,血液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会急剧升高,加速血红蛋白的氧化,导致氧输送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组织缺氧。
其次,亚硝酸盐在体内还可以与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可以引起DNA的突变和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因此,长期摄入过量含亚硝酸盐的食品或药物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以影响一氧化氮(NO)的合成和释放,进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血管张力失调和血压升高。
这些生理效应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风险。
总的来说,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机制主要包括氧化血红蛋白、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以及影响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等多个方面。
这些生理效应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疾病。
因此,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至关重要,避免摄入过量含亚硝酸盐的食品和药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关键措施。
综上所述,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氧化血红蛋白、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以及影响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等多个方面。
了解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中毒疾病,保护人体健康。
本节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变➢诊断治疗参考处方病例分析练习➢教学重点: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和诊治?➢教学难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诊治并能开写一处方?亚硝酸盐中毒1.概念亚硝酸盐中毒(Nitrite poisoning)是动物由于过量食入或饮入含有亚硝酸盐的植物和水,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发绀及其它缺氧症状。
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以猪多见。
2.病因•硝酸盐饲料广泛存在:•硝化细菌:其活性受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40℃。
•动物易感性:猪最易感,牛羊马次之;另与食入速度也有关。
3.发病机理•硝酸盐:消化道强烈刺激作用,引起呕吐和胃肠炎。
亚硝酸钠对猪、牛的最低致死量分别为70-75mg/kg和150-170mg/kg,硝酸钠分别为0.35-0.4g/kg和0.65-0.75g/kg。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具有氧化作用:它使血中正常氧合血红蛋白迅速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了携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和呼吸困难。
(亚硝酸盐所引起的血红蛋白的变化为可逆反应。
)•扩张血管:•具有致癌性。
4.症状➢发病急:最急性者可能仅显不安,站立不稳,倒地死亡,故有人称“饱潲瘟”。
➢发病动物:多发生于精神良好、食欲旺盛猪。
➢三数变化:呼吸困难,全身发绀,脉搏细弱,体温正常或偏低,末稍冷厥。
➢神经症状:肌肉战栗或衰竭倒地,末期出现强直性痉挛。
5. 病理变化•外观:病猪口鼻呈乌紫色,并流出淡红色泡沫状液。
眼结膜可能带棕褐色;•血液:暗褐如酱油状,凝固不良,暴露在空气中久不转为鲜红;•内脏脏器:出血瘀血。
急性死亡的病牛肛门和外阴部粘膜明显发绀6.诊断•病史;饲料状况;•缺氧症状;•亚硝酸盐检验:•变性血红蛋白试验:7.治疗•特效解毒剂:美兰,静注或肌注。
•强心升压:0.1%肾上腺素;10%安钠咖。
•兴奋呼吸中枢:尼可刹米(0.25g/ml);•其它:如5%葡萄糖,VC 注射液,静注;放血疗法,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