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综合算式,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了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勤思考,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教学过程]数学小讲师:谈话: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请今天的数学小讲师。
出示题目;黄瓜有5行,每行12棵。
番茄有30棵,黄瓜和番茄一共有多少棵?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预习任务:1.预习数学书第34页例1,尝试列综合算式解决两个问题。
2.思考: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3.完成数学书第35页想想做做1~6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预习的成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问题引导,明确目标出示例1主题图和问题(1)提问:这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请大家根据要求,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活动要求,结合预习交流:①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要先算出什么?②你能把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2.交流与展示(1)小组汇报算法解答,教师板书:5×3=15(元) 15+20=35(元)指出:要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要用3本笔记本的价钱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用5×3=15(元)算出买3本笔记本要用的钱,15+20=35(元)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像这样,把解决问题时的两个分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的一道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4章第1节。
本节课主要学习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擦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图片,图中有一排苹果,每棵树上有5个苹果,一共有3棵树,请大家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3棵树,每棵树5个苹果,一共有3×5=15个苹果。
2. 例题讲解:老师:非常好,我们再来做一个类似的题目。
请大家看黑板,黑板上有一个算式,3乘以5等于多少?学生:3×5=15。
老师:正确。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
请大家看黑板,黑板上有一个算式,2乘以5加上3等于多少?学生:2×5+3=13。
老师:非常好,大家计算得非常准确。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复杂的题目。
请大家看黑板,黑板上有一个算式,2乘以5加上3乘以4等于多少?学生:2×5+3×4=19。
3. 随堂练习:老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用笔和橡皮擦,完成黑板上的练习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老师巡回指导)4. 小组合作:老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和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 能够正确计算包含乘法和加减法的数学表达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 能够正确计算包含乘法和加减法的数学表达式。
2. 难点- 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各个运算符的优先级。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 练习题- 计算器(可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新课导入(10分钟)-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
-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3. 例题讲解(15分钟)- 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过程。
- 强调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各个运算符的优先级。
4.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拓展与应用(5分钟)-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要点。
- 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和拓展应用,让学生掌握了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包含乘法和加减法的数学表达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 能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水果摊,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现在买了2斤苹果和1斤香蕉,请问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假设有一个水果摊,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现在买了2斤苹果和1斤香蕉,请问需要支付多少钱?解:根据题意,需要支付的金额为2斤苹果的价格加上1斤香蕉的价格,即3元/斤 2斤 + 2元/斤 1斤 = 6元 + 2元 = 8元。
3. 随堂练习:题目1:小明买了3个面包,每个面包2元,他还买了1瓶饮料,每瓶饮料4元,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题目2:妈妈买了4斤苹果,每斤3元,还买了2斤香蕉,每斤2元,请问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问题1:小华买了5个面包,每个面包2元,他还买了2瓶饮料,每瓶饮料4元,请问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问题2:同学们在超市买了3斤苹果,每斤3元,还买了4斤香蕉,每斤2元,请问同学们需要支付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 先计算乘法部分2. 再计算加、减法部分七、作业设计1. 题目1:小明买了4个面包,每个面包2元,他还买了3瓶饮料,每瓶饮料4元,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明需要支付12元 + 12元 = 24元。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特别重要,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组算式,来考考你们!出示算式1:(第一组:5+7-3 10-5+2 )
师:想一想,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算式2:(第二组:12÷4×5 2×3×5)
师小结:第一组算式只有加减法,第二组算式只有乘除法,所以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混合运算。
(板书:混合运算)
二、新授1
1、出示例题
师:同学们去过文具店吗?观察图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们能说说数量关系吗?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呢?师:试试看!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算法?
法1:分步计算
3×5=15(元)15+20=35(元)
追问: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
师:××列了两个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数学上,这叫“分步计算”。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用一道算式就能解决问题的呢?
法2:综合算式
3×5+20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综合算式。
(板书:综合算式)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
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然后再算加,求出一共多少
2、计算格式
师:同学们,这道题有两个运算符号,是分两步计算的。
这种算式我们都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
算完为止。
注意等于号不能直接写在算式后面。
(师介绍递等式的格式和书写。
)
3、算式2
你还能换一个数量关系么?列式呢?
20+3×5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算式,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教师说说计算过程。
4、比较算式1和算式2
师: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那他们的运算顺序,有
什么发现吗?
小结: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都有加法和乘法,不管乘法在前和在后,都先算乘,再算加法。
三、新授2
师:今天我们帮助小军解决了买文具的钱,小军的同学小晴也买了一些文具,想让你们来帮帮忙!(出示问题)
师:你能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列一列。
师:刚才这个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小结:你有什么发现吗?
总结:
师:谁能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都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四、练习
1.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
请同学们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并在练习纸上完成填空。
2.请同学先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然后在练习纸上完成计算。
3.请同学先观察3个算式,找出错误,然后和同桌讨论,改正错误。
4.请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