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与荧光免疫技术及仪器与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15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来检测和测定物质的方法。
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有免疫沉淀、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免疫分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与特异性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的检测和测定。
抗原是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而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免疫蛋白。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放大机制来检测和测定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层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在凝胶或膜上发生层析来进行分析。
常见的免疫层析技术包括免疫斑点、免疫条带、免疫扩散等。
这些技术通过观察或测量样品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酶标仪是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仪器。
酶标仪通过测量免疫反应中与酶偶联的物质产生的颜色或荧光信号来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常见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电泳仪是一种利用免疫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的仪器。
免疫电泳技术利用电场作用将样品分离成条带,并通过与抗体结合的物质在条带中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电泳技术常被用于蛋白质分析和抗血清检测。
除了以上介绍的仪器,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如流式细胞术仪器、免疫组织化学仪器等。
流式细胞术仪器是一种用于细胞免疫学和免疫细胞表型分析的仪器,能够通过细胞表面的免疫标记物来鉴定和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仪器是一种用于组织学分析的仪器,利用抗体与组织样本中的抗原结合来检测和定位目标物质的存在。
总之,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4.1.酶免疫分析仪4.1.1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EIA)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免疫分析技术,可分为非均相(或异相)酶免疫测定和均相酶免疫测定两种方法。
均相酶免疫分析法(homogeneous enzyme immunoassay,HEI)均相酶免疫分析主要有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和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两种方法。
非均相酶免疫分析法(heterogeneous enzyme immunoassay)常用的酶免疫分析法多为非均相法,又可分为液相酶免疫法和固相酶免疫法两种,以后者最常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ELISA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酶免疫分析仪都是基于ELISA技术,称为酶免疫分析仪。
4.1.2酶免疫分析仪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根据仪器结构和自动化程度, 针对固相支持物的不同(如微孔板、试管、小珠、磁微粒等)作为吸附免疫试剂的载体,因而设计成不同的酶免疫分析仪,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分光光度法,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的基础上根据ELISA技术的特点而设计。
包括:微孔板固相酶免疫测定仪器国际上微孔板式ELISA使用的载体为96孔板,采用直接对微板孔测定吸光度(A)的比色计。
(1) 酶标仪酶标仪也称为ELISA测读仪(ELISA reader),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两种类型。
自动型多通道酶标仪有多个光束和多个光电检测器,检测速度快。
如8通道的仪器,设有8条光束(或8个光源)、8个检测器和8个放大器。
多通道酶标仪的检测速度较快。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和光电比色计几乎完全相同(见图16-1)。
既可以使用和分光光度计相同的单色器,也可以使用干涉滤光片来获单色光,此时将滤光片置于微孔板的前、后的效果是一样的。
图16-1 酶标仪工作原理酶标仪的工作原理和光路与普通光电比色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6-2):比色液的容器不是比色皿,而是用塑料微孔板;酶标仪以垂直光束通过微孔板中的待测液;酶标仪通常使用光密度OD来表示吸光度。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行原理该仪器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试剂仓、反应室和检测部分。
试剂仓储存了各种用于分析的试剂和抗体等物质,反应室则是进行样本与试剂的反应,而检测部分用于测量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
在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时,首先将待检测的样品注入反应室中,并加入相应的试剂。
反应室内的样品与试剂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这时存在的物质会结合试剂内的抗体或发光分子,从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或产生发光信号。
这些复合物或发光信号的特性可用于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浓度。
然后,样品与试剂反应完毕后,反应产物被送入检测部分进行测量。
检测部分通常使用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等光学传感器来测量发光信号的强度。
这些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最终得到样品中目标物质浓度的计算结果。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整个检测过程只需少量人工干预。
仪器上配备了专用的控制软件,可以实现样品参数设定、反应过程控制和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
用户只需在操作界面上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仪器就会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完成所有的实验操作,并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
此外,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还具备多重检测通道的特点,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
这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节约了分析时间。
此外,仪器具备高灵敏度和较大的动态范围,在低浓度样品检测和高浓度样品检测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运行原理是基于化学发光和免疫学技术的结合,通过测量样品与试剂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实现对目标物质浓度的定量分析。
该仪器具备高度自动化、高灵敏度和多通道检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析仪报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生物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一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分析。
该分析仪具有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可用于多种检测项目的定量分析。
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进行检测。
通过化学反应,将待检分析物与特异性标记物结合,形成特异性的复合物。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处理,最终发出强大的化学发光信号。
该信号与待检分析物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对信号的测量,可以得出待检物质的浓度。
该仪器的荧光检测系统具有高度灵敏的光学检测器,可以实现对弱光信号的快速检测和自动测量。
该仪器具有多个通道的功能,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检测。
通过选择不同的试剂和程序,可以实现对多种分析物的定量测定。
在临床医学中,可以用于检测血液、尿液中的生化指标、药物浓度等;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污染物、土壤中的重金属等;在食品安全中,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等。
该仪器的多通道功能使得分析效率更高,省去了人工操作和样品转移的过程,减少了误差的产生。
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仪器内置了一套完整的分析程序,包括试剂加样、反应、以及发光信号的检测。
只需将待测样品引入系统,通过仪器控制软件设置相关参数,就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检测过程。
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分析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该仪器还具有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与处理功能。
仪器配备了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可以将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显示和导出。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包括定量分析、质量控制等。
仪器的数据管理功能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为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总之,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高效、准确、自动化的生物分析仪器。
通过利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多种分析物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化学发光仪分类化学发光仪是一种分析仪器,它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来检测物质的浓度。
就其原理而言,化学发光仪可以分为化学发光分析仪和化学发光光度计两种类型。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介绍这两种类型的化学发光仪。
一、化学发光分析仪1.工作原理化学发光分析仪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的分析仪器,它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发光现象来测定样品中某种特定成分的含量。
一般来说,该仪器首先将样品与特定的试剂混合,然后观察样品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否会造成发光现象。
根据化学发光产生的时间和发光强度,可以定量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2.分类据其工作方式和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发光分析仪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酶促发光分析仪:利用酶促反应的发光特性来测定样品中的某种成分。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利用荧光素等试剂与特定抗体或抗原结合的发光反应来测定样品中的某种成分。
(3)辐射化学发光分析仪:利用核反应放出的辐射能激发化学反应,生成发光现象,测定样品中的某种元素含量。
二、化学发光光度计1.工作原理化学发光光度计也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的分析仪器。
它通过测定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光的强度来测定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一般来说,该仪器先将样品与特定试剂混合,然后激发化学反应,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发光现象的强度。
将发光强度与标准品进行比对,就可以得出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2.分类据其测定分析的对象和方法,化学发光光度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常规化学发光光度计:用于测定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
(2)化学发光荧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特定试剂与目标物质所形成的荧光强度。
(3)化学发光多光谱光度计:通过测定物质不同波长的光散射或吸收特性,来判定物质的成分及浓度。
总之,化学发光仪在化学及生物分析领域中用途广泛,在食品、医药、环境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选择和使用化学发光仪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选择。
2024年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仪器设备,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和分析生物样本中的各种生物分子。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由于其在临床诊断、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发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市场发展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检测灵敏度、分析速度和自动化程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型的发光免疫分析仪不仅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生物分子,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分析速度。
此外,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应用领域广泛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临床诊断、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诊断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血液和尿液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可以用于分析细胞、蛋白质和基因等生物分子,帮助研究人员揭示生命的奥秘。
在药物开发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可以用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研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市场竞争激烈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知名厂商提供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产品,如Roche、Siemens和Abbott等。
这些厂商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纷纷加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产品不断升级,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前景与挑战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荧光免疫分析的差别
在体外诊断领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与免疫荧光分析IFA都是常⽤的检测⽅法,最终也都是以光度计进⾏检测,不过两者的原理是有本质区别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相⽐于放射免疫、荧光免疫、酶联免疫,这种⽅法更有优势,它具有灵敏度⾼、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不需要⼗分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且⽆辐射、
标记物有效期长并可实现全⾃动化。
化学发光试剂吖啶酯
化学发光免疫与荧光免疫区别:
虽然两者都是发光反应,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化学发光是试剂⾃⾝发光,⽽荧光是⽤光源照射(通常是紫外线)后再发光。
两者的发光原理是不⼀样的,因此检测的结果也会产⽣差异。
化学发光是利⽤化学反应产⽣的能量促使产⽣能级跃迁,从⽽发光,典型的如鲁⽶诺检测⾎迹;荧光是⼀种光致发光现象,必须提供光源去激发分⼦产⽣能级跃迁,进⽽发光。
化学发光⽐荧光免疫⼲扰⼩:
使⽤这两种⽅法进⾏免疫分析时,区别很明显,化学发光⽆需外加光源,背景⼲扰⼩;⽽荧光则需要外加光源,在垂直光源的⽅向上检测,⽣物样品中的蛋⽩质、氨基酸等分⼦也会产⽣
背景荧光,背景稍⾼⼀些,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试剂,以及样品处理⽅法以减少⾮特异性吸附
蛋⽩的影响。
直接法是每个抗原的抗体都要荧光标记,⽽且荧光标记后可能会影响抗体效价甚⾄失效。
间接法只要对相应的抗原做出相应的抗体,再⽤标记好的⼆抗结合上就⾏了,不⽤每个抗体都要
荧光标记,⽽且对⼀抗的效价影响甚微。
化学发光⼲扰很⼩,特异性⾮常⾼,整个⽅法的使⽤
受到化学分析本⾝不特异性的制约。
磁珠材料的发展使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
多功能荧光化学发光免疫仪测定原理
该仪器的测定原理基于免疫学反应的核心原理,即抗原与抗体的特异
性结合。
免疫学试剂盒中的抗原会与样品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
该复合物随后与含有分子标记物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
多肽复合物。
仪器中的化学发光介质会释放能量激发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物,这些
氧化物与触发剂共同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光。
这种光的发光强度与氧化物
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发光强度来定量测定氧化物的浓度。
多功能荧光化学发光免疫仪利用荧光技术来激发样品中的分子标记物
产生荧光。
在荧光激发器的作用下,样品中的分子标记物被激发到高能态。
当它们复原到基态时,会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荧光发射的强度与标记物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定
量测定标记物的浓度。
多功能荧光化学发光免疫仪通过光学系统来接收和测量发射的光。
光
学系统包括一个光导纤维和一个光电倍增管。
光导纤维将发射的光传输到
光电倍增管中,光电倍增管通过适当的电路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转换后,被送入计算机进行信号处理和结果分析。
总之,多功能荧光化学发光免疫仪是一种通过结合化学发光和荧光技
术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免疫学试剂盒中的分子标记物的仪器。
它的测定原理
基于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结合和化学发光、荧光产生的原理。
通过测量发
光或荧光的强度,可以获得分子标记物的浓度信息。
该仪器的广泛应用可
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强大的实验工具。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和应用中有一些差异,但都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自动化程度的特点。
以下将详细介绍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
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基于荧光分子的发射特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的荧光物质,使其具有荧光,并与待测物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然后,通过荧光测定仪器对免疫反应产生的荧光进行检测和分析。
荧光免疫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样化的荧光标记物选择以及可通过多色荧光分析多个指标等特点。
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肿瘤标志物筛查、病毒感染和免疫补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主要分为直接荧光免疫分析和间接荧光免疫分析。
直接荧光免疫分析通过将荧光标记物直接结合到抗体或抗原上,实现荧光信号的检测和分析。
间接荧光免疫分析则是先将抗体与细胞或蛋白质结合,然后再用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结合到一级抗体上,以增强荧光信号。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基于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在特定的化学反应条件下,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物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然后通过化学发光仪器对化学发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特异性高、背景干扰低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催化化学发光和基因工程发光两种类型。
催化化学发光是通过特定的酶促发光底物,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免疫分析和临床诊断。
基因工程发光则是通过将荧光基因植入生物体内,利用生物体自身的酶促发光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基因工程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抗原和抗体、免疫系统功能等指标。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析仪报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高度敏感的仪器,常用于生命科学、医学诊断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报告将以分析乳腺癌标志物HER2的检测为例,详细介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分析结果解读。
一、实验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中的一种重要标志物,高表达HER2的乳腺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
因此,准确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利用化学荧光原料,结合免疫学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来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检测。
1. 样品处理与标定首先,将待测样品经过相应预处理,如血清离心、蛋白质酶解等。
之后,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用于后续样品的定量分析。
2. 抗原抗体反应将样品和特异性的辐荧标记的抗体一起孵育,使其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
辐荧标记的抗体可以发出化学荧光,用于检测。
3. 清洗步骤通过洗涤缓冲液,将未结合的物质洗去,以减少干扰物质的影响。
4. 产生化学发光信号最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触发发光反应,并通过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四、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从乳腺癌患者采集血清样本,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去除蛋白质等。
2. 标准曲线制备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如HER2蛋白的不同浓度,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3. 样品孵育将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与辐荧标记的抗体一起孵育,使其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
4. 清洗步骤使用洗涤缓冲液对孵育后的样品进行洗涤,以清除未结合的物质。
5. 发光检测向样品中加入化学发光底物,触发发光反应,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的发光信号,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HER2蛋白浓度。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特殊的化学反应,引发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
该方法的原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离心、稀释、提取等操作,使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能够和检测试剂充分反应。
2. 免疫反应:将样品与适当的免疫试剂(如抗体、抗原等)混合,使其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3. 发光信号产生:加入化学发光试剂(如酶标记底物)并激活,当化学发光试剂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时,能够引发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发光信号。
4. 信号检测与分析:利用检测仪器(如光度计、荧光分析仪)检测发光信号的强度,并对其处理和分析,以确定目标物质的存在及其浓度等信息。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污染物的监测等方面。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或使酶作用于发光底物上,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出发光物质或酶反应底物上光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免疫反应时的被测物质的浓度在单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或使酶作用于发光底物上,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出发光物质或酶反应底物上光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免疫反应时的被测物质的浓度在单光子计数器问世之前,人们大多采用光度计作为光信号的主要检测仪器,其原理为通过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再加以放大。
其主要特点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但灵敏度低、线性范围较窄。
目前常见的光学检测仪器,如:红外/可见光/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照度计等均采用类似原理。
这类技术主要采用光敏二极管、光敏电池、光电偶合器(CCD),或者以光电流放大方式工作的常规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件。
随着单光子计数器的问世,其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大大超过其它常规技术。
因此被迅速应用于科研、医疗、环保、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
该仪器的光检测部件采用了单光子计数器,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核心部分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光电倍增管,它是一个超高真空的圆柱型玻璃容器,其中向光的一面(称为窗口)涂有一层特殊的具有光电效应的稀有金属,称为光阴极;而内部还装有多个以特殊方式排列的电极,称为打拿极;其后部另有一个电极称为阳极。
上述各个电极之间均加有直流高压。
当光子打到光阴极时,由于光电效应,其表面可以产生能量微弱的游离电子,称为光电子;该电子由于直流高压的作用离开光阴极再次打到第一打拿极上,由于其获得了直流高压提供的能量,因而在第一打拿极上又制造出了能量更高、数量级更大的电子。
就这样经过多个打拿极的反复放大,最后使阳极产生了一个能量远远高于最初样品发射光子的电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比较器去除噪声信号,最后由分频器换算出光子脉冲数,通常为相对发光单位,即RLU(Relative Luminescence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