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 J7110166A-2010 汽车密封条用TPV材料性能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154.92 KB
- 文档页数:7
1.性能指标EPDM TPV是由部分硫化乙丙橡胶(TPO)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的硫化橡胶中它的对手是CR(以防尘罩为代表)和EPDM(以汽车密封条为代表)。
与TPO和CR、EPDM相比,EPDM TPV的性能有以下主要特点。
A.压缩永久变形比TPO大有改善(图8),而且也优于EPDM和CR(图 9);B.耐油性优于TPO(图10);C.耐侯性能和耐臭氧性能优异。
氙灯老化1000和2000h,强伸性能变化很小;D.耐热、耐寒,连续工作的最高温度135℃,最低温度-60℃,与EPDM相当,优于CR;E.电性能优良;F.屈挠性能优良,特别是抗屈挠割口增长性佳;G.有多种特殊性能的混合料(导电、阻燃、FDA、医用等)可供用户选用;H.无需硫化,边角料可以重复利用多次;I.可以热熔接;J.着色性好;K.可以与塑料或其他热塑性弹性或e硫化的橡胶共挤出;L.新开发的闭孔发泡技术,可制造相对密度低至0.2的海绵制品。
2.分析为什么要测试这些性能?答:因为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座椅、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箱等部位,具有防水、密封、隔音、防尘、防冻、减震、保暖及节能的重要作用。
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拉伸强度,良好的弹性,还需要比较好的耐温性和耐老化性。
防尘罩在夏天要防紫外线、防辐射、防酸雨、防暴晒,防止漆面退色、发污、发白,防室内皮革及装饰品干燥脆裂;秋天防霜冻,防冰露,无需擦车,使爱车光亮如新;冬天防雨雪,保护车内冷却器易启动。
防水卷材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淆动;低温下不脆裂),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等。
所以TPV的这些性能时一定要考虑和达到要求标准而必须被测试的。
3.如何测试(1)通过改变原料组成、配比及加工工艺等,制备了一系列HDPE/EPDM TPV,对其力学性能及微观相态进行了研究。
在保持热塑性硫化胶一定的弹性、强度及硬度较低的前提下,HDPE/EPDM TPV的最佳共混比为40/60。
tpv 材料标准
TPV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硫化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加工性能。
以下是关于TPV材料标准的详细信息:
1. 命名规则:TPV产品的命名通常以材料的硬度为特征性能,辅以材料的加工性能(如注塑、挤出),以及材料的颜色作为辅助特征进行。
例如,黑色通用注塑级别、硬度为73邵尔A的TPV材料命名为10-73A。
2. 物理性能要求:对于特定应用如汽车密封条,TPV材料除了基本的物性要求外,还有更为严格的标准,例如气味等级≤
3.5级、燃烧速度≤80mm/min、冷凝组份≤3mg、总碳挥发≤50μg C/g、甲醛含量≤10μg/g等。
3. 环保要求:TPV材料应符合环保无毒安全的要求,具备良好的耐候性、抗疲劳性和耐温性。
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着色性和柔软的触感,且加工性能优越,无须硫化,可以循环使用以降低成本。
4. 加工便利性:TPV材料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与PP、PE、PC、PS、ABS等基体材料包覆粘合,也可以单独成型,这使得它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中都非常灵活和方便。
TPV材料的标准涵盖了命名规则、物理性能、环保要求以及加工便利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选择TPV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产品规格和性
能指标。
Q/JLY J711176-2009乘用车用塑料密封条 技术条件编制: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审定:_____________标准: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六月前 言本标准是对Q/JLY J711200-2008《乘用车用塑料密封条技术条件》的修订,与Q/JLY J711200-20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增加了车内非金属气味试验方法(第4.4.6条)——对表4进行了修改——对原有章、节进行了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车身设计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方伟。
本标准于2009年6月25日发布并实施。
于2003年12月首次发布,于2005年11月第一次修订;于2008年10月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塑料密封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用塑料密封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3-1993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2411-2008 塑料和硬橡胶 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4-2008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 第1部分:尺寸公差GB/T 5470-1985 塑料冲击脆化温度试验方法GB/T 7141-1992 塑料热空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GB/T 12831-1991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氙灯)老化试验方法QC/T 643-2000 车辆用密封条的污染性试验方法QC/T 711-2004 汽车密封条植绒耐磨性试验方法QC/T 716-2004汽车密封条保持力和插入力试验方法Q/JLY J711061-2009 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Q/JLY J711202-2008 乘用车用密封条标识、包装及标志规定共6页第1页3 要求3.1 一般要求密封条成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Q/JLY J7110759B-2016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秘密级>编 制: 巢一鸣 校 对: 王秀艳 审 核: 吴刚 审 定: 熊想涛 会 签: 夏欢、兰振宇、姜文、刘伟、张帆 标准化: 张 岗 批 准: 付朝辉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 试验方法 (2)6 检验规则 (4)7 标识、包装、运输机贮存 (9)前 言本标准代替Q/JLY J7110759A-2013《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与Q/JLY J7110759A-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飞边”的定义(见3.1);——增加了“气泡”的定义(见3.2);——增加了“翘曲”的定义(见3.3);——增加了“熔接痕”的定义(见3.4);——增加了“烧焦”的定义(见3.5);——删除了“卡扣”的定义(见2013版3.1);——删除了“固定板”的定义(见2013版3.2);——删除了“插槽”的定义(见2013版3.3);——删除了“插板”的定义(见2013版3.4);——删除了“扎带”的定义(见2013版3.5);——修改了“一般要求”的技术要求(见4.1);——修改了“温度等级”的技术要求(见4.2);——修改了“材料”的技术要求(见4.3);——修改了“尺寸及外观”的技术要求(见4.4);——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的技术要求(见4.6);——修改了“耐温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8);——修改了“抗化学介质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9);——删除了“抗振动性能”的定义(见2013版4.7);——删除了“紧固件的吸湿率”的定义(见2013版4.9);——删除了“耐盐雾性能”的定义(见2013版4.11);——增加了“结构”的技术要求(见4.5);——增加了“阻燃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10);——增加了“气味”的技术要求(见4.5);——修改了“试验条件”的试验方法(见5.1);——修改了“材料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2);——修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5.3);——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4);——修改了“耐温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6);——修改了“抗化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7);——增加了“紧固件的防水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5);——增加了“阻燃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8);——增加了“气味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9);——修改了“型式检验”的实验表(见6.2.2);——增加了“贮存”的贮存期(见7.4);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汽车设计-汽车密封条用TPV材料性能要求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密封条用TPV材料性能要求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密封条用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密封条用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氏硬度)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 19243-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有机物接触污染的试验方法3 材料性能要求3.1 原料外观热塑性弹性体(TPV)为颗粒状材料,颗粒尺寸均匀,不允许夹带机械杂质。
3.2 制品外观制品表面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出现杂质和缺料等缺陷。
3.3 材料性能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性能要求4 试验方法4.1 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照GB/T 2941-2006,样条在(23±2)℃、(50±5)%湿度环境下至少存放24h,并要求测试时室温条件与此一致。
4.2 硬度按照GB/T 531.1-2008规定的方法,将厚度不小于6mm,上下平行的试片放在邵氏A型硬度计上,在试片上取间距不少于6mm,与试验边缘的距离均不小于12mm的三点进行测量,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tpv -具体性能1良好的弹性和耐压缩变形性,耐环境、耐老化性相当于三元乙丙橡胶,同时其耐油耐溶剂性能与通用型氯丁橡胶不相上下。
2、应用温度范围广(-60 —150C),软硬度应用范围广(25A — 54D),易染色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制品设计的自由度。
3、优良的加工性能:可用注射、挤出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加工,高效、简单易行,无需增添设备,流动性高、收缩率小。
4、绿色环保,可回收使用,且反复使用六次性能无明显下降,符合欧盟环保要求。
5、比重轻(0.90 — 0.97 ),外观质量均匀,表面档次高,手感好。
基于以上性能特点,TPV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与传统橡胶材料、其他TPE弹性体(包括SBS SEBS TPU等)材料或PVC等塑料材料相比,在综合性能和综合成本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替代优势,从而为制品企业在产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方面提供了新的选择。
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橡胶的主要性能:1、TPV可在一60C-135C温度范围内使用,应用温度范围广泛;2、TPV硬度范围在25A-65DZ间,可以满足广泛的硬度要求;3、TPV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具有优异的抗老化、耐臭氧和耐紫外线性能;4、TPV使用时不需要硫化,可直接通过注射、挤出、压延、吹塑等方式加工成型,能缩短加工工艺流程,降低加工成本;5、TPV耐环境性能类似三元乙丙橡胶( EPDMI,耐油耐溶剂性能与氯丁橡胶类似;6、TPV易于焊接、可重复使用、环保无毒。
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橡胶的主要特点:1、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和良好的耐候、耐热性能;2、优异的抗永久变形性能;3、优异的抗张强度、高韧性和高回弹性;4、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可重复使用;5、优异的电绝缘性能;6、硬度范围广泛;7、使用温度范围广泛;8、颜色多样化,有全透明、半透明、浅色系列,着色容易,容易加工成型;9、可与PP、PA、PC ABS PS PBT PET等多种材料共注射或挤出成型。
聚氯乙烯密封条标准聚氯乙烯密封条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材料,主要用于工业设备、建筑材料等领域。
为了保证聚氯乙烯密封条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聚氯乙烯密封条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材料要求:- 聚氯乙烯密封条的主要成分应为聚氯乙烯树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涂层材料应采用环保型材料,并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 密封条的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得有任何杂质。
2. 外观要求:- 密封条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气泡等缺陷。
- 密封条的厚度应符合规定标准,不得存在厚薄不均的情况。
- 密封条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两端应整齐、不得有毛刺。
3. 物理性能要求:- 密封条的硬度应符合规定的范围,用硬度计进行测试。
- 密封条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符合相关要求,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 密封条的抗老化性能应符合规定的时间和温度,用加速老化试验进行测试。
4. 尺寸要求:- 密封条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时应采用专用的测量工具。
- 密封条在安装后的收缩率和伸长率应符合相关标准。
5. 包装要求:- 密封条应采用专用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包装袋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 包装箱应采用厚度适中的纸箱,密封严实,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6. 检验要求:- 密封条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应详细记录检验结果。
- 密封条的检验可以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7. 使用说明:- 密封条在安装前应先清洗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油污。
- 安装密封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和使用工具。
- 密封条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中,避免与酸碱物质接触。
以上是聚氯乙烯密封条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符合这些标准的密封条质量可靠,使用安全。
在购买和使用密封条时,应仔细参考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产品。
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概述 (1)3.1 功能 (1)3.2 材料 (1)3.3 密封系统安装位置 (2)4 典型断面设计要求 (5)4.1 门框密封条、门洞密封条 (5)4.2 车门呢槽设计 (7)4.3 机盖密封条设计 (9)5 材料性能及成品试验方法 (10)5.1 材料性能 (10)5.2 密封条成品性能 (12)5.3 试验方法 (13)前 言为保证本公司车身设计开发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参照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编制而成。
车身密封件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主要介绍密封条的种类、材料性能、关键参数、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匹配其它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性等。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车型密封条的设计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C/T 639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QC/T 641 汽车用塑料密封条3 概述3.1 功能主要是防止灰尘、雨水进入车内;同时还有隔音,减少风噪;与玻璃摩擦的表面需进行表面植绒或喷涂耐磨颗粒,降低玻璃升降阻力;符合车门开闭力的要求;部分密封条作为外观件,一般可以设计亮条来增加美观性(例如:呢槽、水切)。
3.2 材料密封条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性聚丙烯(PP+ EPDM)等,通过挤压成型或者注塑成型等方法制成。
参考表1。
表1 密封条材料选型名称 主要材料类别车门玻璃呢槽、限位器密封套 EPDM密实+钢骨架门框密封条、机罩密封条 EPDM海绵门洞密封条 EPDM密实+ EPDM海绵+钢骨架三角窗密封条 PVC车门内、外水切 TPV、PVC+钢骨架玻璃导槽 TPE、TPV3.3 密封系统安装位置 3.3.1 整车密封整车需要密封的大致位置见图1、图2。
图1 整车需要密封的大致位置-侧视图图 2 整车需要密封的大致位置-俯视图角窗密封条仪表密封条玻璃呢槽轮毂密封条玻璃导槽门槛密封条门框密封条后背门密封条侧门内水切侧门外水切侧门洞密封条后风窗密封条车顶装饰条天窗密封条前风窗密封条机舱前密封条机舱后密封条3.3.2 侧门密封条数量根据车的市场定位,来决定采用几道密封:一般而言,对于车门噪音、防水及防尘性的要求较高,则采用多道密封。
全车密封条技术要求全车胶条技术和质量要求一、技术要求1密封条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密封条工作温度为 -40 ℃~80 ℃。
3材料要求3.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4、橡胶密封条胶料性能按此标准执行5、外观质量按照以下要求执行密实胶密封条外观质量6、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6.1密实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1.1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装配尺寸公差按E2级,非装配尺寸公差按E3级规定;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6.1.2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实心橡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接角、接头产品按L1级。
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公差(单位:mm)6.2海绵橡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2.1海绵橡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安装尺寸按G1执行,非安装尺寸依照G3执行。
海绵橡胶截面尺寸公差(单位:mm)6.2.2海绵橡胶密封条的长度公差,依照G2执行。
6.2.3海绵橡胶接角的长度公差。
)6.3海绵类密封条的尼龙扣钉孔距偏差按±1.5mm,排气孔距偏差按±10mm。
6.4密封条冲孔、冲槽、端头冲切尺寸偏差按GB/T 3672.1表7中EC2级的规定。
7、成品性能要求7.1橡胶密封条成品性能橡胶密封条成品性能8. 供方提供的产品需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a) 禁限用有害物质:标准符合Q/CC JT098-2008《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中关于铅、镉、汞、六价铬、PBB、PBDE的限值要求。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详细检测方法依照IEC 62321、DIN3314执行。
试验周期为:“不定期抽检”。
b)针对内饰非金属件气味散发性应符合Q/CC JT001-2009《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中4级要求。
9、出厂检验9.1外观质量、成品长度检验:出厂前按GB/T2828.1-200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AQL为1.5和一般检验水平Ⅱ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Q/JLY J7110166A-2010
汽车密封条用TPV材料性能要求
编 制: 王秋红
校 对: 岳 洋
审 核: 高姗姗
审 定: 金建伟
标准化: 伍永会
批 准: 刘 强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七月
前 言
为规范汽车密封条用TPV材料的性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材料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秋红。
本标准于2010年7月21日发布并实施。
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密封条用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密封条用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氏硬度)GB/T 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
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 19243-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有机物接触污染的试验方法
3 材料性能要求
3.1 原料外观
热塑性弹性体(TPV)为颗粒状材料,颗粒尺寸均匀,不允许夹带机械杂质。
3.2 制品外观
制品表面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出现杂质和缺料等缺陷。
3.3 材料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热塑性弹性体(TPV)材料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邵氏A硬度 65±5 75±5 85±5 5.2
密度 g/cm3≤0.98 5.3
拉伸强度 MPa ≥5.5 ≥6.1 ≥7.5
5.4
断裂伸长率 % ≥420 ≥450 ≥480
热空气老化 100℃×72h 硬度变化(邵尔A) 0~+5 0~+5 0~+5
5.5 拉伸强度变化 % -5~+5 -5~+5 -5~+5
断裂伸长率变化 % -10~+10 -10~+10 -10~+10
压缩永久变形 % (23±2)℃×72h ≤30 ≤35 ≤40
5.6 (100±2)℃×24h ≤40 ≤45 ≤50
耐臭氧老化(2±0.2)×10-6×40℃×
72h×20%拉伸×60%湿度
无龟裂现象 5.7 脆性温度 ℃ ≤-40℃ 5.8
耐污染性 方法A 无污染 5.9 腐蚀性 ≤2级 5.10
4 试验方法
4.1 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照GB/T 2941-2006,样条在(23±2)℃、(50±5)%湿度环境下至少存放24h,并要求测试时室温条件与此一致。
4.2 硬度
按照GB/T 531.1-2008规定的方法,将厚度不小于6mm,上下平行的试片放在邵氏A型硬度计上,在试片上取间距不少于6mm,与试验边缘的距离均不小于12mm的三点进行测量,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如果试样厚度达不到6mm时,可用同样胶片重叠起来测定,但不得超过3层,并要上下两面平行。
4.3 密度
按照GB/T 1033.1-2008中规定的方法B进行试验。
4.4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按照GB/T 528-2009规定的方法,制作1型哑铃状试样,将试样均匀地置于拉力试验机的上下夹持
器上使拉力均匀的分布到横截面上。
调节夹持器的移动速度至(500±50)mm/min,开动试验机,拉伸试样并跟踪试样的标记,记录试样拉伸至断裂过程中出现最大力的值。
4.5 热空气老化
按照GB/T 3512-2001规定的方法,将规定试样放入(100±2)℃的老化箱中72h后,取出试样在温度(23±2)℃下停放(16~144)h后进行相应的检测。
4.6 压缩永久变形
按照GB/T 7759-1996规定的方法,将放好试样的夹具放入试验老化箱中,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后,取出专用夹具,在室温下冷却2h;取下试样,在自由状态下停放1h,测量试样压缩后的恢复高度。
4.7 耐臭氧老化
按照GB/T 7762-2003规定的方法,制作长度(70~100)mm(有效长度应大于40mm),宽度(10±0.5)mm,厚度(2.0±0.2)mm的矩形试样,然后用夹具将其拉伸20%,放入温度为(40±1)℃,湿度为60%,臭氧浓度为(2±0.2)×10-6的环境中72h,检查表面龟裂程度。
4.8 脆性温度
按GB/T 1682-1994规定的方法,将规定的试样安装在夹持器上,冷冻3.0min,试样冷冻期间,冷冻介质温度波动不得超过±1℃。
提升夹持器,使冲击器在0.5s内冲击试样。
取下试样,将试样按冲击方向弯曲成180°,仔细观察有无破坏。
试样冲击后(每个试样只准冲击一次),如出现破坏时,应提高冷冻介质的温度,否则降低其温度,继续进行试验。
4.9 耐污染性
按GB/T 19243-200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4.10 腐蚀性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橡胶密封条腐蚀性试验方法
A.1 仪器与设备
A.1.1 烘箱
烘箱应符合GB/T 2941-2006有关要求。
传热介质为空气,温度采用自动控制。
A.1.2 试验装置
腐蚀性试验装置由负荷块、电解铜板和玻璃板组成。
推荐采用表A.1中规定的规格尺寸。
表A.1 试验工装和试样规格尺寸
名称 规格 备注
总负荷 (450±10)g 总负荷为负荷块和一块玻璃板负荷之和
电解铜板 (30±1)mm×(20±1)mm×0.5mm ——
玻璃板 70mm×50mm 玻璃板两块
试样 (20±1.0)mm×(10±1.0)mm×(2±0.2)mm——
A.2 试样
A.2.1 试样应符合GB/T 2941-2006有关要求。
A.2.2 试样尺寸推荐表A.1中规格。
必要时,当要求从成品上取样且试样尺寸与表A.1中规格相差较大时,可对试样进行适当修整,同时调整负荷块的规格,以使施加在试样上的压强不小于2.2×10-2N/mm2。
A.3 测试步骤
A.3.1 用金相砂纸擦拭电解铜板,以去除表面氧化层,并用乙醇清洁其表面。
A.3.2 按图
B.1所示放置试样和负荷块。
试样上所压总负荷为负荷块和一块玻璃板负荷之和,以使施加 在试样上的压强不小于2.2×10-2N/mm2。
A.3.3 将上述试样组合件置于符合GB/T 3512-2001的烘箱内。
试验温度为(100±2)℃,放置时间为24h。
放置结束后,取出试样组合件,移去负荷和试样,将电解铜板在(23±2)℃的环境下调节30min后,再观察电解铜板表面并进行评定。
图B.1 腐蚀性试验试样组合件示意图
A.4 试验结果表示
根据从电解铜表面观察到的现象,试验结果按表A.2中评定的级别表示。
表A.2 评定级别
级别 描述
1级 没有黑的着色
2级 有着色,较轻
3级 有着色,较重
4级 变成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