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水质分析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6.47 MB
- 文档页数:36
油田水质分析资料引言:油田水质分析是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物含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工作,对于油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水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常见的污染物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介绍。
一、油田水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1.取样方法:油田水质分析中常采用现场采样和室内采样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采样时,可以使用自动取水器或手动取样器取水。
采样时要注意保持水样的原始状态,避免暴露于空气中,以免引起氧化反应或细菌污染。
2.水样保存:采样结束后,应将水样及时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以防止污染物的降解和细菌的繁殖。
同时,还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过高,以免影响水质分析的结果。
3.分析方法:油田水质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
物理分析主要通过对水样的温度、浊度、颜色、浓度等指标的测定来评估水质;化学分析通过对水样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如COD、BOD、重金属离子等;生物学分析则主要通过对水样中生物指标的测定来评估水质,如细菌总数、藻类数量等。
4.仪器设备:油田水质分析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有助于提高水质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二、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石油及其衍生物: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及其衍生物可能会从井口溢漏或泄漏,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石油及其衍生物对水体的主要影响包括溶解氧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的增加、水体表面张力的降低等,从而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化学制剂和添加剂:油田开发过程中,常使用多种化学制剂和添加剂来处理水质问题。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油田水中,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如苯、甲醇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3.高盐水: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需要注入大量的水来替代从油井中提取的石油。
这些注入水中的盐分可能会超出地表水的承载能力,导致水体盐度升高,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时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
第一节油田水分析评价指标油田水系统水质复杂,涉及到一般天然江河水、地下水、咸水和盐水。
油田采出水中除了一般杂质外,还含有石油类有机物以及开发生产时投加的各种化学药剂。
准确地测定油田水系统的性质,对于油田注水开发、防止对油层的伤害、研究油田生产中的腐蚀结垢以及研究油田污水处理保护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机化学指标1.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低。
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在油田水测定中采用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简称CODCr)。
3.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约在5-7日后才显著进行。
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养法(BOD5法)测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阶段。
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分析摘要:油田工程作业流程复杂,工序繁多,涉及众多专业化内容。
油田注水作为油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注水水质直接影响到油田开采质量。
若油田企业不重视水质问题,不只对地层产生巨大危害,还会降低出油率,使油田企业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油田企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此,本文探究油田企业常规水处理流程,提出油田水质处理技术。
关键词:油田;水质;处理技术我国油田开发已经进入后期阶段,注水开发工作对原油污水进行科学的回收及处理,对油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水回注前,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保证回收及排放的水达到对应标准,如此才能保证油田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人员需要对油田注水水质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让保证注水安全,对此,本文针对油田注水水质及处理技术展开分析。
一、水处理流程油田工作中水处理划分为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高压水站注水,在多井配水计量方式下完成注水工作。
第二中方法是高压水站在若干支线配水阀组处理下完成注水。
(一)清水及污水系统清水系统利用柴油密封及胶膜隔氧方法完成密闭注水,在水处理过程中,若发现含氧量较高的区域,可利用化学除氧方法对含有阳离子的区域完成机械真空脱氧。
此外,油田工作人员也可利用纤维球过滤及PEC燃烧过滤净化水质。
针对周期性注水工作,可采取段赛式投入杀虫剂的方法,消灭细菌的同时,抑制细菌增长速度,也可利用连续投加防垢剂方法避免地层快速结垢。
自整体上看,完整的水质处理技术,有利于缓解腐蚀速度,实现稳定注水。
污水系统在井口给药或者大罐溢流沉降等方式完成脱水,在净化及过滤过程中,对污水有效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重新灌注到地层。
油田工作人员还需应用先进的精细过滤技术及膜技术,持续性改善水质,自根本上提升油田注水质量。
(二)污水处理进展第一,离子交换技术。
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同样在不断革新,比如,离子交换技术,该技术将沉淀后的污水去除油污,污水被排放到高效氮气气浮池后,使得油污分散,进一步处理乳化油,使污水中的含油量控制在20/L以下。
(一)油田水质常规分析通过水质检验,可以分析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主要成分。
因此,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水进行pH 、阴离子含量、阳离子含量和聚丙烯酰胺含量进行测定。
1、三元采出液水中阳离子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阳离子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气态基态原子对于同一种原子发射出来的特征光谱辐射具有吸收能力的原理。
原子或者离子外层电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会发生能级跃迁。
又因为不同原子或者离子的不同的电子跃迁所吸收光的波长不同,所以发射光经过分光以后形成的单色光如果被吸收,则溶液中含有特定的原子或者离子。
吸收的强度可以用来标定溶液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阳离子浓度。
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原子特征吸收光谱下,根据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测量液样中相应离子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离子浓度。
2、三元采出液水中阴离子的测定滴定法测定水中阴离子的含量。
(1)氯离子含量测定。
基本原理:在pH 值为6.0-8.5的介质中,硝酸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根据硝酸银离子的消耗量计算氯离子含量。
测定方法:用大肚移液管取定体积水样于三角瓶中,加水至总体积为50-60mL ,用硝酸溶液(φHNO 3=50%)调节试样pH 值至6.0-8.5,加1mL 铬酸钾指试剂。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至生成淡砖红色悬浮物为终点。
用同样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计算氯离子含量公式如下:301-10)/(cl ⨯-=V V V C L mmol C )(硝硝硝301-1035.45)/(cl ⨯⨯-=V V V C L mg )(硝硝硝ρ式中:C 硝——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硝——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V0硝——空白试验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V——样品体积(原水水样),mL;35.45——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1.000mol/L)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氯离子的质量,mg。
第一篇:水质检测第一章: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第一节: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在油田注水中水质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2、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3、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4、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5、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6、评价注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应按第二篇,第二章的要求进行。
第二节: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见下表注:1、1≤n≤10。
2、清水水质指标中去掉含油量。
第三节: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规定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
2、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最好是小于0.05mg/L,不能超过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0.50 mg/L。
3、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CaCO3达到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此水稳定;大于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注水设施有腐蚀作用;小于溶解平衡所需的量时有碳酸盐沉淀出现。
4、系统中硫化物增加是细菌作用的结果。
硫化物过高的水也可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加。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2.0mg/L。
5、水的PH值应控制到7±0.5为宜。
6、水中含亚铁时,由于铁细菌作用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当水中含硫化物(S2-)时,可生成FeS沉淀,使水中悬浮物增加。
第四节:标准分级及使用说明1、从油层的地质条件出发,将水质指标按渗透率小于0.1、0.1~0.6、大于0.6um2分为三类。
由于目前水处理站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水平有差异,对标准的实施有困难,所以又将每类标准分3级要求。
油田水分析(PH+离子滴定)一、PH值pH计开机预热30分钟,用PH=6.86调定位(不能动斜率),如果显示不是6.86可以上下调定位至6.86,调好后再用PH=4.00调(但不能动定位和斜率),只能摇动液体或搅动电极来调,如果PH不能等于4.00(范围可以在3.95~4.05之间)要重新调6.86,再调4.00,调好后就可以测样了。
(碳酸根及碳酸氢根滴定终点和4左右的读数值有关)二、CO32-、HCO3-:取样50.0mL,先测样品的PH值后,加甲基橙3滴,用HCI标准溶液滴定。
如果(1)样品的PH值低于8.30时加甲基橙3滴,滴至调PH计的值(范围3.95~4.05之间)记录HCI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滴出来的就是碳酸氢根。
(2)样品的PH值大于8.30时加酚酞3滴,滴至8.30,记录HCI标准溶液消耗量,值就为碳酸根可以加甲基橙,也可以不加甲基橙,继续滴定,至调PH计的值(范围3.95~4.05之间),所消耗HCL标准溶液的量为碳酸氢根。
三、氯离子(Cl-)先试样,取2ml水样加50ml纯水,加铬酸钾溶液1ml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记录硝酸银的消耗量,滴至砖红色。
注:2ml水样硝酸银的消耗量大于等于4,就可以用2ml,如果小于4,就要去5ml、10ml、25ml、50ml 等等,看2ml消耗量是多少再取,铬酸钾保持1ml取量。
四、钙、镁含量(C a2++Mg2+):滴定值大,则稀释,取2ml水样加50ml纯水,空白值0.05或0.10ml。
C a2++Mg2+:一般取水样50ml加氨水-氯化铵溶液10ml加铬黑T指示剂3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量,就是C a2++Mg2+含量,(颜色:由粉红色滴至蓝色);C a2+:一般取水样50ml加4%NaOH溶液10ml加钙指示剂(随意加)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量,就是C a2+的量,(颜色:粉红色滴至蓝色)。
五、硫酸根(SO42-)取水样10ml加纯水40ml(总合为50ml),如果取水样2ml加纯水48ml(总合为50ml),加浓度为2.5mol/L的盐酸溶液1ml,然后加热,水样开时加铬酸钡2.5ml,继续煮沸至水样为原来体积的1/3,加1:1氨水至水样颜色为铬酸钡色(蛋黄色),就可以放至冷水里降温,然后定容至50ml的比色管内轻晃匀,用光度法测(波长420mm、1cm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测之前用滤纸过滤,测滤液的吸光值。
油田污水处理、分注、测试工艺技术培训讲义一、引言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采油液、坑水、注水液等,含有大量的油脂、悬浮物、含盐物质等污染物。
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二、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1. 沉淀工艺沉淀是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凝聚沉降,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去除物理性污染物,但对于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2. 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油脂、气味等有机物质。
该工艺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层,使有机物质附着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去除。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
3.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曝气生物滤池(BAF)、生物接触氧化池(BCOD)、活性污泥法等。
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溶解性污染物,但对操作要求较高。
4.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采用滤膜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水分和固体分离,从而实现去除有机物、油脂等的目的。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膜分离工艺处理效果好,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水质,但操作复杂,维护成本较高。
三、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分注技术油田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处理水可以分为可回用和不可回用的两类。
可回用的处理水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绿化灌溉等,而不可回用的处理水则需要进行安全无害的处理和处置。
因此,分注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分注标准根据不同的地方要求和环境标准,对处理水进行分类,分别确定可回用处理水和不可回用处理水的标准。
常见的分注标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等指标。
油田水质分析
实验一油田水浊度的
测定方法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12-3班
郭楠120301140302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光光度计测定油田水浊度。
(2)了解目视比浊法。
(3)学习浊度标准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和六次甲基四胺形成白色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三.实验步骤
(1)配置1g/100mL的硫酸肼溶液。
配置10g/1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2)浊度标准准备液
分别取5.00mL上述两种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在25度左右放置24h,冷却定容摇匀。
(3)浊度标准系列
移取0.0mL,0.50mL,1.25mL,2.50mL,5.00mL上述标
准液于50mL 比色管中,稀释定容。
浊度为0,25,50,70,100。
在680nm 处,用30mm 比色皿测吸光度,做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图。
(4)样品在680nm 处,用30mm 比色皿测吸光度。
四.实验数据
聚合物浓
度
0.00 g/100mL
0.275 g/100mL 0.6875 g/100mL 1.375 g/100mL 2.750 g/100mL 吸光度 -1.960 -1.9248 -1.8615 -1.7923 -1.6444 样品吸光度为-1.9355
五.实验数据处理
当x=-1.9355是y=19.8浊度大约为19.8。
油田水矿化度分析------六项离子分析1、油井含水情况分析注水开发油田,或油层有底水时,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出水,油井见水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工作。
(1)分析水源。
油井中的水一般包括两类,即地层水和注入水,判断方法如下:①油层有底水时,可能是油水界面上升或水锥造成。
②离边水近时,可能是边水推进或者是边水舌进造成。
这种情况通常在边水比较活跃或油田靠弹性驱动开采的情况下出现。
③水层窜通,夹层水或上下高压水层,由于套管外或地层因素引起的水层和油层窜通。
④注水开发油田,可能是注入水推至该井。
⑤油井距边水、注入水都较近时,总矿化度长期稳定不变是边水,总矿化度逐渐降低是注入水。
⑥油井投产即见水,可能是误射水层,也可能是油层本身含水(如同层水或主要水淹层)。
(2)分析主要见水层。
(3)含水率变化分析。
2、原油中为什么会含水:原油中水分进入,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油层中原始原油本身就含有水。
第二种是:为了保持油层压力,向油层内注入的水。
第三种是:原油在贮存和运输中受气温的变化,石油容器罐内交替排出气体或吸入空气,由于空气的不断吸入,水蒸气不断进入,使原油中的水分子增加等原因。
油井见水是指采出液中由刚开始的纯油变为油水混合了,指采出液出现水的那一时刻,但含水率不一定多高。
水淹指从注水井到生产井形成了一个注水通道,注入的水全部顺这个通道流到生产井,生产井采出液绝大部分或全部都是水。
3、原油化验含水的目的意义(1)原油化验含水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纯油量,给地质人员提供资料,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油生产。
(2)根据油层连通情况,结合原油含水资料,可判断来水方向,进一步了解地下情况,控制和改造地层。
4、油样中的水有几种方式存在?油样中的水有四种方式存在:包括游离水、悬浮水、乳化水和溶解水。
其中,游离水是指用倾斜方法就能分离出来的水;悬浮水是指一微小的颗滴散碎在原油中成机械混合的水;乳化水是指油和水均匀地乳化在一起的水;溶解水是指根据水在原油中溶解的能力而溶解在原油里的水,其数值甚小。
浅析油田水质化验及优化分析随着我国油田勘探开发时间延长,陆地油田主力区块大都进入了二次采油作业阶段,注水开发增多,对水质要求较高,本文结合油田水质化验指标,对化验误差控制等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
标签:水质化验;误差控制;优化措施1 油田水质化验主要检测指標分析1.1 水质检测指标情况油田水质化验指标要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着重做好粒径中值、悬浮固体含量、平均腐蚀率和细菌含量等指标进行考虑,以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CO2和铁含量等作为水质检测辅助性指标,各项指标基本情况。
(注:CO20 时可溶解沉淀的碳酸钙,但会对注水设施和管道产生酸化腐蚀;在水中含有亚铁离子时,铁细菌可以使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并能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水中含有硫化物时,可生成硫化铁沉淀,增加水中的悬浮物)1.2 水质化验检测一是粒径中值检测。
水中颗粒物体积占颗粒总体积50% 时的颗粒直径为粒径中值,可通过颗粒计数器及测量和PAMAS 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析,获取水中颗粒累计直方图和颗粒分布直方图,以此为依据进行数据分析,本实验区域粒径中值为2.5um,可满足注水水质要求。
二是悬浮物检测。
水中存在一定量不溶于水、不可通过过滤器的物质,在标准的0.45um 纤维树脂微孔膜过滤后,依旧依附于膜上的物质就是悬浮物。
可将水放入全玻璃过滤器,利用真空泵进行过滤,随后将滤膜称重,然后将滤膜烘干称重,以过滤前水量和滤膜增长计算悬浮物量。
三是平均腐蚀率检测。
可在油田注水体系中悬挂试片,根据试片损耗情况计算平均腐蚀率。
本次实验利用Q235 钢片作为试片,清洗、称重、编号后将其吊挂于水样瓶内进行反应,一周后取出并利用酸碱中和液进行清洗,再经过称重,以前后对比情况计算平均腐蚀率。
酸碱中和液制备是该环节的关键,可利用20g 的Sb2O3 与50g 的SnCl2·2H2O 加入1L 质量分数36.5% 的盐酸溶液进行制备;也可利用65gNaOH 添加到1L 蒸馏水中进行制备。
海上油田生产水的水质分析与优化处理海上油田生产水的水质分析与优化处理1. 引言海上油田生产水是指在海上海底油井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一同采出的水,由于油井钻井、压裂、注水等工艺的影响,海上油田生产水中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与天然水源有很大的差异。
而海上油田生产水直接排入海洋环境,会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进行海上油田生产水的水质分析与优化处理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任务。
2. 海上油田生产水的水质分析2.1 常见的水质指标海上油田生产水中的常见水质指标有悬浮物、油脂、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COD、BOD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微生物等的含量。
2.2 水质分析方法水质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有浊度计、电导率计、溶解氧仪等;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滴定法、原子吸收法、荧光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水样中不同指标的含量。
3. 海上油田生产水的优化处理3.1 常见的优化处理技术常见的海上油田生产水优化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氧化还原、膜分离等。
其中,沉淀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悬浮物团聚沉淀,过滤是通过滤料将悬浮物截留,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有机物质,氧化还原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机物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物质,膜分离是通过选择适当的膜材料实现对溶解物质的分离。
3.2 优化处理效果评价指标海上油田生产水优化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指标变化、处理效率、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水质指标变化的评估可以通过对比处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处理效率可以通过处理后水质指标达标率来评估;经济性评估可以通过成本指标和回收利用情况来评价。
4.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泥是海上油田生产水经过优化处理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对于污泥的处理,可以采用固液分离、厌氧消化、焚烧等方法。
固液分离是将污泥与水分离,得到干燥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的水;厌氧消化是通过菌类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沼气和消化液;焚烧是将污泥进行高温燃烧,通过余热回收和净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