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显微镜使用及形态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10.43 MB
- 文档页数:23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或白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图Ⅰ-1油镜的原理图Ⅰ-2 镜口角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可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λ/2NA=λ/2nsinθ式中λ:所用光源波长;θ: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玻璃(n=1.52)等。
nSinθ:数值孔径(NA),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由上述可知若n值和α角越大则NA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
2.材料:标本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炭菌杆菌的芽孢和荚膜、细菌三形涂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对于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行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学习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实验方法1.收集样本:从鲜植物叶片中切取小型组织样本,并将其放入显微片中。
2.准备显微片:在显微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然后放置样本在蒸馏水上。
3.制备盖片:将一个玻璃盖片轻轻放置在样本上方。
4.准备显微镜:打开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聚焦状态。
5.放置显微片:将显微片放入显微镜的样本托盘中,并将其轻轻固定。
6.观察样本: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
7.绘制图表: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形态结构图表。
二、实验结果1.观察细胞膜:通过放大镜镜头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细胞膜呈现出一个薄膜状的结构。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2.观察细胞核: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位置。
细胞核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较深的染色质和一个明亮的核仁。
3.观察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液体,其中包含着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细胞器。
4.观察细胞壁: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通过增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来观察到细胞壁。
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个多层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保护。
三、实验讨论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适当的样本处理:使用新鲜的样本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最好收集到新鲜的细胞样本。
2.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是关键:观察细胞结构需要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的聚焦状态,并调节光源的亮度,以确保能够看到细胞结构的细节。
3.多个角度观察样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结果:在实验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样本,以获得更全面的细胞形态结构信息。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细菌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方法1. 显微镜: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2. 细菌样本:从实验室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样本。
3. 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制作样品载玻片。
4. 意式染色剂:用于染色处理,增强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显微镜使用方法1.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后,在透明底座上放置一个白色纸片,调整光源位置和亮度,使得纸片上呈现均匀明亮的白色。
2. 调整目镜:将目镜对准眼睛,调节焦距,使得目视舒适且清晰。
3. 调整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至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4. 调整聚光镜:根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大小和位置,以增强样品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细菌形态结构观察方法1. 制作载玻片:在干净的玻片上挤出一滴细菌悬液,在另一个玻片上盖上一张盖玻片,轻轻压紧。
2. 意式染色处理:将制作好的载玻片浸泡在意式染色剂中,静置5-10分钟。
3. 洗涤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载玻片数次,直到洗涤后水不再有颜色。
4. 干燥处理:将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如球菌呈圆形或半球形,链状菌呈长条状等等。
通过染色处理后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形态特征。
2. 观察细胞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测量细菌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细菌大小也不同,如球菌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链状菌长度则在数十到数百微米之间。
3. 观察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结构,如某些细菌具有鞭毛、纤毛或胞外多聚物等附属结构。
这些结构对于细菌的运动和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菌体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放线菌、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及真菌孢子类型,学习生物图的绘制。
3、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75%二甲苯、吸管、烧杯,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浮游生物网示范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青霉、曲霉、根霉、梨头霉、毛霉。
三、实验原理(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原理显微镜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机械装置(1)镜筒: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接转换器。
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单筒有直立式和后倾斜式(倾角为45o)。
双筒都是倾斜式的,并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视力不同者调节使用。
两筒之间可调距离,以适应两眼宽度不同者调节使用。
(2)转换器:转换器装在镜筒的下方,其上有三个孔或四个孔。
不同规格的物镜旋转安装在各孔上,在显微镜不使用时,旋下物镜,用护盖盖住。
(3)载物台:载物台为方形(多数)或圆形的平台,中间有一光孔,孔的两侧各装一个夹片,右端夹片固定,左端夹片可旋转,载物台上还有移动器(其上有刻度标尺,用以标记玻片的位置),可纵向和横向移动,移动器的作用是夹住和移动标本片。
(4)镜臂:镜臂支撑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节器。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可改变倾斜度)两种。
有弧形和折形两种。
移动显微镜时用手握住镜臂进行移动。
(5)镜座:镜座为马蹄形和方形,具有一定的质量,支撑整台显微镜,马蹄形的镜座在其上有一可旋转的反光镜。
(6)调节器:调节器包括粗螺旋调节器和细螺旋调节器。
可调节物镜与所需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2、光学系统及其光学原理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目镜目镜一般有10×、16×两种,高级的显微镜还有5×和20×。
目镜上标有:N.A.1.25、100×、“OI”、160/0.17、0.16等字样,其中:N.A.1.25为数值孔径,100×为放大倍数,“OI”(即Oil immersion )表示油镜、160表示镜筒长,0.17表示要求盖波片的厚度,0.16为工作距离。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以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中最基本最必要的仪器,也被称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窗口。
而观察细菌形态则是微生物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分类十分关键。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对仪器做一些准备工作,具体如下:(1)检查显微镜是否清洁干净。
使用棉花棒和无水酒精擦拭镜头和接口。
(2)插入镜片,拧紧螺丝。
注意,平光镜的凹面朝上。
(3)透镜的高度应调整至最高点,油镜周围涂上润滑油。
(4)在准备好玻片后,使用无菌针将样本划到玻片上。
2、操作步骤(1)将玻片插入载置物台。
调整光源,使其在镜片下方成圆形状。
(2)使用低倍放大的物镜,在载置物台下调整样本位置,然后转动焦点,调整到最清晰的位置。
(3)切换到高倍物镜。
在不移动载置物台的情况下,调整焦距直至视野内的细胞详细可见。
(4)将油镜轻轻接触载置物台上的镜片,调节光源以得到最佳观察效果。
(5)旋转调节管,使细胞从上到下等比例进入视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1、细菌分类根据细菌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和移动方式等特征,可以将细菌分为不同的分类。
细菌形态既包含单细胞长条状物、圆球体等基本形态,又包括复杂的细胞、菌株组成的群体等。
常见的细菌形态有以下几种:(1)球菌(cocci):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胞。
(2)杆菌(bacilli):棒状或柱状的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发现细菌形态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般表现为以下情况:(1)球菌或细圆菌:呈球形,直径一般在0.5-2μm之间。
(3)螺旋菌:呈螺旋形,长度几乎无限制,直径0.5-1μm左右。
然而,即使细菌大小、形态有所不同,它们的细微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相似性在分类学上具有相当的意义。
细菌形态的观察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分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一、显微镜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动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如Nikon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