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歌名:游击队之歌歌名:游击队之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间奏。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间奏。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游击队歌》是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22教育部审定)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岁月回声》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选取了反映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旨在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作用。
2、作品分析:《游击队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歌曲为F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1、学习状态:九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日渐成熟,对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当今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冲击很大,所以他们对革命题材的音乐不大感兴趣。
2、学习能力: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基本的演唱技能技巧,之前也学习过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对其特点都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一、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游击队歌》;三、学生根据“实践与创造一”中给出的三幅不同情景的图画,分组讨论设计歌曲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钢琴。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模仿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游击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
贺绿汀词曲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作者生平:
贺绿汀(1903-1999) ,原名贺楷,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阳人。
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
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游击队歌教案》游击队歌教案(一):《游击队歌》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生:游击队。
3、师:这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拍号4/4拍节奏密集、活跃、富于变化。
旋律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游击队歌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小兵张嘎歌词一九三七年那鬼子就进了中原那先打开卢沟桥后打开山海关那火车道就通到济南恩爱哟鬼子嘛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瞄准哎打死个翻译官那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那恩哎哟一九三七年那鬼子就进了中原那先打开卢沟桥后打开山海关那火车道就通到济南恩爱哟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瞄准哎打死个翻译官那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那恩哎哟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那恩哎哟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真心英雄歌词周: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成: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黄: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李: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合: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la la la la.........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保卫祖国握紧枪继续革命当闯将洪源词生茂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保卫祖国握紧枪继续革命当闯将《娃哈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大姐姐你呀块块来小弟弟你呀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那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的花儿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大姐姐你呀块块来小弟弟你呀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那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幸福拍手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都一齐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跺跺脚呀,看哪大家都一齐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伸伸腰呀,看哪大家都一齐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儿,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儿,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挤挤眼儿呀,看哪大家一齐挤挤眼儿.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肩呀,看哪大家都一齐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都一齐拍拍手.。
》孝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从此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声音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那些经典的歌声穿越时空,依旧直抵人心。
《游击队歌》就是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永恒的抗战声音。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
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一队。
1937年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
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
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现在临汾尧都区刘村镇),他们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在听取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后,对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
就在这时,贺绿汀突然来了灵感,瞬间化作一串火热的音乐旋律。
几天后,他在防空洞的煤油灯下完成了《游击队歌》的词曲创作:“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洪洞县高庄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
会议期间,贺绿汀指挥演剧一队的全体队员们为与会代表演唱了这首《游击队歌》。
由于这首歌曲准确刻画出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更接近红军游击战法,尤其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两句与会议的主题还十分贴近,故受到与会的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当时部队非常需要这样的歌曲。
游击队歌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击队歌》,培养学生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游击队歌》是一首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群众歌曲,由贺绿汀作于1937年。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坚定的歌词,表现了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精神。
2. 歌曲结构:歌曲为2/4拍,共2段11句歌词。
3. 教学重点:学会《游击队歌》的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游击队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跳跃、装饰音等。
(2)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4. 拓展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游击战相关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游击战争》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游击战故事,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游击队歌》所体现的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发言、演唱等。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游击队歌》的演唱情况,如音准、节奏、感情等。
3.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如认真程度、合作精神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背景和意义,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从中感受到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设计优秀11篇游击队歌教案篇一游击队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赶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能够用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用心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
(二)影片片段欣赏:《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
(三)学唱《游击队歌》: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资料和基本情绪。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聆听合唱《游击队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
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作品。
(四)创造活动: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资料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五)课后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持续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构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游击队歌》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4.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2.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3.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了解抗日时期的历史吗?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疯狂的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贺绿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随八路军休整期间的贺绿汀创作的三首革命歌曲之一。
该曲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的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该歌曲曾受到朱德、徐向前、任弼时、贺龙、刘伯承等人称赞。
【设计意图】交代历史背景,为课程学习做铺垫。
游击队是在敌统治区、敌占领区、接敌区,以分散、流动、袭击的作战方法打击敌人的一种非正规的武装组织。
游击队打法是游击战,游击战: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
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
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
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它拼到底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
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它拼到底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
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它拼到底
拼到底。
《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过程:
二、导入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
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很好,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生: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
3、师: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
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
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
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
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教师完整视唱全曲。
(轻声、慢速、划拍视唱)学生随教师模唱。
(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
)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
(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
(4)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
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师:通过反复学唱歌曲,同学们对《游击队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和表现了歌曲,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造性。
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的创作表演跟我们学习的歌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6、思考并讨论
总结:把学生图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作为背景。
表演组的同学拿道具表演,其他同学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齐唱歌曲。
7、完整演唱《游击队歌》,加入学生的创造性表演。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
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
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
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保卫黄河》,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欣赏合唱《保卫黄河》,并穿插吉拉尔德听黄河画黄河的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