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18.73 KB
- 文档页数:8
农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一、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1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
农委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制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通过,承办了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民增收工作现场会、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
荣获全市现代农业考评先进单位(并列一等奖)。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2016年度全省第五、全市第一;2017年度美丽乡村第一次全市考核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全年粮食生产预计达120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5%。
(一)纵深推进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推进绿色增产示范行动,粮食产量稳中有进。
全县粮食总产预计120万吨,午季小麦播种153万亩,单产429公斤,总产稳定在65.6吨,与去年持平。
秋粮中水稻67.5万亩,预计单产520公斤,总产35.1万吨。
玉米50万亩,预计单产342公斤,总产17.1万吨。
二是发展适应性农业,深度开发“三水”。
立足实际,变水患为水利,发展适应性农业,重点有八里河等水中名特优水产养殖;王岗、赛涧的水上特色水禽养殖;半岗、刘集、夏桥等水生生态蔬菜。
三是发展高效优质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果蔬种植经验,先后建成三十铺芦笋、建颍巴巴芦笋、江口木子李芦笋种植的瓜果蔬菜综合园区;夏桥食用菌深加工和御莲源莲藕加工的高效农业,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4.3万亩。
四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虾、稻鳅、稻鳖)9.6万亩,其中小龙养殖4万亩。
五是做好“两区”划定工作。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骨干沟河疏浚整治工程。
农业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231战略部署,努力推进我县农业向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方面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预计2020年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16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92元,同比增长10.0%。
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是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8.4万亩,预计总产13.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1.606万亩,大豆、甘薯、马铃薯、小麦种植共6.794万亩,推广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等新品种72多个。
推广五新技术,全县粮食产能区示范片面积62556亩,加权平均亩产589.81公斤。
比2020年全省中稻平均亩产亩增165.74公斤,实现了粮食产能区项目的增产目标。
二是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
按照《XX县农业局XX县财政局下发〈关于申报XX县种粮大户函〉》(古农〔2020〕182号)文件精神,财政局下达资金对上报3100.84亩的种粮大户进行补助。
三是认真做好病虫测报。
共编发《病虫情报》12期、1200多份,手机《植保短信》10期(条)、3000多人次,指导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继续抓好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
完成吉巷王祖庆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城东辉祥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城东旭光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XX县蘑菇部落休闲建设工程、洋塔园艺育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XX果业高优模式创建等6个项目建设并申请验收。
项目总投资1070.5万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350万元。
其中XX果业高优模式创建项目25万元完成下拨补助资金。
二是加强名优果蔬推广、选育。
将XX油柰地标授权XX县江悦果蔬专业合作社使用;2020年XX农科院与县农业局共同选育的晚黄金晚熟油㮈向农业部申报品种权。
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一)合力攻坚,发展农村经济再创新佳绩努力克服阴雨、台风等不利气候影响,抵御住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9年全县预计粮食产量10.80万吨,增产3.6%;全县茶叶总产量6400吨,增长5%,蚕茧1428.8吨,增长5%;蔬菜预计.39万吨,增长2.4%;百合4.1万吨,减产31.6%;鲜石斛4500公斤,灵芝6.5万公斤,药材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肉蛋类总产2.05万吨(其中猪肉13806吨,牛肉769吨,羊肉224吨,禽肉4672吨,禽蛋1030吨),生猪存栏9.6万头,出栏15.7万头,分别增长1.2%、3.6%;大牲畜存栏1.38万头,出栏0.53万头,分别增长1.3%、5.7%;羊存栏1.26万只,出栏1.61万只,分别增长6.3%、6.7%;家禽存栏115万只,家禽出栏315万只,分别增长4.5%、4.8%;水产品1.2万吨,增长9.1%;农业总产值预计达24亿元、增长%,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增长13%。
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
(二)强势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1、推进农业产业化。
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6270万元,支持食品酿造、毛竹、茶叶、茧丝绸、水产、畜禽、百合、中药材、油茶等九大产业以及粮油、蔬菜、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新增和改造农业产业化基地6.2万亩,饲养生猪19万头、家禽305万只、牛羊3.2万头;新发展池塘生态养鱼600亩,新建鳗鱼育苗基地60亩、养鳗2700亩。
新建国家级畜禽保种场1处、淮猪保护区1处。
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产品认证7个、安徽名牌产品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个、驰名商标1个。
新增县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13家。
加强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新增入园企业4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000万元,今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委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范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农委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上半年,区农委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____亿元,可比增幅5.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____亿元,可比增幅%。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规模经营持续壮大。
2019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____万亩,累计达____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____万亩。
二是粮食生产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稳步开展。
新增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__个____万亩,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__万亩,全区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小麦单产479公斤,总产____万吨左右,___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进一步完善巩固。
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____万亩,总产___万吨,总产值____亿元。
正午、新华、插花、老庙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四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
全区上半年存栏生猪____万头,出栏生猪____万头同比增长1.2%;存栏肉牛___头同比增长1.2%,出栏牛___头同比增长1.6%;存栏山羊____万只,出栏羊____万只同比增1.5%、家禽存栏____万只,出栏肉禽___万只同比稳中有升,肉类总产量__________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禽蛋产量4758吨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____亿元同比增长1.6%。
五是健康水产养殖加快发展。
全区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12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01公顷,河沟围栏网养殖面积389公顷。
泥鳅养殖发展方兴未艾,势头良好,上半年投放泥鳅种苗达到____亿尾。
今年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大力推动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持续推进渔业绿色安全发展,渔业生产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现将2019年渔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成效(一)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我市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依法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组织全市11个县(区)编制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公布实施。
其中:全市12万亩水面划定为禁养区、24万亩水面划定为限养区,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截止目前,全市现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7家,无公害水产品43个,绿色有机水产品19个,洪门鳙鱼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南城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成为全省第3个获评的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标志着我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地)创建工作由点上向整县全面推进转变。
今年9月,南丰县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
(二)名特优水产品发展势头迅猛。
2017年4月,南丰县被授予“中国龟鳖之乡”、南丰县太和镇被授予“中国龟鳖良种第一镇”。
2018年1月,南丰县龟甲生态小镇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我市成立了龟鳖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南丰龟鳖产业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南丰甲鱼种蛋、种苗供应量占全国的50%左右, 赢得了全国甲鱼种蛋市场的定价权,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华鳖亲本养殖、种蛋种苗生产供应基地。
南城县充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工程,分别在徐家镇、上唐镇打造2个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形成了稻鳖+蚌+螺种养模式、稻蛙种养模式、稻鱼+蚌+螺种养模式、莲鱼种养模式。
同时突出鳜鱼和鳙鱼等重点特色品种,加速发展加州鲈鱼和黄颡鱼等品种。
东乡区重点发展泥鳅产业,全区大型泥鳅苗种繁育基地2家,大型养殖基地4家,养殖户100多户,已形成以江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全省泥鳅产业聚集区、泥鳅交易平台和出口基地,全区17 个乡镇(场)都在发展泥鳅养殖,带动泥鳅养殖、收购、贩运、出口及饲料生产、销售等相关产业。
农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精选范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一、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1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
农委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制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通过,承办了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民增收工作现场会、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
荣获全市现代农业考评先进单位(并列一等奖)。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2016年度全省第五、全市第一;2017年度美丽乡村第一次全市考核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全年粮食生产预计达___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___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5%。
(一)纵深推进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推进绿色增产示范行动,粮食产量稳中有进。
全县粮食总产预计___万吨,午季小麦播种___万亩,单产429公斤,总产稳定在65.6吨,与去年持平。
秋粮中水稻____万亩,预计单产520公斤,总产____万吨。
玉米___万亩,预计单产342公斤,总产____万吨。
二是发展适应性农业,深度开发三水。
立足实际,变水患为水利,发展适应性农业,重点有八里河等水中名特优水产养殖;王岗、赛涧的水上特色水禽养殖;半岗、刘集、夏桥等水生生态蔬菜。
三是发展高效优质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果蔬种植经验,先后建成三十铺芦笋、建颍巴巴芦笋、江口木子李芦笋种植的瓜果蔬菜综合园区;夏桥食用菌深加工和御莲源莲藕加工的高效农业,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____万亩。
农业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子工作会议精神,依照县委推进今世农业成长1231战略安排,尽力推进我县农业向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方面成长,全县农业农村子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优越态势。
预计2019年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16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可布置收入17092元,同比增长10.0%。
现将2019年工作开展环境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环境(一)稳定成长食粮生产。
一是强化食粮平安保障。
今年全县食粮播种面积38.4万亩,预计总产13.8万吨,此中水稻种植面积31.606万亩,大豆、甘薯、马铃薯、小麦种植共6.794万亩,推广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等新品种72多个。
推广五新技巧,全县食粮产能区示范单方面积62556亩,加权均匀亩产589.81公斤。
比2017年全省中稻均匀亩产亩增165.74公斤,实现了食粮产能区项目的增产目标。
二是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
依照《XX县农业局XX县财政局下发〈关于陈诉XX县种粮大户函〉》(古农〔2017〕182号)文件精神,财政局下达资金对上报3100.84亩的种粮大户进行补助。
三是认真做好病虫测报。
共编发《病虫谍报》12期、1200多份,手机《植保短信》10期(条)、3000多人次,指导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二)加快成长今世农业。
一是继承抓好省级农民创业园扶植工作。
完成吉巷王祖庆银耳标准化菌种场扶植项目、城东辉祥银耳标准化菌种场扶植项目、城东旭光银耳标准化菌种场扶植项目、XX县蘑菇部落休闲扶植工程、洋塔园艺育苗示范基地扶植项目和XX果业高优模式创建等6个项目扶植并申请验收。
项目总投资1070.5万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350万元。
此中XX果业高优模式创建项目25万元完成下拨补助资金。
二是增强名优果蔬推广、选育。
将XX油柰地标授权XX县江悦果蔬专业互助社使用;2019年XX农科院与县农业局配合选育的晚黄金晚熟油向农业部陈诉品种权。
全文共计8294字农业局2019年工作总结暨2019工作计划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单位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大力发展xx现代农业,加快推进xx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市农委和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市、全区目标考评优秀单位。
一、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一)市考指标超额完成
预计12月底,农业增加值增长5.9%,完成年计划的1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6元,增长18%,超年计划15%、3个百分点;粮食产量达到35.7万吨,完成年计划34万吨的105%;脱贫人口12887人,完成年计划12887人的100%。
(二)区考指标全面完成
1。
农委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委上下开拓创新、团结拚搏、真抓实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其中农业执法、新农村建设、水产、植保、农经管理等多项工作获得省农委的表彰和表扬。
具体工作如下:一、2019年农委主要工作1、粮食生产:一是抓惠农补贴政策落实;二是狠抓高产攻关,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粮食生产;三是创新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强化科技示范带动;四是加强田管,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五是苦战“三夏”、秋种,抢收抢种,优化种植结构;由于措施得力粮食获得丰收,小麦20190.9万亩,单产387公斤、总产54.6万吨,单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水稻58万亩、大豆32万亩、玉米35万亩,红芋2019万亩,预计秋季粮食总产54万吨,全年粮食总产可达20198.6万吨,比去年增长4.1%。
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位居全市第一位,全省前列。
可望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新农村建设:新增1个省级示范镇和2019个省级示范村,现示范镇增至4个、示范村增至30个,示范点数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今年对原示范村中的两个村进行了调整。
目前项目村95%的项目已完工。
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重点工程和重点村已筹建,“201958”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3、农业产业化建设:新运棉业、管氏面粉、经纬3家企业成功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省级龙头企业增至4家。
市级龙头企业新增2家,总数达31家,县级26家,总数位于全市第一。
成功组织第五届管子文化节农展和第十届**农产品**交易会及省名优农产品跨国采购会、第六届徽商大会农超对接会、全市银企对接会。
已完成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8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19.4万亩。
已完成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5万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已达20190家,新增6家。
有6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4、项目建设:2019年争取在西部六十铺、五十铺、红星等乡镇实施的现代农业发展(小麦)项目2500万元,分三年实施,已累计完成投资201900万元。
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2019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保供给、增收入、惠民生、改革创xx增添活力”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方面工作,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农业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5%。
粮食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2.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同比增长10.5%,成功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20强县。
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农牧渔业发展良好,特色优势产业效益突出。
1.粮食生产稳定。
201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3万亩,同比增长1.42%,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
粮食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2.68%。
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9384万元、水稻补贴3065万元。
积极推进农业xx技术推广应用,建成水稻绿色防控基地2000亩、测土配方施肥130万亩、小麦秸秆还田示范片2个。
持续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全区178名农技人员参与包村联户工作,服务科技示范户890户、贫困户356户,建立实验示范基地5个。
4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工建设。
2.畜牧渔业健康发展。
2019年肉类总产量5.3万吨,同比增长1.29%;屠宰生猪26.6万头;产蛋量7946吨,同比增长8.05%;水产品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4.7%;销售家禽1077万只,同比增长27.3%。
稻虾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布局25个“稻渔主产区”,建成12万亩稻虾综合养殖基地。
有万亩稻虾小镇3个,千亩示范片5个,年产值6亿元示范点100个。
全市建成xx小龙虾专业交易市场,推广应用优质稻米5个品种,“米虾”产量提高30%。
从事稻虾产业的农户3946户,实现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建成市级小龙虾养殖基地5个,全区龙虾品种覆盖率达到70%。
3.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
深入实施市委农村工作xx集团《关于推进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特色优势产业效益明显提升。
2019年终工作总结农委年终工作总结XX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农、林、水各业稳步发展(一)农业生产方面1、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小麦生产战胜天灾,喜获丰收.今年春季小麦遇到了50年一遇的干旱,我们积极做好水源调度、资金争取、深入田间指导等各方面的服务,使受旱小麦得到及时灌溉,保证了全区近3万亩小麦获得丰收.水稻生产方面,由于大面积推广粳糯稻种植,既稳定了产量,还节约了生产用水成本,并且提高了销售价格,亩可增收近200元.2、蔬菜生产不断发展.金圩村有着种植菊花心蔬菜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24万元,对菊花心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进一步提高了菊花心蔬菜的品质,使菊花心蔬菜扩大到徐桥、燕山等村,总面积已近5000亩,目前新菜已栽种下地,生长良好.王巷村的大青豆品种不断更新,南庙大葱近年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洼张村利用新农村扶持资金发展蔬菜大棚40多个,并引进了台湾大棚速生叶菜种植,效益显著.3、养殖业效益不断提高.认真做好春季和秋冬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防疫技术培训,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使我区动物疫病防疫的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建档率、家畜二维码耳标佩带率均达到100%.由于防疫的保证,加上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区规模养殖的发展.现已发展规模养猪109户,规模养牛30多户,规模养羊7户,家禽规模养殖户8户,使我区生猪存栏450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7.1%,奶牛存栏65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8.3%.1-9月份肉类总产312.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热带鱼养殖独树一帜.雪华、徐桥、姜桥等渔场的热带鱼养殖在我市首屈一指,今年可生产淡水白鲳、罗非鱼等热带鱼近千吨,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给.我区的特种水产影响初显,金玉刚在金圩村的160多亩的低洼地建设了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温室10000㎡,外塘70亩及配套的水电、孵化设施,26000㎡的透光大棚和1000㎡的品种展示池已建成投入使用.现在养殖品种有中华鳖、珍珠鳖、黄河鳖、鳄龟、中华鲟、匙吻鲟等.形成了年孵化幼鳖300万只,成鳖30万斤的饲养规模.并带动了金圩村已发展13个特种水产养殖大户,从事甲鱼、鲟鱼等饲养,户均年特种鱼类万斤以上,户均纯利5万元以上.(二)林业生产方面1、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4月30日为法定森林防火期,在此期间,除要求乡、村做好防火巡查,安排山林经营单位组织好防火护林外,我们每天深入林区进行检查、督查护林员到岗在位情况,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确保去冬今春没发生森林火灾.2、全面完成长防林建设任务.去年底,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我们积极争取项目,经省林业厅批准我区建设长江防护林面积1000亩.经过区、乡、村和山林经营单位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经9月底对长防林保存情况进行秋季核查,确认保存率超过85%的合格面积为870亩,在各区中处于领先水平.(三)水利工作方面1、组织完成防汛抗旱工作.每年的5月1日到9月30日为省定防汛期.为做好防汛工作,我们修订和完善了防汛方案,制定了预防特大洪水和强台风的应急预案,进行汛前检查,维护险工险段,做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在强降雨后及时组织乡村做好两水库的库水预泄和低洼地区排涝除渍工作,确保了度汛安全.2、完成了我区水利规划的编制.为不断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在省市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聘请市水利局规划设计院为我区进行水利规划的编制,在经过反复的实地调查、区乡的反复修改,目前规划初稿已经完成.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燕山乡电灌站技改项目.今年以来,已经投资近20万元对燕山乡的上徐一级站更新了两台水泵,为定安二级站更新了一台水泵,维修了上徐干渠的桥涵闸.这两个电灌站更新后,基本上可以满足该乡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同时我们也向积极市水利局申报了上徐一级站更新改造项目,水利部和省厅专家已经到现场进行了考察,待项目批准后即可实施对上徐一级站的更新.(二)老鸦湖特种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改项目今年计划建设透光温室26000㎡,建设品种展示池1000㎡.目前这两项工程都已基本完成.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行业效益不好,但金玉刚特种养殖效益仍然较好,今年甲鱼苗种和成品甲鱼纯利润仍达200多万元.(三)蚌埠城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该市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于XX 年建成投入使用,日均批发鲜活鱼70多万斤,年交易额已达10亿元,并已经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鲜活鱼交易定点市场.今年又投资近700万元建设了活禽批发市场,现已全面投入使用,日批发活禽5万只.该市场的土地挂牌工作市政府已发布通告,区政府已向高新区发出了代为申请挂牌的函,高新区也已经有了回复,挂牌所需资金在区财政局的协调下也已基本落实,挂牌申请已经上报市土地局.(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今年我区安全饮水投资195万元,工程任务是解决燕山乡陈梁、陶店两村5000人的引水不安全问题.工程自开工以来,工程进展较为顺利,陈.梁村计划工程量已经全部完成,陶店村已经完成水表入户700多户,预计11月底前可以完成水管铺设和水管入户任务.(五)杏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投资90多万元,其加固方案由市水利局勘测设计院编制,主要加固内容是重建放水涵,对大坝进行土方加厚并对内侧进行混凝土护坡,整修溢洪道,建设防汛道路和管理房等.该工程已经开工,争取在春节前完成.三其他重点工作同步开展(一)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区下达我委招商引资任务1000万元,到目前已经完成845万元,占任务的84.5%.基本上完成了时序任务.(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我区午季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的较好,基本上做到应保尽保.由于今年出现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保险公司赔付43000元,占群众上缴保费5万元的86%.秋季水稻自栽插以来,基本上是风调雨顺,水稻普遍长势较好,群众对参保热情不高,在区乡的共同努力下,秋季参保面积仍超过1万亩.(三)为民服务全程工作.根据省委4号文件《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农村为民服务全程制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8月份我们同区财政局和燕山乡的领导去亳州市谯城区对开展为民服务全程进行了学习,回来后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正式文件即将下发.同时在燕山、雪华两乡启动了为民服务全程制工作,各种规章制度正在完善.(四)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皖农监办〔XX〕4号《关于开展XX年度全省农民负担监督检查的通知》和蚌农监办〔XX〕1号《关于开展XX年。
市农委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计划XX市农业委员会,由原市农办和原市农业局于XXXX年机构改革时合并而成。
现有机关干职工XXX人,内设科室站所XX个,管理市农科所、市农村经营服务站、市菜科所X个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
全市拥有耕地面积XXX.XX万亩,农村人口XXX.X万人。
XXXX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XX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X亿元。
一、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
截止X月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增幅X.X%。
X、主宗农产品生产稳定。
受洪涝灾害和下半年气候影响,预计全年粮食产量略有下降(减幅X.X%左右),其余主宗农产品如蔬菜、茶叶等稳产高产。
全市重点推进君山、华容XX 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XX个(居全省第一)。
全市蔬菜播种面积XXX.X万亩,产量XXX.X 万吨。
黄茶新扩XXXX亩,改造X.X万亩,全市茶叶种植面积XX.XX万亩,总产X.X万吨,产值X.XX亿元。
X、美丽乡村建设富有成效。
预计有X个县区可望评为全省先进县市区,X个乡镇被授牌为省级示范乡镇。
一是强力推进规范建房。
按照和生市长指示,大面推行“两鼓励两禁止”,示范点实行“五有三到场”,深受百姓点赞。
截止XX 月底,全市共建设XX户以上示范点XX个,XXXX户,规范审批村民建房XXXXX户,按图建房率达XX.X%,共集约节约用地XXXX亩,带动民间投资XX.XX亿元。
第二轮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工作(XXXX年X月至XXXX年XX月),试点扩面到一县三区XX乡镇,集中建房点规模由XX户扩大到XX户以上,现有XX处动工。
二是加快实事村建设。
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精选范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231战略部署,努力推进我县农业向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方面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预计2019年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____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元,同比增长10.0%。
现将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是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____万亩,预计总产____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____万亩,大豆、甘薯、马铃薯、小麦种植共____万亩,推广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等新品种___多个。
推广五新技术,全县粮食产能区示范片面积__________亩,加权平均亩产589.81公斤。
比2017年全省中稻平均亩产亩增165.74公斤,实现了粮食产能区项目的增产目标。
二是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
按照《__县农业农村局__县财政局下发〈关于申报__县种粮大户函〉》(______〔2017〕___号)文件精神,财政局下达资金对上报_____亩的种粮大户进行补助。
三是认真做好病虫测报。
共编发《病虫情报》12期、___多份,手机《植保短信》10期(条)、___多人次,指导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继续抓好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
完成吉巷王祖庆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城东辉祥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城东旭光银耳标准化菌种场建设项目、__县蘑菇部落休闲建设工程、洋塔园艺育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__果业高优模式创建等__个项目建设并申请验收。
全文共计4932字农村工作委员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委员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区委农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项目建设为抓手、促农增产增效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综合示范村、农村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促进特色农业连片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努力开创我区农业农村繁荣发展新局面。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9年上半年,预计我区小春粮食产量10970吨,同比减少1.23%;小春油料作物8019吨,同比增长4.09%;预计生猪出栏11.5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4.8%;肉羊出栏6.79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4.95%;家禽出栏166.41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4.16%;肉兔出栏367.75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3.96%;肉类总产量15876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01%;禽蛋产量431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5%;牛奶产量423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72%,全区蔬菜种植面积预计增加720亩,新增优质水果种植面积320亩,新发展园林花卉苗木440亩。
新发展健康养殖18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6698吨。
预计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农牧林渔业增加值7.31亿元,同比增长3.8%(与区定目标任务持平,高于市下目标任务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8.7元,增加641元,同比增长11%(与区定目标任务持平,市未下达目标任务)。
(二)
1。
全文共计4689字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市农委、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按照“精化一产、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思路,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9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农、林、水各业稳步发展(一)农业生产方面1、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小麦生产战胜天灾,喜获丰收。
今年春季小麦遇到了50年一遇的干旱,我们积极做好水源调度、资金争取、深入田间指导等各方面的服务,使受旱小麦得到及时灌溉,保证了全区近3万亩小麦获得丰收。
水稻生产方面,由于大面积推广粳糯稻种植,既稳定了产量,还节约了生产用水成本,并且提高了销售价格,亩可增收近200元。
2、蔬菜生产不断发展。
金圩村有着种植菊花心蔬菜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申报项目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4万元,对菊花心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进一步提高了菊花心蔬菜的品质,使菊花心蔬菜扩大到徐桥、燕山等村,总面积已近5000亩,目前新菜已栽种下地,生长良好。
王巷村的大青豆品种不断更新,南庙大葱近年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洼张村利用新农村扶持资金发展蔬菜大棚40多个,并引进了台湾大棚速生叶菜种植,效益显著。
3、养殖业效益不断提高。
认真做好春季和秋冬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防疫技术培训,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使我区动物疫病防疫的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建档率、家畜二维码耳标佩带率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