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注浆压力样表
- 格式:xls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2
通过水灰比确定水泥浆中水泥用量小导管注浆: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需要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的,往往很多情况下会考虑到小导管注浆.小导管外径一般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用φ42~50mm的热轧钢管,长度3~5m,外插角10°~30°,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时,浆液配合比一般由实验室提供,注浆压力一般在0。
5~1。
0mpa,必要时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纵向小导管不小于1m的水平搭接长度,环向间距20~50cm.一般情况下,水泥浆水灰比一般是选择1:1,或者是1:0.5种水灰比在水泥浆中较为常见,在设计中也是经常采用这两种水灰比。
已知水的密度是1g/1cm3,水泥的密度一般是3。
0~3。
3g/cm3; 水灰比为1:0。
5的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1*1+1*0.5)/1。
5=2.4g/cm3实际可以按照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
水灰比为1:1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1*1+1*1)/2=2.05g/cm3 其实有时候,现场施工的水泥浆只要知道水灰比,基本上就能计算1方水泥浆需要多少水泥; m/3。
1+m/1=1(m为质量,考虑到水灰比为1:1)则1方水泥浆需要750kg水泥如果水灰比为1:0.5 说明:1、水泥是不溶于水的,水泥浆实际是一种悬浮物,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按照溶液、溶剂,饱和或不饱和进行计算,容易走入误区;则:m/3。
1+0.5m/1=1则1方水泥浆需要1。
2t水泥。
基本上实际情况与此相符通过已知水泥的用量,可以反推水泥浆的方量而这正是实际施工中最需要的数据,所以在现场收方时一般通过数水泥袋的包数就可以知道水泥浆的方量,再通过已知水泥浆每方的单价,确定注浆的成本。
比如说现场实际使用1t水泥,则知道水灰比,就完全可以确定水泥浆体积v。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为确保开挖的稳定,在开挖Ⅱ类围岩时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
(1)小导管采用Φ50mm,L=4.5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一端封闭并制成尖状,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的导管孔内,当围岩松1.0(3)注浆工艺①小导管安设采用引孔打入法,安设步骤如下:A、用FS电钻开孔,开孔直径为6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风压0.5~0.6Mpa),钻孔深度为5m。
B、用带冲击的YT-28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然后检查管内有无充填物,如有充填物,用吹管吹出或掏勾勾出,也可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
C、用塑胶泥(35Be水玻璃拌合525#水泥即可)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
D、严格按设计要求打入导管,管端外露20cm,以便安装注浆管路。
②注浆浆液配制及搅拌:A、水泥浆搅拌在拌合机内进行,根据拌合机容量大小,严格按要求投料,水泥浆浓度根据地层情况和凝胶时间要求而定,一般控制在0.8:1~1.5:1。
B、搅拌水泥浆的投料顺序为:在加水的同时将缓凝剂一并加入并搅拌,待水量加够后继续搅拌1min,最后将水泥投入并搅拌3min。
C、缓凝剂掺量根据所需凝胶时间而定,一般控制在水泥用量的2%~3%。
(4)施工注意事项①注浆口最大压力≤2.5Mpa,以防压裂工作面。
②进浆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控制每根导管总进量≤30L/min。
③导管注浆采用不定量注浆,孔口压力达到2.5Mpa时结束注浆。
④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⑤注浆机械配备表小导管注浆所需设备见下表:(5)在Ⅱ类围岩浅埋地段,需用双浆液,其注浆施工工艺同超前长管棚施工工艺。
3)超前锚杆施工工艺(1)锚杆采用Φ25中空式锚杆,梅花形布置,间距1.0m×1.0m。
(2)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1:1,施工时,现场试验调整参数。
(3)注浆工艺①超前锚杆安设采用引孔打入法,安设步骤如下:A、YT-28风钻开孔,开孔直径为5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风压0.5~0.6Mpa)钻孔深度不小于锚杆设计长度。
13 治理思路由于本段隧道在以前开挖过程中,曾经安设了20m 长的管棚,管棚环向间距40cm,因注浆主要采用单液水泥浆,且注浆压力仅为0.3~0.4MPa ,扩散半径不能满足加固地层要求,故治理思路就要从施工方案着手。
为使隧道继续开挖安全通过,本次采用密排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给开挖提供棚架支撑作用;工作面预注浆加固松散土体,防止开挖中掌子面垮塌,注浆适当加大了注浆的压力,以保证浆液的扩散半径。
开挖分成3个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型钢间距缩小到50cm,网喷25cm厚C20混凝土,并设径向锚杆。
即采用“管超前,预注浆,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快衬砌”的方针来完成本段隧道开挖及衬砌工作。
4 施工步骤及方法4.1 施工工序施作止浆墙—→工作面小导管预注浆—→环向密排超前小导管预注浆—→上台阶开挖50cm 并支护—→上台阶开挖50cm并架设初期支护型钢—→第二排环向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网喷C20混凝土—→注浆—→开挖下一循环。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上台阶开挖。
然后完成中部及下部开挖。
中部及下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先完成一侧边墙开挖,再进行另一边开挖,不能两边同时进行,以防掉拱。
4.2 超前小导管安设及注浆工作面超前小导管及环向超前小导管施作以前,应先喷射混凝土封闭坍方段两端的工作面,形成混凝土止浆墙,避免在注浆过程中浆液流失,不能起到有效加固松散地层的作用。
超前小导管顶端加工成锥形,便于顶进,尾部焊 6 钢筋箍是为了在顶管时冲击套不破坏丝扣部分。
钻孔成孔后,顶管前要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拌制,水、水泥和水玻璃用量误差≤5 %,外加剂掺量误差≤3 %。
水泥浆搅拌后,必须过滤后放入用粘有C- S胶泥的麻丝在靠近尾部缠成纺锤形,钢管顶进后,孔口部分用加有速凝剂的水泥砂浆封好,注双液浆。
同时封口是贮浆桶,未经过滤的水泥浆严禁进入注浆泵,以免堵塞,掺外加剂时,要先放水,然后加外加剂,待外加剂完全溶解后,再放入水泥一个关键步骤,如果在注浆过程中孔口漏浆,则该孔就成为废孔。
施工工艺流程-小导管预注浆施工
1、施工工艺
布孔及钻孔→钢管制作→钢管安装→注浆
2、主要施工方法
(1)布孔及钻孔
孔位在洞室顶拱外围布置,孔口距设计开挖线小于10cm,孔距25~50cm (视岩石破碎情况而定),孔深4~5m。
采用凿岩台车造孔,外插角15~18°。
(2)钢管制作
导管采用φ42mm,δ=5mm的钢管加工而成,长度为5m,尾部焊套箍,顶部做成锥形,管壁按梅花型布钻小孔,孔眼直径φ6~8mm,间距为10~20cm。
(3)钢管安装
人工配合凿岩台车将加工好的钢管插入孔内,钢管入岩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外露部分应在衬砌设计线以外。
各排纵向搭接长度为1.0~1.5m。
(4)注浆
根据围岩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当地下水较小时,选用不注浆或单液注浆(水泥浆),地下水富集时,选用单液或双液注浆(水泥-水玻璃液浆),注浆前对开挖面及距掌子面5m范围内边、顶拱喷混凝土封闭,喷厚5~10cm,注浆压力0.1~0.5Mpa,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8:1~1:1之间,具体根据现场试验后最终确定,孔口设置止浆塞。
注浆时先注无水孔,再注有水孔,从拱顶向下逐孔注浆,如遇冒浆或串浆,则间隔一孔或几孔分序注浆。
注浆参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通过水灰比确定水泥浆中水泥用量欧阳学文小导管注浆: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需要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的,往往很多情况下会考虑到小导管注浆。
小导管外径一般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用φ42~50mm 的热轧钢管,长度3~5m,外插角10°~30°,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
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时,浆液配合比一般由实验室提供,注浆压力一般在0.5~1.0mpa,必要时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纵向小导管不小于1m的水平搭接长度,环向间距20~50cm。
一般情况下,水泥浆水灰比一般是选择1:1,或者是1:0.5种水灰比在水泥浆中较为常见,在设计中也是经常采用这两种水灰比。
已知水的密度是1g/1cm3,水泥的密度一般是3.0~3.3g/cm3; 水灰比为1:0.5的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1*1+1*0.5)/1.5=2.4g/cm3实际可以按照试验规程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
水灰比为1:1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1*1+1*1)/2=2.05g/cm3 其实有时候,现场施工的水泥浆只要知道水灰比,基本上就能计算1方水泥浆需要多少水泥; m/3.1+m/1=1(m为质量,考虑到水灰比为1:1)则1方水泥浆需要750kg水泥如果水灰比为1:0.5 说明:1、水泥是不溶于水的,水泥浆实际是一种悬浮物,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按照溶液、溶剂,饱和或不饱和进行计算,容易走入误区;则:m/3.1+0.5m/1=1则1方水泥浆需要1。
2t水泥。
基本上实际情况与此相符通过已知水泥的用量,可以反推水泥浆的方量而这正是实际施工中最需要的数据,所以在现场收方时一般通过数水泥袋的包数就可以知道水泥浆的方量,再通过已知水泥浆每方的单价,确定注浆的成本。
比如说现场实际使用1t水泥,则知道水灰比,就完全可以确定水泥浆体积v。
小导管预注浆注浆参数注浆材料配比小导管预注浆是沿开挖隧道或地下工程外轮廓线,以一定角度打入(或钻孔后装入)管壁带孔的小导管,并以一定的压力向管内压注浆液的施工措施。
它既能将洞(室)周围岩(土)体预加固,又能起超前预支护作用。
适用于自稳时间很短或无自稳能力的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和处理塌方等地段。
小导管预注浆施工简单,且注浆时间短,达到加固、防渗、堵漏的目的,所以广为利用。
现将辽宁地矿井巷建筑工程公司于1997年底,在沈阳市方形广场地下过街电缆通道施工中,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法,成功地通过了50 m含水粗砂地层的实践及收集到的有关注浆法典型实例浅析综述如下。
1 注浆机理与注浆分类注浆机理是进行注浆设计的基础与依据,只有基本弄清了属于什么机理类别的注浆,方能正确进行注浆设计与施工。
隧道及地下工程注浆,一般是指化学注浆,按注浆机理划分注浆类型有:充填注浆,适用于断层破碎带、砾石层、坍塌冒顶地段;渗透注浆,适用于砂层、砂砾石层;层间注浆,适用于板岩及岩层裂缝;压密注浆,适用于土壤、淤泥;劈裂注浆,适用于粘土层、断层泥及沉积岩层间;旋喷注浆,适用于土层及严重风化岩层。
施工常用的是充填注浆和渗透注浆。
2 注浆设计与注浆参数小导管预注浆设计可根据地质情况、设备能力、施工条件等,参照下列要求进行。
(1)小导管外径可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用φ42~50 mm钢管,长度3~5 m,外插角10°~30°,管壁每隔10~20 cm交错钻眼,眼径6~8 mm。
(2)导管纵向两组间应有≮100 cm的水平搭接长度,环向间距20~50 cm。
(3)注浆压力是使浆液扩散、充塞、压实所需的压力。
其选用原则是在不破坏岩层结构的条件下,有效地将浆液压入岩层中,满足设计需要,达到注浆目的。
根据实践,一般为0.5~1.0 MPa。
(4)注浆量:单根导管注浆量Q1可按下式估算:式中:Rk浆液扩散半径;L导管长度;η岩体孔隙率。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说明
1、超前小导管支护应与钢架支护配合使用并从钢架腹部穿过。
2、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角、长度以符合设计为宜。
3、超前小导管在安设前应检查其尺寸,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4、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为50~100mm混凝土或用模筑混凝土封闭。
5、注浆压力应为0.5~1.0MPa。
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的止浆塞。
6、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h。
开挖时应保留 1.5~2.0m 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第三节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封闭工作面、钻孔、安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3-1。
图6.3-1小导管施工工艺1、注浆加固范围及小导管布设隧道拱部双排超前小导管,采用DN25小导管@300(L=2m),预注改性水玻璃,外插角10~15°,环向间距0.3m,纵向每榀格栅打设一环。
2、小导管加工制作小导管采用DN25水煤气管加工成花管,以便注浆。
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
小导管中间部位钻Ф8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15cm,尾部0.5m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漏浆,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小导管加工成形见图6.3 -2。
图6.3-2注浆花管示意图3、小导管安装小导管采用电钻钻孔,钻孔成形后用高压风清孔,然后插孔,插孔时用气动锤振入。
4、浆液选择、配制及注浆(1)浆液及注浆参数的选择根据地下工程注浆施工经验,在砾砂层、中粗砂层、圆砾层中宜选用注水泥—水玻璃浆液,粉质粘性土及砂质粘性土中宜选用注水泥浆或改性水玻璃浆液。
改性水玻璃浆液为硫酸与水玻璃配制而成。
首先将98%的工业浓硫酸稀释成18%~20%的稀硫酸,盛放在带标签的容器内待用。
将35Be°的水玻璃稀释成20Be°,水玻璃模数为2.0~2.4,盛放在带标签的容器内待用。
根据现场地质经试验后按一定比例将稀硫酸与水玻璃配制成水玻璃溶液,通过双液注浆泵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入土层,PH=3-4。
水泥浆水灰比为1.25:1~0.5: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具体确定。
浆液配比根据现场试验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水泥:水玻璃:水泥浆=1:1~1:0.8(体积比)。
注浆初压0.3Mpa,终压为0.6Mpa。
注浆压力不超过0.6Mpa,否则浆液损失过大,造成浪费。
凝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通过加入少量的磷酸氢钠来控制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8~10min左右。
通过水灰比确定水泥浆中水泥用量小导管注浆: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需要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的,往往很多情况下会考虑到小导管注浆。
小导管外径一般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用φ42~50mm的热轧钢管,长度3~5m,外插角10°~30°,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
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时,浆液配合比一般由实验室提供,注浆压力一般在0。
5~1。
0mpa,必要时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纵向小导管不小于1m的水平搭接长度,环向间距20~50cm。
一般情况下,水泥浆水灰比一般是选择1:1,或者是1:0。
5种水灰比在水泥浆中较为常见,在设计中也是经常采用这两种水灰比.已知水的密度是1g/1cm3,水泥的密度一般是3.0~3。
3g/cm3;水灰比为1:0。
5的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 理论计算:(3。
1*1+1*0.5)/1。
5=2.4g/cm3实际可以按照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 水灰比为1:1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 理论计算:(3。
1*1+1*1)/2=2。
05g/cm3 其实有时候,现场施工的水泥浆只要知道水灰比,基本上就能计算1方水泥浆需要多少水泥; m/3.1+m/1=1(m为质量,考虑到水灰比为1:1) 则1方水泥浆需要750kg水泥如果水灰比为1:0.5 说明:1、水泥是不溶于水的,水泥浆实际是一种悬浮物,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按照溶液、溶剂,饱和或不饱和进行计算,容易走入误区;则:m/3。
1+0.5m/1=1则1方水泥浆需要1.2t水泥. 基本上实际情况与此相符通过已知水泥的用量,可以反推水泥浆的方量而这正是实际施工中最需要的数据,所以在现场收方时一般通过数水泥袋的包数就可以知道水泥浆的方量,再通过已知水泥浆每方的单价,确定注浆的成本。
比如说现场实际使用1t水泥,则知道水灰比,就完全可以确定水泥浆体积v. 1/3.1+1/1=v 则v=1.32m3业主基本上给的水泥浆单价一般在800~850元/m3 则:1。
小导管注浆1.单液注浆掺入复合速凝剂凝胶时间6—8小时2.双液注浆水灰比0.8:1.0—1.0:1.03.水玻璃浓度35—40Bé4.水泥浆和水玻璃浆体积比为1.0:0.6—1.0:1.05.凝胶时间1分钟左右6.注浆设备:日产HFV—5D型双液注浆泵,该泵最高注浆压力9.8Mpa,最大排量70×2L/min.单液注浆时关闭水玻璃泵即可,双注时开动双泵。
7.没跟小导管注浆量一般在15—30L/min之间。
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8.当每组孔注入浆液量已达标准或达到标准的75%以上而注浆压力已达0.5Mpa时即可结束注浆。
9.在预计的注浆扩散范围内沙石均被浆液胶结,7天抗压强度可达5-15Mpa。
由于沙石被浆液胶结,在隧道开挖线外形成0.6——1.2m的硬壳,使喷砼很易附着,而且每循环喷砼时间由原来的6—8小时缩短至0.8—2小时。
劈裂注浆1.劈裂注浆所需压力较高,目的是破坏原地层结构,造成树枝状裂缝或加大裂隙。
由于北京地层为第四纪沉积洪积层,中粗砂、砂砾、砂粘土沉积层面明显,地压力又小,因而该劈裂地层使浆液眼层面交接处充填胶结。
压力并不大,一般用1—1.5Mpa压力即可。
2.注浆孔一般在70—100m2的断面内布孔12—18个。
其中17m左右长孔6—11个,8m左右短孔6—7个。
3.浆液扩散半径R为1.5—2.0m。
加固范围为隧道开挖范围外3m,仅在周边加固。
为适应注浆机械作业,注浆孔成伞状,终孔间距2_3m.4.配浆水泥:525普硅酸盐水灰比0.8:1.0——1.25:1.0水玻璃采用模数为3.2—3.5,出厂浓度40Bé为了调整凝胶时间除了调节水泥浆水灰比、水玻璃模数及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以外,尚应根据试验掺入磷酸类缓凝剂,如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一般用60℃热水溶解固体缓凝剂,或将固体加入水泥浆中也能达到缓凝目的。
5劈裂注浆压力当钻孔被浆液填满时压力升高很快,一旦地层被压裂,压力又将很快下来,并开始大量进浆。
市政暗挖工程小导管注浆的注浆量计算方法查询一:在浆液的黏稠度固定的情况下,注浆压力直接与岩(土)层的裂隙宽度和粗糙度、裂隙发育程度、裂隙水头压力有关。
压力过高亦会劈裂岩(土)体,因此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
5MPa~1。
0MPa。
注浆量计算:小导管注浆单管浆液扩散半径一般为0。
5m~1.0m.这与深孔超前围幕注浆的扩散半径2m~4m(管径75mm ~110 mm、注浆压力1。
5MPa~4MPa )有明显区别,故《隧道施工规范》中的注浆量计算公式(如下)不能作为小导管注浆量的估算公式.Q=PR2×H×G×A×B,1-—注浆量,m3;式中:Q1R-—扩散半径,m;H——注浆管有效长度,m;G——岩体空隙率,%;A—-注浆系数,0.7~0.9;B——浆液损耗系数,1。
1~1。
4。
据实际验证,以下计算公式相对符合实际单孔注浆量。
Q=PR2×L×G=P×[(0.6~0.7)×S]2×L×G2—-注浆量,m3;式中:Q2S——小导管中心距离,m;L——小导管有效长度,m;R—-考虑到注浆范围相互重叠的原则,扩散半径取(0.6~0。
7)×S,m;G—-岩体空隙率,%; Ⅳ、Ⅴ级围岩取3%~5%,Ⅲ级围岩取2%~3%,软岩取1%~2%,堆积体取12%。
实际施工中因钻孔偏差或钻眼内的地质原因,注浆液窜浆或跑浆经常出现,每个注浆管内的注浆量很不均匀,因此理论单眼注浆量尚不能作为单孔注浆的一个控制指标,应以整排小导管的理论推算总量作为控制指标。
故按整排小导管上下各0。
5 m~1m范围的岩土体内均已注浆填充考虑,应以下列公式估算注浆总量。
=(π×H/360)×[(R+t)2-(R—t)2]×G×L,Q3——注浆量,m3;式中:Q3H——拱部小导管布设范围相对于圆心的角度;R--小导管位置相对于圆心的半径;t—-浆液扩散半径,0。
通过水灰比确定水泥浆中水泥用量小导管注浆: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需要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的,往往很多情况下会考虑到小导管注浆。
小导管外径一般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用φ42~50mm的热轧钢管,长度3~5m,外插角10°~30°,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
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时,浆液配合比一般由实验室提供,注浆压力一般在0.5~1。
0mpa,必要时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
纵向小导管不小于1m的水平搭接长度,环向间距20~50cm。
一般情况下,水泥浆水灰比一般是选择1:1,或者是1:0.5种水灰比在水泥浆中较为常见,在设计中也是经常采用这两种水灰比.已知水的密度是1g/1cm3,水泥的密度一般是3.0~3。
3g/cm3; 水灰比为1:0.5的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
1*1+1*0。
5)/1.5=2.4g/cm3实际可以按照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 水灰比为1:1水泥浆密度计算过程为:理论计算:(3.1*1+1*1)/2=2.05g/cm3 其实有时候,现场施工的水泥浆只要知道水灰比,基本上就能计算1方水泥浆需要多少水泥; m/3。
1+m/1=1(m为质量,考虑到水灰比为1:1)则1方水泥浆需要750kg水泥如果水灰比为1:0.5 说明:1、水泥是不溶于水的,水泥浆实际是一种悬浮物,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按照溶液、溶剂,饱和或不饱和进行计算,容易走入误区;则:m/3。
1+0。
5m/1=1则1方水泥浆需要1。
2t水泥。
基本上实际情况与此相符通过已知水泥的用量,可以反推水泥浆的方量而这正是实际施工中最需要的数据,所以在现场收方时一般通过数水泥袋的包数就可以知道水泥浆的方量,再通过已知水泥浆每方的单价,确定注浆的成本。
比如说现场实际使用1t水泥,则知道水灰比,就完全可以确定水泥浆体积v。
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苏家坪隧道日期:2011.11.11主题:超前小导管技术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交底超前小导管是在应力重分布前打入的,小导管的约束作用向围岩提供了一个反力,从而保持和加强了围岩的自稳能力。
在开挖过程中,通过超前小导管的锚固力和小导管体所具良好的抗拉、抗剪性能,增大了岩层结构面的摩擦,加强了围岩的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层理间的滑动破坏,保证了施工安全。
作业包括制管、打孔、安管、封面、注浆五道工序。
1、制管:小导管用Φ50mm的无缝钢管,长5.0m,纵向水平搭接不小于1m,环向间距为35cm、40cm。
在洞外加工场按设计长度加工成一端为尖头、一端带丝扣,并带有Φ6~Φ8mm小孔的钢花管,花孔间距10~20cm布置。
2、打孔:首先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要求划出超前小导管的孔位,然后用风钻进行钻孔,钻孔时,向轮廓线外插角为20°,孔位偏差小于10cm,孔深不小于小导管长度。
成孔后,进行检查验收。
3、安管:将洞外制作好的小导管(花管)运到洞内,用风钻顶推打入孔中,将小导管尾部置于钢架腹部,以增加其共同支护能力。
小导管安装后用沾有塑胶泥的麻丝封堵导管外边的孔口空隙及围岩裂隙,并带好丝扣保护帽。
4、封面:注浆前,先对开挖面及洞壁5m范围内用喷砼封闭5~10cm厚。
以防注浆时漏浆。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见图。
图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5、注浆:注浆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有水泥砂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两种,水 泥浆液水灰比:W /C =0.6〜1.0;水玻璃双液浆配合比可现场试验确定,并满足以下要求:浆液的流动性好,易注入围岩,固结后收缩小,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高的早期强度,结石体透水性低,抗渗性能好等。
一般情况下采取水泥砂浆注浆,遇渗水较多或围岩裂隙较多的情况可采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
注浆压力为0.5~1Mpa ,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注浆时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如遇窜浆或跑浆,则间隔一孔或几孔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