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户型核心筒设计户内公共空间参考布局建筑设计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12.97 MB
- 文档页数:20
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3.公共走道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1.楼梯及前室1). 基本要求:梯段净宽≥1.1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梯步数每段≤18步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8*260+2400+200=4680),参见图1。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17*260+2400+200=7020)(中间100或200防火墙)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基本面积要求: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2). 设计要点: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满足大于1100mm(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c.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4.0米的防火要求。
d.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e.楼梯应出屋顶.f.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500mm时,楼梯栏杆应按临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1100mm。
住宅楼梯间及出入口的设置有如下几个要求: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条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单元式高层住宅的核心筒设计分析在当今城市的高楼林立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核心筒作为这类住宅的“心脏”,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住宅的品质、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
核心筒,简单来说,就是位于建筑中心位置,集中了电梯、楼梯、管道井、通风井等垂直交通和设备空间的部分。
它是连接各个住宅单元的枢纽,也是人员疏散和设备运行的关键区域。
首先,我们来谈谈电梯的设计。
在单元式高层住宅中,电梯的数量和规格需要根据楼层的高度、户数以及人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栋楼至少需要两部电梯,一部用于日常使用,另一部作为备用或在高峰时段分担人流。
电梯的速度和载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居民能够快速、安全地上下楼。
同时,电梯的位置要方便居民到达,通常靠近住宅的入口或交通流线的中心。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的重要通道,其设计同样不容忽视。
楼梯的宽度需要满足相关的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而且,楼梯的踏步高度和宽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居民在上下楼梯时感到舒适,减少疲劳感。
为了增加安全性,楼梯间要设置足够的照明和通风设施,并且要避免出现狭窄、曲折的布局,确保疏散路线的畅通无阻。
除了交通设施,管道井的设计也是核心筒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道井包括给排水管道井、电气管道井、通风空调管道井等。
这些管道井的布局要合理,既要方便管道的安装和维护,又不能占用过多的使用空间。
在设计时,要考虑管道的走向、管径大小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顺畅。
通风井的设计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合理的通风井设计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
通风井的位置和尺寸要根据建筑的朝向、风压等因素进行优化,以提高通风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通风井内的噪音和异味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在核心筒的布局方面,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和使用的便利性。
比如,将电梯、楼梯和管道井等设施紧凑地布置在一起,可以减少公摊面积,提高得房率。
高层住宅核心筒优化设计一则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垂直交通和疏散的关键区域,还承载着各种设备管道的布局,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效率和消防安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则高层住宅核心筒的优化设计案例,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项目背景本次优化设计的高层住宅位于城市的新兴发展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高度为_____米,主要户型为两梯四户和两梯三户。
在原设计方案中,核心筒存在一些空间利用不充分、交通流线不够顺畅以及消防疏散距离过长等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二、优化前的核心筒分析1、交通流线原核心筒的电梯布置不够合理,导致居民在高峰期等候时间较长。
楼梯间的位置也使得部分户型的入户流线较为曲折,增加了居民的行走距离。
2、空间利用核心筒内的设备管井占据了较大面积,压缩了公共走廊和候梯厅的空间,给居民带来了局促感。
3、消防疏散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未能满足规范要求,疏散距离过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优化目标与原则1、优化目标(1)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公共区域的舒适度。
(2)优化交通流线,减少居民的等候时间和行走距离。
(3)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确保疏散安全。
2、优化原则(1)遵循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和生活习惯,提高居住品质。
(3)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
四、优化设计方案1、交通流线优化(1)重新调整电梯的位置和数量,采用高效的电梯分区运行模式。
将两梯四户的配置改为一梯两户,并分别设置在建筑的两端,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减少居民的等候时间。
(2)优化楼梯间的位置和入口方向,使入户流线更加直接和顺畅,减少居民的行走距离。
2、空间利用优化(1)对设备管井进行整合和优化,减小其占地面积。
通过合理布置管道,充分利用竖向空间,增加公共走廊和候梯厅的宽度,提高空间的开阔感。
住宅楼核心筒设计要点一个住宅楼的核心筒是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住宅楼核心筒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结构稳定性:核心筒应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抵抗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地震、风力和荷载等。
设计师应使用合适的结构材料和设计原理来确保核心筒的稳定性。
2.结构强度:核心筒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负载并分配负载到周围的结构中,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
设计师应在核心筒的布置和尺寸上考虑到负载的分布和传递。
3.防火安全:住宅楼作为居住场所,对防火要求较高。
核心筒应采用防火材料来提供隔热和耐火性能,以确保在火灾情况下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阻止火势蔓延。
4.电气、水管、通风道的布置:核心筒内通常包含电气、水管和通风道等设备和管线。
设计师应合理布置这些设备和管线,以确保其使用效果和维护方便。
通风道应设计合理,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排除有害气体。
5.空间利用效率:在设计核心筒空间时,应尽可能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可以考虑采用室内楼梯、电梯和电梯间、垃圾处理间等功能区域的布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核心筒空间的浪费。
6.抗震设计:住宅楼核心筒需要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和垂直力。
设计师应选取适当的抗震设计参数,采用适宜的抗震构造和配筋方式,确保核心筒在地震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7.能效设计:住宅楼核心筒的设计应考虑能源效率。
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节能措施,如采用隔热材料、优化通风设计和太阳能利用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8.美学设计:住宅楼核心筒的外观设计也应考虑美观性。
设计师可以运用适当的造型、材料和色彩搭配,使核心筒与整个建筑物相协调,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住宅楼核心筒的设计要点包括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防火安全、设备和管线布置、空间利用效率、抗震设计、能效设计和美学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核心筒时应综合考虑以上要点,确保核心筒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安全要求,并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
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一.住宅核心筒的基本元素1.楼梯及前室: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3.公共走道4.设备设施及管井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1.楼梯1)楼梯形式:H≤21m,敞开楼梯21m<H≤33m,封闭楼梯,敞开楼梯(户门为乙级防火门)33m<H,防烟楼梯2)楼梯数量:H≤27m,可设一部楼梯(要求每层面积≤650m²,户门距离安全出口≤10m);27m<H≤54m,可设一部楼梯(要求每层面积≤650m²,户门距离安全出口≤10m)H>54m,设2部楼梯。
3)梯段净宽≥1.1m(高度18米以下一边栏杆的可1.0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梯步数每段≤18步4)普通楼梯基本尺寸:轴线尺寸4500*2600(7*260 2400 200=4420 80抹灰及扶手尺寸=4500)。
(2800层高,每跑8步,共计16步)剪刀楼梯基本尺寸:轴线尺寸6800*2700(15*260 2600 200 100=6700 100抹灰及扶手尺寸=6800)(中间100防火墙)(2800层高,每跑16步)5)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大于1200mm。
6)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最近距离应大于1.0米的防火要求。
7)可采用剪刀楼梯间,具体要求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8.8)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4.5平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面积:≥6.0平米;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1). 7层及以上的住宅楼需设电梯,12层及以上每栋需设2台电梯,其中一台可容纳担架(轿厢尺寸宜为1500*1600,或长短边>3100)2). H>33m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3).电梯厅的深度:大于1500mm,12层及以上≥1800mm,剪刀梯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2.4m。
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第一篇】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一:概述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是保障楼体结构安全和居住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的要点。
二:核心筒设计的目的1. 确保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
2. 保证住宅内部结构的空间布置。
3. 提供良好的垂直交通通道。
三:核心筒设计的基本原则1. 抗震性能优先。
核心筒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保护住宅内的居民。
2. 结构合理。
核心筒的结构设计应合理,以优化空间布置和增加使用效率。
3. 通风与照明充分。
核心筒内部应设置合适数量的通风口和光井,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四:核心筒设计的详细要点1. 核心筒的形式选择。
可以选择单核筒、双核筒或多核筒的形式,根据建筑设计及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2. 核心筒的材料选择。
应选择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3. 核心筒的结构设计。
应根据楼层高度、使用功能及抗震要求等设计合适的结构形式,如筒壳结构、柱框结构等。
4. 核心筒的布置位置。
应考虑建筑整体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确定核心筒的位置,以减小地震作用对核心筒的影响。
5. 核心筒的防火设计。
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包围,确保核心筒在火灾发生时具备阻燃性能。
6. 核心筒的绝缘设计。
应设置绝缘层,降低核心筒传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核心筒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应根据居住人数和使用功能等确定合适的通风和照明设备,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五: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核心筒设计图纸2. 核心筒结构计算书3. 核心筒安全设施清单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高层住宅:指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制的住宅建筑物。
2. 抗震性能:指建筑结构抵抗地震力破坏的能力。
3. 防火材料:指具备阻燃性能的材料,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
【第二篇】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一:概述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居住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住宅核心筒设计的要点。
住宅楼内公共部分设计要求住宅楼内的公共部分设计对于提升居民居住品质、营造良好居住环境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住宅楼公共部分设计要求,以确保居民的舒适、安全和便利。
1.入口大堂设计要求:-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能有效分流人流,减少拥堵。
-入口处设置足够的接待台和休息区,以方便来访人员等待,提供服务。
-大堂装饰应简洁、大气,充分利用自然光和绿植等,创造舒适的视觉体验。
-采用安全门禁系统,确保只有合法居民和访客可以进入大楼,提高安全性。
2.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要求:-设有舒适的休息区域,提供与邻居社交、聊天和休闲放松的场所。
-设置儿童游乐区和婴儿室,满足家庭居民的需求。
-考虑到老年人、残障人士的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坡道等。
-公共空间布置温馨、美观,可增加居住者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利用合适的照明设计,使公共空间充满活力和温暖的氛围。
3.电梯设计要求:-设有足够数量的电梯以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居民等待时间。
-电梯应具备较大的容量和高速度,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设有负责电梯维修和保养的专业团队,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有明确的应急按钮和报警装置,以便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电梯入口处设置舒适的候梯区,配备防滑地面和舒适的座椅,方便居民等候。
4.室外公共区域设计要求:-设有足够数量的停车位,以满足居民和访客的停车需求。
-建立绿化带,增加自然植被,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自然景观。
-设有户外活动区,如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满足居民的健身和娱乐需求。
-考虑到安全因素,设有有效的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确保居民的安全和安心。
5.安全设计要求:-设有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及时应对火灾风险。
-设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为居民提供安全疏散的途径。
-设有安全门禁系统,限制外来人员入内,确保居民的安全和隐私。
-安装监控摄像头和报警设备,提供实时监控和紧急求助。
-加强居民安全意识教育,提供紧急救援培训,以应对突发事件。
核心筒建筑,公共区域及设施设计要点1.楼梯及前室1).剪刀楼梯间梯段净宽不够,没考虑扶手的宽度。
2).楼梯间的平台宽度不够,没考虑扶手转弯时占据的宽度。
3).地下与地上合用楼梯时,地下楼梯在首层的防火门开启时影响上部楼梯的疏散通道宽度。
4).楼梯间在首层的疏散门宽度不够1100mm,常常等同标准层门的宽度1000mm. 5).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疏散门距离不够5000mm.6).剪刀楼梯间按标准层层高3米设计时,其踏步数不能超18步(即18个踏步高),在首层层高或地下室层高变化时,往往会出现楼梯步数超标或楼梯碰头的情况。
(个别情况有在半平台上增加扇步)7).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合用一个防烟前室。
8).疏散楼梯间没出屋面.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1).电梯的设置数量不够,或不满足消防电梯及无障碍电梯的要求。
2).电梯候梯厅的深度不满足无障碍的要求(1800);双排相对的电梯不满足轿厢深度之和的要求。
3).电梯速度过慢,不满足消防电梯60秒到顶的要求。
4).消防电梯与普通客梯共用井道及机房。
5).消防电梯载重量不足800KG。
3.公共走道1).走道上有明装或半暗装的消火栓,影响了走道的净空宽度2).双面布房的内走道净空宽度应满足1300mm3).超过20m的内走道要设机械通风和排烟。
4).建筑户门外开在走道内时影响了其他住户的疏散。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1).消火栓布置在住宅户门外,墙垛宽度小于250mm,影响住宅户门的开启(外开)。
2).设备管井净空未考虑结构梁所占空间。
3)消火栓布置于剪力墙上时未与结构协商,不能暗埋,影响走道或电梯厅的净空深度。
引言概述:高层建筑核心筒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起着支撑整个建筑结构、分担竖向负荷、提供垂直通道等关键作用。
在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结构抗震性能、防火安全性能、空间效率等。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结构形式、布置设计、材料选择、抗震设计和防火设计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一、结构形式1.常见的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形式有哪些?2.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分析。
3.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形式?4.结构形式对核心筒功能的影响。
二、布置设计1.核心筒在高层建筑平面布置中的位置选择。
2.核心筒布置对建筑整体形态的影响。
3.布置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空间需求和功能分区。
4.核心筒与其他建筑结构的相互配合和联系。
5.布置设计中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考虑。
三、材料选择1.高层建筑核心筒常用的材料有哪些?2.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材料选择对核心筒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材料的成本和可持续性因素。
5.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核心筒的设计要求?四、抗震设计1.抗震设计在高层建筑核心筒中的重要性。
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如何提高核心筒的抗震能力?4.抗震设计对核心筒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的影响。
5.抗震设计与其他结构部件的协调和配合。
五、防火设计1.高层建筑核心筒的防火安全要求和标准。
2.防火设计的目标和策略。
3.如何提高核心筒的防火性能?4.防火设计对核心筒结构和装修材料的选择的影响。
5.防火设计与其他消防设施的配合和联动。
总结: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形式、布置设计、材料选择、抗震设计和防火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同时考虑核心筒的布置、抗震能力和防火性能,并与其他建筑结构密切配合。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超高层·住宅设计手册(户型核心筒……)——多个案例研究分析超高层住宅标准化设计实践UA尤安设计面对高度变化带来的这些挑战我们专门设立了超高层住宅研发小组通过10多个案例研究分析引入产品模块化设计形成超高层住宅标准化设计手册研究案例分析图↑超高层住宅研发框架↑南京绿地紫金中心海珀云庭南京绿地紫金中心海珀云庭作为我们超高层住宅标准模块的典型应用集中体现了我们在超高层住宅领域的研发实践成果鸟瞰效果图↑沿街效果图↑项目区位分析图↑项目地处南京老城区位于传统湖南路商业中心的核心地段周边自然景观优美、人文环境丰富是重要的市级商业副中心之一以及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之一我们意图在南京湖南路核心地段打造超高层豪宅典范因而如何使项目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并且达到建筑经济性与功能性的平衡满足居住者的舒适性需求是项目实践必须面临的挑战挑战一如何使超高层住宅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应对策略:地块更新·肌理融入南京绿地·紫金中心A-G地块分布图↑☞南京绿地·紫金中心☜整体包含6个地块其中海珀云庭为A地块A-G地块的空间脉络↑A-G地块呈线形展开北至历史建筑群南到狮子桥步行街中间串联西流湾公园与本案A-G地块空间机理分析图↑我们抓住A-G地块的空间脉络将周边地块的建筑肌理融入其中形成了由小至大再转小的自然肌理过渡确定海珀云庭(A地块)3栋体量规整的住宅格局视觉通廊分析图↑利用建筑之间的虚空间构建了视线通廊将公园景观引入住宅的同时也为周边的老城区提供了良好的观景视线总平面图↑挑战二如何达成超高层住宅技术安全/功能/经济性的平衡?应对策略:模块应用·经济高效应对策略:模块应用·经济高效建筑高度建筑高度的确定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结构不同结构、材料对应的最大适宜高度不同层高普通住宅为2.85-3.0m,档次较高超高层为3.1-3.15m 避难层120-150m的超高层至少需要做2个避难层不同高度下所对应的经济层高↑根据超高层住宅标准化的设计手册海珀云庭限高120米合适的层高为3.1m层数为38层核心筒设计核心筒是超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支撑和消防疏散多重作用经过案例分析我们总结出了9种核心筒标准化设计模块依据此次项目的实际条件从9种基本模块中选择了2种进行应用随着规范的不断变动将选取的核心筒平面进行优化使其与项目更加契合最终形成1#楼、2#楼与3#楼的核心筒平面1#楼、2#楼核心筒3#楼核心筒避难层设计根据超高层住宅标准化设计手册常见的避难层的利用方式可以分为3种避难层挑空方式↑挑空避难层端部挑空,增加下层的空间高度,提升空间品质避难层跃层方式↑跃层利用避难区多余部分作为跃层,在满足疏散需求的同时,使空间利用更加高效避难层公共花园方式↑公共花园在满足疏散要求的前提下,将避难层剩余区域设计成公共花园依据项目自身的实际条件最终我们选择了避难层跃层方式满足超高层住宅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提升了空间利用的效率平面图↑剖面图↑避难层室内意向图↑挑战三如何满足超高层住宅居住的舒适性?应对策略:融景于宅·以人为本户型垂直分区不同的高度位置具有不同的景观视野和结构形式将建筑进行垂直分区有助于充分利用景观优势低区可充分利用地面景观高区则发挥登高望远的景观面优势我们将户型的垂直分区归纳为3种基本模块我们将户型的垂直分区归纳为3种基本模块低区3户+高区2户、低区2户+高区1户标准层2/3户+顶层复式1#楼户型分布图↑高区低区户型分界往往做在避难层,利于管井转换高区部分框剪结构,可取消部分剪力墙打通做大空间,灵活可变在本项目中以1#楼为例选取了低区3户+高区2户垂直分区形式户型设计户型设计体现融景于宅的理念以最大化景观面为设计原则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角部形成270度开敞面尽量扩大景观面充分利用高区景观资源270度景观面将客餐厅做成通厅设在端部,获得270度的景观面。
高层住宅核心筒部位设计一般做法建筑:1、走道处净宽应大于1200,土建值应不小于1250,考虑石材贴面装修的应不小于1300;2、候梯厅深度应大于1800,土建值应不小于1850,考虑石材贴面装修的应不小于1900;注意担架电梯井道宽*深要2200*2150或1960*26003、非剪刀楼梯开间轴线不小于2600,剪刀楼梯开间轴线不小于2800;4、楼梯净长度按260×平步数+休息平台宽(一般取1350)×2,规范休息平台净宽一般楼梯最小为1200(要注意扶手不可占用平台宽度,做夹缝扶手或鹤颈形转弯),剪刀楼梯13005、如果采用剪刀楼梯双前室设计时,两个前室出口距离小于5米时(有时无走道,前室直接相邻),则需要做喷淋。
给排水:1、水管井宜宽度800,深度800,如消火栓立管也立在管井内(消火栓立管有时独立裸露立在楼梯间转角),深需1000。
(顶部6层考虑太阳能)2、消火栓(每个前室都要有):留孔宽750,需要考虑两边都有墙垛,以及立管位置。
嵌入墙内时不能影响墙体耐火极限,一般墙厚需要300。
电气:1、电表箱:每层核心筒需要一段墙面安装。
一般在前室墙上(供电局要求该墙面不可位于井道内)。
一户表箱宽910,二~四户表箱宽1180,五~六户表箱宽1400。
留孔宜加大至少50。
需要考虑两边都有墙垛。
嵌入墙内时不能影响墙体耐火极限,一般墙厚需要300。
最近消防支队要求表箱要在按装防火门,不能直接开在前室内。
2、电气井道(按强弱电合用):一般一字型比较合理(长边开大门,人站在门外操作):16层及以下净尺寸2600×800,其中强电长约1400,弱电长约1200。
16层以上净尺寸2800×800。
其中强电长约1600,弱电长约1200。
现在供电局要求强弱电井分设,中间加小墙隔开。
*注: 9层及以下住宅当地电业局允许底层设集中表箱的,只需要井道不需要检修门,强电可只做一个约100*400的井,弱电做一个约800*800的井。
高层住宅建筑中筒设计要点2). 设计要点: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满足大于1100mm (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c.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4.0米的防火要求。
d.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3.公共走道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1.楼梯及前室1). 基本要求:梯段净宽≥1.1M (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 梯步数每段≤18步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8*260+2400+200=4680),参见图1。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17*260+2400+200=7020)(中间100或200防火墙)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基本面积要求: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图2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示意图图1 普通楼梯基本尺寸示意图图3 一层剪刀楼梯开门方式示意图图4 剪刀楼梯出屋面示意图梯段净宽≥1100梯段净宽≥1100防火门宽度≥1100楼梯间出屋面,门外开e.楼梯应出屋顶.f.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500mm时,楼梯栏杆应按临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1100mm。
高层住宅核心筒优化设计一则摘要:核心筒是高层住宅设计的关键。
通过对核心筒优化设计,形成一些科学、经济、合理的核心筒设计标准,为高层住宅进一步户型设计提供良好平台,将对今后的高层住宅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层住宅,核心筒,分摊面积,优化,标准化用好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高层住宅,以楼梯、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核心(核心筒),将多套住宅组织成一个单元平面。
从平面布局上看,有井字型,风车型,十字型、Y字型等不同的轮廓。
传统高层住宅由于其设计布局的缺陷,难以做到户型设计的均好性,在朝向、采光、通风方面有着明显的缺点,越来越难以适应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同时,大筒(核心筒)小户(户型)的不合理模式,随着国家对中小户型推广力度的加大,表现的更加明显了,影响了住户的得房率,难为市场所接受。
近十年来,我国的南方及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11-14层的单元式高层住宅(图一)。
这类住宅俗称为小高层住宅,住户一般从电梯间、楼梯间直接入户,核心筒的公共面积小,户型布置灵活,其朝向、采光、通风具有多层住宅的优点,合理的解决了传统高层住宅上述问题,很受各地市场欢迎。
小高层住宅通过多单元拼接,形成了类似与板式高层的形式。
在总体布局上,它既具备土地利用率高、建筑外观整体的优点,又能保证住户的均好性。
图一:流行小高层住宅典型平面示意(作者根据各地房型归纳绘制)1.一梯两户 2. 一梯三户3. 两梯四户但是,小高层住宅在解决户型朝向、采光、通风问题的同时,还是有一些自身问题的。
其一,核心筒的公用面积分摊到每一住户仍然偏大,影响到住宅的得房率;其二,十四层及以上高层住宅如果要采用这种布局,需要沿核心筒设置走廊,住户通过走廊才能入户,既损失了面积,其影响了住户品质。
为此,笔者试图对高层住宅核心筒进行优化设计,从面积、防火疏散及适用性等方面作设计优化,希望能得到既适应高层住宅防火疏散要求,又经济、合理、适用的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形式,为户型设计提供基础。
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1.核心筒的结构以剪力墙为主,也可以用密柱2.高层剪力墙的厚度一般都大于等于250.(8度及以上地区),所以画图最好至少画到300,一般底层厚,顶层薄,逐渐过渡。
画图时,内边线不动,向外扩边。
3.若使用VAV小型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加空调机房,室内净高最少2.7米;风机盘管系统,不需要加空调机房,室内净高最少2.4米。
4.强电弱电有自己的管井,最好上下楼层对齐,至少要有一个900*300相重叠。
5.水有冷冻水和冷却水,可以合并,能节省点面积6.消防管井高层要单独做,靠近消火栓,用防火门,供给消防栓喷淋7.残疾人的卫生间门要双向开,新建的1400*1800,老的是1000*2000的规格8.如果往室外排风的话,排风和新风最好不靠在一起9.卫生间管道井里的水管数有8根10.消防电梯的数量设置:1500平方米以下,设置1个;1500-2000平方米,设置两个(面积各地算法不同,上海是楼层的建筑面积减去管道井的面积来计算)11.防烟楼梯间若和防烟电梯合用前室,面积要大于等于10平方米,前室和楼梯间里都要有正压送风,楼梯间的压强要大于前室的,用乙级防火门;不合用,即仅是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大于等于6平米,楼梯间加送风,前室不加送风。
12.卫生间里的(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2:113.管弄井可以放马桶水箱,宽40014.消防电梯下要有消防水池15.一般塔式高层办公楼标准层建筑面积大约1000m2~1500m2,有两个独立疏散楼梯就足够了。
以1500m2一个标准层来计算,办公楼一般差不多20m2一个人(按北京公布的办公楼使用面积是:办公人均6m2;会议2.3m2;辅助用房1.8m2;服务用房1.4m2;人均使用面积是11.5m2,合建筑面积大约是16.5m2),即使以10m2/人计算的话,每层最多150人,只需要1.5m 宽的楼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楼梯净宽应不小于1.2m,所以设计两个净宽1.2m的楼梯即可。
《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3.公共走道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1.楼梯及前室1). 基本要求:梯段净宽≥1.1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梯步数每段≤18步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8*260+2400+200=4680),参见图1。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17*260+2400+200=7020)(中间100或200防火墙)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基本面积要求: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专业学习参考资料专业学习参考资料专业学习参考资料专业学习参考资料2). 设计要点: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满足大于1100mm(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专业学习参考资料c.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4.0米的防火要求。
d.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e.楼梯应出屋顶.f.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500mm时,楼梯栏杆应按临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1100mm。
住宅楼梯间及出入口的设置有如下几个要求: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条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