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热点:非洲猪瘟病毒
- 格式:docx
- 大小:250.46 KB
- 文档页数:23
(浙江专用)2024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4·浙江稽阳联考)下列物质中含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腺嘌呤B.NADPHC.甘油D.RuBP答案 C解析腺嘌呤的元素组成为C、H、O、N,NADPH的元素组成为C、H、O、N、P,甘油的元素组成为C、H、O,RuBP的元素组成为C、H、O、P,故选C。
2.(202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加氧气运输C.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D.蛋白质是多肽链结合其他物质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解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A项正确;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B项错误;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C项错误;蛋白质一般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3.如图装置可用于探讨萌发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C.装置丙可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需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比照试验答案 C解析装置甲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A项正确;装置乙中,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气体的量没有变更,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B项正确;装置丙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因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C项错误;微生物也会进行细胞呼吸,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需进行消毒处理,都须要设置比照试验,D项正确。
防非生物安全考试试题(不定项选择+问答题)ASF相关:1、下列哪些能感染非洲猪瘟(AB)A野猪B家猪C人D牛2、下列哪些可能成为传播非洲猪瘟的媒介(ABCD)A人B物品C车辆D空气3、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间接传播?(ABCD)A饲喂污染的泔水B污染的饲料、垫草C污染的车辆D污染的衣物和设备4、非洲猪瘟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C)4~7 B、4~10天C、4~19天5、关于非洲猪瘟存活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BCD)A、冰冻肉中可存活数年;半熟肉以及泔水可长时间存活;B、腌制火腿中可存活数月;C、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D、4℃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5个月。
6、目前防控非洲猪瘟主要依赖(C)A疫苗B兽药C生物安全D无能无力。
7、急性性型非洲猪瘟会有以下哪些表现(ABCD)A高热B食欲废绝C、皮肤发绀D网状内皮系统出血.8、感染非洲猪瘟的急性病例死亡率可达多少(D)A 30%B 50%C 80%D 100%消毒类:9、当前本场用于车辆喷雾消毒和衣物浸泡消毒的消毒药是什么(A)。
A、卫可B、百胜-30C、戊二醛D、烧碱10、消毒药卫可常用的配比浓度为(B ),雨天卫可配比浓度(A)。
A、1:100B、1:200C、1:300D、1:40011、中转站的车辆停靠,说法正确的是(A)。
A、场内车停靠在靠近猪场一侧,外部拉猪车停靠远离猪场一侧B、场内车停靠在远离猪场一侧,外部拉猪车停靠靠近猪场一侧C、场内车可以停靠在中转站的任一侧D、外部拉猪车可以停靠在中转站的任一侧12、员工场外穿衣服,若需要拿入生活区,则通过(A)。
A、卫可1:200 浸泡消毒30分钟B、卫可1:200 浸泡消毒30分钟或臭氧消毒60分钟C、卫可1:400 浸泡消毒60分钟或臭氧消毒30分钟D、卫可1:400 浸泡消毒60分钟或臭氧消毒60分钟13、关于消毒药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D)。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类的危害极大,能够引起极高的死亡率。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食物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多种途径,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检疫监管、做好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野生猪的监测和控制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一、非洲猪瘟传播途径1. 接触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与病毒的排泄物,或与患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的分泌物接触,比如唾液、鼻涕、粪便、尿液等,都有可能传播非洲猪瘟。
2. 气溶胶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感染其他猪。
3. 食物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和猪舍的环境等途径传播。
当猪食用了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过的物质时,也容易感染上非洲猪瘟。
4. 生物媒介传播钱蝇等昆虫可能会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通过吸食感染猪的血液或其他分泌物,然后再传播给健康猪。
5. 人为传播通过未进行消毒的器具、人员的衣物和工具等,也可能会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二、非洲猪瘟防控措施1. 加强检疫监管加强对疫区的入口处进行严格的检疫,对来往人员、车辆、物品等进行严格的查验和消毒,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
2. 做好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场地和设施的消毒、清洁,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 加强对野生猪的监测和控制野生猪是非洲猪瘟的重要传播源,因此需要加强对野生猪的监测和控制,减少与养猪场的接触,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4. 严格的隔离与消毒发现患有非洲猪瘟的猪应予以隔离治疗,同时对隔离区和养猪场的设施、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5. 加强养猪人员的防护与培训养猪人员需要加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理解,严格遵守卫生防疫规章制度,增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高考生物二轮热点专题3病毒病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1.基本化学成分(1)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
说明:所有成熟的病毒至少是由一种或几种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只有少数几种例外,如仅仅以核酸形式存在的类病毒,引起牛海绵状细胞脑病的朊病毒(只含蛋白质)。
(2)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2.结构及生命特点(1)病毒形态各异,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但无细胞结构,不能参与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病毒没有酶系统,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因此不能独立生活,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3.生活方式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线状DNA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ASFV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ASFV在增殖时需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C.ASFV的DNA分子中具有多个RNA聚合酶识别结合位点D.ASFV的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解析] 病毒没有染色体,A错误;病毒增殖时,模板是由自身提供的,宿主细胞为其提供的是原料、能量和酶,B错误;ASFV的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有多个RNA聚合酶识别结合位点,C正确;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线状DNA分子,在DNA(双)链的两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D错误。
2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 S-刺突糖蛋白会和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识别,然后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融合,最后病毒核衣壳蛋白和核酸一起进入宿主细胞,完成感染过程。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该病毒可进入宿主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作用是相对的C.该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糖类,还有少量蛋白质D.该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酒精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解析] 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依靠包膜和细胞膜的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病毒的进入表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B 正确;病毒的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因此其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在餐具上不能增殖,D错误。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对象为猪。
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患病的猪只几乎都会死亡。
该病毒对猪的生命安全和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非洲猪瘟的病因、传播途径、危害以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非洲猪瘟的病因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病毒粒子呈圆形的病毒,直径大约在17-22纳米之间。
该病毒通过病毒颗粒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分布,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淋巴系统损伤、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变,从而导致猪的死亡。
二、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饲料、病人的排泄物、污水、器械、人或其他动物携带的病毒以及幼虫等途径传播传播。
(一) 直接接触:因此疾病主要通过猪与病毒感染的猪接触传播,在患病的猪群中传播迅速,要严格隔离患病猪和患病猪的排泄物,以防止病毒传播。
(二) 空气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播,所以要认真做好病区的防护工作,减少病毒在猪舍内大范围的传播。
(三) 饲料:非洲猪瘟病毒会通过猪的食物传播,所以要严格把好饲料的关,防止病毒通过饲料传播。
(四) 人或其他动物携带的传播:人或其他动物携带的传播可以使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更广,所以要严格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病毒传播的机会。
非洲猪瘟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猪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患病的猪几乎都会死亡,死亡率极高。
因此非洲猪瘟对养殖业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二) 经济损失严重。
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疫情爆发,将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农民和养殖户的生计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 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非洲猪瘟的传播会导致猪肉市场的恐慌和崩溃,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 生态环境问题。
非洲猪瘟的疫情爆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要时刻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
新人教生物“社会热点”命题情境热点1 生物与健康高中生物学中许多概念、生理学原理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运用科学思维理解相关概念及原理、阐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形成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考查,往往以生活、社会中相关热点事例为题材。
相关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癌症研究及其治疗,考查细胞癌变的机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等。
(2)结合社会热点,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非洲猪瘟等,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结合具体病症或生活情境,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调节。
(4)结合日常生活、运动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考查细胞呼吸、血糖调节等知识。
角度1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试题1.(2021·安阳市调研)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大多会出现持续发热(腋窝温度超过37.3 ℃)的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的肺部,导致肺部受损,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酸中毒的症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人体持续39 ℃高烧时体内的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C.炎热刺激温度感受器可引起皮肤血管产生反射性收缩反应D.患者出现酸中毒的症状说明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C解析当炎热刺激人体皮肤热觉感受器,皮肤血管会产生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
2.(2021·河北百校联盟)新冠病毒装配好后,通过高尔基体进入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病毒会“夺取”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并使其成为病毒的包膜,过程如图所示。
新冠病毒的包膜,有利于病毒“迷惑”免疫系统和宿主细胞,从而逃避攻击,最终使人患新冠肺炎。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的增殖离不开宿主细胞B.新冠病毒通过“出芽”的方式出细胞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新冠病毒通过“出芽”的方式出细胞需要新冠病毒自身线粒体供能D.新冠病毒能够“迷惑”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与其包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答案C解析新冠病毒营寄生生活,其增殖离不开宿主细胞。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因其感染范围广、死亡率高而备受人们关注。
该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但其它哺乳动物如狗、猫等也可能受到感染。
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关注的病原体之一,因其具有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
为此,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首先侵入呼吸道粘膜,细胞病理损害后,病毒进入淋巴组织,进而侵入全身组织,导致淋巴病、消瘦、贫血等症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不正常的呼吸、咳嗽、流涕、消瘦、猪皮变硬、病态黄色等。
病毒最短潜伏期为3至5天,最长为10至14天,潜伏期结束后,猪体出现症状并迅速蔓延。
该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尤其是粪便)等途径传播。
(1)疫苗预防法:目前,研发出多种非洲猪瘟疫苗,可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
但是,由于该病病原体变异频繁,且常常出现新的病毒亚型,因此疫苗的研发与生产仍存在诸多挑战。
(2)隔离控制法:一旦出现猪群中的疑似或确诊非洲猪瘟病例,应立即对疫区实行隔离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此外,应尽可能减少交通运输,避免将不干净的物品、人员和动物运入疫区。
(3)焚烧消毒法:对于疑似或确诊非洲猪瘟死亡猪只、粪便、遗留物等,应立即加以焚烧消毒。
同时,对猪圈、仓库、运输工具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4)监测检疫法:加强对猪肉、猪产品的检疫与监测,防止携带病毒的商品流通于市场,并严格限制疫区内的猪肉、猪产品的流通。
由此可见,非洲猪瘟对猪产业的危害极大,疫情发生后往往需要大规模屠宰猪只,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压力。
因此,需要加强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实现人与畜、畜与畜的健康共存。
选择题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能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病毒,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
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答案】D【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A、非洲猪瘟病毒能够依赖于细胞生存,繁殖后代,所以是生物,A 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说明其也不能感染植物细胞,B错误;C、、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不能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C错误;D、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B. 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D.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A错误;B、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的,如蓝藻和硝化细菌,B错误;C、原核细胞包括蓝藻、细菌等,细胞具有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 - CH2 - S - CH3,它的分子式是A.C5H11O2SB.C3H7ONSC.C5H11O2NSD.C5H10O2NS【答案】C【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式是C2H4O2NR。
非洲猪瘟属于考试题及答案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家猪和野猪。
该疾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以下是关于非洲猪瘟的一些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哪个病毒科?A. 冠状病毒科B. 疱疹病毒科C. 非洲猪瘟病毒科D. 黄病毒科答案:C2. 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直接接触传播C. 食物和饲料传播D. 水源传播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A. 高热B. 食欲不振C. 皮肤出血D. 持续咳嗽答案:D二、填空题4.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式进行。
答案:直接接触、软蜱叮咬、受污染的饲料或水源5. 非洲猪瘟的致死率在成年猪中通常________,而在幼猪中则更高。
答案:接近100%三、简答题6. 描述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答案: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猪只的移动,对疫区进行封锁和消毒,消灭疫区内的所有猪只以防止病毒传播,以及加强对猪只饲养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四、论述题7. 论述非洲猪瘟对全球养猪业的影响。
答案:非洲猪瘟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那些没有建立起有效防控体系的国家和地区。
疾病导致的猪只死亡减少了猪肉供应,推高了猪肉价格,影响了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和肉类市场的稳定。
此外,非洲猪瘟还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限,影响全球猪肉贸易格局。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目和答案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来制定。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毒在非洲大陆广泛分布,近年来也在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地区爆发,给全球猪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以下是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其中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一、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1. 病毒的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在野生猪群中广泛存在,它们是病毒的主要传播源。
野猪或被感染猪只的血液、尿液、粪便、肉类等,均能携带病毒并传播给其他猪只。
2. 自然传播:病毒可通过野猪与养殖猪接触、高致病株的暴露、饲料、病猪运输等途径,导致病毒传播。
3. 人为因素:人员、设备、车辆等在感染猪场和野生猪群之间传播病毒。
粗放的养殖管理、管理不善的流产、丢弃的猪体和产品等也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 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的非洲猪瘟防控机制,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牢固树立疫情防控的思想。
2. 高度警惕:疫情出现或疫情发生国家的猪及畜禽产品禁止输入或加强检疫,确保疫情不被输入。
3. 严密监控:加强对养殖场、市场、交通运输工具等疫情监测,并开展疫情的筛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4. 排除传染源:对于疫情暴发的养殖场,要第一时间进行封锁和隔离,尽快清除病死猪只,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要严格落实猪只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测,确保无疫情。
6. 强化动物检疫:对进口的猪肉、猪产品、饲料等进行严格的检疫,不合格产品要及时销毁,不得流入市场。
7. 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养殖户要定期洗消养殖场,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
8.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间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防备非洲猪瘟,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以上就是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通过加强猪类的防疫工作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角度:与新冠病毒和非洲猪瘟有关的试题(建议用时:30分钟)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是单链正股RNA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用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B.如果将该病毒彻底水解,只能得到核糖、磷酸和碱基C.组成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元素包括C、H、O、N和PD.该病毒繁殖时需要宿主细胞为其提供核苷酸等物质2.科学研究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感染人体时具有相同的细胞受体(ACE2),这两种病毒识别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ACE2)的关键蛋白均为其包膜上的S-蛋白,但两者的S-蛋白有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ACE2合成的基因只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中并只在其中表达B.S-蛋白与ACE2的互相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C.S-蛋白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提供mRNA和核糖体D.上述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相同3.(2020·江苏扬州高三月考)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侵入猪细胞内的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逆转录等过程进行自我复制C.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以防被感染D.发现患非洲猪瘟的猪必须将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2019年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某科研机构对其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如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稳定。
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原非洲猪瘟考试题及答案1、下列哪些能感染非洲猪瘟(AB)A野猪 B家猪 C人 D牛2、下列哪些可能成为传播非洲猪瘟的媒介(ABCD)A人 B物品 C车辆 D空气3、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间接传播?(ABCD)A饲喂污染的泔水 B污染的饲料、垫草 C污染的车辆 D污染的衣物和设备4、非洲猪瘟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A) 4~7 B、4~10天 C、4~19天5、关于非洲猪瘟存活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BCD)A、冰冻肉中可存活数年;半熟肉以及泔水可长时间存活;B、腌制火腿中可存活数月;C、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D、4℃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5个月。
6、目前防控非洲猪瘟主要依赖(C)A疫苗B兽药C生物安全D无能无力。
7、急性性型非洲猪瘟会有以下哪些表现(ABCD)A高热B食欲废绝C、皮肤发绀D网状内皮系统出血.8、感染非洲猪瘟的急性病例死亡率可达多少(D)A 30%B 50%C 80%D 100%消毒类:9、当前本场用于车辆喷雾消毒和衣物浸泡消毒的消毒药是什么(A)。
A、卫可B、百胜-30C、戊二醛D、烧碱10、消毒药卫可常用的配比浓度为( B ),雨天卫可配比浓度(A)。
A、1:100B、1:200C、1:300D、1:40011、中转站的车辆停靠,说法正确的是(A)。
A、场内车停靠在靠近猪场一侧,外部拉猪车停靠远离猪场一侧B、场内车停靠在远离猪场一侧,外部拉猪车停靠靠近猪场一侧C、场内车可以停靠在中转站的任一侧D、外部拉猪车可以停靠在中转站的任一侧12、员工场外穿衣服,若需要拿入生活区,则通过(A)。
A、卫可1:200 浸泡消毒30分钟B、卫可1:200 浸泡消毒30分钟或臭氧消毒60分钟C、卫可1:400 浸泡消毒60分钟或臭氧消毒30分钟D、卫可1:400 浸泡消毒60分钟或臭氧消毒60分钟13、关于消毒药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D)。
A、消毒药和石灰水需要现配现用B、雨天,消毒液浓度加倍C、消毒药避免在阳光下直射D、车辆清洗完后最好立即用消毒药进行消毒14、中转站的场内运猪车辆要坚持每用( A )消毒()。
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报道了24个基因型,病毒编码超过150多种蛋白。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是7天左右,在这一期间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养殖场的饲料、用具都要做好消毒工作。
一般发病猪的精神较差,便秘和拉稀的情况会交替出现,采食量下降,皮肤发白,被毛粗乱。
一、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1、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比较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知的基因型有24个,病毒编码已经超过150多种蛋白,其中超过一半的蛋白功能还不清楚。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耐低温,而且它对高温敏感。
它在血液、粪便、未熟的猪肉制品、腌肉和泔水中可进行长期存活,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
2、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是7天左右。
在这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养殖场用的饲料、用具都要进行消毒,爆发病情时要及时封闭养殖场地。
一定要定期将养殖场的昆虫消灭,这样可以避免传播病毒,保证投喂的饲料安全健康。
3、发病猪的精神状况非常差,会经常交替出现便秘和拉稀的情况,采食量也会下降,皮肤发白,被毛粗乱。
病猪不会马上死亡,整个发病的过程会持续1个月以上。
发病的仔猪普遍长势较慢,并且发病的仔猪会长期处于低烧的状态,感染温和型猪瘟的仔猪成活率非常低。
二、非洲猪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1、人员传播(1)虽然非洲猪瘟病毒对人不会造成危害,也不会传染给人,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人员进行传播。
(2)一般只要是接触过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产品,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会导致人员携带病毒进行传播。
病毒可以潜伏在人的头发、帽子等各个部位,遇到生猪后就能进行传播。
2、饲料传播(1)病毒刚开始爆发时,养殖者对病毒的防控意识不是很强,这样就会导致部分病猪肉流入市场,然后通过消费者携带到家庭、酒店饭店的厨房内。
(2)这样会传播到厨房产生的废油水中,有些养殖者会使用废油水作为猪的主饲料,这样就会造成病毒大规模传播。
3、交通工具(1)交通工具传播与人员传播的原理一样,一般只要是接触过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交通工具,或者是经过非洲猪瘟疫区的车辆都会有携带病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