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很活跃,与周边国家友好的往来比较频繁掌握唐与新罗、日本、印度的交往启发学生思索从古至今对外开放政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了解唐朝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国家,培养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唐朝的对外交往,其中以与日本和天竺国的交往为重点【教学难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是为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大城市都有“唐人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找到答案了二、自学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日本的遣唐使来我国学习与交流,对新罗、日本有什么影响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3.玄奘取经对中印有什么影响及贡献4.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情况1.隋唐时期与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与新罗的交往,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
所有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的人数最多,他们的天文、历法、医学、艺术等受到影响。
3.隋唐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还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
他们的制度、经济、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
4.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建筑技术,雕塑艺术,医药等知识,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5.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从长安出发,途径西域中亚访问天竺等南亚国家,在那烂陀寺研习佛经,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在天竺各地讲学,深受当地人的尊敬,后来返回长安带回大量的佛经,回来,他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西域、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风俗的重要文献。
6.唐文化通过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把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药技术,瓷器等传到世界各地。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B、唐玄宗时,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唐中宗时派鉴真和尚东渡到日本D、到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A、大秦音乐B、楼兰音乐C、天竺音乐D、新罗音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是夏明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鉴真东渡②张骞通西域③郑和下西洋④宋设市舶管理海外贸易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发展经济是强疆之本。
以下表述不属于唐政府在西域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是( )A、在天山南北大兴屯田B、在西域东部广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C、在天山北路出现了农业区D、安西都护府设有专管水利的机构掏拓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因“亲信门”遭弹劾下台。
请问唐朝时考取进士并在扬州做官的新罗人是( )A、玄奘B、崔致远C、鉴真D、马可?波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6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戏曲《戏游花果山》中“美猴王”的表演将晚会推向了一个高潮。
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护送的唐僧的原型是( )A、孔子B、玄奘C、鉴真D、空海【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你若要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西亚的有关历史,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A、《论语》B、《史记》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掌握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预习检测】一、朝、日遣唐使1、唐与新罗的关系:(1)唐与新罗往来的概况:新罗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2)唐与新罗往来的影响:新罗的天文、历法、医学、艺术、服饰等深受唐朝影响,各项制度多模仿唐朝。
2、唐与日本的往来:(1)遣唐使:阅读课本23页第二段大字,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概况。
(次数、规模)唐朝时先后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次,每次派出的使团人数少则百人,多至五六百人,除了使节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
二、鉴真东渡:唐朝时,中国同日本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鉴真)时间:唐玄宗时经过:鉴真应邀东渡日本讲学,五次失败,第(6)次才成功,历经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最后才到达日本。
影响: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文化,对中日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三、玄奘西游:(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玄奘)。
(2)时间:唐太宗时期经过:公元697年,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
在那烂陀寺研习佛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十七年后,回到长安,带回大量佛经。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玄奘回到长安,把他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有什么价值?为研究中亚及印度半岛(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地区古代历史、地理及佛学的重要资料。
四、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北抵达日本海,西北达咸海,北界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一带,南到日南。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说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的异同,认识唐朝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的特点。
3.概括唐朝与新罗、日本、天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会实现双赢。
4.重点: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预习导学1.朝、日遣唐使(1)概况:唐朝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非洲、欧洲。
(2)新罗:在所有留学生中, 新罗的人数最多;新罗各方面深受唐朝影响,各项制度多模仿唐朝。
(3)日本①遣唐使:从隋朝起,日本就派人到中国学习,他们把中国的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带回国内。
②影响:日本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想一想:你知道日本的遣唐使吗?该如何评价?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2.鉴真东渡(1)时间: 唐玄宗时期。
(2)东渡:10多年间,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
传播了佛教,还传播建筑技术、雕塑艺术、医药等知识。
(3)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玄奘取经(1)交往概况:唐朝有很多僧人去天竺求经,影响最大的是玄奘。
(2)玄奘西游:627年,玄奘独自一人从长安出发,途径今新疆、中亚,访问了天竺等南亚国家。
(3)历史影响:在天竺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等地研习佛学。
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为后世研究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地理、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唐朝疆域:东北抵达日本海,西北到咸海,北界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一带,南至日南。
(2)对世界的影响①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舞台,侨居者最多时达万人以上。
②中国的各项技术正是通过长安的侨居者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频繁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B、日本C、越南D、天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 )A、唐高祖时B、唐太宗时C、唐高宗时D、唐玄宗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2年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日本期间,在日本国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
他用大量事例深情地回顾了自秦汉以来中日交往的历史。
下列哪项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A、“汉倭奴国王”金印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郑和下西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僧人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B、鉴真C、玄奘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朝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里的“西天”指的是( )A、朝鲜B、日本C、天竺D、波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______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他。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相关联的交往国家是( )A、日本B、新罗C、波斯D、天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A、《马可?波罗行纪》B、《西游记》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6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戏曲《戏游花果山》中“美猴王”的表演将晚会推向了一个高潮。
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护送的唐僧的原型是( )A、孔子B、玄奘C、鉴真D、空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鉴真东渡日本B、新罗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行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
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
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A、《论语》B、《史记》C、佛学经典D、《西游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借鉴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文“平假名”的高僧是( )A、空海B、鉴真C、玄奘D、阿倍仲麻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唐朝对外交通比较发达B、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C、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D、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人藏D、遣唐使到来【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唐朝时,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大D、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巩固辅导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2018年2月27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步辇图》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
如图的《步辇图》反映唐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 )A、匈奴B、吐蕃C、契丹D、党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玄奘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玄奘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 )A、天竺B、大食C、新罗D、波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下图中哪个民族的关系(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中的建筑(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苍山洱海间,历经一千多年依然安然无恙。
它是古代汉族与哪一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A、靺鞨B、南诏C、回纥D、吐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影片《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人物是( )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吴道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若你想要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的历史,是好的参考书是( )A、《大唐西域记》B、《史记》C、《西游记》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发达B、对外交流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关系融洽【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答案】:【解析】:第10题【改错题】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取材于鉴真东渡。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华书局版拔高训练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A、留学生B、遣唐使C、节度使D、遣隋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展览。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B、鉴真C、遣唐使D、马可·波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
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新罗B、日本C、意大利D、印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日本B、支援中国C、弘扬佛法D、文化交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唐太宗B、唐太宗、唐玄宗C、唐太宗、唐高宗D、唐高宗、唐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
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关唐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B、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壁画C、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深了唐蕃的友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学案【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预习检测】一、朝、日遣唐使1、根据《唐朝对外交通示意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2、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主要有哪几个?4、唐朝与新罗的交往情况?5、新罗的哪些方面受到唐朝影响?6、最有名气的新罗留学生是谁?二、鉴真东渡1、鉴真东渡的目的地?2、当时的皇帝是谁?3、鉴真东渡做出的贡献?4、中日友好交往史上的主要人物除了鉴真还有谁?三、玄奘取经1、玄奘西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呢?2、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四、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2、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2、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A、鉴真、玄奘B、鉴真、松赞干布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D、玄奘、唐太宗3、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A、安息B、天竺C、大食D、大秦5、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指的是谁吗?()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6、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A、武则天B、文成公主C、鉴真D、玄奘7、郭沫若诗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梳理:1.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
2.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
日本自隋朝就派人到中国学习。
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除了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
4.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5.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6.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7.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鉴真玄奘巩固练习:1.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2. 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
这位伟大的僧人指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3.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C.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D.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4.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大唐西域记》B.《徐霞客游记》C.《东游记》D.《西游记》5. 下面两个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6.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教经典7. 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D.遣唐使8. 下列属于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的是()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自己完成使命历经艰辛和苦难C.求取佛经精义D.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9. 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事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新罗仿照唐朝,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C.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广泛流传10.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成为“唐人”的原因是()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1. 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 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僧人②都对唐和邻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③为完成使命都出生入死,历经艰辛④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13. 唐朝时成为一座国际性大城市的城市是()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14. 郭沫若曾写诗称赞鉴真道:“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招太清。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中华书局版1.说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的异同,认识唐朝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的特点。
3.概括唐朝与新罗、日本、天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会实现双赢。
4.重点: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预习导学1.朝、日遣唐使(1)概况:唐朝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非洲、欧洲。
(2)新罗:在所有留学生中, 新罗的人数最多;新罗各方面深受唐朝影响,各项制度多模仿唐朝。
(3)日本①遣唐使:从隋朝起,日本就派人到中国学习,他们把中国的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带回国内。
②影响:日本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想一想:你知道日本的遣唐使吗?该如何评价?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2.鉴真东渡(1)时间: 唐玄宗时期。
(2)东渡:10多年间,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
传播了佛教,还传播建筑技术、雕塑艺术、医药等知识。
(3)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玄奘取经(1)交往概况:唐朝有很多僧人去天竺求经,影响最大的是玄奘。
(2)玄奘西游:627年,玄奘独自一人从长安出发,途径今新疆、中亚,访问了天竺等南亚国家。
(3)历史影响:在天竺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等地研习佛学。
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为后世研究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地理、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唐朝疆域:东北抵达日本海,西北到咸海,北界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一带,南至日南。
(2)对世界的影响①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舞台,侨居者最多时达万人以上。
②中国的各项技术正是通过长安的侨居者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拔高训练第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的繁荣B、开放的对外政策C、对外交通的发达D、开明的民族政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 )A、玄奘B、鉴真C、法显D、戒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居住长安(唐都)的张三,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好友,他可以为好友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②上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③傍晚西出玄武门,遥观夕阳映衬的宏伟建筑大明宫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晁衡是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也是李白、王维的亲密朋友,他是( )A、印度人B、阿拉伯人C、朝鲜人D、日本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 )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盛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是( )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秦始皇兵马俑【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化,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玄奘西行天竺求法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日本遣唐使来中国D、郑和下西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B、玄奘C、郑和D、鉴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中描述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最终目的地是( )A、日本B、印度C、波斯D、朝鲜【答案】:【解析】:第11题【辨析题】王玲:唐朝时期,下图人物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日本唐招提寺是唐朝赴日本的哪位高僧设计的()
A.玄奘 B.释迦牟尼 C.鉴真 D.文殊菩萨
2. 新罗和唐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以下是马小虎同学进行的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B.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C.唐朝派官员去新罗任职 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受到欢迎
3. 玄奘西游天竺回国后,以亲身见闻写成()
A.《红楼梦》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三国演义》
4.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
A.唐高祖、唐太宗 B.唐太宗、唐玄宗
C.唐太宗、唐高宗 D.唐高宗、唐玄宗
5. 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
①不允许向外国商人征重税②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长期居住③闭关政策④鼓励各国人民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A.玄奘西游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金城公主入吐蕃 D.设立北庭都护府
7. 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是僧人②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去过日本④都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9.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取自()
A.唐代中日之间盛况空前的交流
B.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唐代玄奘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
D.长安城内有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二、列举题
列举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
三、材料分析题
1.识读下图,请回答:
图一图二
(1)请你分别说出两幅图片中僧人的名字及其生活的朝代。
(2)请你分别说出两人出行的目的地及主要事迹。
(3)从两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4)你从两人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5)两人的事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唐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图一唐招提寺图二唐朝的开元通宝图三日本的和同开珎请回答:
(1)唐招提寺在今天的哪一国家?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你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吗?
(3)图二的“开元通宝”在日本曾大量出土,“和同开珎”在中国境内也不断被发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你还能举一例吗?
四、问答题
简述唐朝历史上的两位僧人及其贡献。
参考答案:
一、1.C 2.C 3.C 4.跳提示:本题考查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归纳能力,闭关锁国是清朝时的政策。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唐朝与外国友好交往的综合识记能力。
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B项是唐玄宗时的事,C项是唐中宗时的事,D项是武则天时的事。
提示: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提示:本题考查对所给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六度”“东瀛”,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hslx3y3h 9.C
二、新罗、日本、天竺
三、1.(1)玄奘、鉴真。
唐朝。
(2)玄奘:天竺;到天竺求取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鉴真:日本;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4)不畏艰险,对事业执著追求。
(5)倡导开放,倡导交流,倡导合作,平等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学习。
(言之成理即可) 2.(1)日本。
鉴真。
(2)外形、图案、大小相似,都是圆形方孔钱。
(3)说明唐朝与日本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4)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任选其一即可)
四、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