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学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资源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生物资源的分类B. 生物资源的保护C.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生物资源的分布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资源的特点?()。
A. 可再生性B. 多样性C. 非可持续性D. 地域性答案:C3. 生物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 植物资源B. 动物资源C. 微生物资源D. 矿产资源答案:D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
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A. 经济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排他性原则答案:D6. 生物资源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
A. 按用途分类B. 按生物种类分类C. 按生物分布分类D. 按生物数量分类答案:D7. 生物资源评估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生物量评估B. 生态系统评估C. 经济评估D. 社会评估答案:D8. 生物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资源产量B. 增加经济效益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所有选项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资源保护的措施?()。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物种保护计划C. 过度开发利用D. 制定法律法规答案:C10. 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保护性开发B. 科学性开发C. 随意性开发D. 合理性开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生物资源的分类与评价B.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C.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答案:ABCD12. 生物资源的特点包括()。
A. 可再生性B. 多样性C. 地域性D. 非可持续性答案:ABC13. 生物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野外调查B. 实验研究C. 数学模型D. GIS技术答案:ABCD14. 生物资源评估的内容包括()。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思考题(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4、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5、三叶草—蝴蝶—蜻蜓—蛙—蛇—鹰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6、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7、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8、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动物是由于氧气(O2)氧化糖(C6H12O6)产生CO2和H20获得能量。
假设你想知道所产生的CO2中的氧是来自于糖还是氧气,试设计一个用180作为示踪原子的实验来回答你的问题。
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农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废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3、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
发生这种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4、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胃中没有。
你认为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样?5、有一种由9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用3种不同的酶将此多肽消化后,得到下列5个片段(N代表多肽的氨基酸):丙一亮一天冬一酪一撷一亮酪一撷一亮N一甘一脯一亮天冬一酪一撷一亮N一甘一脯一亮一丙一亮试推测此多肽的一级结构。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为什么低等动物不能单纯靠细胞体积的膨大而进化为高等动物?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3、植物一般不能运动,其细胞的结构如何适应于这种特性?4、动物能够运动,其细胞结构如何适应于这种特性?5、细胞器的出现和分工与生物由简单进化到复杂有什么关系?6、动、植物细胞的质膜在成分和功能上基本相同,其生物学意义何在?7、最近发现了食欲肽(ore某in),一种似乎能调节任何动物食欲的信号分子。
生物资源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物资源的分类与鉴定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资源学的研究范畴?()。
A. 植物资源B. 动物资源C. 微生物资源D. 矿产资源答案:D3.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 资源的再生能力B. 资源的利用效率C. 资源的经济效益D. 资源的美学价值答案:D4. 生物资源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是按照生物资源的用途进行分类的?()。
A. 食用资源B. 药用资源C. 观赏资源D. 遗传资源答案:D5. 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物种保护计划C. 进行资源的过度开发D. 进行生态修复答案:C6. 生物资源的评估方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A. 生物量评估B.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C. 经济价值评估D. 社会影响评估答案:D7.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C.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D. 生物资源的市场价格答案:D8. 在生物资源的保护中,以下哪项不是保护措施?()。
A. 迁地保护B. 就地保护C. 引入外来物种D. 建立种质资源库答案:C9. 生物资源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是按照生物资源的来源进行分类的?()。
A. 陆地资源B. 海洋资源C. 淡水资源D. 人工合成资源答案:D10. 生物资源的评估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估的内容?()。
A. 资源的生物量B. 资源的遗传多样性C. 资源的分布范围D. 资源的加工技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资源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生物资源的分类与鉴定B.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C. 生物资源的评估与管理D. 生物资源的加工与贸易答案:ABCD12. 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填空 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提出。
他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他将生物分为————和————两大类。
2(五界系统是由美国的生态学家怀特克(R. Whittaker)提出,将生物界分为——————、——————、——————、——————————、——————————。
二、选择题 1、 ( 2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 (2)沃森和克里克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4)孟德尔和摩尔根 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234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 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 (2)林奈 (3) 达尔文 (4)孟德尔 4、1838-1839年( 1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6、( 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2)摩尔根 (3)达尔文 (4)孟德尔 (1)施莱登 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2,。
(1)属 (2)种 (3)品种 (4)科 8、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4,。
(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真菌界 (4)病毒界 9、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4,的生物。
(1)目 (2)科 (3)属 (4)种 10. 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结构称为: A A. 显微结构 B. 亚显微结构 C. 亚细胞结构 D. 超显微结构 11(细胞周期的正确顺序是:A A. G1 —S — G2 —M B. G1 — G2—M — S C. G1—M — G2 — S D. G1—M —S — G2 三、判断题 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错 )。
生物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非生物资源B. 生物资源C. 矿产资源D. 能源资源答案:B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包括以下哪项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生态修复D. 制定保护法规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优化资源配置C. 无节制开发D. 促进生态平衡答案:C4. 生物资源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资源B. 动物资源C. 微生物资源D. 化学资源答案:D5. 生物资源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资源的分布B. 预测资源的未来变化C. 制定资源的保护策略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6.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持资源再生能力B. 满足当代需求C. 牺牲后代利益D. 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答案:C7. 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中,哪项不是有效的?A. 立法保护B. 宣传教育C. 忽视资源的再生能力D. 科学管理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资源的特点?A. 可再生性B. 多样性C. 有限性D. 可持续性答案:C9. 生物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哪项不是必要的?A. 资源评估B. 资源保护C. 资源浪费D. 资源管理答案:C10. 生物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野外调查B. 实验研究C. 计算机模拟D. 文化研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资源的再生能力B. 资源的经济效益C. 资源的生态影响D. 资源的美学价值答案:A、B、C2. 生物资源评估的内容包括:A. 资源的数量B. 资源的质量C. 资源的分布D. 资源的利用潜力答案:A、B、C、D3. 生物资源保护的措施包括: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制定保护法规C. 进行生态修复D. 引入外来物种答案:A、B、C4. 生物资源的分类依据可以是:A. 资源的来源B. 资源的用途C. 资源的形态D. 资源的地理位置答案:A、B、C5.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包括:A. 满足当代需求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优化资源配置D. 促进生态平衡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矛盾的。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一、选择题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
A.环境适应性B.运动性C.新陈代谢D.生长2.下列属于生物应激性的现象有()。
A.草履虫从盐水中游向清水B.根生长的向地性C.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D.上述各项3.下列()是病毒不具备的生命特征。
A.细胞结构B.生长和繁殖C.对环境的适应性D.新陈代谢4.下列那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A.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B.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C.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测来支持的假说D.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5.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
A.机械的B.物化的C.精神的D.上述各项6.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A.细胞生物学B.分子生物学C.生态学D.解剖学7.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8.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9.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10.()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A.施莱登B.摩尔根C.达尔文D.孟德尔11.()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A.施莱登和施旺B.沃森和克里克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D.孟德尔和摩尔根12.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试述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怎样才能学好植物生物学?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染色质和染色体质膜和膜系统胞间连丝传递细胞细胞周期微管束通道细胞纹孔后含物二、简答题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及过程。
3.简述植物的复合组织。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三、思考题1.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高级?2.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一、名词解释上胚轴和下胚轴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外始式和内始式叶迹和叶隙根瘤与菌根分蘖和蘖位年轮树皮凯氏带芽鳞痕离层泡状细胞叶镶嵌共质体叶枕射线二、简答题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3.根尖可以分为哪些区域?其特点是什么?生理功能是什么?其相互联系是什么?4.侧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生的位置?5.根的初生结构横切面可分为几部分?属于哪些结构?6.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7.什么是茎尖、茎端、根尖、根端?各有何区别?8.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是怎样的?9.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10.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11.简述叶和芽的起源过程。
12.怎样区别单叶和复叶?1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14.什么是中柱?中柱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三、思考题1.什么是枝条?通常茎有哪些分技的形成?了解分枝的形式对农业或园艺整枝修剪工作上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2.根、茎、叶都有哪些变态?哪些变态的营养器官主要具有储藏的作用?它们在实用上的价值如何?试举例说明。
2012普通生物学思考题01 绪论1.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2.了解社会生活中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一些事件。
02 细胞的化学组成1、细胞由哪些元素组成,主要作用有哪些(要点)。
2、水有何特性?为什么说生物体离不开水?3、为什么生物界的物质多种多样?(或者说生物种类多样?)(总结性思考)3、糖类分几种?主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由哪些?(要点)4、会识别甘油醛、二羟丙酮、甘油、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
5、脂类主要分几种?知道各种的主要类型。
(要点)6、会识别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的结构。
7、写出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根据其结构通式说明其结构的共同特点。
8、20种氨基酸的三字母简称,锻炼奇幻联想法。
9、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0、核酸的种类、基本单位和主要功能。
03 细胞的形态结构1、细胞基本构造分哪几部分?简述各部分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要点)2、试述各种细胞器的基本分布、结构及主要功能(可以列表,锻炼总结归纳能力)。
(要点)3、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结构怎样?4、什么是核仁组织区。
5、简述核被膜的结构。
6、举例说明光面性内质网有哪些主要功能?7、区别溶酶体和微体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骨架有几种主要类型?结构功能有何不同?9、鞭毛、纤毛和中心粒的结构模式。
10、试述生物膜的主要组成、功能以及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总结,见课件)。
11、膜蛋白有几种存在方式?其功能如何?(要点)12、怎样证明膜蛋白的流动性?04 细胞代谢1、概念:吸能反应、放能反应、2、物质穿膜运动有几种方式?主要掌握被动运输(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渗透、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特点。
3、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进行场所、主要物质变化(掌握物质名称即可)、能量变化,可以产生ATP的步骤。
4、什么氧化磷酸化?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总结3点)。
5、什么是发酵作用?产酒精的和产乳酸的发酵作用的主要变化和产能情况。
6、什么是光合作用?意义(总结)?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一.思考题1.解释以下概念: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认为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因此,资源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的自然物(阳光、空气、动植物等),也包括人类劳动产品(房屋、设备等),还包括无形的资产(信息、知识、技术)。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表全部有机体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活化石:软骨鱼:内骨骼为软骨的鱼类硬骨鱼: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性,已有膜骨加入的鱼类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拉丁学名:Granulifusus kiranus)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10万种。
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的最高级类群。
用果皮包着种子的植物。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介于蕨类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它保留着颈卵器,具有维管束系统,能产种子的一类高等植物蕨类植物:在植物界,蕨类植物开始出现维管束系统,是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配子体和孢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生活史有了明显的世代交替。
平时所见的蕨类植物,都是它的孢子体。
3.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细胞周期: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由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生长和分裂,到产生出子细胞为止的期限称为细胞周期。
4、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
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5、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
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6、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
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7、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
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8、伸缩泡:原生动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排泄功能。
9、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结构,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功能。
10、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11、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2、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对该生物有害。
13、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5、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分裂球在外,小分裂球在内,与般多细胞动物相反。
4.动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1、①形态学特征尤外部形态为最直观而常用的依据。
②生殖隔离、生活习性、生态要求等生态学特征均为分类依据。
③细胞学特征也已应用于分类工作。
④生化组成逐渐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⑤DNA核苷酸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新型快速测序手段及DNA杂交等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和应用。
2、物种是分类系统上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
种是动物进化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形式。
3、①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
②植物细胞有质体,动物细胞一般无。
③植物细胞质中有较大的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很大的中央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无液泡或只有小的液泡。
④植物细胞一般无中心粒,动物细胞一般有中心粒。
此外,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有区别。
4、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分为前、中、后、末期,但其主要特点是由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组成,分别称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在两次分裂之间一般有一短暂的间期,在此期间不进行DNA的复制。
由于细胞核分裂了两次,而DNA只复制一次,因而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变成了单倍体。
减数分裂I的前期经历时间很长,过程也复杂,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减数分裂对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对遗传物质的分配、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对生物的进化发展也极为重要。
5、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分布在体表及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内表面及体内各脏器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等机能。
结缔组织: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细胞分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基质可以以液体、胶体或固体形式存在。
结缔组织几乎在高等动物全身各处均可见到。
11级生物分析思考题-生物分析思考题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几种?请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和分析特性。
20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构型,氨基和羧基都连在α-碳上. 除了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的α-C都具有手性,即每种氨基酸都存在两种互为影像的对映异构体。
1、R为脂肪族基团的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异亮氨酸,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即α-碳和β-碳原子。
2、R为芳香族基团的氨基酸:酪色苯丙:三种芳香族氨基酸都吸收紫外光,在中性pH条件下,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紫外吸收峰在280nm,而苯丙氨酸的在260nm,大多数蛋白质中都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或其中的一种,所以溶液中280nm吸收的测量常用来估算蛋白质的浓度3、R为含硫基团的氨基酸:半胱甲硫:4、R为含羟基基团的氨基酸:丝苏:苏氨酸:象异亮氨酸一样,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即α-碳和β-碳原子,通常出现在蛋白质中的L-苏氨酸只是4种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
5、R为含氨基的氨基酸:精氨酸(α -氨基-δ-胍基戊酸):是20种氨基酸中碱性最强的氨基酸,它的侧链胍基离子的pK a值最高(pK a=12.5)。
6、R为酸性羧基基团的氨基酸:谷天冬:7、R为含酰胺基团的氨基酸:谷天冬:天冬酰胺(α-氨基-β-羧基丙酰胺)和谷氨酰胺(α-氨基-γ-羧基丁酰胺)分别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酰胺化产物。
8、R为亚氨基的氨基酸:脯羟基脯:脯氨酸(β-吡咯烷基-α-羧酸)和羟基脯氨酸不同于其它19种氨基酸,它含有一个二级氨基,是亚氨基酸;它的α-碳也是手性碳2.什么叫肽、多肽、残基?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通过形成的酰胺键将两个氨基酸连接在一起,这个酰胺键称之肽键肽(peptide):氨基酸缩合生成的产物称之肽多肽:6~30个氨基酸以酰胺键(即肽键)形成的氨基酸聚合物片段称之为多肽。
残基:多肽键的形成使氨基酸失去了氨基和羧基,分子的保留部分(主要是侧基R基)称为残基,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组分。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2、3 )。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2、3、4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 1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 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 2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 1、2、3、4 )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渔猎)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绪论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答:(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严整有序的结构;(3)新陈代谢;(4)生长发育;(5)繁殖和遗传;(6)应激性和运动;(7)适应;(8)演变和进化。
2.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答:(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3.学习生物学有何意义;答:(1)研究生命的构成和存在形成;(2)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3)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4.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答:生命科学与现在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人类生存和健康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密切相关,是21世纪初叶的主导科学,将会起到核心作用,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5.你认为应该如何学习生物学;答:(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提出问题富于想象;(3)把握生命的层次;(4)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5)了解现代生物前沿的研究进展。
6.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描述法;(2)实验法;(3)模拟法。
第一章1.举例说明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答:例如铁是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氟与牙齿的健康有重要关系,碘是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铬可以协助胰岛素起作用,其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
2.请说明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答:水在细胞中参与生理过程,既是溶剂,又是物质运输的介质,生物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废物的排除以及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要有水,此外,水的比热大,可以保持机体的体温;无机盐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以游离态的盐类存在,在细胞中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它们对细胞的渗透压和PH有调节作用。
同时为细胞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另一种则与有机物结合,以结合态存在,组成具有特殊性质的蛋白质或作为酶的辅助因子。
3.细胞中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举例说明他们在生命活动中的的重要作用;答:糖类: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和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多糖在细胞中用途广泛可以作为贮存物质或结构物质,淀粉多贮存在植物种子或块根、块茎中,糖原主要贮存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形式之一,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以及昆虫等节肢动物外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脂质:皮肤表面,毛,羽,植物叶、果实表面都有蜡质层覆盖;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维生素A、维生素D、各类固醇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对机体正常代谢起着调节作用;蛋白质:植物种子中的蛋白质和动物蛋白等是供生物营养生长之用的蛋白质;蛋白质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细胞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神经传递及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还作为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核酸:是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遗传,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以及在蛋白质分子和其他细胞成分的合成中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解释以下概念: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圈、生态系统、活化石、软骨鱼、硬骨鱼、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学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他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
生物圈是地表全部有机体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是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
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最先表现在生物圈,而生物圈的破坏又往往带来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说生物圈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有人把生态系统概括为: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环境
或: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环境系统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
在生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些生物在几百万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于是相应地就形成了一些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它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被称为“活化石”。
软骨鱼:内骨骼为软骨,常以钙质沉淀加固;
体被盾鳞或光滑无鳞;
歪型尾;
无鳔;
卵大而少,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
硬骨鱼类:
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性,已有膜骨加入;
体外被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
鳔通常存在;
雄性腹鳍内侧无鳍脚(少数有生殖足);
卵生,卵小而多(少数卵胎生,如鳉形目的食蚊鱼)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生物多样性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一层含义,即景观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是一块区域,依法划出一定的面积,有明确的边界,这个区域,包括陆地、陆地水域和海域。
自然保护区的区域不是行为区域,而是自然区域,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界中部分区域
自然保护区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经济区域,不以经营为主,而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为主。
自然保护区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经济区域,不以经营为主,而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为主。
(三个类别九个系统)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分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的一门综合学科。
资源的分类有哪些?
按资源根本属性不同,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按利用限度不同,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按其性能和作用特点,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的分类有哪些?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他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
按传统体系,生物资源可分为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又可以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划分为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荒漠资源、沼泽资源等;动物资源按其类群可分为哺乳动物资源、鸟类资源、爬行动物资源、两栖动物资源以及鱼类资源等。
按其位置,可分为水体生物资源和陆地生物资源,水体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淡水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按其作用功能,可分为食用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观赏生物资源、能源生物资源和环境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有哪些?
海洋生物约有20万种,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和海洋微生物,依其生活习性又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
各渔区有哪些特点?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哪些?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两栖类动物资源有那些主要特征?
爬行类动物资源有那些主要特征?
鸟类动物资源有那些主要特征?
哺乳动物资源有那些主要特征?
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菌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经济价值。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价值。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分类亚门、价值。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科?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资源的分类(代表动物)及基本特征。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昆虫代表动物、昆虫资源的价值。
鱼类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药用资源
试述生物资源的特性?
我国的保护动物大类的代表动物。
鸟类的主要类群(代表鸟)。
各类动物资源的纲目科属种。
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
产生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中国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
保护生物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