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14
2023太原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何以战(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
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滑稽:能言善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故意把问题弄得错综复杂,让人莫衷一是。
B. 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十分独到,局外人难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C. 他的演讲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
D. 他们之间的友谊由来已久,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B.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C.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复习功课。
D. 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能重蹈覆辙,走上战争的老路。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B.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C.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老师问道。
D. 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下列句子中,对划线部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他独自一人走过这个城市”中的“独自”是指一个人孤单地行走。
B. “虽然他很努力,但还是没有取得好成绩”中的“虽然”表示条件。
C. “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中的“但是”表示转折。
D. “仿佛置身于仙境”中的“仿佛”表示比喻。
5.下列句子中,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文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强调仁爱、和谐、中庸、诚信、孝道等,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3太原市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乙文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②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节选)注释:①此:指滁州。
②上:皇上。
③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掇幽芳而荫乔木(拾取)B.因为本其山川(根据)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D.太守谓谁(对……说)(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书以名其亭焉/且焉置土石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以君之力C.宴酣之乐/四时之景,无不可爱D.朝而往,暮而归/博学而笃志(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乙文中,作者取亭名为“丰乐亭”的原因是: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也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D.甲乙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
乙文多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甲文还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①,②用典故揭示将士思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岳阳楼记》中③,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而庄子《逍遥游》中用④,两句比喻来描述鲲鹏奋力起飞时的情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⑤,以比喻叙写国事和身世悲惨,这些句子都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2、名著阅读(8分)3、成语积累(4分)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
此次全民战“疫”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他们①,跟死神赛跑,在一次次逆行中彰显着②的精神。
③(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踏实)的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更是最美逆行人; ④(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舍昼夜、风雨无阻,用行动筑牢防疫屏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有太多让我们动容和难忘的瞬间,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1)①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A、殚精竭虑、舍己为公B、处心积虑舍己为公C、殚精竭虑、见义勇为D、处心积虑、见义勇为(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④的成语。
4、将下面的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
(3分)(只填序号)①虚心竹有低头叶②千秋人物我神交③傲骨梅无仰面花④清风明月本无价⑤一案诗书风醉阅⑥近水遥山皆有情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
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阅读让人心生安宁,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
”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
”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澈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
”穿越时空倾情交流,酣畅淋漓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6、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学校视力防控中心向同学们发出了爱眼护眼的倡议,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太原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德以化人,财勿累己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①庸愚者转为上达②,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已,而以有财乱世,其累尤深。
(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注释】①下流:品性低下。
②上达:品性高尚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多有败行/必能使行阵和睦B.总为一利字看不破/而或长烟一空C.学业之不进/虽欲言,无可进者D.其累尤深/水尤清洌(2)请用三条“/”个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3)结合选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太宗好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自真草①书屏风,以示群臣。
笔力遒动,为一时之绝。
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
时或留心,犹胜弃日。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骨力。
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尝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
帝操笔作飞白草,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
散骑常侍刘洎②,登御床③引手,然后得之。
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
太宗笑曰:“昔闻婕妤④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竟不加罪。
选自《太平广记》(注)①真草:书体名称,下文“飞白草”亦同。
②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③御床:皇帝用的坐卧之具。
④婕妤:指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2)从选文看,“自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操笔作飞白草”可以看出唐太宗________;从“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可以看出唐太宗________。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23年山西语文中考试卷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倏忽(shū)拗口(ǎo)B. 嗥鸣(háo)踌躇(chú)喑哑(yīn)C. 蓦然(mù)蜿蜒(wān)惆怅(chòu)D. 缥缈(miǎo)滑稽(jì)狼藉(j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小说。
B.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绘,赞美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观沧海》是曹操的一首乐府诗,“观”的意思是欣赏。
D.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词,“天净沙”是词牌名。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怀念童年生活的情感。
B. 《我的老师》通过七件小事,刻画了一个温柔慈爱、严谨认真、热爱学生、平等待人、教诲有方的老师形象。
C.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D.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登上黄山,俯瞰脚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B. 秋天的公园,落英缤纷,黄叶满地,游园的人络绎不绝。
C. 我觉得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在全班同学中出类拔萃。
太原五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贴,惊曰:“此贴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
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
李乃叹曰:“彼众我寡。
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1)选出加下划线词意相同的一项( )A.一日,潞公会客/是金陵人,客此B.出书画/与朱元思书C.具以白潞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急令人归/男有分,女有归(2)用三条“/”在下列句子应该加标点地方划开。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3)你怎样评价文中,“坐客”的行为?2.阅读选文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坐凌事当并诛/坐以待毙B.淮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C.淮与宣帝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特原淮妻/原形毕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3)结合选文,说说宣帝为什么“特原淮妻”。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太原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
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
母微笑曰:“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②俟其欣悦________③少痊________④然则何以解忧_______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母授以《礼记》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安陵君其许寡人D.而病辄能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山西中考语文卷子20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拗口(ǎo)拗断(ǎo)B. 吆喝(hè)喝彩(hè)C. 哽咽(yè)咽喉(yān)D. 骈文(pián)并骈(bìng)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臃肿缭亮人迹罕至人声鼎沸B. 鉴赏博学来势凶凶截然不同C. 丑陋搓捻油然而生不求甚解D. 丑陋繁衍美不胜收花团锦簇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夏天的雨真是与众不同,就像是夏姑娘那黄豆大的眼泪似的,顺着她那刁蛮、火辣的脾气,说下就下,且爆发力极强,让人猝不及防。
C. 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
D. 这座古老的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真可谓坚如磐石。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儿时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B. 我不知道成千上万的国人为之兴奋、激动、赞叹、感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C. “应该感谢它们,”父亲说,“感谢它们风餐露宿。
”D.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我的老师》的作者是魏巍,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版
一、阅读理解
A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B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C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二、短文改错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每行划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三、单词拼写
请根据上下文和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的正确形式。
四、书面表达
请根据提示,完成一篇100字以上的作文。
五、段落选择
根据段落的内容和顺序,选择正确的选项。
六、阅读填空
请根据文章内容,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以上为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
具体详情请参考附件中的word版文档。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模拟内容,非真实考题及答案。
太原市初三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 子墨子解带为城B. 公输盘踌躇C. 子墨子九距之D. 公输盘服答案:A. 子墨子解带为城:子墨子,指墨子;解带,解开衣带;为城,作为城墙。
B. 公输盘踌躇:公输盘,指公输班;踌躇,犹豫不决。
C. 子墨子九距之:九,多次;距,抵御。
D. 公输盘服:服,认输。
(2)翻译下列句子。
A. 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矣。
吾不言。
”B. 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攻宋矣。
吾不攻宋矣。
”答案:A. 墨子说:“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原因,我不说。
”B. 墨子说:“我知道你用来攻打宋国的原因,我不攻打宋国了。
”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章中“他”指的是谁?答案:文章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的父亲。
(2)文章中“她”指的是谁?答案:文章中的“她”指的是主人公的母亲。
二、数学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3x - 2)(2x + 3)答案:6x^2 + 7x - 6(2)(x + 4)^2答案:x^2 + 8x + 162. 解下列方程。
(1)2x - 3 = 7答案:x = 5(2)3x + 5 = 14答案:x = 3三、英语1. 单项选择。
(1)What _______ you do last weekend?A. didB. doC. doesD. are答案:A(2)She _______ to the park yesterday.A. wentB. goC. goesD. going答案:A2.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Passage:Last Sunday, Tom and his family went to the park. They played games and had a picnic. Tom's sister, Lily, flew a kite. In the afternoon, they went home.(1)What did Tom and his family do last Sunday?答案:They went to the park.(2)Who flew a kite?答案:Lily.四、物理1. 计算下列物理量。
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20分)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长城有许多特点,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巍峨壮丽。
从石头、砖块一块叠加而成的长城可以傲视群山,令人赞叹不已。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长城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问题:长城有哪些特点?2. 阅读下面短文,判断正(√)误(×)。
成语是汉语的常用词语,通过成语可以加深语文学习效果。
下面列举的五个成语是:天人合一、一步一个脚印、如火如荼、助人自助、井底之蛙。
1)天人合一是指自然与人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一步一个脚印是形容人们不急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路。
() 3)如火如荼是指形容事物热闹活跃、一片繁华的景象。
()4)助人自助是指人们应该自己主动帮助自己,不依赖别人的帮助。
()5)井底之蛙是指人们眼界狭窄,只看到狭小的一隅而不懂得放眼全局。
()二、选择题(共15分)1. 下面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中,哪个是形容词?A. 床B. 公 B. 大 D. 红C. 高2. 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语属于疑问代词的是:A. 他们几个笑得非常开心。
B.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C. 哪一个是你的钥匙?D. 这里是他办公的地方。
三、完成句子(共15分)1.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需要_______技术来改善环境。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3. 我们应该_______地保护动物,而不是伤害它们。
4. 学习要有_______,不能只埋头苦学。
5. 放假期间,请大家不要_______花草树木。
四、作文题(共3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告诉他你们学校举行的一次节约用水主题活动。
1. 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2. 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3. 你对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以上就是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的内容。
(解析)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WORD版)
本文主要解析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试卷共分为阅读理解、写作和综合能力三个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多篇阅读材料,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本次考试的阅读材料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等不同文体的作品。
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
写作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展开写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本次考试的写作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考察考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能力。
题目形式多样,包括改错、连词成句、选择填空和补全句子等。
注意:由于版权保护和试卷保密的原因,本文档无法提供试卷
内容的摘录。
> Note: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given, I have provided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document without quoting any unconfirmed content.。
2023年山西太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1. 三晋碑林院荟萃了数量众多的明清文化名家楹联,左侧的两个七言联碑便出自于此。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碑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字体端正秀美,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劝勉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
贪 C.字体灵动飘逸,以竹、兰比喻君子高尚纯粹的节操和品格。
D.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读书证验古今,弹琴调和心性的人生乐事。
甲:(C) 乙:(A)甲:(▲)乙:(▲)【诗文盛世花香中的大美中国】2.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
小文:“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二、读·思(38分) (一)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分享选文·缅怀革命先烈】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
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是一套用于测试考生初中毕业时语文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试卷,旨在衡量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这份试卷包括了多个部分,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和作文等。
以下是一些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示例:
1.选择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喧嚷良晨美景忍俊不禁短小精捍
B. 葱笼赏心悦目脍炙人口不屑置辩
C. 悠长走头无路力挽狂澜心旷神怡
D. 蝉蜕见贤思齐深思熟虑一筹莫展
2.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谈谈你对“二者不可得兼”的理解。
总结: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是一套用于测试考生初中毕业时语文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和作文等多个部分。
这些试题旨在衡量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这些试题,可以评估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山西省中考真题语文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一样旳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旳下一句对旳、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字体:______________解析:仔细观测这幅书法作品,发现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可以判断出为隶书。
书写时,笔划要清晰,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答案:隶书一寸光阴不可轻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旳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3)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4)马作旳卢飞快,______________。
(《破阵子》辛弃疾)(5)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6)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纪昀)(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旳“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旳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旳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旳原因。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旳写法。
答案:(1)在河之洲(2)报君黄金台上意(3)杨花落尽子规啼(4)弓如霹雳弦惊(5)箫鼓追随春社近(6)不知其两者多矣(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二、读·思(38分)(一)“初心”是一种美好旳词汇,它关乎生命旳价值和人生旳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毕下列各项任务。
2023山西中考语文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A)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读书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首先,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这样,我们的眼界就会变得更加宽广,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其次,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了解到很多事实。
这些知识和事实会丰富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有学问。
此外,读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关爱他人,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
总之,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感和思维能力。
所以,让我们都多读书,让书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1. 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B.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C. 读书可以培养情感和思维能力D. 读书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2.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
A. 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B. 不同的文化和思想C. 人类智慧的结晶D. 人类文明的宝库3.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
A. 很多知识B. 很多事实C. 作者的情感和思想D. 人类智慧的结晶4. 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加()。
A. 理解和关爱他人B. 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C. 开阔视野D. 增长知识5. 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A. 让我们都多读书B. 让书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C. 读书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D.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二、写作(共20分)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
2023太原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畅通,昌盛。
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食食: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_______④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①书有弗记者乎?(3)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或方法。
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
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悉:知道。
③兹:现在。
④汝:你。
⑤业:已经。
⑥资:钱财,费用。
⑦即:就,便。
⑧告罄:财务用尽。
⑨苟:假如。
⑩特:不过。
⑪恃:倚仗,依赖。
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本来。
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给予。
⑯函:信件。
⑰毋:不要,不可。
⑱负:辜负。
⑲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________②求学宜先刻苦________③特汝不应若是耳________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同“避”)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义)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
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
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
督盗同知①王某者怯不救。
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
甫三日,贼复劫大昌。
祯趣同知行,不应。
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
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 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
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
既渡,两人见贼即走。
祯被围半日,误入淖②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
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
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
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
子广鬻③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榇④既行,马夜半哀鸣。
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节选自《明史·王祯传》,有删改)【注释】①同知:官名。
②淖(nào):烂泥。
③鬻(yù):卖。
④榇(chèn):棺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祯面数之责备________②祯击杀其魁,余尽遁________③两人见贼即走 ________④王同知得马,不偿直 ________(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等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
②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 (王同知)吐血而死。
(3)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③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④予子冠履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B.所欲有甚于生者万事莫贵于义C.故不为苟得也必不为。
何故?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
6.诗歌鉴赏题寺壁①[宋] 冯京韩信栖迟②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
吁嗟③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项羽[宋] 张耒沛公百万保咸阳④,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注释]①冯京,北宋大臣,曾三元及第。
当时没有考中,客居余杭,因事被官府通缉拘捕,处境困窘,题小诗于所居寺壁。
②栖迟:飘泊失意。
③吁嗟:叹息。
④刘邦曾带兵攻占咸阳,秋毫无犯。
咸阳,秦朝都城。
项王亭①赋[唐] 李德裕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歌既阕②而甚悲,酒盈樽而不御。
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
季③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
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追昔四隤④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重瞳⑤电注,叱汉千骑,如猎狐兔。
谢亭长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彼群帅兮犹惧;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
周视陈迹,缅然⑥如素。
听乔木之悲风,谢高秋之零露。
因献吊于兹亭,庶神灵之可遇。
(节选自《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2012年6月第1版)[注释]①项王亭:在安徽和县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