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用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采用总平面设计图纸的形式完整、明确、准确地表示出来.总平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可分为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两大部分.由于我们组设计的整个厂区地势平坦,我们只做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的内容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设计(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经营管理办公室、职工生活设施、绿化带),交通运输设计,工程管线布置。
一、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相互关系Array食品工厂以生产为主要目的,因此以生产车间为中心,其他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围绕着生产车间布局,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设计依据与原则2.1 设计依据根据市场上茶饮料的盛行,各种各样的品种淋漓满目,生产一种新产品是发展的需要.自己投产建立年产10万吨茶饮料加工厂,设计主要以国内饮料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应用CAD技术,完成初步工艺设计。
2.2 设计原则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特点为指导思想,将最新的科技成就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机械设备应用到设计中去。
必须认真考虑,技术上的可靠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与当地具体情况想结合,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精巧、耐用、安全的目的。
2。
3 建厂目的要求茶厂是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的活动中心。
建厂的目的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短周期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合格产品,并以进入市场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建立茶厂必须符合交通便捷、通讯方便、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要求.2.4 厂址选择建立一间工厂首要是厂址的选择。
选择厂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茶树鲜叶是活体,含水量高,能呼吸,不能长时间挤压,所以不宜作长距离运输;2.茶树鲜叶的鲜叶运输量是成品茶的4—5倍,运输量大,运输装载要求高;3.鲜叶加工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给管理茶园的部门,以便调整原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加工的顺畅好和发挥原料的最大利用价值;4.鲜叶生产具有不平衡性,高峰期的鲜叶要及时处理;5.茶叶加工属于食品加工的范畴,要求安全卫生,环境良好年,无污染源;6.加工的产品商业性强,要快制快运。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2.0.5 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0运输线路Transport route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等线路。
2.0.11工业站Industrial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区或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工业企业外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2企业站Enterprise 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第1. 0. 3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1. 0. 4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力求通过改建、扩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更趋于合理,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设施对生产的影响。
第1. 0. 5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其设计方案。
第1. 0. 6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附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厂址选择第2. 0. 1条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第2. 0. 2条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第2. 0. 3条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保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第2. 0. 4条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
并应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2.0.5 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0运输线路Transport route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等线路。
2.0.11工业站Industrial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区或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工业企业外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2企业站Enterprise 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工厂总平面设计工厂总平面设计一、引言工厂总平面设计是指对一个工厂的整体布局、建筑和设备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机工程,实现工厂运作的高效稳定。
在本文中,将展示一种2000字的工厂总平面设计。
二、工厂总平面设计的原则1. 生产流程优化:优化工厂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布局各个车间和设备,减少物料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降低物流和运输成本。
2. 空间和资源最大化利用:充分利用工厂的空间和资源,提高物料和设备的存储效率。
合理规划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设备能够安全运转并保持工作效率。
3. 人机工程:考虑到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设计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合理布置工作区、休息区和设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4. 环境保护:在设计中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
合理布局和配置工厂设施,减少噪声和废气排放。
三、工厂总平面设计方案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设计了一个工厂总平面,分为三个主要区域:生产区、行政区和辅助区。
1. 生产区设计生产区是工厂的核心区域,需要合理布局各个车间和设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运输成本。
(1)主要车间布局:a. 原料仓库:位于工厂的西边,附近有货车停车位,方便原料的运输。
仓库内采用货架存放原料,利用空间最大化。
b. 生产车间:位于工厂的中部,沿工厂南北向布置,确保物料在各个车间的流动便利。
生产车间之间设置合理的封闭传送带和连续加工设备,减少物料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 成品仓库:位于工厂的东边,附近有货车停车位,方便输送出货。
成品仓库采用货架存放成品,利用空间最大化。
(2)设备布局:根据不同车间的生产流程和设备需求,合理配置设备。
设备之间的布局要考虑到物料的流动,尽量减少物料的移动时间。
在每个车间内,设备之间的布置要合理,以提高运转效率。
2. 行政区设计行政区是工厂管理和办公区,需要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以保证管理人员的高效工作。
工厂总平面设计名词解释工厂总平面设计是一种基于工厂的土木工程设计。
它定义了一座工厂的规划设计、生产工艺布局和技术要求,包括建筑物的布局、机械设备的安装、重要管线的分布以及地基、排水和抗震工程等构成。
工厂总平面设计是由专业的土木工程师完成的,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工厂的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保证工厂建设和使用中具有完善的性能与经济效益。
工厂总平面设计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设计布局。
工厂总平面设计的开始,就是根据工厂的场地形态,将工厂的主要建筑物和设备安排在合理的位置,实现工厂的整体性。
同时要考虑地基、排水和抗震工程的要求,以确保工厂的安全性。
二、重要设备布局。
重要设备是工厂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总平面设计中重要设备的安排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重要设备可以安排在一个安全、整洁、易操作的地方,以便工厂生产过程中更有效地进行操作维护。
三、水管及电气管道布局。
在总平面设计中,特别要注意水管及电气管道的布置,因为它们对工厂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水管及电气管道要安排在易于检查和维修的位置,以便于灾难时进行应急处理或者做长期的维修和保养。
四、外部环境布局。
在总平面设计中,也要考虑工厂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中央供气和排水,道路交通,煤气输送等。
这些布置要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并且要遵守当地的发展规划,以保证工厂环境及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整个工厂总平面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考虑了工厂的土木和技术要求,其中有很多复杂的计算和设计,要求设计者对工程的实施细节把握的非常准确,否则就可能导致工厂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错误,给工厂施工建设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设计者必须细心谨慎,全程把握工厂总平面设计的实施进度,确保设计的质量,为工厂的顺利建设及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篇一: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3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1993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果汁果酱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美汁源生食品有限公司
工厂总平面设计图
道二种,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主干道宽10m生产车间之间次干道宽4~6m。
道路、广场及硬化地面面积约3433平方米。
根据项目规模和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厂房之间、厂房与道路应保持一定距离绿化带,厂区内各车间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地选用植物材料,尽快发挥绿化效益。
在不影响交通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运行和维修条件下,在正对主入口西侧以集中的绿地为主,其树种选择宜为观赏性强的小乔木白玉兰及叶片纤秀艳红的红枫等。
生产用房及辅助四周绿化组成部分是以行道树和沿路绿地为主,形成带状绿化包装材料车间与动力设施之间绿化带多以树木为主,绿地为辅。
绿化面积4080平方米,绿化系数为33%
5、工厂建筑面积估算。
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
摘要: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是建筑工程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大型的工厂建筑相继涌现,这对于早期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我国的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
Abstract: The total graphic design of the facto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must go through a large factory buildings have emerged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higher demand for early architectural graphic desig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ed issues of graphic design in our factory building.
Keywords: factories, construction, general layout, design
一、前言
1、建筑总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完善的建筑总平面设计, 就会使一个建设项目的总体分散、紊乱、不合理, 造成无计划的盲目建设。
这既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合理组织, 又影响建设的经济效果和建设速度, 也破坏了建筑群体的统一与完整。
总平面设计,是场地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技术性、功能性、工程性应用,过去一些建筑师往往注重于建筑方案设计,对总平面设计既没有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实际的综合协调能力,往往变成了建筑方案的总平面化,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与城市规划和总平面使用功能的矛盾,同时反过来降低了建筑方案的质量,使方案出现结构性矛盾,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所以, 当一个项目批准确定后, 就必须在已确定的用地范围内, 合理、经济地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
2 总平面设计受制约的各方面因素
总平面设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城市规划到相关法规规范、场地现状、使用功能要求甚至风水理论。
实际设计中要从各种制约因素入手,综合解决各种矛盾,反复推敲,反复调整,反复比较才能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建筑总平面设计就是根据一个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和使用功能要求, 结合用地条件和有关技术要求,综合研究建筑物, 构筑物以及各项设施相互之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布置、交通运输、管线综合、绿化布置等问题, 充分注意利用地形、节约用地, 使该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和各项设施组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并与周围环境及其他建筑相协调而进行的设计。
一个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通常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研究了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各种管线和绿化相互关系, 并根据用地地形、地质、气象等条件进行相适应的具体布置, 用图纸表示出来。
三、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及要点
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 1) 合理地进行用地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工程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布置;
( 2)结合场地地形现状, 确定场地排水、计算土方工程量、建筑物和道路的标高; 合理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
( 3)根据生产使用要求,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搞好道路网布置, 组织好厂内外的人流、运货路线等
( 4) 协调室内、外及地上、地下管线敷设而进行的管线综合布置;
( 5) 配合好环境保护, 布置厂区绿化, 考虑处理“三废”和综合利用的场地位置。
( 6) 与工艺设计、交通运输设计、公用工程( 水电气供应等) 设计等相配合。
2、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 1)节约用地, 紧凑布置。
积极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 紧凑合理布置建、构筑物, 建、构筑物间距不能任意扩大, 但也不能过分缩小, 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满足防火、安全、通风、日照等的要求, 最大限度节约用地。
( 2)建筑物的平面轮廓, 宜采用规整的外形, 建筑平面轮廓设计成方形、长方形, 避免采用不规整或复杂外形造成大片用地浪费。
( 3)充分利用厂区边角、零星地布置次要辅助建、构筑物、堆场等; 有铁路
运输的工厂, 应合理选择线路接轨处, 使铁路进厂专用线与厂区形成的夹角控制在60°左右, 以减少扇形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
( 4) 尽量少占不占良田好土, 充分利用荒地、坡化、自动化, 以适应工艺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车间之间的合并平面图见图1。
地、劣地及河、湖、海滩地。
( 5) 将分散的建筑物合并成联合厂房, 可以节约用地、缩短运距和管线长度, 减少投资; 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 以适应工艺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车间之间的合并平面图见图1
四、总平面设计应与实际相结合
1、问题的提出
某公司办公和生活区域的原总平面设计见图1。
由图1 可见: 办公楼前的道路不太流畅, 周边场地显得零乱、楼前不开阔; 综合楼北侧实用面积太小、较拥挤, 不能满足正常使用。
2、设计改进
修改后的图纸见图2, 按修改后的图纸施工后,整个区域开阔、简洁、美观大方, 人员、车辆进出方便, 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五、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策略
总平面设计图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场地内的落实后与建筑方案设计前期的衍接阶段,反映了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总平面化两方面的成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落实:
1、总平面布局
它包括场地分区、实体布局、交通安排、绿地配置,从宏观上进行大块安排,是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工作,它确定了各构成元素的各自形态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确定了整个场地的基本形态。
首先,根据场地的使用功能内容进行分区,采用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场衡布置的手法落实各项功能内容,并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粗略地把场地分为几个功能块,然后进行实体布局,包括场地内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由于这些元素具有明确的三维体形体量,由此开始形成了建筑方案的空间雉形,也形成了场地的“图底”关系和整体形态。
这一步是设计过程中最
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步,往往花费建筑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须反复修改、反复调态,甚至打倒重来。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建议把这一阶段单独提出来成为设计过程独立而重要的一个步骤,克服急于上方案设计阶段的盲目冒进心理,冷静处理各种矛盾。
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与业主沟通的基础上形成总平面设计后,预先与规划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把规划条件书目尚未明确的因
素确定下来,调整和充实设计,争取规划审查部门对业主的使用要求和总平面设计意图的理解和支持。
保证设计不与规划发生矛盾冲突,审批时能一次通过。
(2)与勘察、结构、水电设备各专业设计人员沟通交流。
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与各专业发生大的、结构性的矛盾,造成设计上的先天性缺陷或返工。
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果是项目策划和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落实,直接影响着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
这一过程能避免造成下阶段方案图、建筑、结构、水电设备等施工图的重大修改和返工,客观上提高了方案的设计质量,整体加快了设计进度,建筑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执业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对这一阶段的控制能力,有效控制,服务社会。
2、详细设计
它是总平面布局的充实和延伸,也是调整布局、修饰和完善场地细部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有场地内道路骨架布置,停车场布置、竖向布置、管网布置、园林绿化布置等,这一阶段多是具体性和实在性的工作,偏重技术性和规定性,是总平面布局的细化量化过程。
建筑师应用专业知识,与水电设备和环境园林设计专业密切配合,最终完成总平面设计。
有经验的建筑师从一张总平面设计图上就能看出设计人员的功底,也能想象出功能使用情况和整个场地的空间形态。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找出了工厂建筑的总平面的要点及内容,并举出了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希望能对我国的工厂建筑总平面设计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子其. 总平面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四川建材. 2007(04)
[2] 戴夕华.浅谈总平面设计[J]. 四川建材. 2009(01)
[3] 黄阳媚.对总平面设计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J]. 建材与装饰(下旬
刊). 2008(04)
[4] 袁征兵.论述平面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0(29)
[5] 刘恒玲,张立鹏.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6] 郑玉萍.实施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J]. 甘肃科技. 2005(07)
[7] 刘国祥.论城市规划的稳定性[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03)
[8] 罗宏.对金沙县城市规划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