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精题精练--三次工业革命复习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828.33 KB
- 文档页数:17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
”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2.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3.“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表明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5.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6.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1863年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1863年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1865年美国“全国劳工同盟”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7.如图所示的人物是A.但丁B.贝多芬C.达尔文D.马克思8.“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柰尔,就一定要实现。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3)一、选择题1.“18世纪中期,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材料叙述的是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改良C.电动机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2.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3.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时间工人组织概况1851年美国“机器工人混合工会”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1860年英国“工会委员会”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1863年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1863年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1865年美国“全国劳工同盟”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4.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5.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6.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外来人口的增加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8.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中考题解析1.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人是()A.瓦特B.本茨C.斯蒂芬森D.莱特兄弟答案:A2.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这表明人类开始进入()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答案:B3.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B.在线购物,网络订票C.楼上楼下,电灯电话D.车马劳顿,家书万金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线购物,网络订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选B项。
答案:B4.下表反映了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时间,这最能说明()A.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B.科研领域不断发展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D.科技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答案:C5.1492年10月,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
“新大陆”指的是() A.非洲的好望角 B.亚洲的印度C.亚洲的菲律宾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答案:D6.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C.充分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答案:B7.下面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B.社会主义的探索C.告别“雅尔塔”D.经济全球化趋势答案:D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2.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3.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4.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5.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6.“开棉、清棉、摊棉……这一切工艺都是放在厂房里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
60年前要200—300人来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和机器就能完成。
”为此最应感谢A.瓦特B.斯蒂芬森C.富尔顿D.爱因斯坦7.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初中历史:30道工业革命练习题和答案1.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B)A. 交通运输业B. 棉纺织业C. 采矿业D. 冶金业2.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A)A. 蒸汽机B. 珍妮纺纱机C. 飞梭D. 水力织布机3.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A. 它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 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 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 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4.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C)A.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5.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证明(B)A. 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B.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C.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D. 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6.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的媒介是(A)A. 物美价廉的商品B. 具有威慑力的炮舰C. 先进的通讯手段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7. 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是(A)A. 亚洲国家大都成为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B.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C. 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8.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C)A.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9.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C)A. 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B. 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市场D. 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1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A. 生产力的提高B. 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C.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D.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加强11.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C.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D. 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12.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B.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C. 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逐渐恶化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13.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C. 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14.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B. 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被废除C.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逐渐建立D.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15.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对外扩张和侵略成为主流B. 和平外交成为主流C. 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的外交交往D. 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成为主流16.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B.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C. 自由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D.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封建主义思潮兴起17.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B. 社会科学得到迅速发展C. 技术科学得到迅速发展D. 人文科学得到迅速发展18.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主流B. 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C. 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D. 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B.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C.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D. 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2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欧洲中心论逐渐被打破B. 美国逐渐成为世界霸主C. 日本逐渐成为世界强国D.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21.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 英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C. 英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D.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22.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B.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C.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D. 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23.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B.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C. 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逐渐恶化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24.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C. 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25.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B. 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被废除C.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逐渐建立D.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26.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对外扩张和侵略成为主流B. 和平外交成为主流C. 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的外交交往D. 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成为主流27.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文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B.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C. 自由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D.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封建主义思潮兴起28.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科学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B. 社会科学得到迅速发展C. 技术科学得到迅速发展D. 人文科学得到迅速发展29.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主流B. 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C. 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D. 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30.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B.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C.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D. 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组小结的部分内容。
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年份1801182118311841占比70%60%55.7%51.7%——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3.“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表明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4.《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
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柰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你知道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吗()A.巴黎公社B.法国大革命C.英国宪章运动D.工业革命7.“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文中的“它”是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C.火车机车D.汽船8.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它将使人类出行发生重大变化。
这里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指A.火车B.轮船C.汽车D.飞机2.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3.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4.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
”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C.维护国家统一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5.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第一国际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6.《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工业革命D.里昂工人起义7.“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来自A.《共产党宣言》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9.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其主要原因是他( )A.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B.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创立了马克思主义D.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及答案(3)一、选择题1.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日不落帝国”的形成D.工业革命的完成2.“该宣言发表于1848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十月革命的爆发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的建立D.“第一国际”的成立3.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
”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4.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5.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外来人口的增加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6.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
”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C.维护国家统一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8.图片是直观的历史,能清晰地反映历史的脉络。
下面图片和下列哪一重大事件直接相关?( )A.新航路开辟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9.“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日不落帝国”的形成D.工业革命的完成2.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是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下列信息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的是A.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怀念过去的田园生活C.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之一是住房条件差D.1850年,英国煤铁产量居世界第一3.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下图中A、B所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D.巴黎公社运动十月革命胜利4.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这一论断是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5.“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种情况最早应始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6.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精编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精题精练--三次工业革命复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1. 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A. “三角贸易”的进行B. 殖民扩张和掠夺C. 《权利法案》的颁布D. 工业革命的完成2.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后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错误: 改正:3. 材料三 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针对材料三提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2分)4. 材料一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1760年1800年1830年1870年蒸汽机535160 2 060水车70120160230——摘编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
(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5. 【回眸历史】下面是晓荷同学整理的“三次科技革命下的日本”的图片。
图一 1853年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港口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
(1分)6. 19世纪,英国人发明了火车,使人类曾向往的日行千里成为可能。
7. 材料二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从材料二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应开始于( )A. 16世纪B. 17世纪C. 18世纪D. 19世纪好题精练1. 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