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金属矿物4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31
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四、参考资料1、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有色金属是指除去铁、锰和铬之外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大致上按其密度、价格、在地壳中的储量和分布情况、被人们发现以及使用的早晚等分为五大类:①轻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下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
这类金属共同点是: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②重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上的有色金属,其中有铜、镍、铅、锌、钴、锡、锑、汞、镉、铋等。
③贵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
)由于它们对氧和其它试剂的稳定性,而且在地壳中含量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故价格比一般金属贵,因而得名贵金属。
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大(10.4~22.4 g/cm3);熔点高(1189~3273K);化学性质稳定。
④准金属:一般指硅、锗、硒、碲、钋、砷、锑、硼、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⑤稀有金属:通常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发现较晚,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或在工业上制备和应用较晚的金属。
这类金属包括:锂、铷、铯、铍、钨、钼、钛、镓、铟、铊等稀土元素和人造超铀元素。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善于导电的金属也善于导热,按照导电和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常见的几种金属排列如下:Ag Cu Au Al Zn Pt Sn Fe Pb Hg 。
金属的延展性:金属有延性,可以抽成细丝。
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
金属又有展性,可以压成薄片,例如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
金属的密度:锂、钠、钾比水轻,大多数其它金属密度较大。
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硬度一般较大,但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
有的坚硬如铬、钨等;有些软如蜡,可用小刀切割如钠、钾等。
化学《金属与金属矿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等。
2. 使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让学生了解金属矿物的形成、种类及开采和提炼过程。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金属矿物的形成、种类及开采和提炼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矿物的形成、种类及开采和提炼过程。
2. 教学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矿物的形成和提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金属矿物的开采和提炼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锌等金属试剂,氧气,酸、盐等试剂。
2. 教学课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矿物的形成、种类及开采和提炼过程。
3. 参考资料:有关金属性质和金属矿物方面的书籍和论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如铜器、铁器等)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2. 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等,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3. 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反应原理。
4. 介绍金属矿物的形成、种类及开采和提炼过程:讲解金属矿物的形成原理,介绍不同种类的金属矿物,展示金属矿物的图片,讲解金属的开采和提炼过程。
5.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金属性质和金属矿物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调查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延性。
金属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内部和表层,其开采和利用对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与金属密切相关的是金属矿物,本文将介绍金属和金属矿物的相关知识。
一、金属的产生和分布金属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内部和表层,地球内部的金属存在于地幔和地核中,表层的金属大部分存在于岩石中或形成矿床。
从形成方式上看,金属分成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形成于地球内部并通过地壳活动或火山爆发达到地表的矿物,如黄铜矿、铁矿石、铜矿石等;次生矿物是指原来不是矿物的物质,由于地壳的变化和微生物、水流、压力等作用而形成的矿物,如铜蓝铜矿、赤铁矿等。
二、常见金属和其用途1.铁:铁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金属,主要用于制造钢铁材料,包括建筑、工具、机器和运输设备等。
2.铜:铜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导线、电器和通讯设备等。
3.铝:铝是轻质的金属,主要用于汽车、飞机和建筑等领域,也用于罐头、瓶盖等食品包装用途。
4.金、银:金和银是贵重的金属,用于制造珠宝和硬币等。
5.锌:锌主要用于防腐和制造锌合金等,也被应用于电池和化妆品等。
三、金属矿物的分类金属矿物根据其形成方式和成分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主要可以分为硫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等。
1.硫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是指含有硫原子的金属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等,是独立金属矿物中最常见的类型。
2.氧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金属矿物,其中最常见的是赤铁矿和铁石。
3.碳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是指含有碳酸根离子的金属矿物,如方解石和菱铁矿等。
4.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是指含有硅和氧元素的金属矿物,如长石和石英矿等。
四、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利用金属的开采和利用是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开采和利用金属矿物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勘探、开采、选矿、提炼等。
1.勘探:勘探是寻找金属矿床的过程,需要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以找到可供商业开采的矿床。
第4讲金属与金属矿物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基础梳理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有光泽,如铁呈色、铜呈色;(2)具有良好的性,如常用铜制作导线;(3)具有良好的性,如把铝制成铝箔,包装糖果;(4)具有良好的性,如用铁、铝制作炊具等。
2.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①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上生成一层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②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③“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在高温下,金(填“能”或“不能”)与氧气反应。
(2)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将表面积大小相同的镁片、锌片、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说明:在相同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3)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
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变成色,化学方程式为。
这就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重难点解析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1)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常温下为固态(汞是液态);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异性①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金属变成粉末状时,金属的颜色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铁粉的颜色是黑色、铝粉的颜色依然是银白色〕②金属在密度、熔点、硬度、导电能力、导热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3)用途:用作导线、饰品、炊具、灯丝等。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1)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2 2Cu O 2CuO ∆+。
(2)较活泼金属能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Fe+2HCl=FeCl 2+H 2↑。
①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