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复习提纲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67.06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大体框架1.古代文学史的划分: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文学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修辞手法的逐渐成熟、文体多样化、作家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二、夏商周文学1.夏代文学:《夏小正》、《史记》中记录的文学成果2.商代文学:甲骨文、《诗经》3.周代文学:《周易》、《尚书》三、秦汉魏晋文学1.秦汉文学:《楚辞》、史书体裁的发展2.魏晋文学:建安文学、乐府诗、骈文、魏晋之难3.创造性的文学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四、南北朝隋唐文学1.南北朝文学:乐府民歌、士人诗、佛教文学2.隋唐文学:唐诗的发展、辞章体诗、玄宗时期的文学繁荣3.文化交流与诗歌的发展:唐代与西域的交流、唐代与日本的交流、诗歌和绘画的结合五、宋元明清文学1.宋代文学:唐宋八大家、宋词的发展、宋代戏剧3.明代文学:洪武年间的文艺运动、明代小说的发展4.清代文学:四大传奇、三言、八旗文学六、文学理论1.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治身、齐家、治国、和天下2.文学批评的发展:修辞手法的研究、文体论争、诗歌的审美标准3.审美观念的转变:宋代理学对文学的影响、《红楼梦》的写作风格对小说的影响七、作家人物1.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屈原、诗经的作者、严子陵、张衡、刘勰、杜甫、李白、李商隐、苏东坡、白居易、王安石、辛弃疾、杨万里、陆游、曹雪芹等2.文学作品的背后人物:《红楼梦》的曹雪芹与高鹗、《水浒传》的施耐庵与罗贯中、《西游记》的吴承恩、《活佛骑鲸记》的吴祯八、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比1.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世界文学的异同2.中外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影响3.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九、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1.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与分析2.对历史背景的研究3.对文学理论的研究4.文学批评和评价方法的探索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详细拓展和调整。
最后,希望你能够有效地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一、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1.古代文学的出现和发展背景-人类语言的诞生与文学的萌芽-写作工具的演进与文字的形成-农耕文化与文学的初步成型-国家架构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2.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诗、赋、文、传-韵文和散文的区别与特点-文学应用于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流派3.古代文学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与仁爱思想-宗教信仰的影响-社会乱象与人性善恶的探讨二、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与代表人物1.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诗经》:反映周代社会风貌的诗歌集-《楚辞》:展现楚国风土民情的文学作品-《左传》:对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评论和记录-《庄子》: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品-《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描绘了他内心的痛苦与追求2.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管仲:《韩非子》中重要人物,享有“管仲称相”之誉-屈原:楚国诗人,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三、古代文学的出版及传播1.古代文学作品的保管与传承-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阐释-宫廷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传统2.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传播途径-传统的手抄本传播方式-印刷术的发明与书籍的普及-纸张材料的进步与文学作品传播的便利化四、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1.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渊源关系-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古代文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2.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古代诗歌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古代小说的揭示社会百态与审美追求-古代哲学文学的思想启迪与精神寄托五、复习方法和建议2.掌握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审美眼光和思维深度4.多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点和考题形式5.坚持每天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好的心态总结: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复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系统地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重要作品和代表人物,同时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学的概述
1.古代文学的时期划分和特点
2.古代文学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古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诗经》
1.《诗经》的特点和内容
3.《诗经》的主要传世版本和研究意义
三、《楚辞》
1.《楚辞》的特点和分类
2.《楚辞》的代表作品赏析
3.《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论语》
1.《论语》的背景和作者
2.《论语》的思想和主要内容
3.《论语》的意义和影响
五、唐诗
1.唐诗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唐诗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唐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六、宋词
1.宋词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宋词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宋词的艺术特色和意义
七、元曲
1.元曲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元曲的基本形式和代表作品
3.元曲在中国戏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明清小说的基本形式和代表作品
3.明清小说的题材和艺术成就
九、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阅读技巧
1.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如何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十、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1.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中的影响和传承
2.古代文学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启示和反思
3.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以上是一个关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复习提纲,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分
和扩展,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代表作品和相关研究内容。
同时,通过阅读原著、研究相关文献和参加讨论,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
欣赏,提高复习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讲1.概述先秦文学的进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进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历史时期。
第二章神话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要紧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事情怎么?2.《诗经》是怎么分类与编排的?3.汉代的传《诗》的事情怎么?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讲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挑选两篇举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妨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要紧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挑选《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举行分析。
7.《国语》的要紧艺术特点有哪些?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挑选《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举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明白。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啥是“三表法”?5.《老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要紧有哪些?6.谈谈你对老庄思想基本精神的明白。
7.以《逍遥游》为例,谈谈《庄子》散文的要紧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前秦时期的文学1.前秦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前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衰荣交替的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由于战乱和政治压迫,文学创作受到严重限制,出现了文学的衰落。
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1.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政治动荡,社会动荡,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悲壮、抒情的特点。
2.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陈情表》、《孔尚任表状》等,代表作家有陈寿、陆机等。
三、隋唐时期的文学1.隋唐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隋唐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豪放、骚气和儒雅的特点。
2.隋唐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鹿柴》等,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岑参等。
四、五代时期的文学1.五代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五代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忧愤、辽阔和浪漫的特点。
2.五代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观差》,代表作家有李煜、李清照等。
五、宋元时期的文学1.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风华绝代的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元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纤细、含蓄和深沉的特点。
2.宋元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等,代表作家有杨万里、文天祥等。
六、明清时期的文学1.明清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稳定但思想封闭的时期,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明清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懦弱、顺从和自卑的特点。
2.明清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儿女英雄传》等,代表作家有施耐庵、吴敬梓等。
七、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接受和吸收西方文学的同时,保留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些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绪论1. 文学与外在环境之关系2. 中国文学与宗教之关系3. 「文学通史」、「文学断代史」、「文学专史」的特性与重要著作4. 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的关系5. 历代文体兴盛与帝王提倡之关系6. 中国「文体」观念的演进与代表著作7. 「文学运动」的特质先秦诗经1. 简述诗经的作者与时代。
2. 孔子删诗之说的商榷。
3. 何谓「六义」,试举例说明。
4. 何谓「四始」?各家说法中裴普贤先生认为《史记》的四史说最为乎实,何故?5.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先秦散文1. 请简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梗概。
2. 先秦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先秦楚辞1. 何谓「楚辞」?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为何?2. 何谓「离骚」?〈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为何?3. 何谓「九歌」,九歌的文学特征为何?4.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先秦神话1. 何谓「神话」?中国神话的类型与题材有哪些?2. 请介绍几本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
先秦文论1.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莫不同祖风骚」,李白〈古风〉:「劣于汉魏近风骚」,何谓「风骚」?其代表的文学精神为何?汉赋1. 「赋」的文学特征如何?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如何?2. 汉代辞赋分「写物」、「言志」两大系统,请举例说明。
3. 汉赋全盛时期,重要赋家及其作品介绍。
4. 汉赋兴盛的的原因为何?5. 汉赋受到儒家何种理念的支持?此理念与实际相符的情形如何?6. 两汉赋体的演变与发展。
汉散文1. 两汉散文概述。
2. 请概述汉代散文的成就。
3. 试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4. 史记的文学价值。
5. 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王固认为:「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
」《史记》是否为谤书?试抒己见。
6. 试比较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文章风格、取材、内容之异同。
7. 试述王充之文学见解。
汉代诗歌1. 何谓「乐府」?乐府官署的兴废时期为何?与文学的关系如何?2. 郭茂倩《乐府诗集》有关汉乐府之分类如何?试列举诗例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υ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υ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υ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υ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υ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古代文学复习提纲文学常识:1.唐诗的分期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从军行》《王子安集•序》、卢照邻和骆宾王)和陈子昂盛唐:这时有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更有号称唐诗双子星座的李白与杜甫,他们的诗歌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高峰。
屮唐:元稹《遣悲怀三首》、白居易《长恨歌》侣导的新乐府诗,元稹、白居易为元白诗派,韩愈、孟郊为韩孟诗派,晚唐;有李商隐《锦瑟》《无题》,杜牧的优秀诗歌以及晚唐现实主义诗派学过的诗歌知道作者及内容:孟浩然《临洞庭》,王维《網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长相思二首》,杜甫《秋兴八首》,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耗金明灭》,李煜《虞美人》,欧阳修《戏答元珍》,梅尧臣《小村》,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苏轼《和子由涌池怀旧》,陆游《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文天祥《金陵驿》,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杨慎《临江仙》《三岔驿》,吴伟业《圆圆曲》,龚自珍《秋心》,黄遵宪《伦敦大雾行》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现代人的概念。
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八世纪后期的一次文体革命。
它的口号是“文以明道”,就是要求用散文来阐明儒家古道的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
“古文运动”不仅是一次文体和文风的改革,更是日渐壮大的庶族地主阶级以恢复儒道为目的反对豪族地主,力图屮兴的一次改革运动,是政治革新、经济革新思潮在文学上的反映。
古文运动的内容:(1)主张文道合一。
道是目的,文是手段。
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
(2)主张文体革新。
包含以下三个层次:①反对骈文,提侣先秦两汉古文。
②重视“文” 的作用。
③对作家创作的要求。
(3)提出不平则鸣的思想。
3.宋词分为哪两种流派,代表词人、代表作品;婉约派(柳永《雨霖铃》秦观《满庭芳》李清照《醉花阴》)和豪放派(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苏轼《定风坡》)4.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5.元曲的两种形式、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元曲包括杂剧(属戏曲)和散曲(属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提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识记:1. 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蔡琰等人的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又被称为“汉魏风骨” 其内涵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2. 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丕《燕歌行》理解:1. “三曹”的文学成就曹操:用乐府记时事《蒿里行》,借乐府抒壮怀《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典论·论文》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曹植: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作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2. “七子之冠冕”王粲的文学成就第二章两晋诗坛理解:左思的文学成就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写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其诗多引史实,不再是“就史(事)叙史(事)”,而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述怀。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
第三章陶渊明理解:1.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描绘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着重写自己躬耕的生活体验描绘困窘生活和农村的凋敝(一)情、景、事、理的浑融(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2. 陶渊明的思想及典型意义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
隐士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酒与菊背诵:《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第四章南北朝民歌识记:南、北朝民歌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之作:《西洲曲》《木兰辞》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理解:1. 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摹写山水的诗人。
他最为突出的文学成就,是正式确立了山水诗的独立地位,故被视为“山水诗之父”2. 鲍照的诗歌风格:奇矫、凌厉、险俗、俊逸豪放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识记:1. 永明体是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新诗体,又叫新体或新变体,其特点是注重声律和对偶,要求严格遵守“四声八病”之说作诗,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等2. 谢朓诗歌创作的特点细致、清新,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书法情感意趣,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提纲以下只是一个简单复习提要,教材目录中成章立节的重要作家、作品还要重点复习。
一、识记知识要点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2.《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
诗中刻画了秋景的种种凄凉寂寞,并将其和自身的惆怅失意之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发端。
3.《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因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所以《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
4.刘勰的文论专著《文心雕龙》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5.“建安七子”中,有“七子之冠冕”之称的是王粲。
6.李白《蜀道难》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两句出入意表的想象来形容蜀山之高。
7.晚唐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小李杜”是指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8.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加工而成的《三国志演义》。
9.先秦散文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10.《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12.《正气歌》的作者是文天祥,《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是元好问。
13.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14.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等。
15.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之“玉箸”是指眼泪。
16.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是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
17.“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语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
18.一般将唐代文学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二、名词解释(部分附参考答案)1.诗经六义2.春秋笔法3.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品。
原非一时一人所为,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歌词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先秦史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
这时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魅力昭示着中国强大的生命力。
2、我国最早的文学是什么?现存最早的歌谣是什么?●上古歌谣;《弹歌》3、什么叫神话?上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哪些文献资料中?保存最多的是哪部书籍?●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①文献资料:《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列子》等②出土资料:简帛、壁画、器物等。
●《山海经》4、举例说明古代神话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内容:①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开辟,万物起源)如:女娲补天:生动的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我国原始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伟大气魄;●②自然神话(解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写兽草本等)如:《述异记》中盘古的故事:表现出先民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明他们从事物变化的初步认识中产生了简单的进化概念,体现了人类创造世界的伟大真理。
●③英雄神话(同自然和权威进行斗争)如后羿射日:对自然和为民族除害的英雄的赞颂,也含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术●④战争神话(有关民族来源,祖先诞生,氏族部落战争和部落中能人,首领等人类社生活方面),如黄帝伐蚩尤:反映了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相互斗争,战争描写富于艺术想象,再现上古社会的原始风貌。
●性质: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地艺术创造。
●意义:①反映我国原始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伟大气魄与力量;②体现了人类创造世界的伟大真理;④表现了对英雄的赞美,再现了上古社会原始风貌。
5、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①神话中乐观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征服自然地气概,对后代文人及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②神话是我国非写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想象、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成为非写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质;③神话还是我国古代文学素材和文学形象的宝库,许多创作都借用了神话的素材和形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而闪射出奇异光彩。
6、中西方神话的比较。
●①中国神话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的体系;②中国神话大都半人半兽,将人神话,希腊神话则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将人神话,人神同形同性;③中国神话女性地位较高,希腊神话推崇男性神;④中国神话无爱神;西方有丘比特之箭;⑤中国神话伦理道德观很强,呼唤正义,献身精神。
7、熟读课堂讲过的几个著名神话。
8、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①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为理想而奋斗;②为后人提供了文学创作的题材和优美的艺术形象;③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新奇夸张的艺术手段,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最终的源头,对我国后世积极浪漫主义传统形式和发展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一共有多少篇?是按什么分类的?六义是指什么?●《诗经》;共305篇;按音乐的性质分为:风、雅、颂;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0、“三家诗”名词解释。
申培的《鲁诗》,辕固生的《齐诗》,韩婴的《韩诗》,三家诗武帝时都立于学官,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称“今文诗”。
11、周民族史诗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内容(篇目)?《生民》:记叙周的始祖后稷的神异的诞生和他发展农业生产的超长天赋《公刘》:叙述后稷的增公孙刘带领周民由台户迁豳的故事《帛系》: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覃父率众迁岐《皇矣》:丛太王开疆,王季继业写到文王伐崇伐密的战争事迹《大明》:描写武王伐纣,在牧野蘆战的宏大场面1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豳风·七月》13、哪首诗开辟中国文学有美人的描写?●《硕人》14、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15、简述古代散文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轨迹。
●甲骨卜辞(萌芽)→易卦爻辞(韵散结合的卜筮文字)→《尚书》(记言文之祖)→《春秋》(记事文之祖)→《左传》(叙事之最)16、记言文之祖是哪部书?有什么特点?哪四书组成。
●《尚书》;特点:大部分是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讲话、誓词、政令的记录,也有少量记事;文字古奥典雅,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
●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组成。
17、“春秋笔法”、“春秋三传”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章称作春秋笔法。
●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18、《左传》战争叙事特色?●①描写战争,同中有异;②几次大规模战役描写的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委曲而简洁;19、晋公子重耳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
首先,遭受磨难并非就是坏事,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机会其次,在一定情况下能忍耐对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再有,有意识地结交好人,与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良好关系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20、《国语》记载了哪八国的历史。
●周、鲁、齐、晋、楚、郑、吴、越。
21、《战国策》的定名,成书,文学成就。
●①初无定名,曾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名称;②后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定名《战国策》●文学成就:①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更加形象典型;●②叙事委折详尽,情节错综,富于传奇色彩;③辞令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④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取材广泛,富于现实感。
22、《冯谖客孟尝君》是如何刻画奇“士”风采的?P41 通过情节的跌宕与抑扬,冯湲的恃才傲物,智慧非凡的形象便展现了出来。
蓄势多求其足,承转必取其奇,这正是《战国策》在情节上的特点。
23、先秦诸子散文各阶段的特点。
●①萌芽期,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代表作品《论语》、《老子》;②发展期,战国中期,对话体和寓言体,代表作品《墨子》、《孟子》、《庄子》;③成熟期,战国末期,独立成篇的单独论文,代表作品《荀子》、《韩非子》。
24、先秦语录体的代表作是?《侍坐章》如何表现哪些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论语》;①情节完整,注意文章的形象性;②注重细节描写,场面气氛的渲染,展示人物性格;③运用对比,突出主题;④表现了孔子心胸开阔,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子路率直、粗鲁、自负;冉有、公西华:稳重、谦逊;曾哲:雍容、淡雅、闲事、洒脱。
25、《老子》又称什么?它的主要特点。
●《道德经》●特点:①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②具有抽象的思维特质;③有丰富的情感和诗意的语言。
26、《孟子》思想是什么?孟子的文章用寓言,先秦诸子善用寓言还有哪些?●①政治思想:施仁政,以“重民”为核心的仁政思想的立足点是维护贵族统治,行王道:②哲学思想:提出“性善论”,认为“恻隐”、“善恶”、“辞让”、“是非”是仁义礼智四端之始。
●《墨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27、“庄子三言”名词解释。
●寓言:虚拟地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证明己说;重言:借重于长者尊者之言,借生活故事或荒诞的故事,寄寓要说的事理;卮言: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言,随时而出,自然不定。
28、《楚辞》名词解释。
●①楚人楚地的歌辞,一种抒情为主的诗歌形式;②屈原的独创精神,汲取巫文化特长,加以改造提升,使其摆脱家教性,成为体式宏伟,充满浪漫色彩和强烈个性的新诗体。
29、《九歌》包括哪些作品?以《湘君》、《湘夫人》和《山鬼》等篇为例,说明《九歌》的艺术特色。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艺术特色:①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②歌舞剧表演的原始艺术形式;③神神或人神恋爱故事;③语言优美隽永,风格清丽,深婉曲折。
30、《离骚》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表现手法。
●31、谁是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作品是什么?●李斯;《谏逐客书》。
32、两汉政论散文作家作品。
●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韦疏》;刘安《淮南子》;陆贾-《新语》;晁错-《论贵粟疏》;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恒宽-《盐铁伦》、王允-《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马弟伯-《封禅仪记》。
33、“互见法”名词解释。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34、《史记》、《汉书》作者、体例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5、“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祖述《楚辞》、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严忌《哀时命》、司马相如《长门赋》、《大人赋》、淮南小山《招隐士》。
36、“汉大赋”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班固《两都赋序》、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王褒《洞箫赋》、东方朔《答课难》、扬雄四大赋。
37、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①《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体现汉赋色彩的大赋,两篇虽相距十年但内容密切相连,构思一致。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
首先,他一主客的方式展开,奠定了散文大赋的基本体制,后来的大赋基本沿袭了他的体制。
其次,他在描绘万物的技巧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诸如使用绘形绘声绘色的描写手段,使用多角度方位的观察视角等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手法,第三他的语言上刻意求新,创造性的使用了很多新颖词汇,甚至造了很多生词偏语,虽然早成了阅读的不便,但是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学语言,并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司马相如还是一位写作骚体赋的能手。
他的《哀秦二世赋》借旅途景色伤今怀古,开纪行赋先河;《大人赋》接幻想中的神奇景物迎合武帝好神仙的心理,上乘楚辞,下开游仙的文学先河;《长门赋》写陈皇后被幽居长门宫的孤独、寂寞、无奈的情怀,并对武帝的负心进行揭露,对后来宫怨文学有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他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所以他被千人称作西汉与司马迁并名的重要作家。
38、“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哪些?●杜笃《伦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39、“抒情赋”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哪些?●张衡的《归天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40、辞赋史上第一篇咏物是?●41、扬雄四赋:名词解释。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和《长杨赋》。
42、乐府释名。
“汉乐府”名词解释。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乐府:①由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构;②六朝时人们将此机构制作、采集的可以和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是劳动人民的作品,多属下层劳动人民的作品,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