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讲座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40 MB
- 文档页数:76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欣赏与审美•音乐创作与制作•音乐产业与职业发展•结语与展望01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的定义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照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独奏、合奏、室内乐、交响乐等。
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定义与分类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基础,旋律是音乐的旋律线,和声是不同音符的组合,音色是乐器或声音的特点。
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的表现手法包括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和声运用等。
演奏技巧包括各种乐器演奏方法和声乐演唱技巧,曲式结构是音乐的组织形式,和声运用是不同音符的组合方式。
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表现手法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古代音乐: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文明初期,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世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多声部合唱作品和器乐作品,同时也开始出现对位法和赋格等复杂的作曲技术。
•巴洛克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宫廷音乐,同时也出现了对位法和和声学的进一步发展。
•古典时期音乐:古典时期音乐以奏鸣曲和交响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理性、平衡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浪漫时期音乐:浪漫时期音乐强调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的表现,出现了大量的民族主义音乐和交响诗等创新形式。
•20世纪以后的音乐:20世纪以后的音乐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性、先锋派和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同时也开始出现跨文化和跨地域的音乐融合。
02音乐风格与流派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复调为主,乐器以管风琴、弦乐和木管乐器为主,代表作曲家有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对位和装饰音为主,代表作曲家有巴赫、亨德尔等。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内容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章《和声与曲式》的第三节“大小调式和声分析”,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大调与小调的和声特点、和声功能的运用、曲式结构分析基础,以及通过实际乐段进行和声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调与小调的和声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 能够分析简单的曲式结构,并识别和声功能。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声功能的实际运用及曲式结构的复杂分析。
教学重点:大调与小调的和声特点认知,以及基础和声分析技能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
学具:和声学教材、笔记本、乐器(如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乐曲,引入和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声的魅力。
活动细节:学生听曲,教师提问(如“乐曲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到和谐?”)。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大小调式的和声特点与和声功能。
细节: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示和声理论,配合钢琴演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经典乐段进行和声分析,示范分析过程。
细节:一边分析,一边让学生跟随思考,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对给定的乐段进行和声分析。
细节: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细节: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大小调式和声特点和声功能及其运用曲式结构基础和声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简单的歌曲,标出和声功能,并简要描述曲式结构。
2. 扩展练习:尝试为一段旋律编配合适的和声,并解释选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次课程的教授效果,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风格音乐的和声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视听资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过程中的互动与疑问解答。
2. 随堂练习中学生的分组讨论与教师的巡回指导。
第十二讲:旋律的发展·重复式展开手法·紧缩uō紧缩也称压缩。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原型动机(或旋律片断)再次出现时,在节奏长度或音程距离上作缩减。
这种手法常使音乐产生紧张、热烈的效果。
节奏的紧缩,如《打靶归来》合唱版:打靶归来节奏的紧缩.mp3又如《喂鸡》(王志安词,王健曲):喂鸡-刘欢紧缩节奏.mp3由两小节原型紧缩成一小节,接着又重复一小节,把紧缩与重复结合起来运用,使音乐的情绪更加紧凑、急切。
又如《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咱们工人有力量.mp3采用紧缩节奏的手法,增添了劳动的热烈气氛。
在合唱曲中,描述空旷的田野、辽阔的海岸,模仿山谷的回声等,也常用紧缩节奏的手法来发展旋律,很有艺术效果。
音程的紧缩,一般以一个音为固定的支点音,压缩其它音与支点音之间的距离。
笑脸音程的紧缩.mp3以“”为支点音,与3、2、1,5、4、3之间的音程距离是二度下行缩小。
如《到敌人后方去》(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音程压缩.mp3即以“”为支点音,由六度紧缩为五度后,再减为四度。
再如,《海港之夜》(丘尔金词,索•谢多伊曲):唱吧,朋友们,明天要起航,歌曲开始处用了八度大跳,以后则以“3”为支点音,八度→七度→六度逐步紧缩。
47-2海港之夜.mp3内蒙儿歌《蒙古小夜曲》:以为支点音,-4,-3,-2,-1,大二度逐步紧缩。
第十三讲:旋律的发展·重复式展开手法·放宽当一个原型动机(或旋律片断)再次出现时,将节奏长度或音程距离放宽。
节奏上的放宽,能使音乐舒展、开阔。
最常见的节奏放宽在曲尾的终止式中。
如抗战歌曲《马儿真正好》(麦新词曲):这首歌采用了节奏放宽的展开手法,突出和强调了歌词“真正好”:在创作实践中,紧缩与放宽常交替使用,同时还可兼用重复、模进等手法。
如果运用得当,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内蒙儿歌《蒙古小夜曲》音调朴素、自然,音域只有五度:6—3。
它巧妙地运用重复、节奏的紧缩与放宽等手法,构成了一首抒情、完整的小夜曲,仿佛使我们置身在内蒙草原上,看到牧羊姑娘追着夕阳,赶着羊群回家的动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