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广场舞——理解但不容轻视
- 格式:pdf
- 大小:430.82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大妈广场舞议论文引言中国大妈广场舞作为中国民众非常普及的一种健身活动,融合了舞蹈、音乐和社交互动等多种元素。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广场、公园等,可以经常看到大妈们热情跳舞的场景。
这种文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妈广场舞进行探讨和评析。
1. 中国大妈广场舞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大妈广场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使得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其中,中老年人群对于身体健康和社交互动的需求特别突出。
广场舞以其简单易学、低门槛的特点吸引了大批中老年人的参与,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广场舞群体。
到了21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大妈广场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健身运动。
2. 中国大妈广场舞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大妈广场舞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它的舞蹈动作多以简单易学为主,适合不同年龄和身体条件的人群参与。
其次,广场舞常常结合流行音乐和时尚元素,使得舞蹈更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
而且,中国大妈广场舞在舞蹈上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舞蹈、民族舞等,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此外,中国大妈广场舞注重社交互动,通过集体舞蹈的形式,增进了舞者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3. 中国大妈广场舞的社会意义中国大妈广场舞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通过舞蹈活动促进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大妈们通过广场舞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其次,广场舞带来的社交互动,减轻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加了他们的社交圈子,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大妈广场舞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广场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拉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距离。
4. 中国大妈广场舞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大妈广场舞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广场舞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不注重公共秩序,违规占用场地,扰民问题不容忽视。
其次,广场舞的噪音也引起了居民的反感,尤其是在早晨或深夜进行广场舞活动时,噪音污染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广场舞大妈”该正名了如还用嘲讽的眼神看广场舞大妈?你out了!在公园、小区空地,随着音乐蹁蹁起舞的大妈们可能还不知道,她们跳广场舞的事居然上了国家四部委的文件——近日,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将广场舞的事提到“高大上”层面,要“纳入当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的工作内容”,要求推出一批优秀广场舞作品,实现城乡基层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是在为广场舞大妈正名。
大妈们饭后活动活动腿脚的事,何以惊动国家部委?凡事皆有因果。
之前,与广场舞相关的负面新闻不断,噪音扰民、邻里纠纷等等。
公共舆论甚至给广场舞大妈贴上“没公德”、“蛮横”、“低素质”等标签。
一提起广场舞大妈,似乎就在暗指一群身材臃肿、姿态笨拙、花枝招展,外加蛮不讲理的半老徐娘。
身处舆论场弱势,大妈们无力反驳。
可仔细想想,这样对待广场舞大妈,公平吗?确实有少数“任性”扰民的大妈,但少数人的恶名不该由所有大妈来背。
别在大妈们臃肿的身材上找“优越感”了,她们年轻时没条件讲究什么科学饮食,不知道如何保持苗条身材;今天,她们大多也没条件去健身房、瑜珈馆或芭蕾舞蹈培训班。
她们以最低廉的成本“我健身,我快乐”。
跳完舞、哼着小调走进家门的大妈,带给全家的“福利”不必多说,她们同时为全社会节省不少医疗资源,这笔账似乎没人在意。
国家部委的文件自然站得更高,评价大妈们“在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展示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为广场舞大妈正名了,该去去嘲讽大妈的口吻了。
大妈们可能一辈子没机会上春晚,或者到金色大厅露个脸,她们只能上淘宝团购百十块钱的广场舞服装,在公园空地自娱自乐一番。
只要她们不妨碍他人,她们完全有享受快乐的权利。
别对大妈们花花绿绿的衣着指指点点了。
跳广场舞健身的大妈们为什么招人烦作者:蜜瓜来源:《出国》2014年第09期最近一段时间,手机及微信上的新闻频道总是有大妈们跳广场舞惹人厌烦的新闻。
先是网上出现一张大妈们在巴黎卢浮宫广场跳广场舞的图片,图片中大妈们精神抖擞,背景便是辉煌的欧式宫殿。
我和很多网友一样不能置信,跟小伙伴们研究半天——是不是有人看大妈们不顺眼,故意抹黑大妈们,把大妈们跳舞的照片跟声浮宫广场的照片放在一起?未过多久,网上又传出大妈们把广场舞跳到了莫斯科的红场,被俄罗斯的警察制止的消息和照片,真假未知。
不久,我们的孩子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在整个社会都为下一代让路的时候,家长们投诉大妈们的广场舞太吵,影响考生复习和休息,呼吁派出所和居委会联合出面请大妈们停跳一段时间。
而大妈们抱怨如今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已经没有群众们健身的地方,拒绝停跳,同意缩短跳舞时间以照顾考生的复习和休息。
于是网友们惊叹了——大妈们是无敌的,应该运一船去钓鱼岛,一定让小日本屁滚尿流望风而逃。
更有网友把全国各地上班族与广场舞大妈们斗智斗勇的故事都翻了出来。
据说温州某地一个小区的业主集资数十万买来高音炮大喇叭跟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对轰,终于大妈们的装备过于弱小简陋,以败北收场。
当然也有少数的网友微弱地为大妈们辩解:跳舞健身是好事,为何年轻人不能宽容理解,非要故意抹黑她们?你们的父母也会老哇!运动健身本是好事,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们似乎从来没被人这么地全社会范围内的抵触过,跳广场舞健身的大妈们为什么招人烦?与其说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招人烦,不如说整整这一代老人招人烦,跳广场舞的和不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或者大爷们。
这与老人们跌倒街头无人敢扶有着某种不可切割的联系。
据说去年杭州高温,有老人跌倒在滚烫的马路上无人理会,造成全身皮肤大面积烫伤。
我们的社会一向尊老爱幼,对于老人和孩子有超乎寻常的宽容,为什么独独这一代年轻人对这一代老人如此苛刻?记得我13岁刚刚学自行车,老妈没教怎么使用刹车,似乎在一马平川的军区大院也用不着刹车,人傻胆壮少年无知的我就这么骑着去上学了。
如何看待“广场舞大妈”【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广场舞大妈媒介报道形象建构2013年4月,国际金价暴跌,媒体将参与抢购黄金的中国女性群体形容为行事风格、思维逻辑不可理解的一群人,“中国大妈”一词随之诞生;很快,《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了英文单词“dama”来指代这个群体,该词频繁出现在广场舞的相关报道中;①甚至有媒体将所有热点事件中呈现出来的“中国大妈”特征进行汇总和分类,其中“爱跳舞”、“自私”、“公共意识弱”这三个关键词名列前三。
②如今,每当“广场舞”与“大妈”碰撞到一起,人们往往对其有着复杂的感情色彩和价值评判。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媒介对“广场舞大妈”的形象构建问题,为从繁杂的报道中甄选出研究所用,故对新闻文本选择的方法和时间范围作了限定。
1、新闻文本的筛选本文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工具,为避免大量无关或关联度低的文本,我们在其“高级搜索”中,以“广场舞”、“大妈”为双关键词进行搜索,并限定关键词位置为“仅在新闻标题中”,同时剔除评论文本。
(因平台技术和报道被删等原因,不同时间使用“百度新闻”进行搜索时,结果会有误差,本研究进行样本搜索统计的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11日,较接近样本年份,误差相对较小。
)2、时间限定“广场舞大妈”的报道从近些年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到2014年呈现爆炸式增长,有网友称,“广场舞”和“大妈”或成为2014年最热门词汇。
综合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时效性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
根据上述条件,共筛选出有效报道样本3457篇(含同题不同媒体的报道及转载)。
你凭什么瞧不起广场舞大妈散文我熟知《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你牛什么牛》等知名歌曲,是从“大妈们的广场舞”开始。
不知何故,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位大词人,柳永,人们用“凡能饮水处,皆能歌柳词”来形容他的词的传颂程度,而现在是凡能广场舞,民族风最炫;凡能广场舞,都是小苹果;凡能广场舞,皆是style;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你牛什么牛,你牛什么牛。
大妈们真的没有什么可牛的:没有玲珑有致的身材,飘逸如仙的舞步,宛如天籁的歌喉,光彩照人的服饰,绚丽夺目的舞台,她们有的只是臃肿不堪的身躯,杂乱笨拙的舞步,粗糙响亮的声音,红蓝黄绿的服饰,尘土飞扬的广场。
一台大音响,数十位大妈,红的扇子,绿的丝绸,一脸彩妆,好一个五颜六色的人间大舞台。
是不是,广场舞大妈在你们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呢:她们,不管有没有扰民,尽情的跳,方圆百里,刮起了民族风;她们,甩着满身的肥肉,满脸的沟壑,和腰细臀肥,胸大脸小,皮肤白皙的妙龄姑娘跳的炫舞或者文艺舞相比,就如东施遇到西施。
她们,从来不跳《天鹅湖》,从来不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跳舞的形象让你们想到了“庸俗”“可笑”“不可理喻”等等贬义词。
大妈这个词的汉语拼音“dama”已经荣升为一个全新的英语单词,正式踏入国际化。
“大妈”这个词,至少在我看来,只是比“老女人”“老丑女人”稍微文明了那么一点。
“你怎么穿的像个大妈一样?”“大妈抢公交车座位”“大妈抢黄金”“大妈超市换内裤”“大妈地铁嗑瓜子”大妈,在多少人心里就代表着愚昧,丑陋,无知,可笑,无聊,无脑,和高尚风雅娴熟之间的距离是孙大圣连翻多少跟头都翻不过来的。
大妈这个词,和曾经的“九零后”“女大学生”一样,某种程度上也是被我们的媒体铸就出来的。
什么是噱头,就拿什么给你看。
我们的嘴角透露出浅浅的轻蔑和浅笑,站在云端看这群泥潭里的大妈。
可是,你凭什么瞧不起广场舞大妈呢?她们真的有打扰到你吗?她们晨间跳,傍晚跳,或许她们存在于你住的小区,存在于你经过的广场,其实她们并没有吵到你,只不过那些人都说广场舞扰民,你的心里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邪恶的优越感:烦死了,跳跳跳,还这么难看。
如何看待“广场舞大妈”【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广场舞大妈媒介报道形象建构2013年4月,国际金价暴跌,媒体将参与抢购黄金的中国女性群体形容为行事风格、思维逻辑不可理解的一群人,“中国大妈”一词随之诞生;很快,《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了英文单词“dama”来指代这个群体,该词频繁出现在广场舞的相关报道中;①甚至有媒体将所有热点事件中呈现出来的“中国大妈”特征进行汇总和分类,其中“爱跳舞”、“自私”、“公共意识弱”这三个关键词名列前三。
②如今,每当“广场舞”与“大妈”碰撞到一起,人们往往对其有着复杂的感情色彩和价值评判。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媒介对“广场舞大妈”的形象构建问题,为从繁杂的报道中甄选出研究所用,故对新闻文本选择的方法和时间范围作了限定。
1、新闻文本的筛选本文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工具,为避免大量无关或关联度低的文本,我们在其“高级搜索”中,以“广场舞”、“大妈”为双关键词进行搜索,并限定关键词位置为“仅在新闻标题中”,同时剔除评论文本。
(因平台技术和报道被删等原因,不同时间使用“百度新闻”进行搜索时,结果会有误差,本研究进行样本搜索统计的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11日,较接近样本年份,误差相对较小。
)2、时间限定“广场舞大妈”的报道从近些年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到2014年呈现爆炸式增长,有网友称,“广场舞”和“大妈”或成为2014年最热门词汇。
综合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时效性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
根据上述条件,共筛选出有效报道样本3457篇(含同题不同媒体的报道及转载)。
从广场舞大妈,看出了几种深层次的人性广场舞已经流行了二十年左右时间了,人们对广场舞大妈有褒有贬,普遍来说,还是贬的比较多,“污名化”比较厉害。
对于广场舞,人们的不满情绪主要几种在噪音扰民,占用公共活动空间,还有就是一些大妈们比较霸道,不讲理。
如果能克服这几点,广场舞也不失为一种强身健体的好方式,相信大家也不会有这么大意见。
从广场舞流行这件事情上,我们却可以看出一些普遍的人性,大家一起来细品一下。
首先,透过广场舞,我们可以看出一种从众心理。
一个人当众献丑,会引起大家的嘲笑;一群人献丑,尴尬的就是别人。
有些人说,我讨厌的不是广场舞,而是大妈。
这话确实有意思,如果是一位身材火爆的妙龄女子,她在广场上独舞也好,群舞也罢,相信围观者一定很多,人们鼓掌,喝彩不断,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有些男人甚至会口水流了一地。
即使是一位小朋友,独自在广场上毫无章法扭来扭去,大家也会报以善意的微笑,说:“这孩子很可爱”。
但是大妈就不一样了,满面皱纹,身材臃肿走样,动作机械迟滞,一般人看到他们,目光绝对不会在她们身上多停留一秒钟。
偏偏她们还打扮得花枝招展,伴奏的音乐还是那种火辣辣的情歌:“女人没有错,是男人的蛊惑。
”“com,baby!”如果是单独一个大妈,我想她是决计不是不敢放着这样的音乐,在广场上如此大幅度地扭来扭去的,她会被人笑死。
儿女也会脸上挂不住,想办法都会把她拖回家。
但是一群人这样扭来扭去,她们就浑然不觉周围的眼光了。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一群人一起做丑事,这就不是丑事了。
人在集体中容易迷失自己,完全不会去感受自己的行为合不合适。
当年的忠字舞,狂热的挥舞语录喊口号,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很不可思议,但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很正常,大家都这样做,你不这样做反而不正常了。
现在的广场舞大妈,那个时候恰好就是他们的童年,少年时代。
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崇敬与禁忌,将影响她们一生。
有人说,现在的“广场舞”从形式上来说,基本上就是某时期的“大喇叭”加“忠字舞”的结合,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广场舞大妈的笑话
在中国的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年龄相对较大的女性在广场上跳舞。
这些被称为“广场舞大妈”的女性通常穿着鲜艳的衣服,跳着传统的舞蹈或现代的流行舞蹈。
尽管这些广场舞大妈们的舞蹈技巧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仍然让人们感到欣慰和愉悦。
然而,这些广场舞大妈也常常成为许多人开玩笑的对象。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中国广场舞大妈的笑话:
1. 问:为什么中国广场舞大妈总是跳一些奇怪的舞蹈?
答:因为她们实在太年轻,不知道那些舞蹈已经过时了!
2. 问:中国广场舞大妈为什么总是在公共场合跳舞?
答:因为她们的家里太小,没有足够的空间跳舞,所以只能去公共场所!
3. 问:为什么中国广场舞大妈总是穿着那么花哨的衣服?
答:因为她们想让全世界知道她们还年轻!
4. 问:中国广场舞大妈为什么总是唱着陈奕迅的歌跳舞?
答:因为她们认为陈奕迅是最流行的歌手,所以只要唱他的歌,就能让自己年轻起来!
尽管这些笑话可能有些不公平,但中国广场舞大妈们的热情和活力仍然值得我们称赞和鼓励。
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爱。
- 1 -。
喜欢广场舞,但没觉得自己是大妈文案
1、时光因舞而健康,生活因舞而快乐,开心是健康的一剂良药在舞曲下跳动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愿健康永伴你,广场舞抖起来。
2、快乐不分年龄,舞姿无关优美,趁着年轻,多和有趣的人一起玩耍。
盐于律已,甜以待人,不辜负生活!
3、不一定要很漂亮,但一定要很快乐,生活很好,记得微笑,每天晚上去广场跳跳舞,就是给生活再加许多快乐。
4、假如生活一定要添加点什么东西的话,那就加点健康好运,舞场跳舞只管开心快乐,不管岁月何年,愿你余生有人共舞,也能独自起舞。
5、生命在于运动,快乐来自分享,青春要激情,生活要舞动!时光因舞而健康,生活因舞而快乐,开心是健康的一剂良药在舞曲下跳动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愿健康永伴你我!
6、跳舞不图好坏,跳的是心情,放出来的是压力,留的是难以说清的快乐,也许这才是多数广场舞热爱者为之着迷的真正意义吧。
7、习惯了每天跳舞,不去打扰别人不用聊天,不用敷衍,总有一首歌,一段文字一个画面,适合现在自己的心情。
8、有点爱好,让日子有寄托;有点牵挂,让岁月有念想。
愿生活,不太拥挤,愿美好,不期而遇。
9、生活呢,适合自己的就是幸福。
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强求,在阳光下微笑,在风雨中奔跑。
10、人生就像个舞台!你自信,处处是光明,处处是你的闪光点。
你自卑,处处碰壁,处处是阴暗。
人生短暂,请精彩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