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描写落日美景的诗句
以下是 7 条描写落日美景的诗句及例子:
1. “落日熔金染暮云,如梦如画醉人心。
” 你看那傍晚的天空,落日
就像融化的金子一般,把云朵都染成了金色,这画面岂不就像一场绝美的梦境,让人沉醉其中吗?就如同在童话世界里一般。
2. “残阳如血映天际,绚丽多彩染黄昏。
” 哎呀,那残阳像血一样映照着
天际,把整个黄昏都染得绚丽多彩,这样的美景难道不让你惊叹吗?感觉世界都变得特别美妙。
3. “余晖洒落满江红,波光粼粼似幻梦。
” 你瞧那余晖洒落在江面上,江
水变成了满江红,波光粼粼的样子就好像一场奇幻的梦,这景色是不是超级浪漫呀?
4. “落日西沉收余晖,天地渐暗韵犹存。
” 落日慢慢西沉收起了余晖,天
地渐渐暗下来了,但那韵味却依然还在呢,是不是有种独特的美感呀?就好像一首悠扬的曲子结束后余音袅袅。
5. “斜阳晚照染山川,壮美景色入眼帘。
” 那斜阳在傍晚时照着山川,如
此壮美的景色一下子就进入到你的眼帘啦,是不是特别让人震撼呀?感觉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哇塞,这夕阳真是无限美好呀,可就是
太接近黄昏了呢。
就好比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让人越发觉得要珍惜呀。
7. “红霞满天映落日,美不胜收惹人怜。
” 那满是红霞的天空映照着落日,简直美不胜收,让人好生怜爱呢,这样的场景真能让人的心都融化了呀!
我觉得落日的美景真的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每一次看到都让人感动和欣喜。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由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落日》的内容和意义。
一、引言概述《落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本文将从夕阳的美丽、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意义和诗歌的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夕阳的美丽1.1 夕阳的色彩:诗中描绘了夕阳的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1.2 夕阳的光辉:夕阳的余辉照亮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受。
1.3 夕阳的景象:夕阳西下的景象壮丽而美丽,给人以宏大和壮观的感觉。
三、时光的流逝2.1 诗中的时间感: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
2.2 时光的无情:夕阳西下象征了一天的结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3 对时间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和珍惜当下的意识。
四、生命的短暂3.1 生命的脆弱: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3.2 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3.3 生命的感悟:夕阳西下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拥有的每一天。
五、诗歌的表达4.1 诗歌的艺术性:《落日》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得淋漓尽致。
4.2 诗歌的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4.3 诗歌的意义:《落日》这首诗歌通过夕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传递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六、结语通过对《落日》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悟。
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感恩拥有的一切。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传递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个黄昏,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落日》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落日》教案8篇认真准备好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落日》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落日在古诗中的含义和象征以下是三条关于落日在古诗中含义和象征的内容:
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呀!你想想看,那落日慢慢落下,可不就像是人心中的那份孤独和惆怅在慢慢蔓延嘛。
就好比当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看着太阳渐渐落下,那种感觉是不是很落寞呢?比如,你一个人在外漂泊打拼,忙碌了一天后,傍晚站在街头,看着那渐渐落下的太阳,可不就体会到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滋味嘛。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这句诗多绝啊!那落日在广阔的沙漠和奔腾的黄河映衬下,显得那么壮观、那么雄浑。
这落日就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永恒。
就好像在生活中,当你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放弃努力坚持下去,最终迎来成功的那一刻,不就如同那壮丽的落日一般嘛。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种成就感就像看到了“长河落日圆”的震撼画面呀。
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的这句诗里,那夕阳斜照着乌衣巷,是不是有一种沧桑和变迁的感觉呢?这落日就像是时光的见证者,看着世间万物的兴衰。
哎呀,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老地方嘛,曾经繁华热闹,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变得冷清,当你再次看到那落日余晖洒在那里,是不是会感慨万千呢?就像你回到小时候生活的老街,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再配上那慢慢落下的太阳,真的会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啊!
我觉得啊,落日在古诗中真的有着丰富多样的含义和象征,它能勾起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思绪呢!。
名词解释落日的意思落日是指太阳在日落时逐渐沉入地平线以下。
这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每天的黄昏时分发生。
落日的意义不仅仅是太阳在天空中消失的瞬间,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
落日可以引发人们对生命、回忆和未来的思索。
落日的意义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它代表了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当太阳慢慢向地平线沉没时,大自然的色彩开始变幻,云彩变成橙红色、粉红色和紫色,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这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一天的疲惫,同时也感到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
落日伴随着夜晚的降临,让人们知道时光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每一天的结束都是新一天的开始。
落日还可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就像太阳在天空中渐渐凋零,人们也会经历生命的阶段,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
落日提醒着我们,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日落和日出之间的时刻,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挑战和喜悦。
看着太阳西沉,人们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回忆曾经的光明时刻,却也忍不住思索未来的迷茫。
落日的美丽和短暂,让人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激发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
有些文化背景中,落日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一些宗教和哲学思想中,太阳的下沉是人们重新寻求平衡、内省和反思的时刻。
太阳在天空中的消失被解释为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交汇点。
同时,落日也被用作比喻人们的终极命运,代表着离别、结束和终结。
它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循环、起伏和永恒。
无论是在宗教信仰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落日都成为了象征性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
总而言之,落日是一种美丽而深刻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而且唤起了我们对生命、回忆和未来的思考。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宗教哲学中,落日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日落和日出之间的时刻,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喜悦,同时也让我们理解生命的宝贵和不可逆转的流逝。
通过欣赏落日,我们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和思考。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落日西下的壮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艺术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诗人简介《落日》是中国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和超凡脱俗的才情而闻名于世。
1.2 诗歌创作背景《落日》是李白在他的浪漫主义创作阶段所写的一首诗歌,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李白流亡期间的一段经历。
在流亡途中,他目睹了壮美的落日景象,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主题2.1 自然之美《落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落日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2.2 浪漫主义情怀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情感和浪漫主义的思想。
《落日》正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狂热追求。
2.3 人生哲理《落日》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呼唤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三、表现手法3.1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通过将夕阳比作铜镜、火球等来描绘其辉煌壮丽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3.2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将夕阳比作霞光、红霞等,象征着美好、温暖和希望,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3.3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夕阳的辉煌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夕阳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对比效果,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思考性。
四、意境4.1 壮丽景象《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之中,感受到夕阳的美丽和壮观。
4.2 忧伤情怀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忧伤情怀,夕阳西下的景象让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3 情感共鸣《落日》通过诗人对夕阳的赞美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落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咏春日暮景。
首句天然晚景,“春事幽”领起中四句。
芳菲、樵爨,溪前幽事。
啅雀、飞虫,堂前幽事。
皆承落日言。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原文落日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
古诗简介《落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咏春日暮景。
首句天然晚景,“春事幽”领起中四句。
芳菲、樵爨,溪前幽事。
啅雀、飞虫,堂前幽事。
皆承落日言。
注释①庾信诗:“帘钩银蒜条。
”②《楚辞》:“芳菲满堂。
”庾信诗:“园苑足芳菲。
”③《史记》:樵苏后爨。
赵曰:樵爨之舟,倚滩而泊。
④张远注:北齐张子信,善风角。
奚永落与子信坐,鹊鸣庭树,斗而坠,子信曰:“有口舌事,虽敕唤亦不可往。
”是夜琅琊王五使召,辞之,诘朝难作。
⑤东方朔曰:“积忧者得酒而解。
”谢茂秦曰:五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如“落日在帘钩”是也。
创作背景此诗大抵皆上元、宝应年间所作,仇兆鳌依蔡氏附在上元二年之春。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
鉴赏《四溟诗话》:五言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势不可遏,若子美“落日在帘钩”是也。
若许浑“天晚日沉沉”,便无力矣。
逊轩子曰:……唐人中识锋犯者,莫如子美。
其“落日在帘钩”之作,亦难以句匹者也,故置之首句,俊丽可爱;使束于联中,未必若首句之妙。
学者观其全篇起结雄健,颈、颔微弱可见矣。
《唐诗归》:钟云:“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
”此舟行幽境。
二语是舟泊幽境,非老于舟楫不知(“芳菲”二句下)。
谭云:杜五言律,每首中必有一、二语妙绝者,多或至五、六语;竟以结句味短使人气闷。
今作诗者何可止言对偶,而不留心于此也(末句下)。
《杜臆》:草堂中卷帘独酌,忽见落日正照帘钩,因用发兴,遂有此作。
……情与景会,乐以忘忧,融融泄泄,不自知其乐之所自,而归功于酒曰:是谁造汝,一酌而千忧俱散乎。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昭彰.(zhānɡ)索.赔(suǒ)山岚.(lán) 投掷.(zhì)B.拾.级(shí)藩.国(fān)强.迫(qiánɡ)凛.冽(lǐn)C.饶恕.(shù)赎.罪(sù)殉.难(xùn)装载.(zǎi)D.湔.雪(qián)撰.写(zuàn)归咎.(jiù)瑜珈.(jiā)解析:B.拾.级—shè,强.迫—qiǎnɡ;C.赎.罪—shú,装载.—zài;D.湔.雪—jiān,撰.写—zhuàn。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目不暇接肃穆垂首天理昭彰B.问心无愧天网恢恢自欺其人C.抚平伤口郑重其事厥功甚伟D.曾几何时黑影簇簇翘首远望解析:B.自欺其人—自欺欺人。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B.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C.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D.著名记者朱启平写下了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落日》,向祖国人民报告了日本法西斯签署无条件投降议定书时的场面。
解析:D.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B.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带来的升值负担。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就提笔写书,一些“神童”的做法未免失之浮躁。
解析:A.“人心向背”与“兴盛”两面对一面,属逻辑错误;B.搭配不当,应改为“减轻……负担”;C.双重否定不当,删掉“不再”。
答案:D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________哀悼。
(2)这时,记者大忙,上层甲板上成了一个热闹的外交应酬________。
A.沉痛场所B.沉重场所C.沉痛场合D.沉重场合解析:“沉重”指①分量大,程度深;②(心情)忧郁,不愉快。
“沉痛”指①深深的悲痛;②深刻而令人痛心的。
(1)句应选“沉痛”。
“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
(2)句应选“场所”。
答案:A6.给下面横线上的空白处补写一句得体的话。
(不超过30字)李工程师夫妇为来自日本国的好朋友举办家宴。
席间,日本朋友的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非常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
”李工程师的太太一愣……随即很得体地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日本太太显然知道自己失言,歉意地一笑,却又不感到尴尬。
解析:注意语言既要与交谈的内容相联系,又要说话得体。
答案:您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明是同源的,中国文明哺育了日本人民。
7.下面是一场主题为“勿忘国耻”的晚会上两名主持人的串台词,请根据语境,填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不得少于50字。
主持人甲: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
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
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禁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
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
主持人乙:面对日本政府对亚洲人民的态度,一位韩国老妇人愤恨地喊道:“50多年前你们污辱了我的身体,今天你们还要污辱我的灵魂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串台词往往寥寥数语却起到了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题只要突出日本对过去的罪行不但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不断为罪行开脱辩解这一要点,语言流畅、衔接自然即可。
答案: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曾经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他们对中国人民谢罪了吗?他们参拜靖国神社,敬拜战犯的灵位,公然为侵略战争辩解!二、课内阅读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
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
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1)“今天这一幕”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签字仪式上签字向联合国投降的一幕。
(2)引用水手的话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明日本在投降仪式上签字向联合国投降的一幕。
②说明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是重要的一页历史,应该让我们子孙后代牢记这一历史。
③引出下文作者的议论。
(3)说说你对“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人民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日本侵略者终于宣布投降,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这是令中国人民高兴的一页历史,也是一段光荣的历史。
然而,我们不应当忘记取得抗战胜利付出的沉重代价,而应当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的成果,振兴中国。
这样才能不愧对这一段历史。
三、能力提升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惊天一跪”与“一意孤行”今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世界各地、整个欧洲特别是以联合国的名义纷纷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标志着纳粹暴行终结,展望人类永久和平的日子。
雪花飞舞为当年遇难者披上皑皑丧服,举世哀悼抚慰百万犹太人的冤魂。
积攒了人类六十年的反思和忏悔,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沉痛地诉说着历史和未来。
然而,举世的反思和忏悔,并不能最终终结人类仍在不断出现的暴行,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反思仍远未结束,才能有效地防止这种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再次重演。
从奥斯维辛,这个因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成为全人类在20世纪最大的梦魇之地,让我想起两件与之相关的事。
一件是1970年12月,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期间,情不自禁地向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双膝下跪,以示谢罪。
当时,德国总理这个发自内心的“惊天一跪”震惊了世界,也让我深受感动。
这一跪,不仅向世人表达了勃兰特本人对历史的态度与忏悔,也体现了今天的德国与纳粹德国彻底决裂的决心!与此同时,德国各届政府首脑坚持在各种场合公开表达对纳粹所犯暴行和罪恶的真诚忏悔,并从教科书上用足够内容揭露纳粹时期的历史,在语文课上,记述纳粹暴行的《安妮日记》等都是必读书目,以教育年轻一代牢记这段历史的必要性。
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也都将现在的和平德国与过去发动战争、灭绝人种的纳粹德国完全地分隔了开来。
在世人的眼里,现在的德国已融入世界和平的洪流,是经济发达、社会富裕、艺术繁荣、科技先进,成为人类文化进步的一个榜样,甚至在维护世界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另一件是二战期间,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人民所带来的伤害较之纳粹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日本军国主义暴行,其现政府至今连一个正式的道歉都没有,更有甚者,日本首相不顾世界特别是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一意孤行,坚持屡屡到供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参拜,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同时,在其教科书上也是千方百计掩盖日本军国主义当年的凶残暴行,妄图割断年轻一代对这段人类惨痛历史的深刻认识。
同样是对人类历史上犯下的暴行,为什么同一种制度、两个不同的国家会如此泾渭分明截然相反呢?这就给我们引发了诸多的启示。
其一,妄图掩盖历史只能是自欺欺人。
无数史实告诉我们,时间可以冲刷一切,却冲不去人类对当年纳粹罪恶的记忆;历史可以暂时掩盖,却最终会真相大白。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国政要,对于世界和本国的所作所为都必须要从历史高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历史事实以其客观存在和大量的人证、物证作为佐证,是断然不可能永久掩盖的。
因此,人类暴行的施虐者及其后人,对自身所犯下的暴行采取不承认的态度甚至一意孤行,必定会离世界文明越来越远直至被世界潮流所抛弃。
所以,对于一切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暴行,每一位高瞻远瞩者,都应以德国当今的姿态为榜样深刻反省,才能真正为世界和平做出切实的贡献。
反之,以手中一时之权,以为可以一手遮天,拒不认账,岂非自欺欺人?其二,当今世界潮流岂容螳臂当车。
奥斯维辛集中营已经解放60周年,人类对当年纳粹所犯暴行已是自责反思同仇敌忾,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实现人类永久和平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浩荡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