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专题复习上期末2013
- 格式:ppt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试卷考生须知:1.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所有答案须做在卷Ⅱ(答题卷)上。
3.整卷g=10牛/千克试题卷Ⅰ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科学上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
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A.温度计B.量筒C.弹簧测力计D.压强计2. 在做电解水的实验室,当给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可以观察到的是()A.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而且两者体积比约为2:1C.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4.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其中的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
为此,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沸点低于80℃C.用微火缓慢加热,使沸点低于80℃ D.在高压锅内进行,让水分跑掉而把抗菌素留下5.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
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同种材料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同种液体中某点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
D. 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
6.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原生于热带地区作物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A.温度 B.水 C.光照 D.空气7. 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这说明()A.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B.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C.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D.脊髓也能形成某些感觉8.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100克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6.4克B、4克C、8克D、16克9.小明同学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的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科学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4、01亲爱的同学: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学习,你一定有许多体会和收获。
今天,请你来试着完成下面这份模拟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呈现出来,与父母、老师和你的同学共享。
祝你成功!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40分)1、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
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D、作出解释2.千年铁树开了花,说明()A、铁树是可以开花的B、铁树能结出种子C、铁树开花不容易D、铁树是绿色开花植物3.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淡水哺乳动物是A、大熊猫B、扬子鳄C、大鲵D、白鳍豚4、将一根烧红的铁棒插入冷水中,会看到一股“白气”冒出,这一现象说明水(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牛顿B、帕斯卡C、伏特D、瓦特2.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3.绍兴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下列描述我县气候的是(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0℃C.今天空气质量Ⅱ级D.明天阴转多云4.由ρ=m/V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密度是物体的物性之一,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D、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C、打针时推注射器活塞,药注入体内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6.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主要是由于分泌的雌性激素在起作用()A、垂体B、卵巢C、甲状腺D、肾上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过滤的方法分开食盐和硝酸钾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C.潜水艇潜的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但浮力不变D.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8.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9.下列电路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10.消毒液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否则危害很大,不如不用。
第17题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调研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图案中轴对称图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 .已知两边和夹角 B .已知两角和夹边 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 .已知三边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30°,则它的顶角等于( )A .30°B .40°C .75°D .120°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2b a b a +=+ B .()3362a a -=-C .()3532b a ba = D .()()437a a a =-÷-5.如()m x +与)3(+x 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A .—3B .3C .0D .1 6.由m (a +b +c )=ma +mb +mc ,可得:(a +b )(a 2-ab +b 2)=a 3-a 2b +ab 2+a 2b -ab 2+b 3=a 3+b 3,即(a +b )(a 2-ab +b 2)=a 3+b 3 ①,我们把等式①叫做多项式乘法的立方公式.下列应用这个立方公式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 A .(x +4y )(x 2-4xy +16y 2)=x 3+64y 3 B .(2x+y )(4x 2-2xy+y 2)=8x 3+y 3 C .(a +1)(a 2+a +1)=a 3+1 D .x 3+27=(x +3)(x 2-3x +9)7.如图,ACB A CB ''△≌△,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35° D .40°8.如图,在△ABC 中,BC = 8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交边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18 cm ,则AC 的长等于( )A .6 cmB .8 cmC .10 cmD .12 cm9.如图,△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那么下列结论:①△BDF 和△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 ;•③△ADE 的周长等于AB 与AC 的和;④BF=CF .其中正确有( )个. A .1 B .2 C .3 D .410.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是( ) A .6 B .7 C .8 D .9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最后的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02-的值为 .12.若5,3==b a x x ,那么________=-ba x .13.如图,沿直线AD 折叠,∆ACD 与∆ABD 完全重合.若∠B=58°,则∠CAD= 度.14.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你能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15.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 16. 若5=+b a ,3=ab ,则22b a += . 17. 如图,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 ∆与ABC ∆ 全等,那么点D 的坐标是 .(说明:点D 与点C 不重合) 18.已知12=-+m m ,则2012223++m m =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共两小题,满分10分)BA第10题第15图 第14题 a -ba -baabb图甲 ADBCE第8题B'CB AA'第7题 第9题D CB A第13题计算:(1)()⎪⎭⎫ ⎝⎛-÷⋅ab b a ab 32)5(222(2)()()()b a b a ab b a ab -++÷-2248422320.(本题满分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8),点B (6,8).(1)只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求作一个点P ,使点P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②点P 到∠xOy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在(1)作出点P 后,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 21.(本题满分7分)已知:如图所示,(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并写出△A ′B ′C ′三个顶点的坐标. (2)在x 轴上画出点P ,使PA+PB 最小(保留画图痕迹)22.(本题满分7分)在一次数学课上,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图,并写下了四个等式: ①AB DC =,②BE CE =,③B C ∠=∠,④BAE CDE ∠=∠. 要求同学从这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AED △是等腰三角形.请你试着完成王老师提出的要求,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即可) 已知: 求证:AED △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23.(本题满分8分)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b a +米,宽为()b a +2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2,3==b a 时的绿化面积. 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CD =. (1)求证:BCE ∆≌DCF ∆; (2)若9,17==AD AB ,求AE 的长.25.(本题满分9分)已知,Rt △ABC 中,∠ACB=90°,∠CAB=30°.分别以AB 、AC 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 .(1)如图1,连接线段BE 、CD .求证:BE=CD ; (2)如图2,连接DE 交AB 于点F .①EF FD (填“>”、“<”或“=”); ②请证明你的结论.. 第20题BDAE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八 年 级 数 学(参考答案及平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B 2.C 3.D 4.D 5.A 6.C 7.B 8.C 9.C 10.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最后的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1 12.53 13. 032 14.()()22b a b a b a -=-+ 15.0135 16.19 17. ()()()1,1,3,1,1,4---- 18.2013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 ⎝⎛-÷⋅ab b a ab 32)5(222(2)()()()b a b a b a 2322-+-- 解:(1)原式=()⎪⎭⎫⎝⎛-÷⋅ab b a b a 3254222…1分 (2)原式=()()22242a b ab b ---…4分 =⎪⎭⎫⎝⎛-÷ab b a 322034……2分 =22242a b ab b +--……5分 =2330b a -……4分 =242a ab +-…6分20.解:(1)作图如右,点P 即为所求作的点.评分参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分; 角平分线……2分; 结论……1分. (2)P (3,3).…………2分21.(1)画图正确……2分A ’(-1,2)B ’ (-3,1)C ’(-4,3) …………3分(2)先找出A 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A ”(1, -2),连接A ”B 交x 轴于点P ,(或 找出B 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B ”(3, -1),连接B ”A 交x 轴于点P )画图正确……2分 22.已知: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添一个即可)……………2分 证明:在ABE △和DCE △中,B CAEB DEC AB DC ∠=∠⎧⎪∠=∠⎨⎪=⎩,ABE DCE ∴△≌△(AAS )……………6分 AE DE ∴=,即AED △是等腰三角形 ……………7分23.解:2)()2)(3(b a b a b a S +-++=绿化……………………3分22222236b ab a b ab ab a ---+++=ab a 352+=(平方米)…………5分 当2,3==b a 时,23395352⨯⨯+⨯=+ab a ……7分 63=(平方米)………8分答:绿化面积为63平方米(注:没写单位没答不扣分).24.(1)证明:∵AC 平分∠BAD (2)∵Rt ⊿CDF ≌Rt ⊿CBE C E ⊥AB ,CF ⊥AD ∴DF=BE∴CE=CF ………4分 ∵AC 平分∠BAD 在Rt ⊿CDF 与Rt ⊿CBE 中 ∴∠FAC=∠EAC⎩⎨⎧==CECF CBCD ∵C E ⊥AB ,CF ⊥AD∴Rt ⊿CDF ≌Rt ⊿CBE(HL) ………4分 ∴∠F=∠CEA 在⊿ACF 与Rt ⊿ACE 中⎪⎩⎪⎨⎧=∠=∠∠=∠AC AC CEA F EACFAC∴ ⊿ACF ≌Rt ⊿ACE(AAS) ………6分 ∴AF=AE设x BE DF == 则x x +=-917 解得4=x∴AE=17-4=13………6分(其他解法根据具体情况得分)25.略解:(1)证明⊿EAB≌⊿CAD………3分得到:BE=CD………4分(2)①EF=FD………5分②过D作D H⊥AB于点H,证明⊿ABC≌⊿DAH得到DH=AE………7分证明⊿AEF≌⊿HDF,得到EF=DF………9分(其他解法根据具体情况给分)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以阅卷组讨论答案为准!!。
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培优)参考答案1.【答案】(1)CuSO4(2)NaCl、Na2CO3、NaOH(3)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盐酸【解析】样品加足量水得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说明一定不含溶液呈蓝色的硫酸铜,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至少含其中一组,无色溶液a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原物质中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a中含有碳酸钠,则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a加入过量氯化钡除去了碳酸钠得无色溶液b,b中加酚酞变红,说明b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则样品中一定含氢氧化钠。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铜;(2)无色溶液 a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NaCl和原有的Na2CO3、NaOH;(3)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即是含氯化镁还是氯化钙,所以要确定其是否存在,可通过生成的白色沉淀甲是氢氧化镁还是碳酸钙即可,故可向甲中加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氯化钙,若没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氯化镁。
2.【答案】(1)H2SO4(2)过滤(3)解:设由CuO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 CuSO4+H2O80 1608克xx=16克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CuSO4+ 2NaOH=Cu(OH)2+Na2SO4160 80 14216 g y a;y=8克;a=14.2克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00%=20%(4)解:设与H2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b。
H2SO4+2NaOH= Na2SO4+2H2O80 14260克×20% b;b=21.3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克+14.2克=35.5克【解析】(1)D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C为硫酸铜溶液,A为硫酸溶液,即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H2SO4;(2)由题可知,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为过滤;(3)先根据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据此CuSO4+2NaOH=Cu(OH)2+Na2SO4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先通过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计算出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之实验探究题1.科学是一门需要观察实验加思考的学科。
小明发现木块在水中漂浮而石块在水中下沉,而他已经学习得知石块和木块有大小不同的密度。
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建立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他找到了以下实验器材想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①弹簧测力计②两个烧杯③细线④两块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⑤两块体积不同的铜块和铁块⑥足量的水(1)【实验器材】上述需要选用的器材和用品是:①②③⑥和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步骤】请你帮小明把下列实验步骤填写完整: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所选铜块和铁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G1和 G2;②将弹簧测力计下端挂着的铜块和铁块________,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G3和 G4;③________ ;(3)【分析和结论】若要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则预期的实验数据关系式是________(用 G1、G2、G3、G4表示)。
2.如图所示为有关食盐的两个实验(天平使用时 1 克以下用游码):(1)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并测定产率实验。
a.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b.单一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c.某同学所测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产率明显偏低________(选填字母)。
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B.过滤时滤纸破损C.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D.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13%的氯化钠溶液 40 克。
a.步骤如下:①计算;②称量和量取;③________;④装瓶b.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B.量取水读数时俯视C.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D.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E.配制结束后,不小心碰洒一部分溶液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2013—2014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2013.12命题人:北票教师进修学校宋相林(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科学知识积累及运用:(每个2分、共38分)1、照镜子时镜子里的像与人方向左右(),大小()。
2、太阳的位置越高,物体的影子越(),太阳的位置越低,物体的影子越()。
3、用光洁的不锈钢勺子的凸面照脸时,看到的像是()立的,比实际的脸要小;用凹面看时,像是()立的。
4、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上,形成()的通路,灯泡才会亮。
5、根据磁铁具有指()的这一性质,我国古代人民把磁铁做成了一种仪器——司南,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不同之处是:电磁铁()时有磁性,()时磁性消失;()的磁力大小可以控制。
7、()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8、心跳是()的收缩与舒张。
它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心跳。
小学五年级科学4—19、我们既要善于(),又要勤于思考。
解释就是在()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或者是事物发展的()。
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二、判断:在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后边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后边括号内打“×”。
(每题1分、共12分)1、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2、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老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
()3、平面镜能把射来的太阳光再折射到另一方向去。
()4、电池铜帽一端是正极,下端锌皮一端是负极。
()5、月相的变化周期是一年。
()6、心脏不停地跳动是推动血液循环,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7、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8、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与运动不存在任何关系。
()9、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是少运动、多休息。
()10、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11、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是血管。
()12、晴天里,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钟、表到某一整点时,就在这根小棍的影子处放一块小石头做记号,并记录下此时是几时。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提(2*20)1.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B测兵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4米的路程,那么它在前两秒内的速度为()A0.5米每秒,B1米每秒,C1.5米每秒。
D2.0米每秒3.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
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气化。
B.先气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气化。
5.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6.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7.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9.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11.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移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探究题1.如图1所示的玩偶,脚部能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振动。
细心的小明发现,玩偶脚部每振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差不多,果真如此吗?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出一个钩码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 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把弹簧拉伸到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2所示);测出振动30次所需时间t ,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0t;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 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1)在该实验中,除了图2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用到的测量仪器________; (2)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A 时,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是______; A .只受到重力 B .弹簧拉力大于重力 C .弹簧拉力等于重力 D .弹簧拉力小于重力;(3)分析图3,可以得到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4)该实验研究有什么具体应用呢?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但是同一弹簧和物体,在地球上或者太空中的振动快慢却是相同的。
如果用上述实验中的弹簧在太空中测量某个水果的质量时,弹簧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为15秒,则该水果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一、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1.为了比较水和某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放在烧杯中分别对水和某种液体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实验中用到的电加热器规格相同,这里所说的规格相同主要是指电加热器的_________相同。
(2)该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吸热能力比某种液体强,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电功率(2)不能;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2.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3)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选填“甲”“乙”或“丙”)答案:(1)吸收的热量相同(2)加热器(3)乙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若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
由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串联;C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3)没有使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没有多 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2.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