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综合考研成功条件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2.89 KB
- 文档页数:2
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证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证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
中医考研要求?
答:中医考研的要求包括报考条件、报考要求和培养目标等。
首先,中医考研的报考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生必须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是已经持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考生如果已经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需要满足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满2年或2年以上的条件,并且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同时,还需要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3.对于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他们可以按照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也可以报考。
其次,中医考研的报考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生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
2.考生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需要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最后,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药学和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制剂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常用实验方法和药理法规,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中医考研的基本要求。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中医综合2017年考研各科目备考指导及院校报考建议一、各科目备考指导1.中医学基础主要考察(一)绪论(二)精气、阴阳五行(三)藏象(四)气、血、津液(五)经络(六)病因与发病(七)病机(八)防治原则,8项内容,前边5项,主要考察了基本概念、基本特点,以记忆性知识为主,主要的题型为A型题,而(六)(七)(八)三项,为本门课的难点,譬如说六淫致病的成因、致病特点、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等等,病机中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津液代谢失常等内容,这些内容系统性较强,而且易于其他的科目交叉,而且实用性特别强,主要的题型以B型题、X型题为主。
2.中医诊断学主要考察(一)绪论(二)望诊(三)闻诊(四)问诊(五)切诊(六)八纲辨证(七)病因辨证(八)气血津液辨证(九)脏腑辨证(十)其他辨证方法,10项内容,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中医诊断学,也是在中医类考考生普遍感觉较难的一门课程,在掌握以上要求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应该增加自己在实习中的积累,该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比较容易失分,所以加强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视和复习。
3.中医内科学主要考察总论和各论两大板块,总论可以结合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各论包括常见内科病症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辩证要点、治疗原则、转归预后、研究进展等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话,涉及到部分方剂学的知识,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将两门课程放在一起,对比记忆。
需要强调的是2017年中医考研大纲与2015年相比,中医内科学增加“阳痿”、“肥胖”、“癌病”三个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要增加对这三个病证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内科学同样也属于中医类考研的难点之一。
主要题型涉及A、B、X型题。
4.中药学复习内容较为的单一,大纲规定了,除了中药学涉及的基本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之外,还包括了常用的250味中药的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症、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鉴别要点。
2017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文字版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017年考研大纲要求变化一、考试名称的变化由中医综合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二、考查目标的变化1.学科分布简单的六科笼统分布加以细化(1)临床医学人文精神要求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2)基础医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常见病辨证论治(没变化)2.培养目标强调能力3.层次仍然为熟悉记忆、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三个层次→仅为细化了。
三、科目变化增加了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四、试卷结构变化A型题中增加了一道病例共用题干题(之前出过)→分值为2分。
中内→12题针灸→6题六、试题顺序(一)A型题1.基础题(1.5分)1~9→中医基础理论10~18→中医诊断学19~27→中药学28~36→方剂学37~51→中医内科学52~55→针灸学2.共有题干(临床题→2分)56~67→中医内科学68~73→针灸学(二)B型题(1.5分)82~85→中医基础理论86~89→中医诊断学90~93→中药学94~97→方剂学98~101→中医内科学102~105→针灸学(三)X型题(2分)106~115→中医基础理论116~125→中医诊断学126~135→中药学136~145→方剂学146~157→中医内科学158~165→针灸学七、各科变化(很多地方看似变化,其实只是说法变化→简练,但要求内涵未变)(一)中医基础理论→变化不大去除了来源)药名变化具体有:重楼→蚤休;巴豆→巴豆霜;大戟→京大戟;藿香→广藿香;白豆蔻→豆蔻;茵陈蒿→茵陈;陈皮→橘皮;绿鄂梅→梅花;紫珠→紫珠叶;禹白附→白附子;白芥子→芥子;鸡血藤→大血藤;升药→红粉。
调整:将降香由止血药调到了活血化瘀药。
(四)方剂学→变化较大重点方剂→加三个(香苏散、柴胡疏肝散、二妙散),总计130首。
非重点方剂→101首。
1.常见病→增加了心衰2.调整→将“自汗盗汗”从掌握辨证论治规律调整到需要全面掌握项。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
中医综合作为中医考研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个领域,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下面为大家带来 2017 年考研中医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A型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1、首先来看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的病证是()A 阳偏胜B 阳偏衰C 阴偏胜D 阴偏衰答案:B解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虚证,即阳偏衰。
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 佐金平木法B 抑木扶土法C 泻南补北法D 培土生金法答案:D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培土生金法是根据土生金的相生关系确定的治法。
3、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 津液B 血液C 精液D 宗气答案:B解析: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肺生理功能的是()A 主气司呼吸B 主通调水道C 主宣发肃降D 主运化水谷答案:D解析:主运化水谷是脾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主宣发肃降。
5、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A 调畅气机B 促进脾胃运化C 调畅情志D 促进血液运行答案:A解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因为气机的调畅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 心火下降,肾水上济C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D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答案:D解析: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7、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 心与肾B 心与脾C 心与肺D 心与肝答案:D解析: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又能促进心血的运行。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对于准备考研中医综合的同学来说,研究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017 年的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难度,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一、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在这部分中,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考查较为深入。
比如,关于阴阳学说的题目,要求考生准确理解阴阳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其分析具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还有关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在脏腑功能调节中的应用,需要考生对中医脏腑理论有扎实的掌握。
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答案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金水相生法。
这道题考查了考生对五行相生关系以及相应治法的熟悉程度。
另外,关于精气血津液神的知识点也有涉及。
例如:“气的推动作用体现在()”,这就要求考生清楚气的各种功能及其具体表现。
二、中医诊断学部分这部分注重对中医诊断方法和症状体征的辨别。
比如脉象的判断,给出几种脉象的描述,让考生选择对应的脉象。
舌诊也是常考的内容,通过观察舌象的特点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脏腑的盛衰。
有这样一道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血瘀证表现的是()”,答案是:面色淡白。
考生需要清晰地了解血瘀证的各种临床表现,才能准确作答。
三、中药学部分中药学的题目涵盖了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方面。
比如,给出一种中药,考查其主要功效和适用病症。
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的药物是()”,答案是:黄芩。
这就需要考生对常见中药的功效有准确的记忆。
四、方剂学部分方剂学部分不仅考查方剂的组成、功用,还会涉及到方剂的配伍特点和临床应用。
例如:“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答案是: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还有关于方剂的变化运用,如“由桂枝汤变化为小建中汤属于()”,答案是:药味加减的变化。
五、中医内科学部分中医内科学的题目多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考查考生对疾病的诊断、辨证论治和选方用药的能力。
比如:“患者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哽不利,苔白而干,脉浮细而数。
2017中医考研政策中医考研是医学考研的一个方向,很多考生都想了解2017中医考研政策的消息。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017中医考研政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学术型的专业课由招生单位按照一级学科命题如果报考的专业是属于中医学术型,专业课考中医综合,如果报考的专业是属于中西医学术型的,可业务课选考中医综合或者西医综合;政治、外语(英语或日语)还是教育部命题。
(300+100+100)2、报考中医专硕要考的初试科目专业课(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类)、外语(英语或日语)、政治(300+100+100分)都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具体政策查看下面的政策;大部分院校的复习为:笔试(专业课)+面试(外语口语+专业)+临床技能。
3、本科不是中医类(中医类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的只能考中医学术类研究生,而且大部分院校会限制报考基础类对于学术型的临床类专业(如中内学术型、中外学术型、中妇学术型……),很多院校不愿意招收本科不是中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学生,具体以该校的招生简章为准。
目前还有部分中医院校招收非医攻博(即非医学攻读中医博士,5年制,学术型)。
4、哪些人可以考研1、中国公民;爱党守法;身体健康2、学历:①应届本科毕业生(含当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成人应届本科、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②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③高职高专毕业后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④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⑤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哪些人能考中医/中西医学术型硕士要求同第四点;本科非中医的参看第三点。
6、哪些人能考中医专硕(1)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届与往届本科毕业生。
①五年制及以上学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傣医学、壮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本科学历。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来源:研究生处作者:yjsc点击数:8563日期:2017‐03‐17字体:【大中小】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1)中医学基础类专业①中医基础理论(100501)、中医医史文献(100503)、方剂学(100504)、中医诊断学(100505)、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单科≥39分(综合≥117分),总分≥295分。
②中医临床基础(100502)单科≥39分(综合≥117分),总分≥310分。
(2)中医学临床类专业①中医内科学(100506,105701)、中医妇科学(100509,105704)、针灸推拿学(100512,105707)单科≥39分(综合≥117分),总分≥310分。
②中医外科学(100507、105702)、中医骨伤科学(100508、105703)、中医儿科学(100510、105705)、中医五官科学(100511、105706)、全科医学(105710)、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105709)单科≥39分(综合≥117分),总分≥295分。
(3)中药学类专业①药物化学(100701)、药物分析学(100704)、药剂学(100702)、生药学(100703)、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5)、药理学(100706)、药学(1055)单科≥40分(综合≥120分),总分≥295分。
②中药学(1008、1056)单科≥40分(综合≥120分),总分≥310分。
(4)临床医学专业(100201‐100218)单科≥40分(综合≥120分),总分≥295分。
(5)生物医学工程(107200)单科≥40分(综合≥120分),总分≥295分。
(6)护理学(101100)单科≥40分(综合≥120分),总分≥310分。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单科≥44分(业务课1、2≥66分),总分≥310分。
2017年中医综合考研成功条件解析
考研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它的成败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如果拥有以下六条件,相信2017考研的你肯定不会失望。
条件一:兴趣。
考研很可能和考生以后从事的工作或者研究有关。
如果是兴趣使然,那么相信考生会在这条路上走的顺利,走的有收获,走的更有成就感,所以我们建议考生在决定考研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信考生复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兴趣和钻研,而少了枯燥和厌烦。
条件二:错题。
考研复习过程中,错题虽然常常让考生烦恼,让考生有挫败感。
但正是这些错题让考生有所提高,让考生有更高的突破,但这些都要以考生对错题有正确的认识为前提。
个人认为前期复习有错题比没有错题更利于之后复习。
面对错题,考生不但有要消灭低落的心情,还要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要找出自己出错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改正。
另外,建议考生准备几个笔记本,把所有出错的题进行整理,方便以后的复习。
条件三:书写。
书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心情,所有考生一定要对书写给以重视。
不仅要重视政治试卷的书写,英语、中医综合同样需要考生重视书写。
如果所有的解答都正确,就因为书写而扣分,那么很可能考生失去不仅仅是几分,也许是自己读研的一个机会。
所有在考试过程中,在解答那些和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试题时,考生也要注意下自己的书写。
条件四:睡眠。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用睡觉时间去复习的同学不在少数,开始他们可能会为自己的复习领先而得意,会为自己的毅力而自豪,但不用多久,就会后悔。
其实占用睡眠时间去复习的方法并不科学,也不合理。
短时间,你或许感觉不到有什么影响,但时间长了,你会感觉自己的体力不支,复习效果不佳,复习信心不足等等。
所以在备考阶段,考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而不是用时间换取效果。
条件五:营养。
考研是需要大量脑力的劳动。
因此考生要重视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饮食。
不仅要吃有营养的午饭、晚饭,早餐也必不可少。
提醒考生千万不要由于什么原因而不吃早餐,或者凑合饮食。
条件六:运动。
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备考时期的身体,让其少出状况,使其健康考研。
而且还可以放松紧绷的神经,改善考生复习的心情,使其快乐考研。
当考研过程中情绪低落,想要放弃的时候,适当的运动还可以缓解其紧张的心情、低落的情绪,使其轻松考研。
考研拼的是实力,拼的是精神,拼的是能力,希望以上六个条件让2015的中综考研学生走的更轻松,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