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4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7每小题3分,8小题5分,9小题4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桀骜.(ào)租赁.(lìn)喋.血(dié) 长歌当.哭(dànɡ)B.立仆.(pū) 噩耗.(è)屠戮.(lù) 殒.身不恤(yǔn)C.解剖.(puō) 攒.射(cuán)辗.转(zhǎn) 迥.乎不同(jiǒnɡ)D.作揖.(yī) 菲.薄(fěi)浸渍.(zì) 博闻强识.(zhì)解析:“解剖”的“剖”读“pōu”。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吠叫箜篌宏亮激亢屏息已待B.包袱捍卫绿草如荫逆来顺受C.厌倦拍摄短小精悍惊心动魄D.引证洗涤头破血流步履稳建解析:A项“屏息已待”的“已”应为“以”;B项“绿草如荫”中的“荫”应为“茵”;D项“步履稳建”的“建”应为“健”。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②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③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用,我们不愿意。
A.悲愤做客试验 B.悲哀做客实验C.悲哀作客实验 D.悲愤作客试验解析:①“悲哀”侧重伤心之意。
“悲愤”侧重悲痛愤怒。
后面已经表达出愤怒之意。
②是做客人的意思。
③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说,如今已不是巴金的年代。
可是,当文学对现实惊人地冷漠时,我们多么需要巴金直刺现实的勇气,多么需要他震耳欲聋....的呐喊。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寥落(liáo) 桀骜不驯(ào) ..立仆(pū) .B.作揖(yī) .解剖(pōu) .C.莅校(lì) .赁屋授课(lìn) .干练坚决(ɡān) .长歌当哭(dānɡ) .以待屏息(pínɡ) .涕泗交流(sì) .激亢(kànɡ) .D.鳏夫(ɡuān) .屠戮妇婴(lù) .山阿(ā) 归纳演绎(yì)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深味悲凉出离愤怒陨身不恤绯红黎明B.微漠悲哀直面人生枪弹攒射欣然前往C.广有羽冀黯然泣下惊心动魄浸渍人心D.绿草如茵逆来顺受高官显宦深居拣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有名的足球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足球。
B.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C.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一旦面临挫折,创业....者的生活将会陷入窘境。
D.做人要正派,到处打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
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
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
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
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纤巧的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题画诗也不例外。
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
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生活在不同语言、文化、种族、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语言是促进人类发展、对话、和解、包容与和平的重要前提之一。
人们需要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并且通过语言将知识、观念、信仰和传统代代相传,这对于人类的生存、自尊、幸福、发展以及和平共处必不可少。
我们认识到,在代代相传的历程中,儿童时期的语言学习效果最佳。
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有助于人们通过共享的行为模式、互动方式、认知结构和理解方式来交流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语言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
这一知识宝库促进人类发展,见证了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摘编自《岳麓宣言》) 材料二《岳麓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宣言,是重要的永久性文件,也是联合国“2019国际本土语言年”的重要基础性文件。
《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倡议,号召国际社会、各国、各地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
《宣言》体现了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练了当前世界语言资源和语言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倡导各国制定行动纲领和实施方案,同时汇聚了语言资源保护的做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和路线图,体现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宣言》在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受到各方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果,将对指导世界各国和地区保护语言资源和语言多样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保护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2019年1月2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材料三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救命稻草吗?某种程度上讲,的确可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解析版)(时间:100分钟满分:94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于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和道义在肩,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个体精神承担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了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第三单元课时练习题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2. 中国建筑的特征 (5)3. 说“木叶” (9)第三单元测验 (13)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四十年________,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四十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十年来,中国从________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
四十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左右,多年连续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
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________的教师爷。
我们只有(),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宵衣旰食一无所有惊天动地颐指气使B.砥砺奋进一穷二白翻天覆地指手画脚C.宵衣旰食一无所有翻天覆地指手画脚D.砥砺奋进一穷二白惊天动地颐指气使解析:砥砺奋进,形容在磨炼中奋勇前进;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
这里“宵衣旰食”对象使用有误。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状况,用“一穷二白”比较合适。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这里修饰“变化”,“惊天动地”不合适。
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山东枣庄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因为作者的人格缺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故此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材料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庄子、孟子、韩非子,无一不是把全副的诚意放在真理的认识上,这就是屈原所受到的感染。
单元写作确立自信学习反驳【题目展示】(教材79页写作练习三)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眼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之风愈演愈烈。
有人指出,偶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偶像就是“返祖”,是历史的倒退,绝不可取;也有人说,人们总是从偶像中汲取力量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问题在于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崇拜。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试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论,写作一篇议论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
【思路导引】透过“偶像”一词,我们既可以找寻到社会思想与道德取向的改变,也可以找寻到作文立意的不同角度。
偶像崇拜无可非议,关键是看崇拜偶像的哪些方面,即崇拜的内容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就会给自己的学习、人生带来好处,值得肯定;盲目崇拜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益处的。
从取材的角度来说,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切入:1.选取演艺界明星做偶像,可以对当前追星的现象发表议论,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名人。
2.选取某个行业的先进人物做偶像,可以选取科学家、作家等,如霍金、冰心等。
3.选取普通人做偶像,如解放军战士、见义勇为的青年等。
无论选取什么人作为偶像,都要说清楚,他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偶像,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佳作赏析】崇拜偶像就绝不可取吗?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要乐于且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完善。
固步自封、骄傲自满是没有好结果的,相信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驳的。
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崇拜偶像就像原始社会中崇拜图腾一样,是返祖,是倒退,是绝不可取之举。
难道崇拜偶像就绝不可取吗?谬也!原始社会中,人类面对自然的一切异象都惊惧畏怕,却又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
于是为求得心中的安慰虚构出神力,供奉圣物,希望求得庇护,图腾崇拜便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放眼现代,科技发达,社会繁荣,文明与理性占据主导。
人们注重知识,发展个性,探求真理,难道还会被如此随意地震慑蒙蔽,盲目屈从吗?再者,崇拜是包含了赞美、敬仰、模仿、学习和发展多方面因素的总汇。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习目标】1、了解弗罗姆及其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
2、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知识链接】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学习过程】一、细读文本,自主积累1、注音辜负()罪孽()惶恐()履行()休戚相关()归根结蒂()给予()给以()解数()押解()刹那()刹车()赢得()羸弱()专横()横竖()诞生()涎水()心劳日拙()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解词节外生枝: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咄咄逼人: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1、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2、题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写作对象是“母亲、母亲、孩子”,写作内容是“爱”,写作层次是“母爱、父爱、孩子的爱”。
请依据写作层次梳理本文思路。
3、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请填写下列表格。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8岁以下(幼儿期)8—10岁(童年期)少年时期(成长期)成熟时期(成熟期)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三、细读文本,筛选信息(一)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①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②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③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点拨: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
)2、比较分析,说说母爱与父爱两者差别的原因。
3、小结(初步得出弗罗姆观点,集体朗读)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
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1
一、基础题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消磨光阴细细品尝
B.值得称颂怙恶不悛枯燥无味
C.燥动不安毫不惋惜匆匆流逝
D.丰盈饱满一无所知坚实可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2 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_______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_______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___________ 。
A.流逝闪烁启示B.流逝闪耀启发
C.流泻闪烁启示D.流泻闪耀启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今年冬天,我国的南方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灾害,中央抗灾指挥中心要求各地克服各种莫须有的困难,千方百计通路、保电、安民。
B.近年我国部分省市大力推行的高中课程改革,既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真可谓双管齐下。
C.面对流行音乐的低迷状态,音乐人纷纷尝试着到民族音乐中去挖宝,这种大气候使流行音乐初步焕发出活力,有望使之走出低谷。
D.中西合璧的新生建筑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京百姓的眼球。
著名的国家大剧院刚一落成,前来参观的人便络绎不绝,项背相望。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B.由于本市对擅自夸大疗效、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药品采取了暂停在京销售的强制措施,使本市去年药品严重违法广告率下降了5%。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
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他说《末代皇帝》剧中真实的部分基本都出自于他的作品,不真实的部分则是编剧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纯属编造了大量情爱故事。
7.下面6个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A.④②⑥①⑤③B.④②①⑤③⑥
C.①③⑤④⑥②D.②④①⑤③⑥
8.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