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
方法:收集临床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
结果:通过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部渡过安全期。
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得减轻焦虑、恐惧程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改善或维持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预防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使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按病期和大体类型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1]。
手术是目前惟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应按照胃癌的严格分期及个体化原则制订治疗方案,争取及早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应根据胃癌的病期、生物学特性以及病人的全身状况选择。
收集临床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010年2月~2011年12月胃癌63例,其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21~72岁,平均54岁;自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个月~2年半,平均7个月。
行胃癌根治术38例,行根治性全胃手术7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对胃癌的认知程度、心理承受能力,给予心理干预:关心、安慰病人,赢得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积极配合治疗;解释胃癌的相关知识,说明可治性、手术的必要性及效果;组织患者及家属交流成功治疗经验,树立良好放松情绪,减轻焦虑恐惧。
2.1.2饮食和营养择期手术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纠正负氮平衡,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和术后恢复的效果;不能进食或禁食的患者,应从静脉补给足够能量、氨基酸、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1.3用药护理按时给予减少胃酸分泌、解痉及抗酸的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
2.1.4 并发症的护理合并急性穿孔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情况、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化等,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治疗休克;合并出血的患者应观察并记录呕血、便血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口渴、肢冷、尿少等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输液、输血、镇静、止血,积极治疗休克和纠正贫血;合并幽门梗阻的患者应禁食,非完全梗阻者可给予无渣半流质饮食,输液、输血,纠正营养不良及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8.2±3.5)d,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近期复查无1例复发。
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胃癌是普外科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行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有效的措施[1],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或术后并发症发生,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促进患者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75例,其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8.3±10.4)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ct检查和胃镜检查,病理学活检确诊为胃癌,术前检查均未提示有远处转移。
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情决定手术切除大部分胃或全胃。
2护理和结果围手术期,即手术全期,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包括患者从住入外科病房到术后恢复痊愈出院这段时间。
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尽量保证患者以良好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对胃癌认识不够,担心无法治愈,常常出现情绪低落、恐惧不安等心理问题;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过程了解不多而畏惧手术,对手术的安全性心存疑惑,担心术后伤口疼痛或术后出现并发症,思想压力过大,意志消沉。
护理人员应从各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时给予解释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等不良心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并证实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为其在临床护理推广奠定基础。
方法:选择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选用fts法治疗作为观察组。
另一组患者选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周体重减低等差异有显著性。
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fts明显提高了胃癌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胃癌;护理【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50-02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最早由丹麦henrik kehlet医生提出,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被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手术应激,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治疗总费用,以达到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目的[1]。
近年来,欧美国家不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眼科手术、疝修补术、美容手术等手术中常规开展fts,而且逐渐运用到复杂的择期大手术,起到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的良好效果。
fts的新理念与传统的常规处理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上发生的较大的变化。
我们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住院手术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fts方案与传统方法的差别,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胃癌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及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方式的调整,肠胃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加,而影响比较恶劣的当属胃癌。
胃癌作为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排在恶性肿瘤的前列,对人体的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近年来,临床上胃癌的病例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在发病群体中还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胃癌是一个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长期过程,并且多发于有肠胃病史的患者身上,在胃癌的治疗中,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
那么胃癌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下面跟着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吧!一、胃癌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胃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体征,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特别注意饮食健康。
首先,患者术后应及时辅助化疗,临床常用的是维康达替吉奥胶囊,其作为新一代的口服、高效、低毒的氟尿嘧啶类化疗药,可单独或联合奥沙利铂等用于胃癌化疗,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此时,患者应注意积极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一般而言,在饮食规划中,患者术后应先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特别是对于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群体而言,要做到低盐少油的饮食规划,同时在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矿物质铁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根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在生活方式上,患者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胃癌的发病群体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要求青年群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握好劳逸结合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悦的心情,是预防疾病复发的有效形式之一。
男性在日常的生活和应酬中,尽量少吸烟、少喝酒,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酒精中不存在致癌成分,但是对于人体肠胃刺激较大,不利于胃黏膜的正常运转。
60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
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入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康复率。
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出血、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做好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可使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康复率。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1]。
多数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现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入院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患者并发症减少,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胃癌患者,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5~73岁,平均50岁,胃窦部癌42例(70%),胃体部癌12例(17%),胃底贲部癌6例(13%)。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对胃癌患者除采取常规护理外, 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护理。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会极度焦虑、恐惧、悲观甚至绝望,患者认定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配合治疗。
另外,癌症的治疗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患者不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原因。
因此,医护人员给患者分析手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解释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的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癌症,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1.3.1.2 饮食护理胃癌患者身体极度衰弱,营养不良,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确保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经口进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根据医嘱静脉补充高能量营养或要素饮食[2]。
1.3.1.3 术前准备①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常规验血、尿、出凝血时间等,尽可能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决定是否手术或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3];②做好消化道、呼吸道准备;③向患者说明有关手术的相关情况,签订手术协议等。
1.4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手术的中心环节。
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护理基础护理:①一般情况下,术后平卧4~6 h后,改为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②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③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④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落和倒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准确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⑤做好口腔护理,增进患者的食欲,促进机体恢复;
⑥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⑦多开导、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等消极情绪,积极对待治疗。
1.5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5.1 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胃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4~6 d内出现腹膜刺激征及右上腹突然剧烈疼痛等表现,提示患者可能发生吻合口瘘,当发生吻合口瘘后,立即禁食,直到吻合口愈合,还可通过冲洗及低负压吸引保持局部清洁,促使漏口愈合,如不能恢复需再次手术。
1.5.2 梗阻监测患者进食后有无饱胀、呕吐及呕吐物中是否含有胆汁,判断梗阻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5.3 出血手术后24 h内易发生岀血,如果出血量多时,还会发生失血性休克[4,5],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有无上腹胀感及大量的呕血、便血等。
一般通过药物止血、输血等措施控制术后岀血,无效者再次手术。
2 结果
60例胃癌患者中,对照组发生术后焦虑8例、吻合口瘘9例、岀血5例、梗阻3例、感染5例, 对照组8例(26.7%)好转,22例(73.3%)未愈。
观察组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发生焦虑1例、吻合口瘘1例、岀血1例、梗阻1例、感染1例,26例(86.7%)好转,4例(13.3%)未愈。
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因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癌症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患者在角色转变上需要大量时间,在此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变化不稳定,应积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接受治疗。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通过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宣教工作、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使得患者接受现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出院宣教, 如多休息,定期复查,进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等,使患者得到疾病的保健知识,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权小香,刘秀娴.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74.
[2]林超鸿.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腹部外科,1997,10(1):8.
[3]马丽峰.老年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饮食管理.进修护理杂志,2003,18(3):283.
[4]竺雷红.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术期监测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73-473.
[5]苏艳华,王萍.胃癌根治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