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阿卡贝拉版 1+四声部 无伴奏纯人声 阿卡贝拉 合唱谱 Acappella
- 格式:pdf
- 大小:537.43 KB
- 文档页数:20
阿卡贝拉课程纲要阿卡贝拉的发展历史10世纪:多声部阿卡贝拉的出现根据著作《Musica enchiriadis》和《Scolica enchiriadi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
这些早期的多声部乐曲,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它们的主旋律多为素歌,其下则加上一条称为“vox organalis”的和声声部,这声部有时与主音形成平行四度或五度进行,有时也会与主音反向进行。
11-13世纪:演变经过多年发展,早期奥尔加农先后演变成自由奥尔加农(Free Organum)、装饰奥尔加农(Flarid Organum)。
到了裴洛丁(Perotin,约1170-约1236)的时代,更出现了三、四部的奥尔加农。
除奥尔加农外,复音康都歌(polyphonic conductus)、经文歌(Matet)、断续歌(Hocket)等,都是重要的中古时期教会无伴奏合唱音乐。
14世纪:新景象公元14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阿卡贝拉的发展也迎来了一番新的景象。
著名作曲家约斯昆德普瑞(Josquin des Prez, 1440-1521)、帕勒斯替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的作品,都是传统阿卡贝拉曲目中的瑰宝。
此时的阿卡贝拉作品,以牧歌(Madrigal)最具代表性。
17-19世纪:器乐超越合唱地位17世纪后,受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之影响,西方乐器的发展迅速,近代小提琴、钢琴等成了作曲家的至爱,纷纷为它们谱写乐曲。
至19世纪,管乐的性能也有显著的改良,管弦乐大盛。
就是歌剧、艺术歌曲(lied)、合唱歌曲等声乐乐种,通常也都应用到乐器伴奏,无伴奏合唱可说是进入了消退期,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也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阿卡贝拉的曲目。
20世纪:阿卡贝拉热经典的音乐从来不会被人遗忘,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怀念和谐的纯人声合唱,阿卡贝拉重新流行起来,并发展出近现代的版本。
梁静茹《小手拉大手》吉他谱导语:《小手拉大手》是由梁静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亲亲》中。
这首歌翻唱自动画电影《猫的报恩》片尾曲《幻化成风》,由陈绮贞填词,钟成虎制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吉他谱,欢迎大家参考!还记得那场音乐会的*火还记得那个凉凉的深秋还记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游乐园拥挤的正是时候一个夜晚坚持不睡的等候一起泡温泉奢侈的享受有一次日记里愚蠢的困惑因为你的微笑幻化成风你大大的勇敢保护着我我小小的关怀喋喋不休感谢我们一起走了那么久又再一起回到凉凉深秋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把自由交给草原的辽阔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交游今天别想太多你是我的梦像北方的风却正能帮我悠扬的哀愁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向昨天挥挥手还记得那场音乐会的*火还记得那个凉凉的深秋还记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游乐园拥挤的正是时候一个夜晚坚持不睡的等候一起泡温泉奢侈的享受有一次日记里愚蠢的困惑因为你的微笑幻化成风你大大的勇敢保护着我我小小的关怀喋喋不休感谢我们一起走了那么久又一起回到凉凉深秋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我们一直就这样向前走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交游今天别想太多你是我的梦像北方的风却正南方暖洋洋的哀愁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向昨天挥挥手梁静茹-小手拉大手lalala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我们一直就这样向前走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交游今天别想太多lalalalala像北方的风却正南方暖洋洋的哀愁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向昨天挥挥手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为我加油舍不得挥挥手。
阿卡贝拉的音乐世界教学设计执教教师:王华多思指导教师:曾洁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自组内容教材分析:阿卡贝拉即无伴奏合唱;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具有特色的人声打击和乐器模仿给人带来了震撼和新奇的体验..这种新颖又好玩音乐深受年轻人喜爱;也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并且通过对阿卡贝拉的学习和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设计意图:通过富有代表性的阿卡贝拉作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阿卡贝拉;通过活动环节亲身体验阿卡贝拉的独特魅力..教学目标:1.掌握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的定义;2.通过阿卡贝拉作品;了解阿卡乐团组成的配置;3.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阿卡贝拉的定义、特点和组成要素难点:进行简单的阿卡贝拉演唱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全班分组体验阿卡贝拉小游戏:①2/4|XX|XX|拍手捻指|拍手捻指②|dodo|doredo③Twinkle;twinkle;littlestar.howIwonderwhatyouare.Upabovetheworldsohigh;likeadiamondinthesky.Twinkle;twinkle;littlestar;howIwonderwhatyouare.问:大家知道我们玩的游戏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吗有没有乐器的加入其实我们刚刚玩的是一种纯人声无伴奏的合唱音乐;它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叫做阿卡贝拉;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阿卡贝拉的音乐世界..二、阿卡贝拉的定义为什么叫阿卡贝拉这个词语是来自意大利语Acappella的音译..中文意思是“教堂风格的”..这是因为其其起源追溯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教会只以人清唱;17世纪由于西方乐器迅猛发展;阿卡贝拉曾一度经历消退期..直至1909年;耶鲁大学的wiffenpoofs组合成立;为阿卡贝拉的复兴揭开了序幕;重新流行了起来..三、阿卡贝拉的特点1.视频师:在这个视频当中同学们可以发现阿卡贝拉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特点一:有明确的分工2.视频师:除了人声;你们还听到了哪些模仿的的音色生:自由回答师:其实阿卡贝拉就是发挥人声最大潜力;不仅是模仿刚刚的几种乐器;它还可以模仿很多东西;比如自然界的声音;你们听过吗想听下吗4.视频特点二:声音的丰富多样性师:阿卡贝拉自从搬上了舞台后;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大的视听盛宴和视觉冲击;阿卡贝拉的团体开始在表演的形式、外观进行大胆的创新..特点三:表演的观赏性5.视频师:最后一个特点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有一样东西一直都存在特点四:对话筒和音响的依赖性四、阿卡贝拉的组成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不同流派风格阿卡贝拉作品;相信大家对阿卡贝拉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想组成一个阿卡贝拉;该有哪些部分组成呢主旋律声部、和声声部、低音bass声部、人声打击声部VP五、学习体验带领学生尝试改编;演唱阿卡贝拉版本听妈妈的话VP:|XXX0XX||bukebu0buke|运用道具:杯子主旋律六、拓展欣赏中国阿卡贝拉---当国粹结合阿卡贝拉欣赏具有京剧色彩的阿卡贝拉阿卡贝拉进入到中国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有阿卡贝拉这种演唱方式;常说音乐无国界;在全世界任何的角落都有音乐的声音;音乐也不只是单一的形式..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对阿卡贝拉的学习;能喜欢上这种纯人声的演唱方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来尝试组合阿卡贝拉团体..我相信;优秀的你们一定会绽放出不一样的魅力下课教学反思:设计这堂课的初衷是希望学生不单单只是了解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希望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音乐..希望通过这节课将这种新颖的音乐形式传递给中学生..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阿卡贝拉的专业性比传统合唱更强..无伴奏的合唱形式对学生的节奏、音准、乐感以及团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度要求比较高..这也是今后不断要完善和思考的问题..。
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领唱与合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感受歌曲亲切可爱、轻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活泼、富有朝气、蓬勃向上、渴求真理的少先队员形象。
2.分组自学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并改编歌词,感受歌曲中的生动、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形象,体验歌曲欢乐、富有童趣的情绪。
3.通过创作节奏练习,进一步理解音符时值的比例并在歌曲伴奏中得到运用。
教学重、难点:在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的学唱中运用已理解的音符时值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很开心能看到四(7)班同学来上方老师的音乐课,老师早听说我们班人才济济,非常优秀,所以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向先来考考大家?1.节奏关师:看大屏幕,谁能来打一打这条节奏?(附点,空拍)2.旋律关师:你能用“LA”来唱一唱么?(发声练习,注意坐姿,高位置出声)师:跟老师做,轻轻的LA送到头顶,甩出去。
(注意表情)3.和声练习师:节奏,旋律都过关了,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关?1 3.24.35.46.57.和声练习A:分组,两声部练习,柯尔文手势帮助B:加手势练一练C:生生合作D:师生对一对二:新歌教学师:唱的太棒了,送一首歌曲给你们?听完告诉我歌曲的情绪?A:初听,情绪?B:看谱复听,情绪有变化么?你给歌曲分分段?C:AB两段在情绪,力度,节奏,旋律上有什么不同?2:学习A段A:范唱,你发现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旋律结构相似)B:跟琴学唱,纠难点练唱(强调轻声高位置)C:生自唱D:完整唱A段3:学习B段师直接接唱B段旋律,这个乐段的歌词特别的美,谁能来美美的读一读?听老师来读一读(有节奏,高位置)学唱B段旋律,附点八度大跳(唱两到三遍)师:谁发现了B段旋律的特点?全曲试着合起来唱一唱全曲演唱!难点解决!三:介绍词作者及其作品四:总结师:歌曲中的阳光指的就是阳光么?还是?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梁静茹小手拉大手吉他谱梁静茹小手拉大手吉他谱《小手拉大手》是由梁静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亲亲》中。
这首歌翻唱自动画电影《猫的报恩》片尾曲《幻化成风》,由陈绮贞填词,钟成虎制作。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小手拉大手》吉他谱,希望能帮到你。
《小手拉大手》吉他谱《小手拉大手》歌词还记得那场音乐会的烟火还记得那个凉凉的深秋还记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游乐园拥挤的正是时候一个夜晚坚持不睡的等候一起泡温泉奢侈的享受又一次日记里愚蠢的困惑因为你的微笑幻化成风你大大的勇敢保护着我我小小的关怀喋喋不休感谢我们一起走了那么久又再一次回到凉凉深秋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把自由交给草原的辽阔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郊游今天别想太多你是我的梦像北方的风吹着南方暖洋洋的.哀愁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向昨天挥挥手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我们一直就这样向前走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郊游今天别想太多我啦啦啦啦像北方的风吹着南方暖洋洋的哀愁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向昨天挥挥手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为我加油舍不得挥挥手《小手拉大手》歌手介绍梁静茹(Fish Leong,1978年6月16日-),原名梁翠萍,马来西亚女歌手,籍贯是中国广东顺德。
1999年出道至今已发行了10张大碟和1张精选专辑,深受两岸三地和新马歌迷的戴。
代表作品有《》、《无条件为你》、《分手快乐》、《宁夏》、《暖暖》、《崇拜》、《情歌金曲》等,被誉为“情歌天后”。
2009年6月25日,梁静茹通过媒体宣布,已答应男友赵元同的求婚,将最快于年底前踏上婚姻的殿堂。
2010年2月1日,梁静茹与未婚夫赵元同(Tony)在菲律宾长滩岛举办婚礼,恩师李宗盛担任证婚人。
其亚洲累计销量已达到1720万张。
阿卡贝拉是什么阿卡贝拉的典故根据著作“Musica enchiriadis”和“Scolica enchiriadi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
这些早期的多声部乐曲,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它们的主旋律多为素歌,其下则加上一条称为“vo某organalis”的和声声部,这声部有时与主音形成平行4度或5度(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有时也会与主音反向进行(“organum with oblique motion”)。
经过多年发展,早期奥尔加农先后演变成自由奥尔加农(“Free Organum或“Note-against-note Organum”,11世纪)、装饰奥尔加农(“Flarid Organum”,又称二部奥尔加农“organum duplum”,12世纪4)。
到了裴洛丁(Perotin,约1170-约1236)的时代,更出现了三、四部的奥尔加农(organum triplum, quadruplum)。
除奥尔加农外,复音康都歌(polyphonic conductus)、经文歌(Matet)、断续歌(Hocket)等,都是重要的中古时期教会无伴奏合唱音乐。
阿卡贝拉的近代发展也许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怀念和谐的纯人声合唱,a cappella重新流行起来,并发展出近现代的版本。
这阵“a cappella 热”,先由美国开始,再逐渐蔓延至欧洲以至世界各地。
1909年,耶鲁大学的Whiffenpoofs成立,为阿卡贝拉的复兴展开了序幕。
在差不多时期,一种称为「理发店」(barbershop)的四部合唱也在非洲裔美国人小区兴起,推动了a cappella在民间/非学术界的发展。
The Yale Whiffenpoofs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一些组合开始灌录唱片。
The Mills Brothers于1931年开始了录音之旅。
人声乐团(阿卡贝拉)进课堂的一些思考人声是世界上最动听、最极致的声音。
只靠几张“嘴”就能演绎出层次分明、格调统一的优美旋律来——这,就是“ 人声乐团”这种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在没有任何乐器和伴奏的情况下,音乐作品的声音全部来自于人的声音,那种干净不带杂质的纯人声清唱,似乎能穿透人的内心。
“人声乐团”进课堂的目的是让心更走进音乐,为了更好地体验、表现音乐。
标签:人声乐团;课堂;合唱一、什么是“人声乐团”?定义:用人声模仿器乐或打击乐的声音和无实意的衬词(ba、du、la、za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装饰)。
人声演唱出来的音乐可以像有器乐伴奏一样的效果,在人声乐团里面分不同声部,每个声部就像人声器乐,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乐队(乐团),所以称之为人声乐团。
二、比起无伴奏合唱,人声乐团有哪些不同?1、人声乐团有无实意的衬词,如du、ding等2、人声乐团模仿乐器,如小号、二胡、电吉他等3、人声乐团有B-Box(BeatBox是口技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涉及用嘴唇、牙齿、舌头、口腔和喉咙的声音来模仿鼓声、节奏以及音乐的一种新型艺术,它也包括:唱歌,用声带模仿打碟,模仿喇叭,琴弦和其他的一些乐器。
)三、“人声乐团”进课堂(一)“人声乐团”进课堂的目的1、创新教学形式(不墨守成规,改革就是要创新)2、丰富教学内涵(不是弱化平時上课的内容、目标,而是增加常态教学的内涵)3、探索学生音乐能力新的生长点(学生平时几乎没渗透到的能力,被显现出来了。
)4、培养学生多声部、多层次聆听、演唱的能力。
(仍需要关注并落实基本的聆听、演唱等要求,而不是走过场。
仍需要采用“再来一次”、“可以唱的更好听一点吗”的教学要求,甚至要更强调对音色美感的追求)(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待提升1)大部分学生没有乐理基础要唱好“阿卡贝拉”,基础乐理先过关。
应逐渐让大家学会识简谱、五线谱。
音准、节奏最重要。
音不准,节奏错误唱不齐,其他都是空中楼阁。
阿卡贝拉与美声唱法的艺术表现比较——以《我爱你,中国》
为例
刘力萍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年(卷),期】2022()5
【摘要】阿卡贝拉是一种纯人声无伴奏的合唱演唱形式,来源于西方教会音乐,现已成为一种流行音乐元素。
而美声唱法则是一种声乐表演者的单个演唱形式,意大利是其发源地,如今在国内外遍地开花。
本文将先以阿卡贝拉和美声唱法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二者的艺术特点,接着以国内的代表性美声作品《我爱你,中国》为例,分别介绍两种演唱形式的艺术表现,最后将二者的艺术表现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比较。
希望通过本文的表述,能够对美声唱法和阿卡贝拉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为阿卡贝拉与美声唱法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总页数】3页(P123-125)
【作者】刘力萍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6
【相关文献】
1.浅论美声唱法中的吐字咬字技巧——以《我爱你,中国》为例
2.美声唱法演唱作品“中西兼顾”的可行性--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早期美声作品为例
3.美声
唱法的咬字技巧分析——以《我爱你中国》为例4.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的教学指导——以《我爱你,中国》为例5.浅析美声唱法表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手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