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 格式:docx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农业硕士学科、专业: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知识综合三(341A)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一、工程力学(第4版),张秉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静力学基础:静力学公理的意义,物体的受力分析2.力系等效定理:力矩的定义以及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力系等效定理3.平面汇交力系和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力偶系的性质与应用4.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的计算5.拉伸与压缩: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材料受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安全系数,强度条件,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6.扭转: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变形,强度与刚度计算。
7.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梁的内力,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用q、Q、M之间的微分关系绘制Q、M图。
8.弯曲应力: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9.弯曲变形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迭加法求弯曲变形。
10.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广义虎克定律,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二、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的含义;平面运动副的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意义;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形式4)正确判断和处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进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能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2.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1)速度瞬心的含义和求法;能用速度瞬心法求简单平面机构的速度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识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机构2)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死点位置3)正确判断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曲柄及其类型;利用作图法确定平面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最小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能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和最小传动角4)能用作图法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或连杆位置进行平面四杆机构设计4.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基本类型2)凸轮与从动件的相互运动关系;凸轮的基圆、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和从动件的推程、回程及动程的含义3)凸轮机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滚子半径的选择5.齿轮与蜗杆传动1)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意义3)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渐开线齿轮传动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和重合度;标准中心距4)轮齿切齿原理和加工方法;根切现象及不产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变位齿轮的概念5)轮齿失效形式的分析;防止齿轮产生各种失效的措施;齿轮材料、热处理及齿面硬度的选择方法2)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的含义和关系;影响载荷系数的因素7)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选择方法;齿轮结构型式的选择原则和设计的方法8)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的含义;蜗杆分度圆直径取标准值的意义;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几何尺寸计算9)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受力分析和设计准则;蜗杆、蜗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和防止失效的方法;润滑方法和润滑油的选择,热平衡的计算及采用冷却的措施;6.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概念及轮系的类型2)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7.带传动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普通V带的类型、结构和标准型号;V带的公称长度、节宽及相对高度、V带轮的基准直径等概念2)打滑条件;带传动的失效形式;紧边和松边拉力与有效圆周力的关系;3、影响带传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带传动的打滑和弹性滑动现象、带传动的应力变化情况、最大应力点出现位置及其最大应力值8.链传动1)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条的接头型式;链节距对传动能力的影响9.轴1)转轴、心轴、传动轴的定义;轴的计算准则;轴上零件载荷的简化方法;折算系数的含义;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内容,正确进行轴的结构设计10.滑动轴承1)滑动轴承按摩擦状态的分类;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2)对轴瓦结构、材料的要求;非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非3)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润滑剂的选择11.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各种类型的特性和应用;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原则2)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当量动载荷的含义;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3)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均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1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三
Ⅰ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收农业(农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农业综合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农业知识综合三各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选择题
30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农业硕士学科、专业: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095136)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知识综合三(341C)
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
考试内容:
一、绪论
1、什么是数据结构
2、基本概念和术语
3、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4、算法和算法分析
二、线性表
1、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三、栈和队列
1、栈
2、栈的应用举例
3、队列
四、串
1、串类型的定义
2、串的表示和实现
五、数组和广义表
1、数组的定义
2、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3、矩阵的压缩存储
4、广义表的定义
5、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六、树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2、二叉树
3、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4、树和森林
5、赫夫曼树及其应用
七、图
1、图的定义和术语
2、图的存储结构
3、图的遍历
4、图的连通性问题
5、最短路径
八、查找
1、静态查找表
2、动态查找表
3、哈希表
九、内部排序
1、插入排序
2、快速排序
3、选择排序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十、外部排序
1、外存信息的存取
2、外部排序的方法
参考书目:《数据结构与算法》,石玉强、闫大顺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7。
《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础课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本大纲是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内容及要求的总规定,按照国家对考试的有关规定,本大纲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的目的和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的要求设置的。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以本大纲为依据设计试卷、命题并制订标准(参考)答案,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依照农业知识综合三知识体系客观产生。
推荐教材是命题和制订标准(参考)答案的参考而不是直接依据,因此,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设备、工程力学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二、评价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三》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分别涵盖农业机械、农业信息、食品加工与安全、设施农业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装备等。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
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设备、工程力学三大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一)机械设计部分
1。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B卷)科目代码:341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综合知识三适用专业名称: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 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兽药残留2.食品安全3.食品链4.食品行政执法监督5.产品质量法二、简答题(4小题,共35分)1.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
(10分)2.简述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势。
(10分)3.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其特点。
(8分)4.标准的定义及其级别。
(7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部分(50分)一、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预防措施。
2.采取哪些措施可预防和去除花生、大豆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3.简述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措施。
4.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5.什么是食品抗氧化剂?简述2种食品抗氧化剂的理化特性及应用。
6.水产类食品有哪些安全卫生问题?二、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食品腐败变质与发酵的区别及控制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
2.论述水体中的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分析部分(50分)一、简述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的原理。
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脂肪?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0分)二、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为什么称为粗蛋白含量?如果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结果较实际值偏低,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0分)三、以花菜为例,简述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0分)四、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食品检验员,需要对一批原料进行检测。
该批货物为100箱山药,每箱山药重20公斤,要求分析山药的水分、灰分、蛋白质、多糖和脂肪含量。
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第五章食品物理特性食品分析和流变原理热分析颜色分析2.食品安全学第一章食品安全学概论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安全学的基本原理食品安全学的学科与技术体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第二章风险分析框架概要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原则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化学性风险评估微生物风险评估第四章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和营养学评价的内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技术第五章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框架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第六章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风险交流信息收集与交流食品召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七章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欧美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第八章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及其构架现有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简介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革第九章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及其相互关系食品安全法规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科技体系食品安全的定义3.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第一章绪论标准与法规概述标准与法规的功能及关系第二章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食品法律与法规概念、特征和分类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与监督第三章中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中国食品法律基本概述《食品安全法》基本内容《产品质量法》基本内容食品违法的法律责任与处罚《食品安全法》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产品质量法》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国际食品法律法规概述国际食品标准组织美国食品法律法规欧盟食品法律法规第五章食品标准的基础知识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标准化的方法原理和活动原则标准的分类和编制方法标准的构成及各要素编写的基本要求第六章我国的食品标准我国食品标准的现状以及与国外标准的差异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食品产品及各类食品标准第七章食品国际标准及采用国际标准食品国际标准及部分国家的食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方法与实例第八章食品企业标准体系具备食品企业标准的修改和制定的基本能力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总分150分;(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四)各部分考试内容的分配方案:食品分析(70分),食品安全(50分),标准法规(30 分);(五)题型与分数比例: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50分),综合性答题(50 分)。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考试大纲
考试阶段:初试科目满分值:150分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科目代码:341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80分钟一、科目的总体要求
(一)程序设计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C语言中的常见数据类型;掌握C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和循环等程序控制结构;了解C语言中函数的定义和使用;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等知识;能阅读和分析相应的程序,并能编写程序解决一定的问题。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掌握数据库的相关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等常见的数据模型,理解E-R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基本关系运算等;能理解和运用常见的SQL指令对数据库、表、视图进行操作。
(三)网络技术与应用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别、性能指标、常见的体系结构划分方法、各层次结构的功能及常见协议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农业知识综合三》共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程序设计》(50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50分)、《网络技术与应用》(50分),所在分值为1:1:1。
(一)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工作原理;
(2)理解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形式;
(3)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2、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相互转换
(1)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2)掌握标识符命名;
(3)掌握常用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4)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3、C程序的基本结构
(1)掌握顺序结构;
(2)掌握选择结构;
(3)掌握循环结构。
4、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等知识
(1)掌握一维数组;
(2)掌握二维数组;
(3)掌握字符数组。
5、函数的定义及使用
(1)了解函数及函数调用;
(2)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数据库原理
(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2)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E-R概念模型;
(4)理解关系数据模型;
(5)理解基本关系运算。
2、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删除、修改;
(2)掌握表的创建、修改、删除;
(3)掌握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
3、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
(1)理解查询;
(2)理解视图。
(三)网络技术与应用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性能指标;(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2、网络体系结构
(1)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的体系结构划分方法;
(3)理解OSI参考模型;
(4)理解TCP/IP参考模型;
(5)理解各层次结构的功能及常见协议。
三、题型结构
考试包含多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程序分析、设计及简答题、综合分析题。
四、其它要求
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