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事业单位考试人文历史常识高频考点
- 格式:doc
- 大小:78.51 KB
- 文档页数:18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抗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其挺直原因是_____A: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开展本国实业B: 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C: 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D: 实行贸易爱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力量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解析: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以后,上海商会组成“劝用国货会〞,主见抵抗日货,运动得到全国各地商民的剧烈响应,到月底,全国各地商人拒卖日货,人人用国货。
2、单项选择题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A: 工业革命的扩展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人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制造用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转变。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开展。
3、单项选择题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____A: 《警世通言》B: 《喻世明言》C: 《醒世恒言》D: 《西厢记》参考答案: D此题说明:参考答案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 /91files/2016062410/kjsr53y2oo3.gif" smilieid="3" border="0" />4、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防止用法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需改用其他字。
以下各项属于这种状况的是_____A: 秦朝原称“楚国〞改称为“荆国〞B: 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 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 明初改“大都〞为“北平〞参考答案: A此题说明:参考答案:A5、单项选择题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 A: 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事业单位考试人文历史常识高频考点总结一、汉朝科技文化1、张衡:(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民主思想萌芽(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版)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于11世纪末著的《梦溪笔谈》中,在记述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可以指南的时候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个发现比欧洲人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多年。
沈括发现的是_____A: 磁倾角B: 磁偏角C: 磁感应强度D: 磁场方向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
沈括最早发现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N、S极并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针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间有一个很小的偏角,被称为磁偏角。
2、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 歌德是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代表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B: 席勒是德国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阴谋与爱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 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家,“问题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国民公敌》D: -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政论家海涅的代表作,故B项错误,应选。
其他三项均正确。
3、单选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_____。
A: 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 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 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 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美苏争霸的高潮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进展。
4、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 崔颢,唐代诗人,代表作《黄鹤楼》B: 苏洵,北宋散文家,代表作《六国论》C: 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汉宫秋》D: 刘鹗,清末小说家,代表作《老残游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C项中,《汉宫秋》是元代戏曲家、散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聘请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项选择题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财宝,以下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精确的是_____。
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A: ③①②④B: ①②④③C: 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参考答案: D此题说明:[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四月提纲》是1917年提出的,《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6月由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威廉洛维特拟定。
故此题应选D。
2、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我国汉字书法四体为正、草、隶、篆B: 我国楷书四大家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C: 东晋王羲之被人们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 唐朝大书法家张旭最早提出“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此题说明:[解析]“书为心画〞是西汉文学家、书法家扬雄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指出书法与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意的特质等问题,书法艺术作品是书法家思想意识、德行、品德的挺直反映。
故D项说法错误。
3、单项选择题以下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 A: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被列宁称为一部“特别准时的书〞。
B: 莫泊桑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十年中写了三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选入学校课本,《项链》被选入高中课本。
C: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资产阶级虚伪本性的揭露是非常深刻的,被誉为“社会批判家〞。
其作品《百万英磅》《竞选州长》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D: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创始者,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长篇小说《母亲》成为社会主义文学划时代的作品,受到列宁同志的高度赞扬,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重大。
文史知识考点一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事件1.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商朝开国君主是商汤,最开始定都在亳(今河南商丘一带),中期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3.西周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4.春秋时期(1)春秋五霸(两种说法):①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退避三舍)、秦穆公、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齐桓公:尊王攘夷、葵丘会盟;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5.战国时期(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毛遂自荐)、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6.秦朝(1)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始皇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3)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同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并统一度量衡。
7.西汉(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汉武帝刘彻: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并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8.东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刘秀在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史称“光武中兴”。
这一时期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随着这几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法律的考察比重的逐渐下降,历史文化等考察更是在不断增多,因此对这一部分一定不能忽视。
而且就近几年的历史出题来看,出题者还是比较倾向于各朝代的具体的科技文化的知识点,而这一块在考生看来也是十分繁杂,不知该如何下手,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在此专门就一些常考点做总结介绍,方便考生备考。
一、汉朝科技文化1、张衡:(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民主思想萌芽(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李时珍,《本草纲目》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考点《人文历史》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_____。
A :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 :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 :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斯大林体制适应了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在某一时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从长远看,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比如,不能调动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忽视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长期得不到糾正等。
因此,A、B、C 三项都是错误的。
2、单选题朱熹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鸥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这首诗的特点是_____A : 每句表一种生活情趣B : 每句指一时辰C : 每句写一个农家事物D : 每句隐含一生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3、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 : 话本产生于南宋,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它是适应都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的。
B : 拟话本是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著名的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C : 冯梦龙的“三言”又称“古今小说”,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D : 起源于宋元说话的章回小说,以分回标目为主要特点,盛行于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三言”并没有“古今小说”之说,古今小说只是《喻世明言》的另一称呼。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考点《人文历史》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A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内容全部得到落实B : 允许在华开办工厂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 : 增开内地通商口岸使日本实现了“大陆政策”D : 勒索巨额战争赔款使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因损害了沙俄在东北的在华利益而未能落实,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 3000 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 ,所以 A 不正确;日本的“大陆政策”的目标是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并不仅仅是中国,更不仅是增开内地通商口岸,所以C 不正确;《辛丑条约》后中国在经济上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权,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D 表述不正确。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群起效尤,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所以答案选 B。
2、单选题《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A : 纪传体通史B : 编年史C : 国别史D : 编年体通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单选题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_____。
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A : ③①②④B : ①②④③C : ①②③④D : ④①②③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四月提纲》是 1917 年提出的,《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 年 6 月由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威廉洛维特拟定。
故本题应选 D。
4、单选题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_____。
A :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 :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 :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 ,后来柏林墙修建,德国分裂。
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聘请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项选择题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在“米棉之战〞中取胜的主要方法是_____A: 发挥国营企业的领导作用B: 运用国家机关的行政职能强行干预C: 把大量米棉等物资投入市场D: 动用专政机关逮捕、法办投权分子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解析:建国初期,一些投机商进行粮食和棉纱的投机活动,党和政府统一调运粮食和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资饱和,物价接连下降。
2、单项选择题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_____。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参考答案: D此题说明:[解析]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与题干中出现的现象并无挺直关系,故不应选①;而工业革命开头于18世纪,故不应选②。
因此,此题应选D。
3、单项选择题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____A: 西林寺B: 东林寺C: 庐山D: 龙虎山参考答案: A此题说明:参考答案:A4、单项选择题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_____。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解析]从题意中可以挺直排解A、D两项,而B项不能说明掘墓人和守墓人。
应选C。
5、单项选择题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_____A: 文姬归汉B: 霸王别姬C: 苏武牧羊D: 楚汉相争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参考答案:C6、单项选择题19世纪60年月,洋务运动得以进行,原因在于_____①列强侵略战斗的刺激②洋务派把握地方实权③洋务派把握了中心政权④慈樁太后的支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关于文史知识点第一篇: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诗、词、曲、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文史考试中,对于古代文学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起源、代表作品和创作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中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
古代文学的初期,以《诗经》为代表,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诗歌表现形式简洁而纯粹,主题广泛,内容涵盖了人生百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苍凉和人性的悲剧。
另外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是《史记》,这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了一百多年的通史,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
它以朴素的叙事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三、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有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意境的塑造。
古代文学注重表达作者的感情与心境,通过独特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思索和共鸣。
古代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写实,尽力追求艺术与现实的统一,通过描写各种细节和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古代文学还注重对人性的刻画。
古代作家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在他们的笔下,读者可以看到善良与邪恶、高尚与低俗并存的人性世界。
这些形象的刻画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通过对古代文学起源、代表作品和创作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度量衡是我国古代用法的计量单位,其中“量〞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_____A: 长度B: 面积C: 容量D: 重量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参考答案:C2、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_____①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给人转变将来的力气②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供应了条件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答案】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已经产生了。
3、单项选择题1960年,中共中心开头订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_____。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 国民经济出现了严峻困难C: 确定了“调整、稳固、改善、提高〞的方针D: 反“右倾〞斗争深化开展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解析]C项是为糾正错误所确定的调整方针,A、D项原因不全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国民经济出现严峻困难,才是促使中共中心糾正错误的主要原因。
应选B。
4、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A: 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
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B: 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剧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C: “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
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D: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一、中国部分(一)中国历史概要朝代人物及事件距今约有70多万年前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了几颗古人类牙齿化石。
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
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大约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约82毫米。
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事业单位招聘考点巩固《人文历史》 (2023 年最新版) 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陆续展开,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必考题库中各考点常考高频试题,并按照考点分类编写,方便大家根据各地招考简章公布的考试大纲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您定能够金榜题名,实现您的梦想。
1、单选题对欧洲形成民族主义浪潮有着根本影响的是_____A : 启蒙运动B : 法国大革命C : 拿破仑战争D : 工业革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工业革命的展开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商业争霸、商品输出需要强大的国家后盾,于是民族主义的浪潮开始形成。
2、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 :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 : 《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 : 《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
D :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徐陵是《玉台新咏》一书的编者而非作者。
3、单选题下列被称为二战“转折点”的战役有_____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②中途岛海战③诺曼底登陆战役.④阿拉曼会战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C : ④D : 都不是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中途岛战役,欧洲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诺曼底登陆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是阿拉曼战役。
4、单选题《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协定关税”最大的危害在于_____A : 使中国丧失了海关管理权B : 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C : 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D : 海关成为列强掠夺中国原料的工具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古代音律分为分为五音,其前后挨次是_____A: 宫、羽、角、商、址B: 宫、商、址、角、羽C: 宫、商、角、徵、羽D: 宫、羽、商、角、址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参考答案:C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日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4、5、6。
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徵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4〞。
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的音。
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做“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2、单项选择题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_____A: 元宵B: 饴糖C: 腊八粥D: 饺子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参考答案:B3、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A: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响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 《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
D: 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判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参考答案:C【解析】《木兰诗》为北朝民歌,见于南朝僧人智匠所编《古今乐录》,而非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4、单项选择题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心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日本政府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_____A : 排斥其他列强,妄图独霸中国B : 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C : 欺骗国际舆论D : 维护在华既得侵略权益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中“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于他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中国。
2、单选题生于 19 世纪晚期的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祖父是陈宝箴,维新变法时期曾任湖南巡抚。
陈寅恪生于庚寅年,其祖母黄太夫人按族谱排行‘恪’字辈为他取名为“寅恪” 。
据有关天干地支知识推断陈寅恪应该生于_____A : 1888 年B : 1889 年C : 1890 年D : 1891 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3、单选题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是_____。
A : 《本草纲目》B : 《中国大百科全书》C : 《中国植物志》D : 《不列颠百科全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全书有80 卷、126 分册、5000 多万字。
记栽了我国 301 科 3408 属 31142 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物候期等。
4、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_____。
A : 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B : 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C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D : 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为“南北对话” 。
事业单位考试人文历史常识高频考点总结一、汉朝科技文化1、张衡:(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民主思想萌芽(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李时珍,《本草纲目》5、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2、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1)自然科学:是形成体系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假说、原理、定律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的诞生是16~17世纪间的事。
(2)复合工具:人类经过长期摸索,发明了用绑扎、粘合等方法,使以不同材料制成的几个部件组成一件工具,这就是“复合工具”,例如使石斧装上木柄,它的效能就好得多。
弓和箭是旧石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复合工具,它的出现大约在一万多年之前。
(3)自然哲学:是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自然哲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问题的学问。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丰富多彩,与后世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4)毕达戈拉派的自然哲学:古希腊以毕达戈拉为代表的派别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应当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而又为万物所具有、可以准确认识的东西。
他们说这种东西就是“数”。
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决定着万物的性质和状态,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服从数。
数其实只是物的属性,毕达戈拉派把物和数的关系弄颠倒了。
(5)四根说:是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有如画家用几种颜色就能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那样。
四根说也就是早期的元素说。
(6)种子说:是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构成万物的是无限小的,种类又是无限多的“种子”。
一些物由同类种子构成,另一些物则由多种类种子所构成,种子的结合与分离就是万物的变化。
实物有生有灭,而种子则是永恒的。
阿那克萨戈拉的说法比前人更进了一步。
(7)原子论的自然哲学: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创始人是留基波,主要阐述者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这个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微粒,其自身是密实的,不可分割的。
它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永恒的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聚散和原子的运动。
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古希腊原子论是现代原子学说的前身。
(8)穷竭法:是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在计算圆面积和螺线所围面积时运用的方法,实际上是微积分方法的先声。
中国三国时魏人刘徽也曾用穷竭法算得圆周率。
(9)本轮——均轮模型:是古希腊的伊巴谷所建立的天体模型。
他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他设想恒星都在远离地球的天球之上,日月和行星则沿着各自的圆形轨道(本轮)匀速运行,而它们的本轮的圆心又在围绕地球的不同的圆形轨道(均轮)上匀速运行。
(10)四体液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创立的医学观点。
他认为人体和生命的基本元素是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四种体液调和即为健康状态,不调和便是生病。
这显然是元素说思想在医学领域中的反映。
(11)三灵气说:是古罗马时期著名医学家盖伦创立的医学学说。
他认为人的静脉血带着从食物营养中来的“自然灵气”,与空气接触后变成带有“生命灵气”的动脉血,再流经大脑变成“动物灵气”,动物灵气通过神经系统支配全身的感觉和运动。
他的学说直到16世纪才被人们抛弃。
(12)阴阳说:是我国商周之际出现的自然观。
阴阳说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
所谓“阴”指的是柔弱、安静、消极等性质及具有这些性质的事物:“阳”指的是刚健、活泼、积极等性质以及具有这些性质的事物。
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任何事物内部,阴阳的矛盾无所不在。
阴阳又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而且某阳性事物内部亦有阴阳之别,反之亦然。
阴阳的对立统一,便是万物之所以产生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
(13)五行说:是我国商周之际出现的自然观。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古人曾认为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因此五行与元素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世上万物的属性都可以用五行来区分,五行之间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后人主要是以五行的观念来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研究事物的构成。
(14)元气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观点。
元气是人眼所不能见的原始物质,它无所不在,不生不灭,并且永远运动和变化;元气的凝聚就成为可以感觉到的实物,元气弥散就是人们所说的空间;世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运动变化的表现,元气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阴阳两种属性的相互作用。
(15)熔炼法:根据考古发现,是我国春秋时期即己掌握的一种冶铁方法。
熔炼法与块炼法相比,需要有较高的炉温,又要配用适当的炉料,技术上复杂得多,以此法炼成的铁成铁水状态沉于炉底流出,冷凝后即为生铁。
应用此法炼铁,炼炉可长时间地连续生产,铁的质量也好得多。
现代普遍应用。
(16)《九章算术》:是我国汉代成书的被公认为世界数学史上的名著。
载有246个应用问题及其题解,涉及到算术、几何、代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例如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17)炼丹术:其用意是寻找使普通金属转变成贵重金属,或者是炼出使人长生不老之药的方法,这当然不可能,古代世界各地几乎都有这种活动,它也使人们接触到了许多化学物质和认识到许多化学变化。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18)《黄帝内经》:是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医术。
它以阴阳说和五行说为据,强调人体的有机整体性,提出了研究人体生理和疾病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中医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19)《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书。
其中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又为中医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
(20)15、16世纪的远洋探险三成就: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进行了远洋探险,取得了三项成就: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
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这些成就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修正了人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对欧洲的繁荣和强大影响深远,为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条件。
(21)文艺复兴运动:是伴随着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展开的一场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旗帜的运动。
这一运动的主旨在于摆脱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格、爱人和人性至上的人文主义思想。
它是对封建势力和基督教会思想统治的公开反叛,为自然科学的解放扫除了精神障碍;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重现于欧洲的古希腊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其中理性主义精髓又给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至为宝贵的学术营养。
(22)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阐述的观点。
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指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表现;天球上恒星位置每年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它从根本上纠正了自古流传并为基督教会所支持的地心和地静说的错误,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23)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人体血液运动的大循环。
他指出:血液在人体是沿着心脏——动脉——静脉——心脏这样的路线循环流动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心脏的脉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房、室并不直接沟通。
哈维的学说彻底推翻了盖伦的观点,同时给了教会的神学说教沉重打击,为科学的生理学奠定了基础。
(24)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物体从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是一种匀加速运动,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经历的时间成正比,下落的距离与其经历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即自由落体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两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应同时到达地面,物体下落速度与其质量无关,从而彻底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25)惯性运动: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物体具有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即惯性运动。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外力才能维持物体运动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26)开普勒第一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观测发现的行星运动三条定律之一,亦称行星轨道定律。
这一定律指出:行星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它们围绕各自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运行,而这些焦点又都重合在一起,那就是太阳之所在。
(27)开普勒第二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观测发现的行星运动三条定律之一,亦称行星运动面积定律。
它指出:在相等时间内行星与太阳联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28)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观测发现的行星运动三条定律之一,亦称行星运动周期定律。
它指出:任何两颗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轨道长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29)万有引力:是牛顿揭示出来的力学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机成正比,与两物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0)运动第一定律:是牛顿最终揭示出来的力学基本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