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1.知识:本节对不同地域人类交通活动的联系方式和手段的综合叙述,要求明确掌握与理解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第一是要理解交通运输方式所关联的物质和信息是通过哪些载体活动,不同载体的特点有哪些;第二是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主要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技能: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是本节的重要的技能目标。
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形式和层次,掌握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类型、线路分布、交通线路相互配合等条件的分析研究,培养联系实际、综合利用交通运输网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将复杂的知识简化,将较抽象的、陌生的知识生活化,从而明确交通运输的多种形式及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的人地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城市交通运输的构成;对广州交通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热爱广州、建设广州的热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建议: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再给出资料,让学生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交通知识,从中选择出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通过广州、广东和全国的实际交通运输状况,使学生明白现代运输方式并非单一的,而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通过点、面交织,形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
现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通过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政治,其次是各种自然因素。
通过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交通的选线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地理_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新课程必修⼆第5章《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新课程⽬标】结合实例,说明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标】1.知道运输、交通、交通布局的基本概念。
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或举例说明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重点】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难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布局的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学⽅法】:通过借助视频资料和拓展材料让学⽣感知和感受未来交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活经验,通过学⽣讨论和课题研究的⽅式掌握和应⽤所学知识。
【教具】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导⼊新课:我们从中国《超级⼯程》中了解到中国交通有了飞速发展,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桥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港珠澳⼤桥建设、京津冀交通⼀体化,还有⼀带⼀路等区域的交通新发展、新布局⼜将会给中国或某区域带来哪些变化?《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集中观看视频资料“京津冀交通⼤发展”提⽰学⽣观看过程中京津冀地区现代拥有的运输或出⾏⽅式有哪些?今天和未来运输⽅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了解三个基本概念。
运输、交通、交通布局。
2、说出视频中联系到的运输⼯具或运输⽅式有哪些?3、(学⽣讨论)⽐较古今交通运输⼯具变化,现代交通运输⽅式有哪些变化和特点?这种变化对⼈们的⽣产和⽣活有怎样的影响?4、说出视频中京津冀今天和未来交通布局的变化?那么这种交通布局的变化⼜会对区域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分组讨论:ABC三组分别结合案例⼀、案例⼆、案例三材料讨论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案例⼀材料:京津冀交通⼤发展视频资料。
案例⼆:中缅油⽓管道建设案例三:江苏交通新版图附加材料:B组:案例⼆,结合材料⼀材料⼆思考中缅油⽓管道的建设有何意义?材料⼀:中缅油⽓管道是继中亚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能源进⼝通道。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掌握交通路网的分类及其规律3.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1)道路运输道路运输是指利用道路作为运输通道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
其主要特点是运输能力较小、适用范围较窄、灵活性较高。
(2)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作为运输通道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
其主要特点是运输能力大、固定线路、能承担大批量运输、速度较慢。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作为运输通道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
其主要特点是运输能力大、费用低、适用范围广。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作为运输工具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
其主要特点是速度快、运输能力大、适用范围广、费用较高。
2. 交通路网的分类及其规律(1)公路网公路是道路运输的重要部分,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的重要通道。
公路按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等。
(2)铁路网铁路网是铁路运输的重要部分,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的重要通道。
铁路按等级分为高速铁路、干线铁路、支线铁路等。
(3)水路网水路网是水路运输的重要部分,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的重要通道。
水路按地理位置分为内河水路和近海水路。
(4)航空网航空网是航空运输的重要部分,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不同地区的重要通道。
航空网按等级分为国际航线、国内航线等。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交通运输对区域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区域内流动资源的载体,可以快速地将人力、物力、财力等流动资源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区域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支撑,交通运输的建设、改善对于区域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区域发展也能够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3)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发展也会有所提升,而随着区域发展的提升,交通运输也会得到提高,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能够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师:“要想富,先修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生看图思考古代交通十分落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学生看图思考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大大促为经济的发展学生读教材分析归纳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一、铁路运输二、公路运输三、水路运输四、航空运输五、管道运输学生1:2联系实际思考古今交通运输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读图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地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运,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投影)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读图思考不同运输方式比较归纳总结货运方式的选择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
【讲授新课】学生齐读P78最后一段归纳现代交通的发展变化方向看图说出分别体现什么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读图能力交通运输布局读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读图能力案例分析----南昆铁路的建设课堂练习分析交通线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 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适合短程、量小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适合大宗、笨重、长途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连续性差,适合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适合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2. 交通运输网:是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的。
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交通运输网可以分为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以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因素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社会因素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技术因素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记忆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记住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需要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需要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并理解它们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机制。
4.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能够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分为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记忆]
1.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2南昆铁路的建设的原因
〔1〕、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3〕、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记忆]
交通线的发展: 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伸发展
交通线的衰落: 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城市空间形态沿衰落交通线方向基本
保持不变
2.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稀少
山区地势起伏大
商业网点密度小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平原地形平坦商业网点密度大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理解记忆]
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商业网点
布局
市场最优原那么
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 分布在城市道路交叉点
分布在市环路边缘 交通最优原那么
便捷交通。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习目标1.联系实际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3.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应用交通线的区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特别提醒在遵循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的情况下,具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还要结合实际考虑。
(1)运输起点和终点的交通状况,如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向拉萨运送大宗的援藏物资可以选择铁路,而之前只能选择公路。
(2)时效性: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救灾中,采用航空运输运送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看似不是最佳的运输方式,实际上是紧急时刻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2.不同层次(地域)的交通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各种交通线、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思考』1.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也有航空线联系国内外,为什么还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下大力气修建青藏铁路?提示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的优点;对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有利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
2.理解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3.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及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1)概念: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和层次①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②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2.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3.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1.山西的煤炭运往东南沿海各地应选择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提示]方式:铁路运输。
原因:铁路运输量大、运价低,适合大宗、远途、耐储运的货物运输。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变化?[提示]不是。
早期自然因素是主导因素,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但自然因素仍然是重要因素。
知识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材料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
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1万千米,居世界第一公路运输有哪些优势?(2)除公路运输外,还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提示](1)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2.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方式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例1】下表中数字①~⑤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
分析表格数据,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