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轮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7
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
2.掌握并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布局特点。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和某交通线分布图,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建设意义。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分析,理解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技巧点拨] __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①运送什么?②运到哪里?③数量多少?④运费多少?⑤需要多久?⑥货物性质怎样?⑦线路可行吗?二、交通运输布局1.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如何分类?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建设南昆铁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是什么?(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1.读四种运输方式与运距、运费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80~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_运输。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费用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2)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费用较贵。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
(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5)管道运输: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渗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总结(1)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2)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3)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根据货物的特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域的特点来选择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欣赏河流、海洋风光,也可以乘轮船。
②货运a大宗笨重的、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钢材等,长距离选择水运;中长距离选择铁路运输。
b运量小的,对时限有要求的活物,短途距离选择公路运输。
c急需的、有时限的,如急救药品、花卉等,或轻薄短小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航空运输。
d流体的工业原料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2)合理选择交通线路①选择陆上线路,把握“多、快、好、省”的原则。
②航线中,从某地到另一地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3.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1)高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①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
②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 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适合短程、量小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适合大宗、笨重、长途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连续性差,适合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适合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2. 交通运输网:是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的。
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交通运输网可以分为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以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因素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社会因素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技术因素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记忆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记住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需要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需要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并理解它们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机制。
4.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能够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居民出行和生活品质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就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展开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交通运输方式1.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又称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标志性存在。
轨道交通拥有独立的线路和站点,可以快速、方便、安全地穿越城市,为居民提供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
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但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2.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城市常见的公共交通方式,它能够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但公共汽车出行受路况和线路限制较大,容易拥挤和环保性能较差。
3.出租车:出租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交通方式,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随时接送。
但出租车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普通居民并不是经常使用的出行方式。
4.网约车:网约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交通方式,它采取网上订车、支付等便捷的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便利而高效的出行方式。
但网约车的运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车辆管理、驾驶员的安全素质等,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运营。
二、交通运输布局在城市的交通运输布局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规模、地形、人口分布等因素,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1.快速路网布局:快速路网是城市交通的骨架,需要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和主要交通枢纽周边设置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并保证其互联互通性和通行效率。
2.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城市轨道交通需要覆盖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人口密集区域,同时还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衔接。
3.公交车路线布局:公交车路线需要覆盖城市的大部分区域,能够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需要考虑到路线的疏散性和环保等问题。
4.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布局: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是城市最为环保和健康的交通方式,需要设置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和景点周边,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
总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在市政规划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考虑。
第十二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1.将下列情境与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连线。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提示: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布局原则3.发展特点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吗?提示:不一定。
一般而言成本较低,但像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河网密布、有大量农田的平原,则需要建设桥梁,建设成本会增加。
2.增设广州地铁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增设的地铁线是客流量大即需求量大的线路。
所以地铁线的增设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
[微点拨]自然因素始终影响甚至制约着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和发展,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自然因素对于交通运输布局尤其是交通运输线的阻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命题视角(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演绎法学习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木材、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河运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海运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运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时对所乘交通工具的选择,大多从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
学案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呈现】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素养目标】 1.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值、时效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2.通过对交通运输点、线区位的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主要方式主要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①速度快、②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连续性好;但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③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④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贵水路运输⑤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⑥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⑦运费高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耗能少、连续性强;但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⑧高速化、大型化、⑨专业化。
[点拨]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⑩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⑪港口、⑫车站、航空港等(2)主要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因素:⑬经济、社会、⑭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拓展] 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步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