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天涯情思同步练习一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5
《天涯情思》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导学问题
1.预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联系上下文解决下列词语
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踌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 倏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全篇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小组再读课文,写一写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留学生们都在打电话,可兰兰为什么久久的站在门外而没有打电话?从文中勾画有关语句,“我”为什么让兰兰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
(3)课文中的那些地方体会到“我”和兰兰的思乡怀亲之情,勾画下来并做好有关批注。
(4)你认为文中的“我”和兰兰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3. 训练。
(1)设计一张亲情卡,写写对祖国和亲人想说的话。
四、参考资料
1. 教材第18课《天涯情思》。
2.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天涯情思》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中语言、心理、行为等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初步学会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2.过程与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浓浓的思乡情以及作者博大的友爱之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文章,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浓浓的思乡情,以读促讲,读中悟情。
[教学难点]:学会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谁有过身在异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远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感受一下他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天涯情思》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嗫嚅、踌躇、伫立、不知所措”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
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明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
对独步准确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
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写了远在澳大利亚的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除夕之夜分别与家人通电话的情景,表达了她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很容易说出中国留学生身在外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教师要对学生想法的及时肯定和总结)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澳大利亚,了解到发生在两个留学生之间的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字词。
船shāo 保mǔdǎo告gù主tiào望飞chílíng dāng shēng chù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哗:huā huá哗.啦啦哗.笑哗.众取宠(2)翘:qiáo qiào翘.起翘.尾巴翘.首以待(3)泊:bó pō停泊.湖泊.淡泊.名利3.比一比,再组词。
威垫姆戚热拇码艄蚂船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桥梁的妇女的威尼斯的街道的影子的水上城市的声音的船只的交通工具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不管……总……(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3)河道怎么拥挤,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能平稳地过去,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的空气。
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段话写出了小艇的特点。
主要从小艇的长度、造型、三个方面来描述。
作者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写出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3)这篇课文从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和坐在船舱里的感觉、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威尼斯人的生活离不开等方面,介绍了水城维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
7.按要求写句子。
①威尼斯人睡了。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思乡诗句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____李觏《乡思》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____马戴《灞上秋居》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阳城闻笛》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13、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1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____宋之问《渡汉江》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杜甫《春望》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18、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9、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子规》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2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阳城闻笛》2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4、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
小学复习资料
班级:科目:
18 天涯情思
一、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yá yìng bì shùn jiān piē jiàn
()()()()
mí màn fū sè tóng bāo bù zhī suǒ cuò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涯(天涯)钮(按钮)怔(愣怔)撩(撩起)措(措施)胞(同胞)
崖(悬崖)扭(扭动)征(长征)燎(火燎)错(错误)跑(跑动)
三、句子训练场。
1.我嗅到了家乡庭院中的茉莉花香。
(缩句)
2.我将两只手插进衣袋。
(扩句)
3.阿玲说:“我这边有个好朋友。
”(改为转述句)
四、根据原文填空,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尽管这里正弥漫着初秋,弥漫着,我却感到了。
参考答案
一、天涯硬币瞬间瞥见弥漫肤色同胞不知所措
二、天涯按钮愣怔撩起措施同胞
悬崖扭动长征火燎错误跑动
三、1.我嗅到了花香。
2.我悠闲地将双手插进衣袋。
3.阿玲说她那边有个好朋友。
四、夜晚的凉意异常的乡愁周身的温暖
澳州秋夜凉意,衬托了游子思乡之情;亲人的问候,又冲淡了飘泊的乡愁。
谢谢观看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天涯情思》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弥漫、寂静、流泻、踌躇、哽咽、畅快、不知所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谁有过身在异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远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感受一下他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天涯情思》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嗫嚅、踌躇、伫立、不知所措”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
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明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
对读不准确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
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写了远在澳大利亚的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除夕夜分别与家人通电话的情景,表达了她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很容易说出中国留学生身在外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教师要对学生想法的及时肯定和总结)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十八课天涯情思》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一瞬间: A.shùn B.cùn C.shà D.chà答案:A考点:字音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音2.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熟悉: A.shóu B.shú C.xī D.shùn答案:B考点:字音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音3.下列划线字读音错误的是( )A. 寂静(jì )B. 嘴唇 (cún)C. 乡愁 (chóu)D.询问 (xún)答案:B考点:字音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音4.下列划线字读音正确的是( )A.忧郁 (yǔ)B.同胞(pāo)C. 伫立 (chù)D. 瞥见(piē)答案:D考点:字音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音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哽咽 A.gěng B.yè C.gèng D.lèng答案:A考点:字音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音6.根据拼音写汉字mí wēi chù pāo( ) 漫 ( ) 笑 ( )觉 ( ) 弃答案:弥微触抛考点:字形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形7.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等代()仓白()地振()神晴()答案:代——待仓——苍振——震晴——情考点:字形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形8.下列词语中有误的一项是:A.热情 控诉B.踌躇 流露C.惊讶 温馨D.隐藏 臭觉答案:D考点:字形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形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除夕清晰飘落天涯海角B. 颤抖硬币忧愁不知所错C. 神态喜悦明媚情不自禁D. 皮肤月光餐厅背井离乡答案:B考点:字形难度:中档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形10.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慢漫蔓( ) 延弥( ) ( )跑答案:蔓漫慢考点:字形难度:中档关键字:冀教版小学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形11.“抛”字的含义A.舍弃、丢下B.扔、投、掷给在下面的句子中划线部分应选择正确的解释1.张明抛向空中一枚硬币()2.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答案:1.B 2.A考点:字义难度:容易关键字:冀教版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字义12.下列词语与“踌躇”相近的意思是:A.犹豫B.果断C.徘徊答案:A考点:词义难度:中档关键字:冀教版语文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天涯情思词义13.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反义词:(1)他悠闲地将两只手插进衣袋()——()(2)张浩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他兴奋地与好友分享。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天涯情思同步练习一冀教版一、辨一辨,组一组
涯()蹑()伫()措()晰()键()
崖()嗫()贮()错()淅()健()
二、读一读,填一填,答一答。
1、举头望明月,()。
这句诗出自()代诗人()的《》。
2、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3、这两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略。
二、读一读,填一填,答一答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3、这两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之情。
)
附送: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天涯情思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弥漫、寂静、流泻、踌躇、哽咽、畅快、不知所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身在异国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谁有过身在异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思念之情。
)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远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感受一下他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天涯情思》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嗫嚅、踌躇、伫立、不知所措”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
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明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
对读不准确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
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写了远在澳大利亚的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除夕夜分别与家人通电话的情景,表达了她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很容易说出中国留学生身在外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教师要对学生想法的及时肯定和总结)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澳大利亚,了解到发生在两个留学生之间的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你从谁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到了浓浓的思乡情,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预设: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各方面原因,可能体会不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的思乡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反复品读,以读促讲、读中悟情)1—4自然段通过对主人公阿玲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的刻画,体现出了她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早在一星期前”“立时抛开”“扑扑直跳”“立刻”“握紧”“颤抖”“嗫嚅”“温暖”这些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从形象中去感受作者急切、激动的心情。
(预设:这一部分对主人公神情、动作的细致刻画非常明了地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学生容易从这里体会到主人公浓浓的思乡情,引起内心的共鸣,抒发出自己的感想,但学生如
果不能入情入境的朗读,教师可以通过饱含深情的范读渲染情景、烘托气氛,从而使学生得以入情入境的朗读。
)
过渡:主人公想听到亲人声音的急切心情以及打电话时因激动而变得嗫嚅的话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留学生浓浓的思乡情,然而身在异乡、心系祖国、思念亲人的海外留学生又岂止一人,有些留学生甚至思情难诉。
文中还有谁让你真切的体会到了浓浓的思乡情。
预设:兰兰那份无法诉说的思乡情,并不像阿玲一样,从一开始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她苍白的面容、忧郁的神情在作者以及读者心里都留下了悬念,直到读到作者与兰兰的对话,才使读者明白她的忧郁、孤独是源自她无法诉说的思乡情。
因此,学生可能会忽略这些细节,在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传达物内心及情感的作用。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抓细节描写,感受人物思情难诉的内心情感。
1、兰兰“苍白的”脸庞、“紧张”而“忧郁”的神情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孤独忧伤……)
2、进一步追问:她为什么感到孤独和忧伤呢?
身在异国,想念家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情难诉
……
3、感受着人物的内心,想象着情景,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
(二)从“我”与兰兰以及“我”的家人与兰兰的对话中去感受浓浓的思乡之情。
1、“我”与兰兰的对话解开了悬念,兰兰那无法诉说的思乡之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预设:
(1)从“我”与兰兰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2、思乡之情把两个留学生连在一起,“我”的做法让人称赞,表现出了“我”博大的友爱之心迸发出一片炽热的人间真情。
(1)看到“我”的举动,兰兰心情如何?和我的母亲通话时心情如何?从哪看出来的?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看到“我”的举动,你想要说些什么?
体会着人物的内心,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练笔。
文章中几处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准确、明了的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情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读一读,品一品,让我们也学着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练笔,老师指导。
(预设:如果课堂时间不够,留为课下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
四、作业。
小组合作,把故事改编成剧本,排演小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