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10
甘肃民院学前儿童卫生学教案04学前儿童营养卫生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2.认识学前儿童的饮食均衡与过多;3.培养学前儿童的卫生习惯;4.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
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学前儿童的饮食均衡与过多。
3.学前儿童的卫生习惯养成。
4.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通过师生互动问答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营养与卫生的基本概念和了解。
第二步: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15分钟)1.通过图片和讲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学前儿童应该注意的营养需求,并向全班汇报。
第三步:学前儿童的饮食均衡与过多(20分钟)1.通过图片和讲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的饮食均衡。
2.通过图片和讲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的饮食过多的危害。
3.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学前儿童应该注意的饮食均衡和避免过多的食物,并向全班汇报。
第四步:学前儿童的卫生习惯养成(20分钟)1.通过图片和讲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的卫生习惯养成。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学前儿童应该养成的卫生习惯,并向全班汇报。
第五步: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20分钟)1.通过图片和讲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第六步:小结与延伸(10分钟)1.对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饮食均衡、卫生习惯养成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进行小结。
2.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学前儿童营养饮食宣传海报,展示在班级宣传栏上。
教学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汇报中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的合作情况;3.观察学生对学前儿童营养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准备:1.图片资料;2.讲解课件;3.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纸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饮食均衡、卫生习惯养成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重点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一、重点名词生长发育肺活量二、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评价三、一般掌握1.健康的内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重点名词健康教育二、重点掌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步骤。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
第三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一、重点掌握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的卫生要求。
二、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主要活动的卫生要求。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
3、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教育一、重点名词碳水化合物营养素蛋白质的互补优质蛋白质二、重点掌握营养素的含义和人体所需要的几大营养素。
三、一般掌握1、幼儿园合理膳食的卫生要求以及膳食管理和评价。
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的设计。
3、营养素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第五章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一、重点名词易感者传染病肥胖症二、重点掌握1、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2、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种类、病因及预防方法。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
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内容。
2、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活动的设计。
3、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以及护理方法。
第六章学前儿童体育一、重点名词器械操徒手操体育游戏二、重点掌握1、户外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2、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内容。
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活动的设计。
2、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作用。
第七章学前儿童环境教育一、重点名词采光系数环境污染二、重点掌握幼儿园对采光的卫生要求。
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内容。
2、幼儿园房舍配置的卫生要求。
3、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重点名词感觉统合失调游戏疗法二、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
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简述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
学龄前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其营养需要非常重要。
以下是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1.蛋白质:蛋白质是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蛋白质可
以帮助孩子的打造身体组织和大脑发育,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摄入1克蛋白质/公斤体重。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摄入6-11份碳水化合物。
3.脂肪: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载体。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摄入不超过30%的总能量来自脂肪。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学龄前儿童的生长、
发育和健康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于铁、钙、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摄入需求更高一些。
总体来说,学龄前儿童需要吃均衡的饮食,摄取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对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11秋--期末复习各章重点知识梳理(请结合综合练习题、形考的两次综合练习进行期末复习!!)第一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与卫生保健本章是比重最大的一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容量和难度较大,属于基础理论和统领部分。
应做到简述学前儿童各系统的特点,并能详细提出各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
重点内容:人体的组成部分(知道什么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新陈代谢、兴奋性生长素、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呆小病学前儿童眼的特点与用眼卫生学前儿童用耳卫生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措施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本章学习中,应对儿童年龄分期及发育特点,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生长发育的形态评价指标有一定了解。
理解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还要重点掌握生长发育评价的几种方法,如等级法、百分位数、骨龄评价法,正确掌握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方法:测身高、测坐高、量体重。
重点内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的分期时间与主要特点生长管道现象、生长关键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对“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不统一协调”的理解。
生长发育评价中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及其测量要点等级评价法骨龄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本章是学习重点章之一。
应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标准,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及一般矫治方法,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
重点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社会环境、健康教育、健康服务三个方面)夜惊、暴怒发作、遗尿症等的特点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本章也是学习重点章之一,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
应了解热量及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掌握营养的新观念,学前儿童对营养的需求,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以及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第一节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素⏹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营养素一般分为六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水。
⏹营养是指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转化成机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二、学前儿童需要的能量⏹能量(包括热量)单位用千卡(kcal)表示,即在正常大气压下,将1000克水由150C每升高1度所需要的能量。
⏹经测定,1克碳水化合物可产能4.3千卡,1克脂肪可产能9.3千卡,1克蛋白质可产能4.1千卡。
⏹能量单位有时也用焦耳表示。
1000焦耳是1千焦耳。
1千焦耳等于0.239千卡。
1千卡等于4.184千焦耳。
三、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造新细胞、新组织的原料(2)修补组织(3)调节生理功能(4)供给热能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质⏹量⏹“互补作用”3.儿童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根据我国营养协会修订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儿童每日摄入蛋白质数量为:婴儿,每公斤体重2-4克(以下是总量);1岁,35克;2岁,40克;3岁,45克;4岁,男孩50克,女孩45克;5岁,男孩55克,女孩50克;6岁,男孩、女孩都为55克;7岁,男孩、女孩都为60克。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瘦肉、鱼类、奶类、蛋类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硬果类和谷类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二)脂类1.脂类的生理功能(1)储存能量。
(2)保护机体。
(3)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
(4)可以促进某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提供给身体所必需的脂肪酸。
(6)增进食欲。
(7)增加饱腹感。
2.适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动脉硬化从儿童做起,少吃含胆固醇特别高的食物。
⏹但是一般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含的优质蛋白质也多,所以这就有一个适量的问题,含胆固醇特别高的食物就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