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2.88 KB
- 文档页数:3
2023语文八年级下册周末作业概述本文档将为八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周末作业提供指导和要求。
作业主要涵盖了阅读理解、写作、诗词鉴赏和语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中篇小说《草上飞》,并回答相关问题。
小说内容涉及友情、爱情和人生观等主题,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问题解答根据阅读材料,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变化;2.故事中所反映的某种价值观;3.你对小说中的友情、爱情和人生观有什么感悟。
请将问题的答案以Markdown格式写在文档中,并注意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写作写作要求请根据提供的写作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有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写作时要注意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用词准确。
写作题目请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1.电子书对传统纸质书的影响;2.网购的利与弊;3.你所喜欢的一本书及其对你的影响。
请在文档中使用Markdown格式写出你选择的写作题目,并在下方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写作。
诗词鉴赏诗词欣赏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代诗词进行欣赏,并解读其内涵。
学生需要简要介绍诗人和诗词的背景,以及深入分析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欣赏与解读请根据你选择的古代诗词,以Markdown格式进行欣赏与解读。
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分析诗词中的情感和艺术手法。
语法练习语法题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语法题目,并理解和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语法题句子改错:“马可波罗”出生在1254年,是到中国旅行的意大利商人。
请根据语法错误的对应原则,对该句进行改错,并解释改正的原因。
请将改错后的句子以Markdown格式写在文档中,并解释改正的原因。
总结通过完成本次周末作业,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法掌握程度。
建议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校课堂周末作业答案1、5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山东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B.槐荫区“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正确答案)C.我市文明办开展、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国学经典。
D.经过专家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这件青花瓷获得“民间国宝”的称号。
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3、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妻子的表达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6、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 租赁lìn 果实累累léi(正确答案)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颤动zhàn 乘凉chéng独处chǔB、酣睡hān 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正确答案)C、点缀zhuì倩影qiàn 幽僻bì梵婀玲fán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 踱着步dù9、下列各句中,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高分突破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作为初中生,周末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周末作业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周末作业中取得高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多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个主题。
一、理解题意,突出重点在进行语文周末作业时,首先要对题目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明确题意,并且要重点关注题目中的要求,如文章要求、字数要求、写作风格要求等。
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充分的了解,找准文章的核心要点,突出重点,做到抓主题、抓要点。
二、积累素材,丰富内容语文作业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素材和思路,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多加积累,阅读一些名家名篇,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这样在写作时就能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表现。
同时也要多关注一些时事新闻、历史故事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的来源,让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三、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一篇优秀的语文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分明的内容。
在写作时,可以先制定一个大纲,规划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安排,做到有头有尾。
可以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分别用来阐述论据、举例论点、总结观点。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四、用词得当,精准表达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得当,尽量用一些富有感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词汇,这样会让文章更加吸引人。
同时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等,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个性化表达,展现特色优秀的作文除了内容充实外,更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观点。
在写作时要尽量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的思考,这样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口头表达习惯和一些常用的口语词汇,这样会使文章更加有亲和力。
总结回顾:在语文周末作业中,要取得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明确目标,下功夫,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完成语文周末作业时要注意理解题意,积累素材,创造性地展现内容,用词得当,个性化表达,方可写出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优秀文章。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三、古诗默写四、理解默写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8.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五、文言文1、(1)旧交、旧友(2)就(3)辈、同类(4)粗布短衣2、(1)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的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B4、这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是为了名与利,只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这正是陶渊明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六、名著1、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
2、罗切斯特太太是怎样死的?(跳楼)3、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4、《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和(圣约翰)曾要与简爱结婚。
5、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
6、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海伦)。
7、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肺病)。
周末作业(12.07)答案8.【答案】A 5.【答案】B答案:13.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的关爱。
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14.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反映了她的善良、乐于助人、关爱孩子。
1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作者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表现了出乎意料的惊喜之情。
16.C 17.抒情。
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感激、尊敬之情。
答案: 8. (1)遵照,按照(2)都(3)曾经(4)同“耳”,相当于“罢了”。
9.(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2.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10分)17. (4分)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社会环境)(1分)、具体时间和地点(或自然环境)(1分);②渲染了寒冷、暗淡、阴森的氛围(1分),为后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1分)。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下册周末作业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单选题] *周作人郭达朱自清(正确答案)鲁迅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一项是()[单选题] *A、嘈杂(záo)揣摩(chuāi)B、平庸(yōng)携带(xié)(正确答案)C、萎缩(wěi)热忱(chěn)D、沐浴(mō)诱惑(huò)3、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4、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句话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关于《故都的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文章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是,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正确答案)课文多出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6、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柳宗元提出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正确答案)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
道: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动词,取道。
初中语文周末作业布置一、作业目标为巩固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此制定本周末语文作业。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后练习:《语文》课本第XX课课后练习题,包括词语解释、填空、阅读理解等。
2. 习作: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 预习:预习《语文》课本第XX课,熟悉课文内容,标注生词、生僻字,了解课文背景。
4. 课外阅读:阅读一本课外书籍,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 作文内容要真实、有感情,避免抄袭。
3. 预习时要认真阅读课文,确保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
4. 课外阅读书籍须为正版,内容健康向上。
四、作业提交1. 课后练习题、作文、读后感等纸质作业,请于下周一下午放学前交给语文课代表。
2. 语文课代表负责收集、整理作业,统一交予老师批改。
3. 老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同学们要认真对待,及时改正错误。
五、作业评价1. 课后练习题、作文、读后感等作业,老师将进行详细批改,给予评分。
2. 评分标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字迹工整程度、内容质量等。
3. 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激励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周末语文作业,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四、作业辅导与答疑1. 若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于本周六上午9点至11点,通过家校联系群向老师咨询,老师将及时解答。
2. 同学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 对于作文和读后感,老师将提供一份写作指导,帮助同学们明确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反馈与改进1. 老师将根据作业批改情况,给予每位同学个性化的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同学们应认真对待老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
东苑中学快乐周休八年级语文作业教师寄语: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我的座右铭:一、快乐基础。
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诗人,他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隐之路。
他共创作《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
有《杜工部集》传世。
3.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居于福昌(今河南宜阳)之昌谷。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奉礼郎,27岁因病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有《李长吉文集》传世。
4.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
其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表现为题材新、形式新、风格新,具有豪壮、雄浑的风格,使宋代词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后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其词风,形成豪放词派。
有《东坡全集》等。
5.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其词风格婉约,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二、趣味练习。
课时训练一阅读《饮酒》,完成1、2题。
1.下列对《饮酒》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空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这里有隐居生活的真正乐趣,作者想说却不知怎样表达。
2.“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
(用诗中句子回答)阅读《春望》,完成3—5题。
3.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的“国破”指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4.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5.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名句的妙处。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6、7题。
6. 第三、四句分别从、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的气氛。
7.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战场血迹,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课时训练二1.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浑.欲不胜簪(2)折戟沉沙铁未销.(3)黑云压城城欲摧.(4)我报.路长嗟日暮3.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阅读《赤壁》,完成4、5题。
4. “前朝”在这里是指。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6、7题。
6.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第一、二句所写的梦境。
7.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李慧占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
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
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
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
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
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
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
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
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
”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
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改)【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
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分)(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2分)我学会了:答案1.A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D (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4.草、木、花、鸟。
5.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
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6.听觉视觉苍凉悲壮7.C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
2.(1)简直(2)销蚀(3)坍塌(4)回答3.B4.赤壁之战的时代5.“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6.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三)1.(1)六朝时期陶瓷上刻印或模印的文字唐代陶瓷书法(2)书法题诗(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2.文中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说明了因材质、料性不同,创作者的技法也不同,突出了瓷板书画创作比纸上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作用的能力。
答此类题时,一般先确定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然后再具体分析其作用。
此处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要找出比较了瓷板书画创作与纸上书画创作的哪些方面。
然后指出通过比较突出说明了瓷板书画比纸上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
3.对陶瓷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了解;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有一定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