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名词解释2013.10.31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声光学专业范围建筑声学:厅堂音质设计,噪音治理。
根据建筑结构物料及外墙作出相应的声学设计;内部声学:环境内部声学设计的相关考虑因素包括建筑和外墙、装修、形状及形式;机电声学:控制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的噪声及振动;结构的噪声和振动:设计、测量和计算机模拟以评估来自于内部、外部的噪声声源,结构的噪声及振动的影响源。
其中包括结构活动、机电房、建筑基地、交通噪声等。
二、光学专业范围建筑光学:景观照明设计,光污染治理。
根据建筑结构物料及外墙作出相应的光学设计;内部光学:环境内部光学设计的相关考虑因素包括建筑和外墙、装修、形状及形式;适宜的照度和光色。
为什么要进行声、光、舞台工艺设计?1、国家规范要求:JGJ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的1.0.6“剧场设计应进行舞台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与舞台工艺设计应密切配合,互提设计参数”;9.1节中规定:“剧场设计应包括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应参与建筑、装饰设计全过程”,“装修设计应符合声学设计要求”;GB/T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的总则1.0.4条规定“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应同时考虑声学设计,声学设计应参与土建和装修设计全过程”。
“设计文件应包括声学设计计算书和说明。
”JGJ/T131-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测量规范》总则1.0.3条规定“体育馆的声学设计应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体育馆的建声设计、扩声设计和噪声控制设计应协调同步进行。
”2、实际情况需要要设计剧院的甲方业主基本都是第一次涉及演艺建筑,一般不知道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而大部分建筑设计院没有专业的声、光、舞台工艺工程师;所以大部分建筑设计图中都表明“二次设计”,许多该考虑的、该预留的因素都没有做;比如耳光、面光位置不对、舞台结构不合理,等土建建起来后才找相关专家设计,这时又是改,又是拆,还有的是既改不了也拆不得的硬伤,只好将就使用。
给业主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有时远大干声、光、舞台工艺设计费。
建筑声学与室内音质设计建筑声学是指建筑环境中声音的传播、反射、衰减和吸收等物理现象,它对于室内音质设计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音质效果。
因此,建筑声学与室内音质设计成为建筑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建筑声学的基本原理需要被理解和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而建筑的材料、形状和结构都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声音的反射、吸收和衰减等因素,以达到理想的室内音质效果。
其次,建筑声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在办公空间中,合适的隔音设计可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音乐厅和剧场等娱乐场所中,声学设计则需要考虑如何使音乐和表演声音在空间中得到最佳的传播和体验效果。
另外,在住宅空间中,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噪音传播,提高居住舒适度。
此外,室内音质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声学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例如,吸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的回音和共鸣,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而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传播,保护隐私并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最后,建筑声学与室内音质设计的发展也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
现代的声学模拟软件和测量设备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室内空间的声学性能,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此外,新型的声学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室内音质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建筑声学与室内音质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愉悦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建筑声学与室内音质设计,并结合实际需求和先进技术,为人们打造更优质的室内环境。
二建建筑的建筑声学与室内环境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物内外声音的传播、吸音、防噪和声学效果的一门学科。
在建筑工程中,合理的建筑声学设计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建筑声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对于工程师来说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围绕二建建筑的建筑声学与室内环境展开论述。
一、建筑声学的概述建筑声学是研究声音在建筑物中传播和反射的科学,旨在创造舒适、安静、健康的室内环境。
建筑声学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声学舒适性、语音清晰度和环境保护。
建筑声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吸声、隔声、噪音控制和声学设计。
吸声是指通过合理的材料和布局来减少室内的回声和噪音。
隔声是指减少来自外界和不同室内空间的噪音传播。
噪音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隔音措施来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声学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房间的声学特性来改善音质和音效。
二、室内环境的需求和影响室内环境对人的健康和舒适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室内环境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快乐感。
建筑声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1.吸声材料的选择室内环境中的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回声和噪音,改善声音的品质。
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来达到控制和改善音质的目的。
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和吸音毡等。
合理选择和布局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吸收声波,降低噪音。
2.隔声设计与施工合理的隔声设计可以有效阻止外界噪音的传播,保障室内的安静。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隔声措施,如选择隔声门窗材料、采用隔声墙体结构等。
隔声设计不仅考虑了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影响,还要考虑不同空间之间噪音的相互干扰。
3.控制噪音污染在建筑声学设计中,控制噪音污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如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布置机械设备等。
三、建筑声学的应用与实践建筑声学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建筑声学应用场景:1.剧院、音乐厅和会议室剧院、音乐厅和会议室需要具备良好的音质和吸声效果,以提供清晰明亮的声音和良好的听音效果。
什么是建筑声学设计当我们走进一座宏伟的音乐厅,聆听一场动人的交响乐演出时,那饱满、清晰、环绕的声音让我们陶醉其中;当我们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里阅读,不受外界嘈杂声音的干扰,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当我们在会议室中进行重要的商务讨论,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能被清晰地传递和接收。
这些美好的声音体验,都离不开建筑声学设计的功劳。
那到底什么是建筑声学设计呢?简单来说,建筑声学设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建筑物内部的声音环境进行规划、优化和控制,以满足人们在使用该空间时对于声音的各种需求和期望。
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提供良好的音质。
在音乐厅、剧院等演艺场所,如果声学设计不合理,声音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有回声或者出现某些频段的缺失,这会极大地影响观众的听觉感受,降低演出的质量。
其次,它有助于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比如在医院的病房、学校的教室、住宅的卧室,如果外界的噪音能够轻易地传入,或者室内产生过多的混响,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学习和生活。
再者,对于一些对声音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如录音棚、广播室等,精准的声学设计能够确保声音的录制和传播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建筑声学设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
空间的形状和大小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空间,声音的传播和反射方式会有所不同。
例如,长方形的空间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平行墙面之间的反射,导致回声;而圆形或弧形的空间则可能会使声音更加均匀地分布。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有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比如多孔的吸音棉、木质纤维板等;而有些材料则具有较强的反射性能,如光滑的大理石、金属等。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和搭配材料。
此外,门窗的位置和密封性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过多的门窗或者密封性不好的门窗可能会导致声音的泄漏,破坏室内的声学效果。
在建筑声学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1)声音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
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
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他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
建筑声学不同于其他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
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
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你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如果碰巧邻居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
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
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
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
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
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
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
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KHz。
响度级:用1000hz纯音的声压级代表其等响曲线的响度级,单位为方。
将某待测音与1000hz纯音进行比较,若响度一样,则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是该待测音的响度级。
共鸣:机械能激发物体振动向外辐射声能。
共振:空气中传播的声能激发物体产生振动。
简并现象:由于房间的尺寸不合适,导致某个频率的声音在房间内被多次加强,而导致复合声失真的现象,其原理为驻波。
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音向外辐射的能量。
声强:衡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压:声音传播是空气中压强的改变量。
频带:把声频范围划分成几个频段,频带,度量单位,频程。
倍频程:两个频率之比为2:1的频程,一般用来划分频带。
响度级:如果某一声音与选定的1000HZ的纯音听起来一样响,这个纯音的声压级值即为该待测声的响度级值。
掩蔽效应:由于某个声音的存在,要听另一个声音,必须提高另一个声音的声压级,提高的声压级叫掩蔽量时差效应:与直达声相差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加强直达声响度回声:大于50ms以上的声质量定律:在理想条件下(墙无限大,墙体是无刚度无阻尼的柔性墙面),墙体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墙体的隔声性能越好,质量每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6分贝。
白噪声:全频带中等能量的复合声粉红噪声:对白噪音低频声的补偿描述复合声的频率组成的图形称为频谱图,复合声的频率组成成为频谱。
不同的频谱音调和音色都不同。
双耳听闻效应:由于到达双耳的声音具有时间差,强度差,相位差,因此人耳能判断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原理:材料中存在多个贯穿微孔,声波导致孔中空气运动,与材料边缘摩擦,使声能转换成热能。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共振结构在声波激发下振动,部分振动能量转换成热能而损耗。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把板状吸声材料固定在框架上,连同板后的空腔形成共振系统。
1 扩散体的作用是什么?使声音在声场中均匀的分布,消除音质缺陷。
2 吸声材料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吸声性能怎样?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的声音,背后有空腔能吸收低频,板状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低频,穿孔板,一般吸收中频,背后有空腔能吸收低频,膜状吸声材料,视空气层的厚薄而吸收中低频成型顶棚吸声材料,视板的质地而别,柔性材料,主要靠共振有选择的吸收中频4反馈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和避免?由于扬声器和吸声器的相对位置不合适,导致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瞬间被拾音器拾取而通过扬声器再次释放而导致信号紊乱发出尖啸声,称作反馈现象。
建筑声学名词解释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简称“T60”):室内声音达到稳定状态,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或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
回声echo:大小和时差都大到足以能和直达声区别开来的反射声或由于其他原因反回的声。
颤动回声fiutter echo:同一声源原始脉冲声引起的一连串紧跟着的反射脉冲声。
吸声系数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在给定频率和条件下,被分界面(表面)或媒质吸收的声功率,加上经过分界面(墙或间壁等)透射的声功率所得的总和,与入射声功率之比。
一般其测量条件和频率应加以说明。
噪声控制noise control:将噪声控制在容许范围内,以获得适宜的声学环境的技术。
噪声控制标准criteria for noise control:在不同情况下容许的最高噪声级的标准。
低频噪声low-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低于500Hz的噪声。
中频噪声mid-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为500~1000Hz的噪声。
高频噪声high-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高于1000Hz的噪声。
空气动力噪声aerodynamic noise:高速气流、不稳定气流以及由于气流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再生噪声regenerative noise:气流通过消声器及其以后的风管、构件时,由于冲击振动和涡流而产生的噪声。
吸声sound absorption:特指在房间内表面装贴吸声材料或在空间悬挂吸声体,以降低房间噪声的措施。
噪声自然衰减量natural attenuation quantity of noise: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气流同管壁的摩擦,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以及管道截面变化和构造不同,部分声能反射回声源处,从而使噪声有所衰减的量。
1、什么是声学、建筑声学、室内声学、心理声学、生理声学、噪声学?上述学科的研究对人们的生活有何作用?声学是物理学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
媒质包括物质各态(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可以是弹性媒质也可以是非弹性媒质。
机械波是指质点运动变化(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中某一种或几种的变化)的传播现象。
机械波就是声波。
作用:利用对声速和声衰减测量研究物质特性已应用于很广的范围。
测出在空气中,实际的吸收系数比19世纪G.G.斯托克斯和G.R.基尔霍夫根据粘性和热传导推出的经典理论值大得多,在液体中甚至大几千倍、几万倍。
这个事实导致了人们对弛豫过程的研究,这在对液体以及它们结构的研究中起了很大作用(见声吸收)。
对于固体同样工作已形成从低频到起声频固体内耗的研究,并对诸如固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贡献。
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环境中声音的传播,声音的评价和控制的学科,是建筑物理的组成部分。
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听闻条件;研究控制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
在建筑物中实现固体声隔声,相对地说要困难些。
采用一般的隔振方法,如采用不连续结构,施工比较复杂,对于要求有高度整体性的现代建筑尤其是这样。
取得良好的声学功能和建筑艺术的高度统一的效果,这是科学家和建筑师进行合作的共同目标。
作用:建筑物空气声隔声的能力取决于墙或间壁(隔断)的隔声量。
基本定律是质量定律,即墙或间壁的隔声量与它的面密度的对数成正比。
现代建筑由于广泛采用轻质材料和轻型结构,减弱了对空气声隔声的能力,因此又发展出双层墙体结构和多层复合墙板,以满足隔声的要求。
室内声学是研究室内声音的传播和听闻效果的学科,是建筑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为室内音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声音在室内的传播与房间的形状、尺寸、构造和吸声材料布置有关;听闻效果则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对不同用途的房间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声学常用名词术语常用名词术语声学: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
建筑声学:研究与建筑环境有关的声学问题的科学,它包括厅堂音质与建筑环境噪声控制两大部分,其目的是创造人们听闻要求的声环境。
声波:(1)弹性媒质中传播的压力、应力、质点位移、质点速度等的变化的综合。
(2)声源产生振动时,迫使其周围的空气质点往复移动,使空气中产生在大气压力上附加的交变压力,这一压力波称为声波。
频率:一个简单声音的主调决定于一秒钟的声压从正到负振荡的次数,这个振荡的物理量称为频率,符号为ƒ,单位是周/秒(C/S),国际上称为赫兹(HZ)。
频带谱有倍频带和1/3倍频带,(125—4000HZ 或63—8000HZ)声波振动的速率,单位是周每秒,或者赫兹(Hz)。
(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成为频率)。
高、中、低频带区分:500 HZ以下为低频;500 HZ—2000为中频;2000 HZ以上为高频。
分贝:(dB)声学计量中一种能的单位,是贝尔的十分之一。
空气声:声源经过空气向四周传播的噪声。
固体声:建筑物中声源经过固体(建筑结构)向四周传播的由机械振动引起的噪声。
隔声量:又称传声损失,墙或其它构件一侧的入射声能与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相差的分贝数,符号为R,R=10.lg.1/τ。
计权隔声量:计权是为了人耳听觉的频率特性,和一般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能较好地反映构件的隔声效果,是国家《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采用的标准,符号为Rw。
声桥:在双层或多层隔声结构中两层间的刚性连接物,声能可以振动的形式通过它在两层传播。
因此,结构中存在声桥时将降低其隔声能力。
噪声:有两种意义:(1)在物理上指不规则的、间歇的或随机的声振动;(2)在心里上指任何难听的、不谐和的声或干扰。
背景噪声:(1)在发生、检查、测量或记录信号的系统中,与信号存在与否无关的一切噪声干扰。
(2)当噪声测量中被测声源未发声时,其它一切噪声的总和。
当背景噪声高于被测声源声级时,则不能测量,应设法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
什么是建筑的声学设计当我们走进一座建筑,无论是宏伟的音乐厅、安静的图书馆,还是温馨的住宅,我们往往会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空间、光线和氛围。
然而,有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声学。
建筑的声学设计,就像是一位隐形的魔术师,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在建筑内的听觉感受和交流效果。
那么,究竟什么是建筑的声学设计呢?简单来说,建筑声学设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优化建筑物内部的声音环境,使其能够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期望。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房间,大声说话时听到自己的声音回荡不绝,这就是声学效果不佳的表现。
而一个经过精心声学设计的房间,声音清晰、均匀,没有过多的混响和回声,让人们能够轻松地交流和聆听。
在建筑声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当遇到墙壁、天花板、地板等表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
如果这些表面过于光滑和坚硬,声音就会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被强烈反射,导致回声和混响。
相反,如果表面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反射声,使声音更加清晰。
为了控制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声学设计师会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例如,在音乐厅和剧院中,常常会使用木质材料来制作墙壁和天花板,因为木材具有较好的声学性能,能够提供温暖、饱满的音质。
而在需要降低噪音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和机房,会使用吸音棉、穿孔板等吸声材料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建筑的形状和布局也对声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容易产生驻波,导致某些频率的声音被加强或减弱,影响音质的均匀性。
而圆形或扇形的房间则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此外,房间的比例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避免出现共振频率,导致声音的失真。
声学设计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有着不同的重点和要求。
在音乐厅和剧院中,声学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卓越的音质,让观众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演出。
这需要精确地计算声音的反射和扩散,合理地安排座位的位置和角度,以及确保舞台上的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到观众席的每个角落。
建筑声学在住宅中的应用
建筑声学是指对建筑物内外声音的传播、反射、吸收、隔离等特性进行研究的学科。
在住宅中,建筑声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建筑声学可以用于隔音。
在住宅中,隔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对居住者的影响。
例如,如果住宅靠近马路或者机场等噪音源,就需要采用隔音材料来隔离噪音。
此外,住宅内部也需要隔音,例如卧室和客厅之间需要隔音,以免影响彼此的休息和娱乐。
建筑声学可以用于吸音。
在住宅中,吸音可以有效地减少回声和噪音,提高居住舒适度。
例如,在客厅和卧室等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采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噪音和回声。
建筑声学还可以用于声学设计。
在住宅中,声学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设计出最佳的声学环境。
例如,在音乐室中,需要设计出良好的音质和音效,以提高音乐的欣赏效果。
建筑声学还可以用于声学测试和评估。
在住宅中,声学测试可以检测噪音和回声等问题,评估居住环境的质量,并提出改善建议。
例如,在新房装修前,可以进行声学测试,以确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居住环境。
建筑声学在住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提
高居住质量。
在设计和装修住宅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声学的因素,以创造出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声学一、名词解释△声场(09):有声波存在的空间。
波阵面(波前):某一时刻,波动所到达形成的包迹面。
反射定律:1.入射声线、反射声线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入射声线和反射声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虚声源原理:即声源和虚声源的对称关系。
有一点声源S 在一个尺度大于声波波长的平的反射面的一侧发声时,则可近似与光源在一镜面上成像那样,在i 沿着声源到平面的垂线延长线上,在平面的另一侧等距处,也有一“声像”或虚声源S'在同时发声。
因此,声波在平面时某一点的反射声线,也就是由虚声源与反射点连线的延长线。
△声影区(07):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孔洞,其大小比声波波长大得多时,可以认为声波仍沿直线传播,由于障碍物的反射作用,正是由于障碍物对声波的遮挡作用,在障碍物后面形成一个使直达声或早期反射声不能达到的区域,即“声影区”。
绕射(衍射):障碍物或孔洞的大小比声波波长小得很多时,则声波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改变前进方向绕过障碍物或孔洞,达到按直线传播是要成为“阴影”的地方。
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相互削弱或抵消,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弱,这种现象成为波的干涉。
透射:声音透光障碍物的现象称为声波的透射。
△透射系数(08):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常把oE E ττ=值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反射系数:反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常把oE E γγ=值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的空间考虑问题,常用下式来定义材料的吸声系数oo -1-1E E E E E ταγγα+===,即没有被表面反射的部分均认为是被吸收的声能。
吸声量:材料的吸声量等于按平方米计算的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量,单位瓦(W),1W=610μW。
什么是建筑声学??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中声学环境问题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室内音质和建筑环境的噪声控制。
有关建筑声学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写的《建筑十书》。
书中记述了古希腊剧场中的音响调节方法,如利用共鸣缸和反射面以增加演出的音量等。
在中世纪,欧洲教堂采用大的内部空间和吸声系数低的墙面,以产生长混响声,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
当时也曾使用吸收低频声的共振器,用以改善剧场的声音效果。
15~17世纪,欧洲修建的一些剧院,大多有环形包厢和排列至接近顶棚的台阶式座位,同时由于听众和衣着对声能的吸收,以及建筑物内部繁复的凹凸装饰对声音的散射作用,使混响时间适中,声场分布也比较均匀。
剧场或其他建筑物的这种设计,当初可能只求解决视线问题,但无意中却取得了较好的听闻效果。
16世纪,中国建成著名的北京天坛皇穹宇,建有直径65米的回音壁,可使微弱的声音沿壁传播一二百米。
在皇穹宇的台阶前,还有可以听到几次回声的三音石。
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理论声学的发展。
到19世纪末,古典理论声学发展到最高峰。
20世纪初,美国赛宾提出了著名的混响理论,使建筑声学进入利学范畴。
从20年代开始,由于电子管的出现和放大器的应用,使非常微小的声学量的测量得以实现,这就为现代建筑声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听闻条件;研究控制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
声学与声音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良好的声音效果对于许多建筑物都是重要的,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声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声学专家和声音系统设计师应在一开始就被邀请加入设计队伍,最好是在构思阶段就加入,以便确保声学和扩声在基础规划阶段就能得到加强。
所以,一个好的建筑音效设计离不开对声学和声音的理解以及一个好的设计团队。
声学概念坚固且平直的墙面,如戏院包厢的正面墙等,可能会产生反射。
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简称“T60”):室内声音达到稳定状态,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或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
回声echo:大小和时差都大到足以能和直达声区别开来的反射声或由于其他原因反回的声。
颤动回声fiutter echo:同一声源原始脉冲声引起的一连串紧跟着的反射脉冲声。
吸声系数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在给定频率和条件下,被分界面(表面)或媒质吸收的声功率,加上经过分界面(墙或间壁等)透射的声功率所得的总和,与入射声功率之比。
一般其测量条件和频率应加以说明。
噪声控制noise control:将噪声控制在容许范围内,以获得适宜的声学环境的技术。
噪声控制标准criteria for noise control:在不同情况下容许的最高噪声级的标准。
低频噪声low-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低于500Hz的噪声。
中频噪声mid-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为500~1000Hz的噪声。
高频噪声high-frequency noise: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高于1000Hz的噪声。
空气动力噪声aerodynamic noise:高速气流、不稳定气流以
及由于气流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再生噪声regenerative noise:气流通过消声器及其以后的风管、构件时,由于冲击振动和涡流而产生的噪声。
吸声sound absorption:特指在房间内表面装贴吸声材料或在空间悬挂吸声体,以降低房间噪声的措施。
噪声自然衰减量natural attenuation quantity of noise: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气流同管壁的摩擦,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以及管道截面变化和构造不同,部分声能反射回声源处,从而使噪声有所衰减的量。
房间吸声量room absorption:房间内表面和物体的总吸声量加上室内空气对噪声的衰减量。
消声sound attenuation;moise reduction sound deadening:通过一定手段,对噪声加以控制,使其降低到容许范围内的技术。
消声量sound deadening capacity:消声器两端声压级的差值。
消声器muffler;sound absorber;deafener: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原理,降低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中气流噪声的装置。
阻性消声器resistive muffler: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在其中不断被吸收和逐渐衰减的消声装置。
抗性消声器reactive muffler:内部不装任何吸声材料,仅依靠管道截面积的改变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声阻抗的改
变,产生声能的反射与消耗,从而达到消声目的的消声装置。
阻抗复合消声器impedance muffler:一种既具有吸声材料,又有共振腔、扩张室、穿孔板等滤波元件的消声装置。
微穿孔板消声器micropunch plate muffler:利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制成的,具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特点,有较宽消声频带的消声装置。
消声弯头bend muffler:把吸声材料贴敷于通风弯头构件里制成的弯头式消声装置。
吸声材料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absorbent:由于其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有吸收作用的材料。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所测房间或厅堂无人占用时,在通风、空调设备和电器系统等所用设备均正常运转条件下的噪声值。
本设计方案背景噪声的评价采用噪声评价曲线(NC曲线)表示。
允许噪声级permitted level:为保证某区域所需的安静程度而规定的用声级表示的噪声限值。
隔声量sound reduction index:入射到试件上的声功率与透过试件的透射声功率之比值,取义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单位为分贝(dB)。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房间无人占用,所有通风、空调等机电设备正常运行条件测得的噪声值。
本方案中采用噪声评价评价曲线(NC曲线)
进行评价。
空气声air-borne sound:建筑中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
撞击声impact sound:在建筑结构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
撞击声压级impact sound pressure level:当测试楼板用标准撞击器激发时,在接收室内的1/3倍频程平均声压级,以dB表示。
撞击声压级改善量reduction of impact sound pressure level:在楼板面层铺设之前和之后接收室内的平均声压级差值,以d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