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 格式:pptx
- 大小:7.25 MB
- 文档页数:47
中国著名现代诗十首(不得不读)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林徽音的《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
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满天的星,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清洁真如明丽的网,疏而不失,春花秋月也都是的,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
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复沓之美作者:钱卓玛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2期从《诗经》《楚辞》一直到现当代新诗,复沓手法散发出不朽的艺术魅力,发挥着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暗示思路脉络、加强韵律节奏等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收录的《雨巷》和《再别康桥》体现了现当代新诗对复沓手法的完美秉承,代表了中国现代新诗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弘古创新和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兼收并蓄,彰显出中国新诗“和而不同”、秉承民族文化温婉典雅的特色。
以下拟从《雨巷》和《再别康桥》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复沓艺术手法方面,谈谈作品在复沓回环中深化诗人复杂深沉而又强烈鲜明的情感。
一、《雨巷》:复沓,让怅惘更深《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当时的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怅惘与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怀融于其间。
1.首尾“起结复见”的段式复沓《雨巷》的首尾两节仅仅更换了一处动词,即由首节的“逢着”变为末节“飘过”。
动荡的社会现实给诗人带来了“孤独”“彷徨”“迷茫”和“愁怨”,但是诗人的内心还“希望”“逢着”一位与自己同病相怜“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在雨巷中经历了短暂的、带有浪漫情调的、梦幻般的“奇遇”之后,隐隐的希望变成了深深的失望:“逢着”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能如梦幻中“飘过”。
从“逢着”到“飘过”,两个动词的变换不仅形象地再现出诗人的心绪变化,而且使诗中渲染的那种因理想破灭而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与无奈、怅惘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
2.贯串“我”与“丁香姑娘”雨巷相遇过程中的词句复沓《雨巷》的每一节都有词句复沓。
在2~6节中,诗人用一组镜头,通过大量的词句复沓描绘了“我”与丁香姑娘的“雨巷奇遇”:2~3节写丁香姑娘现身雨巷(出现),三个“丁香一样的”和两个“哀怨”写其容颜,两个“像我一样”写其神态;第4节写丁香姑娘走近(相遇),两个“走近”和两个“像梦一般的”构成对眼神“凄婉迷茫”的特写;第5节写与丁香姑娘擦肩而过的相离(分离),两个“飘过”突出相遇相会之短促,两个“远了”突出“我”目送之依依不舍;第6节写丁香姑娘远去(消失),“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形成意义复沓,突出了雨巷中“逢着”丁香姑娘就是一场短暂的“梦”,更大的失落、更深的悲哀占据了诗人的内心。
高考语文必修课《雨巷》《再别康桥》课文分析与知识点总结第2课《诗两首》《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两首》知识点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色?《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意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雨巷》中应该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造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长”、“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淡、低沉,迷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
这三个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呈现:移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颜色、眼光、气味和姿态,“雨巷”也逐渐因为不断绵延的“悠长”、“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梦想、失望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
经典现代诗中英⽂翻译赏析经典现代诗中英⽂翻译赏析1、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徐志摩脍炙⼈⼝的诗篇,是新⽉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描述了⼀幅幅流动的画⾯,构成了⼀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微地将诗⼈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活的憧憬,对眼前的⽆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后被后⼈改编成同名歌曲、对联翻唱。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柳,是⼣阳中的新娘;波光⾥的艳影,在我的⼼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我⽢⼼做⼀条⽔草。
那榆阴下的⼀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船星辉,在星辉斑斓⾥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挥⾐袖,不带⾛⼀⽚云彩。
编辑本段诗歌译⽂英语译⽂译诗1: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Quietly I wave good-bye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the sludge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I would be a water plant!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To seek a dream?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But I can’t sing al oud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Very quietly I left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译诗2:Goodbye Again, Cambridge!I leave softly, gently,Exactly as I came.I wave to the western sky,Telling it goodbye softly, gently.The golden willow at the river edgeIs the setting sun‘s bride.Her quivering reflectionStays fixed in my mind.Green grass on the bankDances on a watery floorIn bright reflection.I wish myself a bit of waterweedVibrating to the ripple.Of the River Cam.That creek in the shade of the great elms Is not a creek but a shattered rainbow, Printed on the waterAnd inlaid with duckweed,It is my lost dream.Hunting a dream?Wielding a long punting poleI get my boat into green water,Into still greener grass.In a flood of starlightOn a river of silver and diamondI sing to my heart‘s content.But now, no, I cannot singWith farewell in my heart.Farewells must be quiet, mute,Even the summer insects are silent,Knowing I am leaving.The Cambridge night is soundless.I leave quietlyAs I came quietly.I am leavingWithout taking so muchAs a piece of cloud.But with a quick jerk of my sleaveI wave goodbye.2、乡愁乡愁作者:余光中(poet)原⽂:(中⽂)惆怅的乡愁(7张)⼩时候,乡愁是⼀枚⼩⼩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初中现代诗26首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如果》席慕容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我可以永不再出现如果你愿意除了对你的思念亲爱的朋友我一无长物然而如果你愿意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断落如果你愿意我将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今生今世永不再将你想起除了除了在有些个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如果如果你愿意4、《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5、《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6、《爱情》叶挺王所有的路都是为你而铺设所有的桥都是为你而架备所有的亭宇都是为你而营造所有的愿望都是为你而存在你是我的所有为此我日夜忧愁漫漫长路只怕你眷恋身后危危廊桥只怕你惊于飞流幽幽楼阁只怕你凄怨逗留小小心愿只怕你未能实现为你忧愁然而我愿意我愿意是路标假如你迷失了方向我愿意是桥墩假如你偏离了航道我愿意是栋梁假如你倾斜了轮廓我愿意是期待假如你遗忘了季节如果是天意最终我该如何放弃有一天路标迁了希望你能从容有一天桥墩断了希望你能渡越有一天栋梁倒了希望你能坚强有一天期待蔫了希望你能理解7、《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雨巷》[教学设想]《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是中国现代新诗的经典之作。
但高二语文教科书上只选了后者,前者仅作为课外读物,选编在《语文读本》上。
“非指示性〞教学的选文原那么是:只要是精彩的、经典的作品,就可以拿到课堂里来;而教科书里语言不雅、意韵不深的文章,那么简要地由教师介绍着上,或者干脆不上。
因此,《雨巷》这首意境朦胧、情韵悠远的好诗,准备拿到课堂里,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二不〞、“四自〞原那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笔者新一届的“非指示性〞教改尝试从本学期正式开始,这是第五次。
与前几次相比,预计学生会有更多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同学、老师、专家的感悟与理解面前,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的观点,不会盲目趋同。
本次教学流程基本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常规形式进行:教师激趣;学生初读文本,交流原初体验;再读文本,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研读欣赏;交流研读心得;提问讨论,深化阅读;教师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的及专家的研读心得;学生反思,肯定优点,直面不足,并提出调整对策;教师提供课外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
每人发一X16开备用纸,边读边写,将自己的感想和体验及时记录下来。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培养,自信、主动、合作等心理品质也一起训练。
《语文读本》上的《雨巷》,正文前面有阅读提示,不利于“非指示性〞教学,因此弃之不用,另外打印一份发给学生。
[教学流程]一.教师激趣现代文学时期,我们某某大地上开满了文学的鲜花。
徐志摩,这位才子诗人,已经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的康桥美景;今天,一位叫戴望舒的诗人,又将用浪漫的笔调、迷离的情怀,向我们描述他的雨巷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诗人,走进《雨巷》,走近美丽的丁香姑娘。
二.自读两遍,说说原初体验导语:请各位放开声音,自由诵读。
〔学生自由诵读后〕请再读一遍,然后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
先在备用纸上写一写。
〔学生写完后〕读一篇作品,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现在,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体验与感受。
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引导语:戴望舒的《》和的《》都是意境很美的现代诗,今天小编就分享一篇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文章。
中国现代唯美诗之双璧《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在中国现代发展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说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性意义,堪称现代唯美诗之双璧。
两首诗在艺术风格、意境上既有相通、相似处,又有相反相成相衬的绝妙旨趣。
而且,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可以说名至实归。
仔细比较欣赏两首诗的艺术风格和情趣,就可以更深刻的领悟到两位诗人殊途同归的艺术氛围、境界和旨趣所在,享受到一种蕴藉风流酣畅淋漓的诗意之美。
一我之所以把这两首诗称之为“现代唯美诗”,是因为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都明显的体现了一种唯美的艺术追求,都体现了一种玲珑剔透、精致典雅的形式美以及和谐铿锵、轻盈柔婉的音韵节奏美;而在诗歌意境的营造上,二者都特别注重追求一种单纯典雅的艺术氛围,而并不特别注重诗意的深刻蕴藉。
所以,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也就是说,两首诗首先都是凭借这种形式上的“唯美”风格而引起读者的喜爱的,以至于诗歌艺术内涵上的真正价值反而并不为人注意,或者说,反而显得并不重要了。
这个事实也许正好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其实也可以视为诗歌的真正价值而独立存在的。
然而,当我们在强调二者的形式美的重要意义时,却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诗意内涵上或许存在着某种缺憾;事实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这两首诗的诗意内涵时,不难发现,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在这里,形式和内涵水乳交融的揉在一起,以致很难将二者严格区分。
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节奏氛围里、情不自禁的轻轻吟诵出声时(不吟诵出声就觉得不过瘾、不尽兴),就很难说得清诗歌吸引我们的究竟是形式还是内涵了。
这就是这两首诗的迷人之处。
然而我觉得更迷人的是两首诗在同样轻盈柔美节奏中呈现出来的相反相成,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构成了两幅风格迥异、色彩对比强烈,然而却同样精美绝伦的画图。
诗两首《再别康桥》《雨巷》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zhǎng)着彷(páng)徨凄(qī)清巷(xiàng)道B.彳亍(chìchù)凄婉(wǎn)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长篙(gāo)D.斑斓(lán)沉淀(dìng)似(sì)的泥(nì)古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填空。
(1)徐志摩,笔名________,________。
被认为是________诗派的“盟主”,著有________等诗集。
(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
(3)轻轻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品味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5~7题。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5.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节诗的韵脚。
中国著名现代诗⼗⾸(不得不读)⼀、第⼗⾸,余光中的《等你, 在⾬中》。
--等你, 在⾬中, 在造虹的⾬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中你来不来都⼀样, 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如果你的⼿在我的⼿⾥,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孔, 我会说, ⼩情⼈-诺, 这只⼿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应该摇⼀柄桂浆, 在⽊兰⾈中-⼀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坠⼦⼀般的悬着-瑞⼠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来-步⾬后的红莲, 翩翩, 你⾛来-像⼀⾸⼩令-从⼀则爱情的典故⾥你⾛来-从姜⽩⽯的词⾥, 有韵地, 你⾛来- - --⼆、第九⾸,林徽⾳的-笑的是她的眼睛,⼝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朵。
-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 -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
我想,⼀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簇簇说是永远的秋⽉。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清洁真如明丽的⽹,-疏⽽不失,-春花秋⽉也都是的,-⼦⾮鱼安知鱼。
- - 冯⽂柄把他酷爱的⽼庄融⼊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
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根本就不在⼀个档次。
- --四、第七⾸,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在楼上看你。
-明⽉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的梦。
- - --五、第六⾸,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开放-东风不来,三⽉的柳絮不飞-你底⼼如⼩⼩寂寞的城-恰若青⽯的街道向晚-蛰⾳不响,三⽉的春帷不揭你底⼼是⼩⼩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是个过客……- - 也许这个错误不只是对窗内⼈说的,对过客来说也⼀样,因为窗内⼈等的并不是他。
诗两首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戴望舒、徐志摩及其作品,掌握象征手法的特点2.能力目标: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怀,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1.《雨巷》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逮捕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浪漫到极致的现代诗:
1.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2.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3.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星辰璀璨的夜空,
你是晨曦微拂的温暖,
你是梦中飘荡的旋律。
4.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便要像一根橡树,
在你的身旁挺立,独立、坚强。
5. 《邂逅》——席慕蓉
如果相逢是缘,
为何相识的时间如此短暂;
如果相识是梦,
为何梦境如此清晰长远。
6. 《秋日私语》——林徽因
秋天的风,
吹起树的裙摆,
吹起花的泪滴,
吹起我的思念。
7. 《梦中的婚礼》——沈从文
我梦见了你们的婚礼,
梦见了你们的花束,
梦见了你们的欢笑,
梦见了你们的爱情。
这些诗歌都充满了浪漫气息,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极致的浪漫美学。
它们用美丽的语言描绘了爱情、风景和情感,令人陶醉。
24 首现代诗1.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告别康桥时的情景和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用轻柔的笔触营造出一种静谧、不舍的氛围。
诗人将康桥的自然景物如金柳、青荇、潭水等赋予了诗意的象征,“金柳” 比作“新娘”,体现出康桥在诗人心中的美好形象。
他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同时,“不带走一片云彩” 又体现出一种洒脱和对美的尊重,让这份情感更加深沉而纯粹。
2. 《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解释:《雨巷》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雨巷中独自彷徨的情景,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环境。
“丁香一样的姑娘” 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她代表着诗人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却又带着忧愁和哀怨,体现出这种理想的虚幻和难以捉摸。
雨巷【作者】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但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朝代】现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50首现代诗精选以下是50首现代诗的精选,供您参考:1. 《远和近》——顾城2. 《偶然》——徐志摩3. 《错误》——郑愁予4. 《我爱这土地》——艾青5. 《再别康桥》——徐志摩6.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7.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汪国真8.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9. 《回答》——北岛1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1. 《雨巷》——戴望舒12.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13. 《断章》——卞之琳14. 《烦忧》——戴望舒15. 《我爱这繁华世界》——艾青16. 《乡愁》——余光中17. 《雨后》——席慕蓉18.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19.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0. 《致橡树》——舒婷21.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22. 《春日》——朱熹23. 《人间的星》——巴金24. 《光的赞歌》——艾青25. 《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王力宏26. 《一代人》——顾城27.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28. 《雨巷》——戴望舒2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30.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3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2. 《乡愁四韵》——余光中33. 《再别康桥》——徐志摩34. 《乡愁》——余光中35. 《错误》——郑愁予36. 《我爱这土地》——艾青37. 《向北方》——舒婷38.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39.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40. 《相信未来》——食指41. 《断章》——卞之琳42. 《雨巷》——戴望舒43. 《烦忧》——戴望舒44. 《预言》——何其芳45.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46. 《青春万岁》——王蒙47. 《相信未来》——食指48. 《三原与北京》——穆旦49. 《回答》——北岛50. 《献给黄昏的星》——戈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