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能够运用离子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教学难点:1. 运用离子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示范实验操作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简要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包括离子的定义、离子反应的条件等。
Step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20分钟)教师结合具体的离子反应实例,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书写和平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需要重点强调离子的电荷平衡和离子数目平衡的原则。
Step 4: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离子反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Step 5: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相关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Step 6: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与离子反应相关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离子反应的实际过程和现象,加深他们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印象。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以巩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的理解。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一、核心素养要求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电解质,能运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中的离子,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理解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辨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学会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变化的本质;能从物质的微观粒子角度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依据证据建立离子反应的认知模型,根据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从微观层面认识离子反应,并用符号表示反应过程。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完成H 2SO 4、Ba(OH)2、Na 2SO 4的电离方程式 [预测] 向Ba (OH )2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会出现什么宏观现象?溶液的导电率有怎样的变化?试画出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视频]实验验证学生的预测。
[辨析]宏观现象都产生了沉淀,但从微观粒子角度有很大差别。
溶液中都有哪些离子? 过程中哪些离子大量减少? 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是什么? 用符号表达过程: 2H ++SO 42- + Ba 2+ +2OH - ↘ ↙ ↙ BaSO 4 ↓ + 2H 2O 2H ++SO 42- + Ba 2+ +2OH - == BaSO 4 ↓ +2H 2O 2Na + + SO 42- + Ba 2+ +2OH - ↘ ↙ BaSO 4 ↓ SO 42- + Ba 2+ == BaSO 4 ↓ 离子间发生反应,重组生成难溶1口述电离方程式 2预测离子的变化,实验图像变化趋势。
3听讲离子反应的过程,梳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检测物质的电离,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3不拘泥传统的“写拆删查”四步立足实验展示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从电离深入离子层面分析,实现“宏观、微观、符号”的思维转换。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初步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3.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4.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书写三组电离方程式:HCl、H2SO4、HNO3 NaOH、KOH、Ba(OH)2 KNO3、NaCl、AgNO3新学习探究引导分析混合液中的离子数目有无增减,并引导讨论原因1.若将100mL 1mol·L-1 KNO3溶液与100mL 1mol·L-1NaCl溶液混合,求混合液中的离子种类及数目_________________2.若将100mL 1mol·L-1AgNO3溶液与100mL 1mol·L-1NaCl溶液混合,求混合液中的离子种类及数目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第1种情况中,混合液里含有K+、NO3-、Na+、Cl-四种离子各0.1mol,说明这些离子在溶液中是共存的,相互之间没有反应;而第2种情况中,溶液里仅存在NO3-、Na+两种离子各0.1mol,原因是0.1mol Ag+与0.1mol Cl-恰好结合生成了难溶的AgCl沉淀知学习新知学习思考讨论提出问题:什么是离子反应如上述2中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反应指导阅读提出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讨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1.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总结归纳CuSO4溶液与NaCl溶液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SO42-与NaCl电离出来的Na+、Cl-的混合;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沉淀:CuSO4+BaCl2=CuCl2+BaSO4↓学习探究进行学法指导CuSO4=Cu2++SO42-BaCl2=Ba2++2Cl-CuSO4+BaCl2=CuCl2+BaSO4↓Cu2++SO42-+Ba2++2Cl-=Cu2++2Cl-+BaSO4↓SO42-+Ba2+=BaSO4↓总结归纳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Cu2+和Cl-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和Ba2+之间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就是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如上式)思考讨论提出问题: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学习探究要求写几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试写它们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2KOH+H2SO4=K2SO4+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都是:H++OH-=H2O总结归纳上述四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却都是相同的,酸碱中和的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学习探究从上例四个中和反应引导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①Na2SO4溶液+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2++SO42-=BaSO4↓②Na2CO3溶液+HCl溶液放出气泡CO32-+2H+=CO2↑③NaOH溶液(酚酞)+盐酸溶液红色消失H++OH-=H2O归纳总结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板书设计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备课资料: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质或微溶物:如SO42-与Ag+、SO42-与Ca2+、CO32-与Mg2+等生成微溶物导致离子反应发生(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3)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将化学式中易溶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难电离、气体、水、单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4)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前置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2so4 naoh nacl ba(no3)2[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展示目标][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学生回答][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问题讨论]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⑴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⑵锌投入到盐酸中⑶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⑷氢气还原氧化铜[学生回答][板书]关键:①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②有离子参与[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讨论][问题探索]1、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2、 na2so4+bacl2=baso4+2naclba2++so42-=baso4↓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3、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学生回答][板书]二、离子方程式1、定义2、含义:表示一类反应[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读]p58,内容[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回答][板书]步骤:1、写方程2、改离子3、去相同4、查守恒[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2、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3、氯气通入水中4、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
试验现彖溶液中有反响的实质哪些离子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其次节离子反响〔其次课时〕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把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相互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硫酸钠与氯化规溶液反响,硫酸铜与鐵氧化钠溶液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根底的试验争论方法。
2、在离子反响学问学习中,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次“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沟通研讨”活动,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总识;能借助“学问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二〕、重点、难点義点:离子反响、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试验、练习.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对策:应用试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教学内容:【引入科学】史话——“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课】一、离子反响:有业参与的反响。
试验试验一:取 l~2ml BaCI 2 生成白 溶液 F 试管中,用胶头滴管 SO 4 \ Cl\2 Ba 2++SO 2 = BaSO 1 色沉淀4 4滴加 Na 2SO 4 溶液。
试验二:取 l~2mL NaOH Nal生成蓝 溶液于试管屮,用胶头滴管 色沉淀Na\ OH\ Cu 2\ SOQCu 2+ +2OH = Cu(OH)2 1滴加滴加 CuSO 4 溶液。
试验三:取 l2ml KC1 溶Cl 、K\液于试管屮,用胶头滴管滴 无明显现象不反响加 Na2SO4 溶液Na\ SO#二、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响的离子符乡来表示反响的式子。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次,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代是难溶物、气体、水、单质、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删】删去方程式冯功不參勿友舷的离子,化学计量数比化为最简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化学组:刘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初步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2、通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讲授教具准备试剂:CuSO4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苯酚溶液、饱和CH3COONa溶液、饱和Na2S溶液、1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饱和NaOH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行为体现教学技能学生的行为兴趣实验魔术:“空试管”,使溶液变色实验七个空试管,分别加入少量:1、3%AgNO3溶液2、5%KSCN溶液3、饱和NaOH溶液4、饱和CH3COONa溶液5、饱和Na2S溶液6、1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实验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引入正题讲述:破解魔术的秘密,试管壁上其实有少量的溶液,和我加进去的FeCl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有颜色的物质,这些在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本节课要研究的离子反应。
精心设疑,实验探究提问:是否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呢?带着这个问题演示以下两个实验:1、盛有5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稀NaCl溶液。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学时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学时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活动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知道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下面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上节课,我要求同学们预习本节课内容,同学们预习了吗?(回答预习了)好,请各位组长检查一下,我来抽查。
同学们都预习了新课,那么我们共同学习新内容: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一)离子反应实验2-1 有两组同学来做实验,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第一组实验现象第二组实验现象无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离子种类浓度无变化离子种类无变化,浓度有变化实际反应的式子:Ba2+ + SO42- = BaSO4↓【小结】: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设问】作为初学者,按怎样的步骤书写可完整表达离子反应呢?(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⑴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⑵拆: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⑶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⑷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练习】1: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若是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2)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3)铁跟稀硫酸反应(4)硝酸钾与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混合(5)氧化铜溶于盐酸【创设情境】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2-2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找本质,并探寻规律【播放】实验2-2【练习】1: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1个即可)(1)2H+ + CO32- = CO2↑+ H2O(2) Fe + 2H+ = Fe2+ + H2↑(3)2H++SO42- +Ba2++2OH- =BaSO4↓+ 2H2O【练习】2: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方程式:(1)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2)Na2SO4 + Ba(NO3) 2 = BaSO4↓ + 2NaNO3(3)ZnSO4 + BaCl2 = BaSO4↓ + ZnCl2(4)MgSO4 + Ba(NO3) 2 = BaSO4↓ + Mg(NO3) 2【结论】上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是:Ba2+ + SO42- = BaSO4↓,这一离子方程式可表示可溶性钡盐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的反应。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正误判断,初步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问题【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率军南征至云南西洱河,遇四口泉水,其中一口为哑泉。
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用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
后来幸得一智者指教,复饮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
哑泉为什么能致人变哑呢?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揭示它的答案。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2课时离子反应【实验探究】【讲述】通过上述现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Na2SO4溶液与KCl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Na2SO4电离出来的Na+、SO2-4与KCl电离出来的K+、Cl-的混合。
而当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Na2SO4电离出来的SO2-4与BaCl2电离出来的Ba2+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老师】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2NaCl反应的实质是:SO2-4+Ba2+===BaSO4↓;【过渡】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因此,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渡】如何表示离子反应呢?离子反应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2.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设问】如何正确书写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呢?【板书】(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氯化钡和硫酸钠在溶液中反应为例:①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BaCl2+Na2SO4===BaSO4↓+2NaCl;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2Na++SO2-4+Ba2++2Cl-===BaSO4↓+2Na++2Cl-;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SO2-4+Ba2+===BaSO4↓;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离子反响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分析①知识与技能:
⑴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响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⑵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响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⑵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⑵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2.教学过程
【讲述】那么怎么写离子方程式呢?以BaCL和CuSO4 为例。
首先我们要先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请同学上来写)BaCh+CuSO^BaSOt I +CuCl
2
然后把易溶「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于水(见溶解度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 水)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
换句话说,要写成物质在水中主要的存在形式,比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所以以离子形式存在,而弱酸,弱碱,难溶盐,它们在水中大局部都不会电离,所以以分子形式存在。
【上黑板】
Na2so4= 2Na ++SO42- BaCI2=Ba2++2C|-
例如NaHSOi与NaOH的反响,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