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库的信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70.50 KB
- 文档页数:12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说课说《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乐东县黄流中学李建东一、说教材1、本节课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二章第四节,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本节课是之前学习过一、二、三节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对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网络数据库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学会信息评价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性。
为将来学习第七章数据库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初步了解网络数据库;②初步认识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并能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和体验信息获取的多样性。
③简单评价网络数据库。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网络自主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正当合法获取网络资源。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
二、说教法1、演示法:老师先通过internet演示教材p32法律在线网络数据库,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案例,让学生对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任务驱动法: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后,利用事先设计好的任务,让他们独立去完成。
3、课堂巡视: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碰到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从中掌握新课的内容,解决重点难点。
三、说学法本节课针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因特网并不陌生,且本章书的一、二、三节已经涉及信息获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本节课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下面两种学习方法。
1、合作性学习法:事先把本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里都有一些学得好的同学,让他们在组里和学习一般的学生,共同学习,形成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探究性学习法:对于每个操作任务,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独立尝试操作,自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内容。
该节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体验—使用—评价,是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延伸和深化。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使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网络数据库资源的检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手段的多样性和信息评价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性。
为了养成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本节课最后安排了对网络数据库的评价,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
本节课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为第七章有关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掌握了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方法,平时也接触和使用过网络数据库,但对如何使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还不太了解,特别是对网络数据库的价值认识上。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低起点出发,让学生熟悉多样化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方法,并逐步学会对网络数据库进行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数据库;(2)认识网络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及高效检索的优势;(3)掌握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4)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库的特点;(5)了解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2)通过对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掌握辩证地多维度评价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库的方法;(3)通过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学会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感受使用网络数据库检索信息的优势,体验网络数据库信息的丰富性、可靠性、高效性和准确性;(2)通过对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库的特点网络数据库的评价教学难点:辩证地多维度评价网络数据库五、教学策略高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本节课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为出发点,选取学生非常关注的例子,为高中生的社会和实践活动开辟空间,体现了知识技能与学生生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