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773.57 KB
- 文档页数:34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导论一、名词解释20′1、现代旅游2、旅游业3、区域规划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体系二、判断题15′1、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Thomas Cook & Son Ltd.)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的诞生。
2、人们通常认为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对于其它的各类和各级的规划均具有约束性,其它规划的制定都应该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
4、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5、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三、简答题20′1、简要说明近代旅游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
2、制定旅游规划目标体系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与其他类型规划的关系。
五、论述题30′1、试论述工业革命对旅游的推动作用。
2、试论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方法体系。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一、名词解释20′1、旅游资源2、旅游规划3、旅游开发4、旅游专题规划二、判断题15′1、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2、旅游资源应按照能体现其最大经济价值的方式来开发。
3、旅游开发的取向选择与旅游资源本身的“可塑性”有关,也与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关。
4、旅游资源的评估主要是对其自然条件和可进入性条件的评估。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简答题20′1、简要介绍旅游资源的特征。
2、简要说明旅游开发的步骤3、简要说明旅游规划的特点。
4、旅游规划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30′1、试论述旅游开发的内容。
2、试说明旅游规划的步骤。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20′ 1、可持续发展 2、竞争力3、旅游生命周期4、增长极二、判断题15′1、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直到目前的产业市场区位论的历程。
遵义县乌江旅游度假村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一、项目简介 (1)1、区域及地理位置 (1)2、自然条件 (2)(1)地质地貌 (2)(2)气候、气象 (2)(3)水文 (2)(4)历史沿革 (3)3、资源评价 (3)(1)季节 (3)(2)污染 (3)(3)联系 (4)(4)可进入性 (4)(5)基础设施 (4)(6)社会经济环境 (4)(7)客源市场 (4)4、社会经济情况 (5)5、景区企业 (5)6、主要景观 (5)(1)一坝三桥 (5)(2)库区风光 (6)(3)乌江渡发电站 (6)(4)摩崖石刻 (6)(5)乌江豆腐鱼 (6)(6)迎宾门 (6)(7)烈士墓 (7)(8)乌江傣族风情园 (7)7、度假村选址可行性 (7)8、景点与四周景点联系 (7)9、景点评价 (8)二、编制依据 (8)第二章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8)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9)三、乌江旅游度假村开发存在问题 (10)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0)一、国内市场预测 (10)1、市场方位预测 (10)2、游客量预测 (11)二、外地区及省外市场预测 (11)第四章景区建设 (11)一、景区建设原则 (11)二、景区建设指导思想 (12)三、建筑风格 (12)第五章环境卫生,绿化及安全 (12)一、环境卫生 (12)二、绿化 (13)三、安全管理 (13)第六章组织机构 (13)一、项目法人 (13)二、组织机构 (13)第七章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14)一、项目建设分期规划 (14)二、景区道路 (14)三、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14)第八章近期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6)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16)二、资金来源 (17)三、资金使用计划 (17)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17)一、测算说明 (17)二、经营收入预测 (17)三、经营成本预测 (17)第十章结论及存在问题和建议 (18)一、结论 (18)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9)三、附表 (20)1、建议项目投资估算表 (20)2、成本与费用表 (22)3、利润表 (22)4、现金流量表 (23)5、净现值计算表 (23)乌江渡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遵义县乌江镇,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40公里,南离省府贵阳100公里,景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联系人:电话:传真:编写时间:主管部门: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简介1、区域及自然条件(1)历史沿革项目景区旁边原有一某某关,为明洪武年所建,“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罅,十里蚊行,为往省治要隘”。
明代为防“安奢之乱”,设九关,派重兵于某某驻守。
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著名的战斗。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军参将谢崇爵产与播州宣慰使杨应龙部在某某激战,“争浮桥,桥断,杀溺死者数千人”,四川总督李化龙“用尚方剑斩崇爵"。
某某总兵官童元镇率军平播,杨应龙令其部下着水西衣甲,混入童元镇部营中“内合外发,官军大,进至某某,断浮桥,官兵溺死无算”。
杨应龙后为刘廷所败。
据考,项目景区为“官”渡,原属贵阳府,设厘金卡,收入为“官”渡之费。
早先渡人,后来摆渡汽车。
1935年1月,红军长征突破某某天险,到某某召开了著名的“某某会议”.2、资源评价(1)季节:终年四季如春,从三月至十月是黄金季节,冬暖夏凉. (2)污染:旅游开发项目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无噪声,无放射源,森林植被繁茂,空气洁净清新。
游客活动产生的三废可以控制、回收,净化达标处理后排放。
(3)联系:该旅游开发项目毗邻某某河边,有三桥飞渡,大坝屹立,晚间灯火,摩崖石刻,库区风光以及被誉为“中国一绝、项目地区一技”的某某豆腐鱼等景观,相互辉映,可参观点能形成旅游开发线。
从外围讲,旅游开发项目景区南可依托息烽温泉、集中营旧址以及省府贵阳,北靠历史文化名城某某,沿库区而上有已初步形成的“某某大坝-傣族公园-神石山庄-三沙大桥”和“某某电站-小溪-化觉-六广”两条黄金旅游开发线。
(4)可进入性: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从境区穿过,景区背靠某某、面向贵阳,濒临某某,俯视长江,内有火车站2个,客运航运码头1个,规划中水运的客运、货运及自用码头各1个。
旅游管理考研习题集第一章导论1.旅游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简要说明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
3.旅游规划与开发包括哪三大结构体系?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1.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简述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有哪些异同点?2.简述旅游规划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进行分类?3.简述旅游规划包括哪些内容?4.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什么原则?5.试分析旅游规划对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影响。
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1.简述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2.增长极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有哪些启示?3.如何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4.简要阐述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5.试分析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之间存在着哪些内在联系。
第四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1.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新时期旅游规划与开发显示出了哪些趋势和特点?3.何谓都市旅游?在都市旅游规划中涉及的内容有哪些?4.何谓PPT,如何理解它的概念与内涵?5.试阐述会展旅游的规划体系。
第五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分类体系与评价1.旅游资源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分类?2.旅游资源评价包括哪些内容?3.试分析比较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4.简要说明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步骤及其使用的方法。
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旅游市场调研包括哪些主要的步骤与方法?3.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战略的方式有哪些?4.试分析如何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来保证旅游规划与开发取得良好的效益?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1.简述旅游规划主题定位的概念与含义。
2.简要概括区域旅游形象的特征。
3.旅游功能分区需要遵循哪些原则?4.简要分析旅游规划的几种主要空间布局模式。
5.试分析在旅游线路规划中如何实现旅游者满足的最大化。
第八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1.简述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八门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集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讲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介绍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基础理论、基本模式、主题定位、项目创意、可行性分析等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能灵活应用有关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把握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最新趋势,学会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涉及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市场分析、主题定位、项目设计、可行性分析等具体的方式方法,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并对统筹规划与部署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体系、基础理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旅游市场调查研究方法、旅游主题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历史、趋势及研究热点等内容。
由于课时有限和设备条件尚不具备,需指导学生自学完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旅游规划图件及其制作两方面内容。
(四)教学时数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2.进度:(五)教学方式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研究、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内容期末研究论文(20%)、闭卷考试(40%)与平时成绩(含讨论、作业等成绩,共占40%)结合。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二、本文导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和旅游规划的相关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