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面部表情 (美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生:喜笑颜开、眉开眼笑、乐不可支……师:真不错,不得不说我们中国汉字很神奇,你们说的词语来形容这个表情是最贴切的。
人在笑的时候真的是颜面舒展,眼角嘴角都会上翘,他的五官在这种状态下还有何特点?生:眉毛、眼睛弯弯、嘴角上翘、抬头纹很深……师:知道这个人物是干什么的吗?他是一个说书人,从他生动的表情再加上他夸张的动作(课件完善整个说唱俑的形象)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说书人啊,这个人物的塑造,让每个看到他的人都会被感染到,你仿佛能听到他眉飞色舞的说书声,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 我们再来欣赏一个人的表情。
(出示古代仕女头像)师:你能用词语形容她的笑容吗?这样的笑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生:甜美、含蓄、恬静……师:真好,古人讲究笑不露齿,在这尊塑像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女性含蓄的带笑的表情。
(同时出现说唱俑和古代仕女的图片)总结:同样是笑容,请仔细观察说说两者五官的区别。
在笑的表情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画面,再想一下为何他们的表情有如此大的区别。
(引导学生分析说出因为两个人的身份不同,展现的表情也不同)3. 出示武士塑像。
师:谁来用成语说一说他的表情呢?生:怒目而视、凶神恶煞、面目狰狞、凶猛威武……师:这是一个古代武士,会舞刀弄枪,所以他的表情会凶一点,我们一起来分析人在愤怒时候的五官特点。
(学生观察总结:眉毛上扬,双目圆瞪,呲牙咧嘴,当这些面部特征聚在一起就可以表现一个人愤怒的样子了。
)4. 出示图片。
师:其实同学们发现了吗,表情的变化主要就集中在眉毛、眼睛、嘴巴上,抓住这些部位的特征就可以了。
5. 师表演:现在老师也来学着做一个表情,大家猜猜是什么表情?老师演绎请同学猜一猜。
(害怕、恐惧、受惊……)那我们来看看画家怎样描绘人在惊恐状态下的表情。
欣赏:蒙克《呐喊》。
分析画家表现人物恐惧表情的方法。
(画家抓住了人在惊叫、恐惧时的表情特征,用扭曲的笔触变形的手法画出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形象,表现人类的绝望、恐惧)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观察和交流,我们来总结一下,人的面部表情变化首先是要人的内心情感发生变化,带动人的脸部肌肉五官的变化才能塑造出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可以一一呈现,也就是说通过表情和一个人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内心。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表情丰富的脸》选自苏教版《美术》第九册第9课,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思想:人类丰富的表情给予学生无限的创作素材,本课重在启发学生观察在各种情绪下人们的面部表情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结合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和新型电子白板科技,以线条描绘等方法表现出丰富的表情,让他们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1、初步观察人类的各种表情,了解人在喜怒哀乐时不同的表情特征。
2、引导学生抓住表情的特征,鼓励他们用绘画等方式大胆表现。
3、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仔细观察脸部肌肉、五官的变化与各种表情的关系,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难点:合理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各种表情。
六、教学过程A、导入阶段1、有趣的互动在课堂一开始我会与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互动:“让我们用面部表情相互打个招呼吧!”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惊讶、高兴、生气等各种表情。
师生在神秘而有趣的情境中进入课堂。
“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让老师看到了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
”由此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体验到人的表情之丰富,创造幽默的课堂气氛】2、玩玩小游戏小游戏——“找表情”出示一些卡通人物都是没有表情的,如现电视中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懒羊羊一看到玉米棒就非常兴奋,请出小助手模仿它说话的样子,“玉米棒可真好吃呀!”并由学生选出与这情绪相应的表情,由学生亲手拖拽,也让学生体会一把新型教学工具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游戏环节中,学生能够很直观地了解不同情绪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表情。
【设计意图:《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学生超喜欢的动画片,这个环节既让学生体验新型教学工具——白板的魅力,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喜怒哀乐等情绪在人的面部所产生的变化。
第1篇:小学美术课《丰富的表情》教案小学美术课《丰富的表情》教案范文活动构思:人类的感情细腻深刻,表情丰富多彩。
一方面,幼儿很小的时候对成人的表情就特别敏感,大班的孩子对他人表情的变化更加敏感,有的幼儿在看到他人某一种表情时会感到特别好玩,故意让对方再现这一表情,他们开始“研究”表情了。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几年的集体生活中,幼儿和同伴之间发生了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他们对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很自然的建立了一定的关联。
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让幼儿进一步体验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促进心理建康呢?因此,在进行《特别的我》这一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开展了这一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1、体验人的面部表情(主要是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和人的心情的关系。
2、能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人物的各种表情(笑、惊、惧、哭、怒、愁等)。
3、对与表情、神态相关的成语感兴趣,产生认读、理解的愿望。
4、知道人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小镜子人手一面、水彩笔、废旧报纸、绘画纸;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1、对比观察人笑和哭时的不同表情。
(1)老师讲个笑话,请孩子观察教师和小朋友大笑或微笑时的表情。
请幼儿说说老师或小朋友大笑或微笑的时候,眉毛、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幼儿哭的相片。
请幼儿说说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3)幼儿和教师一起小结两种表情的不同。
笑时,眉毛扬起,眼睛弯弯的,嘴角上翘。
哭时,两眉呈八字形,眼角下垂,嘴角下垂。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2、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观察自己不同的表情(笑、哭、生气、惊讶、悲愁等),并及时画出来。
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可提供几个场景,帮助个别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表现该种表情。
比如:你正在搭建高楼,忽然一个小朋友把你的高楼弄塌了。
这时候你很---生气(提醒幼儿看看自己或别人的表情)。
你知道吗?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一般只能认识几百个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能认识三四千个字,他不仅能看一般的书报,而且能读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听了我讲的这个故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吃惊。
表情丰富的脸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表情丰富的脸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表情丰富的脸,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表情丰富的脸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不同表情的线条和形状表达。
3. 利用色彩和阴影增强表情的表达效果。
4. 学习名家作品中的表情描绘技巧。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表情的脸部图片。
2. 美术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3. 名家作品的图片或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表情的脸部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和讨论这些表情所表达的情感。
探索:1. 分析不同表情的脸部特点和构成要素,例如眼睛、眉毛、嘴巴等。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线条和形状表达方式,例如愤怒时的锐利线条,快乐时的圆润线条等。
3. 鼓励学生尝试用铅笔勾勒不同表情的脸部轮廓,并尝试表达不同表情的线条和形状。
实践: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表情进行绘画实践。
2. 引导学生运用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工具,通过色彩和阴影的运用增强表情的表达效果。
3.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表达方式,以及色彩和阴影的运用。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表情丰富的脸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技巧。
拓展:1. 学生研究名家作品中的表情描绘技巧,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
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风格和媒介表达表情丰富的脸。
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所选择的表情。
教案扩展:1. 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展览,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共享。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一步培养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
第9课表情丰富的脸(一)
教学内容:脸是人心灵的镜子,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研究人类面部因肌肉和五官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表情,并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方法进行创作,利用欣赏艺术大师们的各种作品,感受人类各种面部表情进行艺术创作的快乐。
教学目的:
1、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表情。
2、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方法进行创作,利用欣赏艺术大师们的各类作品,感受对人类各种面部表情进行艺术创作的快乐。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及不同的绘画方法创作的绘画作品,各种表情的照片。
学生准备作业纸等。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各种脸部的表情,观察、研究、交流,讨论了解人类脸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的描绘。
教学过程:
一、活动。
通过对镜表演,让学生了解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人类脸部的表情变化的奇妙之处。
二、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和一些学生创作的与人类脸部表情有关的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分析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体会其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三、速写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表演各种脸部表情,同时让学生用语言对各种表情进行描述,加深对各种表情的印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尝试用速写的方法记录下身边的人的各种表情。
四、课后拓展。
用语言对自己画的表情进行描述,并为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8. 表情丰富的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情丰富的脸》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表情的脸,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表情脸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他们对面部表情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表情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表情丰富的脸的绘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表情,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不同的表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表情脸图片,了解表情的表现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不同表情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面部表情的绘画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表情的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发学生对表情丰富的脸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示范不同表情的绘画技巧。
3.练习:学生模仿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5.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表情丰富的脸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表情丰富的脸、观察、分析、表现、创作等关键词,以及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示意图。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的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主要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提高。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观察学生对面部表情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人物表情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人物表情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以观察、分析、实践、创作为主线,通过观察不同表情的人物图片,分析表情与人物内心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情丰富的脸部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人物绘画基础,对人物的脸部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表现人物表情时,往往过于简单,缺乏对表情与内心情感关系的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表情丰富的脸部作品的创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观察、分析不同表情的人物脸部特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情丰富的脸部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人物表情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观察、分析不同表情的人物脸部特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情丰富的脸部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分析表情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以及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脸部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示范、讲解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表情丰富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人物脸部特征,分析表情与内心情感的关系。
3.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表情丰富的脸部作品。
各种各样的表情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面部表情,如开心、生气、悲伤、惊讶等。
2.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情绘画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表情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表情图片、绘画纸张、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的表情图片,如开心、生气、悲伤、惊讶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表情的特点。
二、讲解(5分钟)1. 教师讲解基本的面部结构和表情绘画方法。
2. 演示如何画出各种表情,并讲解绘画要点。
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尝试画出各种表情。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表情绘画的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的表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六、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组织一个游戏,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不同的情绪和表情。
2. 学生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讨论不同情绪和表情如何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
七、表情模仿(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模仿不同的表情。
2. 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描述所模仿的表情,尝试用语言准确表达。
八、表情描绘(1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难捕捉的表情,用绘画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绘画技巧上的帮助和建议。
九、创意表达(10分钟)1. 学生自由创作,用一幅画表现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绪变化。
2.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色彩和构图来增强表情的表现力。
十、作品分享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考和感受。
《表情丰富的脸》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是学习以夸张的手法运用简单的吹塑纸刻线版画的方法和技巧表现人物在不同环境、不同性别的发式、不同的脸型和不同心情所产生的生动表情中五官的变化,在学习制作简单的儿童人物版画的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记忆的良好习惯,感受吹塑纸刻线特有的拓印趣味。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第三单元《我和我的伙伴》里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建议为“造型·表现”领域,而单元的设计思路是,凸显“美术与人文”的课程取向,以“学生与学校生活”为切入点,以“我和我的伙伴”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记忆创作活动和纸版画技法学习的过程,感受校园生活愉快以及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同学、敬老师、爱集体的情感。
而“表情丰富的脸”这一课,将围绕着校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或者委屈、难过的泪水等不同环境、不同心情所产生的不同表情,通过学习运用简单的吹塑纸刻线版画的方法和技法,来表现伙伴不同性别的发式、不同的脸型特点、五官位置和生动丰富的表情,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记忆的良好习惯,体会美好的情感能促进伙伴间学习和健康的发展感受吹塑纸刻线版画特有的拓印趣味。
【学习目标】①感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
②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
【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的五官面部表情。
2、能运用不同的版画肌理效果表现伙伴的“表情丰富的脸”。
【教具】多媒体课件、吹塑纸、纸、笔、油墨、颜料、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导入:捧腹大笑二、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
1、说说人的五官是什么?2、小组随机抽取词语题目,推选本组学生上讲台体会词语中的表情并用脸部表情来表达出词语中的心情简单说说五官的具体变化,联系校园生活。
3、请同学们用吹塑纸来捕捉刚才所看到的丰富多变的表情想一想你的同学老师在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表情,其实这些场景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会在学习或与同学老师的相处中带着最真实的表情来表现自己当时的情绪。
大班绘画教案丰富的表情教师:陈德钱教学目标:1、学画人物的几种主要面部『笑.哭,怒』2、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3,体验用儿歌作画。
教学重点:学画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活动准备:1,圆形画纸、篮子6个.双面胶6个,笔、字宝宝[笑,哭,怒]、音乐>小孩子及大人笑,哭,怒,图片2.知识经验准备:指导幼儿无意中观察过人的不同面部表情。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欣赏歌曲《表情歌》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刚刚歌词里面唱有什么表情呀?[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引导幼儿说表情]2,请幼儿用表情来表演高兴和生气的样子。
同时要求幼儿相互仔细观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小结: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从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状变化来表现。
在生活中小朋友都会发现有很多表情,今天老师妈妈就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学怎样画表情。
二、学画表情娃娃1、画表情师:出示笑的表情图片,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吗?这个小朋友的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样子?再看大人的图片,李勇叔叔笑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很帅.小朋友高兴是什么样子?请你的好朋友仔细看看是怎样子的?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出示字宝宝“笑”范画,练儿歌,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小朋友也来画一画,老师的笑脸。
老师说儿歌引导小朋友作画。
2画表情师:出示哭的表情图片,请小朋友看看他怎么了?小弟弟哭时候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叔叔哭的时候好伤心呀。
小朋友做一做来哭是什么样子的?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出示字宝宝“哭”范画,练儿歌,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
小朋友也动手画画哭泣的表情娃娃。
老师练儿歌引导小朋友作画。
3、画表情师:出示表情图片,它是谁呀?我们看看愤怒小鸟,生气时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状?憨豆先生生气了,那小朋友,发怒是什么表情呀?我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看。
出示,字宝宝“怒”范画,练儿歌,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感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能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美术课学习,孩子们已有一定美术基础知识,对简单绘画人物有一定基础画法。
3重点难点:能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表情丰富的脸》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他是谁?①、出示两幅学生肖像作品,让学生猜猜他是谁?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②、让一个学生说说一个好伙伴的外貌、发式、五官特征,最富有特征的地方,然后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2、画一画,学生简单用线表现好伙伴的外貌、发式、五官特征。
3、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好伙伴,他们和我们朝夕相处。
你见过他(她)喜怒哀乐的表情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表情丰富的脸”,用一种新的方法:黑白版画描绘好伙伴的表情样子。
(板书课题:表情丰富的脸)二、授新1、观察与记忆①、同位互相观察,记住一个表情的变化。
如:大笑与微笑、平静与发怒等。
注意:画同学表情时,不要有意突出同学的生理缺陷,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并通过给同学画像,学会关心同学、了解同学。
②、观察“不同表情特点的简笔示意图”,思考:怎样表现“表情丰富的脸”。
(板书:表情——喜怒哀乐)2、尝试与探究①、尝试:在次塑纸上描绘自己记住的表情。
说说“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画,有什么发现?”②、体验吹塑纸表面的肌理及折叠裂纹,用铅笔、圆珠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画、压刻,都能产生阴刻的线和点。
3、比较与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画家作品,比较水印版画与黑白版画不同的艺术效果。
①、思考:课文上的《藏族女孩》、《人像》有什么异同?版画与水粉画、黑白画有什么异同?②、指名汇报: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出示课件:作品的感觉:单纯、简洁、阳刚、明快、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富有节奏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画家想表现些什么?③、教师小结。
三、欣赏范画,学习创作1、欣赏范画,找技法欣赏学生作品,找出画中技法,说说哪些是你了解或不了解的,谈谈哪些地方设计的最巧妙。
三年级美术表情丰富的脸教案
教材思路
本课是“表情丰富的脸”单元教学的第二部分。
除了人有表情外,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有表情,也能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
本课围绕观察动物面部表情、模仿体验动物表情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情感世界,在表现方式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法制作。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探究动物是如何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变化的。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表现动物的面部特征,表现动物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动物表情的变化特征,并针对性的利用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学生:绘画工具或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出示一组动物表情图片,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一张表情丰富的脸。
2、依照图片上出示的各种表情,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从而引导学生对动物性格和表情的丰富联想。
3、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第一组出一个有关动物表情的题目,在第二组中请一名同学表演,再由第三组其他小朋友进行猜测。
4、选用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脸。
5、组织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6、课后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环保倡议,使全体学生认识动物、关爱动物、从而保护动物。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脸是心灵的镜子,是一个人心情变化的“天气预报”。
《表情丰富的脸》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人类脸部丰富的表情特征,并用多样的美术形式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本课通过对几种常见表情的脸部肌肉与五官特征的观察、概括,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地表现;欣赏漫画家的作品,懂得漫画家对面部表情的一些明显特征作夸张、概括处理,可以使表情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3、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造型表现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画人物、动物和景物,并知道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夸张、变形等技巧;同时,学生能够抓住形体主要特征,用线条快速勾勒,用颜色准确描绘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学生也具备信息化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导,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表演、观察、比较、研究,了解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特征。
2. 引导学生用绘画、电脑制作的形式来表现不同表情,抓住不同表情的人脸的五官特征及肌肉变化;学会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表现出人面部的表情,并小组合作利用app制作成一个动态的表情show形式。
3. 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审美创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成果。
教学重点: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学习人物不同表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描绘人物表情,注意五官、发型、脸型与表情的配合,以动态show的制作形式进行展示。
三、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游戏:“心有灵犀”(1)教师出示一个写有表情的成语,如:“捧腹大笑”,请一位同学做表情,让全班同学猜成语,或者请全班同学做表情,他来猜。
(2)、小组互猜。
2、看谁的演技高:对着同桌做出各种表情,或哭、或笑、或悲、或喜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表情变化。
看看脸上的肌肉、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的关系。
教学设计与反思
了绘画的形式表现了表情,
其实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
式,一起欣赏一下。
(利用
剪贴、泥塑、废旧物品表现。
)
美术表现形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九.教学反思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
只有制定正确、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才能打造有效课堂。
备课时,我设计的知识目标是:1.学生能模仿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表情,并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特征。
2.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表情丰富的脸,能抓住不同表情人脸的五官特征及肌肉变化,可采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
3.增强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中,我可能将本课的目标设置过多,通过表情丰富的脸这节课,我了解到了可以将一节复杂的课分为两个课时,下节课,我将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表情丰富的脸,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反思教学过程。
丰富的面部表情
五年级
教材分析:表情是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于面部的表情肌肉受大脑神经支配收缩而引起的外形微妙变化,眼部和口部的表情最为明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线条画头像,重点表现人物生动的表情了解人物表情变化的特征及规律。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应知:人物表情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认知目标)
应会:能用简洁的线条画有表情的头像(能力目标)
(2)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初步兴趣,增强学生对周围人物表情变化的洞察力,拓展学生对人物面部表情的联想。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表情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简洁的线条概括表现生动的表情。
学习材料:(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2)学具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铅笔等常用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演一演)
老师让学生演一个情景哑剧,由老师念剧本,学生用面部表情来表演剧情。
剧本:小A拿着试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爸爸看了试卷上若大的“60”分,双手插腰,瞪起大眼,歪着嘴巴,正要开骂,小A的妈妈笑咪咪地走上前来,对爸爸说:“我们不是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吗?不能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要鼓励教育!”爸爸听后,也眯着眼睛笑起来,安慰小A。
小A目瞪口呆,睁大眼睛,一副惊讶的表情,不感相信爸妈的突然变化,随后,也笑着,用手抓抓头皮,向爸妈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二、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找规律
(1)找一找:刚才的哑剧里出现了几个表情?
生:悲伤,愤怒,笑,惊讶
(2)比一比:不同的表情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规律
笑:喜悦和满意时,颧骨肌肉收缩,下眼睑中部向上,外眼角向下拉长,双眉
平展,同时嘴上翘。
惊讶:眼圆睁,眼珠突出,眉上抬,鼻孔扩张,口部自然张开。
悲伤:眉头紧缩,眉梢、眼梢、嘴角等向下拉长。
愤恨:眉头微皱,眉梢竖起,眼圆睁,鼻孔扩张,口紧闭,嘴角向下方拉长。
教师在总结过程中,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归纳的表情特征画
出简单的概括图。
(3)看一看:(不同表现形式的范画)
线描,素描,卡通画
(4)画一画:
A:创作一幅带有表情的头像画,可以照自己的照片或者对着自己的
同学写生,也可以画自己熟知的人的表情画,表现形式不限。
B:用一句话表现画面意图
(5)评一评:
B:猜猜画的是谁,是什么表情
三、课堂拓展:(1
(2)人物表情在生活各方面的运用(以学生讨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