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园博园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30 MB
- 文档页数:57
重庆园博园山水格局分析摘要: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园博园,其基地的规模大且山水现状条件复杂,对规划设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借鉴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因地制宜和借景的造园手法,对山水进行梳理,把山水的改造和展园展区的布局相结合,展现风格统一但又各具有特色的布局方式,实现园博园“一平湖尽显真山水,数峰岭皆隐故园林”的目标。
关键词:山水格局山水相融展区展园布局传统中国山水画主要有横轴和立轴两种形式,横轴展现的是山水气势,立轴表现的是山水层次和空间序列。
在重庆园博园设计中,充分学习中国山水画技法,对大型园林的营造手法进行了探索:以湖为景观核心,打造环湖的连绵的山水气势,营造出“山山相对、山水相接、桥连山水”的画意。
一、园博园概况(一)基地选择园博园属于大型园林工程,建设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持,其选址不能远离建成区,过远的距离不仅导致可达性较差,也会影响参观人数的规模。
因此,重庆园博园选在距离主城建成区的边缘,同时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核心位置,有利于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能激发出园博园选址的多重效益。
园博园选址也应当采用多种交通支撑的方式,解决大运量交通,方便大批游客的到达。
在道路支撑方面,园博园的东面为金兴大道,西面为金山大道,均为城市快速路。
在对外交通支撑方面,园博园距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仅有5km,离铁路客运站15km,距离两江国际机场12km。
(二)基地概况基地为丘陵地貌,主要由山体构成,山体为现状主体构成,面积占总用地的80%,共有9座山体,其中7座带状山体,两座团状山体,为“两峰、七脉、八谷”格局。
山形山势复杂,山形高差起伏较大,差达一百多米;山势坡度较陡。
坡度15%以下用地仅占总用地l0%,大部分山地需要整理改造才能使用。
水系顺山谷而成,有多条小水系分布在山间,以小水库和小河溪为主,分别为龙景沟水库和赵家溪,面积占总用地的10%。
庞大的用地规模和现状良好的山水条件决定了重庆园博园的定位必然是大型天然山水园林。
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创新探索--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冯一民;赖益萌;龚克【摘要】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艺术精品展示会,其会址(园博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
在重庆园博园的规划设计中,对规划选址提出新区绿核、多线支撑、废地利用的新思路;提出山水园融、景展平衡、精萃呼应的新格局;创新性地编制展示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风格协调、基调统一的新思路,解决以往园博园的问题,将重庆园博园营造成一个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构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丽山水画卷。
%China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is the largest garden art exhibition in China in terms of the scale, the specific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high-quality goods. Therefore,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to Garden Expo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New idea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site selection, such as forming the new green nuclear, multi-line support, and wastelands using. Ideas as integrating landscape and the park, scene exhibition balance, and quintessence echo have been also proposed. Creatively compiling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by thinking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ty tone, Chongqing garden Expo park has solved the problems which previous garden Expo parks had, and has built a large natural landscape garden as wel as forming a picture scrol of the poetic landscape.【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园博园;规划设计;天然山水园林【作者】冯一民;赖益萌;龚克【作者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1 背景自1997年在大连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以来,园博会已发展成为扩大国内外园林绿化行业交流与合作,展示园林绿化新成果,传播园林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抓手,受到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广泛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巴蜀园林艺术手法探索巴蜀园林于四川、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有着一套完善而成熟的造园手法体系。
因其特殊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巴蜀园林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又独具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表现和艺术风格。
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和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梳理出巴蜀园林的艺术手法,挖掘其内含的艺术精神,体会其意境。
以重庆龙景书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所运用的巴蜀园林艺术手法,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巴蜀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尚待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文章结合巴蜀特殊的山地环境,总结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建设新的有地域特色的经典现代园林景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巴蜀园林;艺术手法;空间关系;意境一、巴蜀园林研究背景及现状(一)研究背景就地方园林的研究而言,巴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相关研究的开展和著作的问世,形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影响因素及艺术手法上等方面的丰硕研究成果。
巴蜀地区位于长江上游,主要范围为今四川、重庆一带,地形地貌丰富多变,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园林文化。
巴蜀园林有别于雄伟大气的皇家园林、细腻清雅的江南园林,它飘逸自然、古朴大方,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瑰宝[1]。
(二)研究现状巴蜀大地上现存着大量的传统园林,近年来,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逐步投入到巴蜀园林的研究工作中来,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巴蜀园林的历史脉络梳理,艺术手法及风格特征的归纳,园林的影响因素分析或典型园林的个例研究[2]。
二、巴蜀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归纳(一)“正”与“变”的群体精神1.观赏流线的组织安排园林中的各个景观节点由景区中的道路有机串联起来,道路会依据自然环境而抑扬顿挫、曲折起伏。
围绕这些“点”形成附属园林空间,如亭、廊、庙等。
园林的“动”和“静”交替组合,动观是游,静观是息,园林游赏路线的安排除了要因地制宜,顺应交通功能,还要体现出园林主次分明、亦动亦静的特征[3]。
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第一篇: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生科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之——“把世界的美带回我的家,再把这个家分给你我他”参观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把世界的美带回我的家,再把这个家分给你我他”二、活动背景及意义园博会在重庆举办,为我们城乡的园林创意和建设,为重庆园林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同时,各兄弟省市、国外友城留下的园林作品,成为了传递友谊的固化平台。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园林花卉界高层次的盛会,也是我国园林花卉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
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大连、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济南7个东部城市举办.园博会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办,但却是迄今为止参展城市最多、市外展园最多的一届;重庆园博园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建成了一座融传统园林、地域文化、新型技术为一体的永久性大型生态园博园,较好地体现了“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的主题。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我们正致力于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渐入佳境,近三年,重庆经济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今年以来更是以16.5%的增速位居全国榜首,山城重庆正以日新月异的步伐,上演着“一年就要换一版地图”的奇迹。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重庆”的引领下,重庆园林绿化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近三年来,我们投入366亿元,完成全市植树造林163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37%。
新增和改扩建园林绿地1.4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1平方米,增长50%,特色鲜明的园林作品已遍布巴渝大地,正朝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重庆正朝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加快迈进,园博会将为重庆城乡的园林创意和建设,为重庆园林文化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巴渝园林的特点及应用———以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为例张贝1,李婷2,艾丽皎*(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九龙坡401329;2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人们对园林的要求逐渐从学习外来转向发扬传统特色。
巴渝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等类型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阐述巴渝园林的特点出发,并以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的园林景观环境为实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对现代巴渝园林的建设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渝园林;园林特点;景观设计在巴渝园林的选址中,以地势制高点的山顶园林尤多。
这种选址可营造一览众山水的眺望点,可成为区域中的景观视觉焦点。
如入川门户的奉节白帝城,其依山傍水的基址,且雄踞白帝山之顶,景色壮观秀丽。
2.1.2文化浓厚的文人古迹园。
重庆具有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久居江畔衍生出的巴文化、川江号子文化、土家文化等,这些文化长久地渗入到巴渝园林中。
古巴人和土家族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使得巴渝地区自古就有深厚的山水情怀,远古时期表现为山水崇拜,后来演变为先贤崇拜。
一些名人志士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后来很多都被以园林的形式演变成拜谒的场所,如涪陵北岩书院为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贬放涪州讲学和注释《易经》之处。
2.2布局特点自然山体和水体是巴渝园林的主要特征,这些元素组成了该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脉络清晰、轮廓分明、形态凸显,形成了巴渝景观的主体框架[4]。
巴蜀是道教的发源地,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对巴渝园林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顺应自然,少开挖,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建筑点缀为辅的山地园林景观风格。
因此,巴渝园林的布局特征主要为空间序列曲折开合、因形就势、多维复合层次等。
巴渝园林建筑布局对于基地充分尊重,建筑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保留原有地形特征,充分融合[5]。
如重庆九龙坡华岩寺均位于坡地地形,建筑顺应地形,形成纵向的山地建筑序列,不同标高院落以不破坏地势的台阶相连,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天人合一。
重庆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重庆园博园, 园林, 建设部, 上海复旦, 国际园景人编者注: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目前我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
重庆园林博览会开展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本文为你讲解重庆园林博览会的整体规划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1年11月19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隆重拉开帷幕。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目前我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
重庆园博会充分结合重庆的山体特征,创作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园林巨作,其总体规划方案也受到重庆市委和建设部的好评。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承担了重庆园博会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
总体鸟瞰图效果山水水墨意境画据重庆园博园总设计师,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院长冯一民介绍,园博园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核心地区的龙景湖片区,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铁路江北客运站及多条高速公路均在15公里以内。
基地周边主要为生态控制绿地和工业用地,外部道路包括金开大道、金山大道、金兴大道和金渝大道四条城市快速干道,周边还有轨道3号线站点,交通条件便利。
基地原状为丘陵地貌,主要由九座山体构成,山体高差起伏较大,差达一百多米,山势坡度较陡,坡度15%以下用地仅占总用地10%。
当时基地中部有在建的龙景湖水库,水面面积约800亩。
复杂地形处理及自然山水利用是园博园设计的关键。
在经过反复思考及论证后,将园博园的风格定位为传统风、古典风,计划在自然山水中展现古典园林。
巴渝园鸟瞰图有了清晰的定位,在凸显展园特色方面也做足了文章,冯一民补充到,本次园博园主要体现五大方面的特色:1)中华传统园林特色2)山地园林特色3)节约型园林特色4)引领科技发展的园林特色5)群众广泛参与的园林特色。
后来建成后大家对其的评价证明,这些特色基本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重庆园博园园林特色景观营造及其启示蒋龙;朱文静【摘要】园林景观设计对改善生活环境、塑造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观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了解、总结其它优秀园林的营造方式、手法,对今后景观设计工作,特别在营造地方园林特色景观上有深刻的影响。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o create landscape features, which reflects the city's cultural atmosphe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he visit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understand and summarized the other excellent landscape mode, technique, the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future,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features on the landscape garden where have a profound effect.【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2(000)016【总页数】1页(P118-118)【关键词】园林特色景观;艺术设计;启示【作者】蒋龙;朱文静【作者单位】韶关市浈江绿化管理二所,广东韶关512000;韶关市园林科研所,512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而园林景观通常被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大类[1]。
硬质景观是指用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其构成要素可以大致分为广场铺装、道路、围栏组合和造型、装饰的变化、包含亭台楼阁、假山喷泉、雕塑等等在内的园林小品和园林设施。
重庆园博园遂宁园介绍遂宁园位于园博园内西部园林展区中央位置,展园东临园区次环路,西靠展园内部游览道路,南北两端皆为城市展园。
一、设计前期条件(甲方提供):1.基地竖向关系用地为南北向展开的四边形,占地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在本次园博园的展园中属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展园。
处于两山之间的谷地区域,东西皆有青翠的山体作为背景,环境优良。
场地自身地势南高北低,外围道路最高处为337.91米,最低处为332.89米,核心场地高差为5米。
为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竖向基础。
2.设计引导控制原则:1)园林建筑:西部园主体建筑体量控制为低层中等体量建筑,以传统风格为主,色彩以青、灰、黑为基础色调,配以西部园林建筑常见的色彩。
2)园林小品:采用契合西部园林风格与建筑形式的仿古小品,色彩以淡灰和深黑为主。
3)硬质铺装:以青灰或者灰黑的青石板、小青砖、瓦片等仿古形式种类为主。
4)植物配置:选择与展园自身性质相对的植物种类。
3.设计基础数据地块编号:I-12;用地代号:C3;容积率:≤0.25;建筑密度:≤25℅;绿地率:≥75℅;建筑限高:≤7米。
二、设计思路1.空间构架园林的核心为“山”“水”,而遂宁的发展也围绕在山水之间:山——遂宁的标志船山,水——养育斗城的涪江。
以一山一江为设计线索和空间构架,将核心景观依水环山的布置,形成景观的序列,构架空间雏形。
传统的展园设计,多以一个主要空间展示出设计内容,该类设计容易形成一眼望穿的游览效果,违背了园林初衷,且所表达的内涵亦有限,从而导致该类园林展示盛会的展园空间形成了游览中的鸡肋;而本次的空间组织打破了常规做法,首先利用一占一环,两大空间手法,控制住整个场地结构,并结合设计中竖向高差,有机的布置出开闭不同的景观空间,高低错落,或环或敞,达到园林设计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2. 功能布局通过多个开闭空间串联起连续的游览带,使游人在山水之间倾听遂宁美丽动人的故事,感受遂宁优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