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地理教案天气与气候9篇天气与气候 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两个词,它们似乎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实际上它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概念。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因素。
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
尽管它们有着相似的特征,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天气是短期的,而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它通常是以小时、天或者几天为单位来衡量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天气预报,它可以告诉我们明天或者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而气候则是指在一个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通常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
气候可以告诉我们某个地区的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信息。
因此,天气可以很快变化,而气候则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天气是局部的,而气候是整体的。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地点的大气状况,它的变化通常是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同一天,在北方可能下雪,而在南方可能阳光明媚。
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它的变化受到更广泛的因素的影响,包括经度、纬度、海洋环流等。
因此,同一地区的气候通常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地区的气候则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天气和气候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天气的变化可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演变。
例如,长时间的干旱或者暴雨会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而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天气的表现。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温度升高,会增加热带风暴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影响到某些地区的天气情况。
最后,天气和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
例如,下雨天我们可能会选择待在室内,而阳光明媚的天气则会让我们更愿意外出活动。
而气候则会对我们的长期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农民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安排种植和收获的时间,政府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天气指的是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现象,如晴、阴、雨、雪等;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特有的气象状况,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一、天气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时效性强。
天气状况变化很快,今天是晴天,明天就可能变成阴天或下雨天。
2. 空间范围小。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状况可能不同,比如在某个城市下雨,但其它城市可能并没有降雨。
3. 气象因素复杂。
天气的变化与多种气象因素有关,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降水等因素。
4. 暂态性强。
天气是暂态的,一般只会持续几天到一个星期之间。
二、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特有的气象状况。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时间跨度长。
气候是长时期的气象环境形成的结果,因此要观察历史数据才能确定。
2. 空间分布广。
气候是针对某个地区而言的,可覆盖相当大的区域。
3. 形成机制复杂。
气候的形成与多种气象因素(温、湿度、气压、风向、降水量等)以及地球自转、公转等多种客观因素有关。
4. 稳定性强。
相对于天气而言,气候变化缓慢,可以持续数十年、几百年,甚至数千年。
总之,天气和气候都是与气象相关的概念,但是二者不同,前者强调短时期内的实时变化,后者则强调长时期和大范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为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
第二节天气与气候
学案考点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常用天气符号
3、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5、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案解析
考点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短时间,变化快)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长时间,相对稳定)
考点二、常用天气符号
考点三、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
①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②亚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15℃)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中纬度地区
③温带(最冷月气温<0℃)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④寒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主要分布在极圈线内的高纬度地区,主要受纬度影响
⑤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主要受地势影响
考点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温夏凉,夏季高温多雨,冬冷夏热,终年寒冷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均匀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
天气一般是小范围内天气变化,而气候则是大的范围。
扩展资料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概念: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3、表示天气和气候的句子: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风和日丽。
气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昆明四季如春。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长夏无冬。
怎样区分天气和气候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时间不同。
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使用范围不同。
天气指一天或好几天的天空状况变化,气候是一个季度一个地方的整体气候描述。
气候,自然科学名词,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
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研究气候的学科是气候学。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是两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天气是指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而气候则是指长期的天气条件在某一地区的统计数据。
虽然天气和气候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又彼此相互关联。
天气是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它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短期现象。
当我们谈论天气时,我们通常考虑的是某一天或几天内的天气状况。
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条件来预测某天是否会下雨、是否会有大风等。
天气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今天的天气真热!”或者是“昨晚的天气太冷了!”。
天气变化是由大气环流、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相比之下,气候是对一个地区持续时间较长的天气条件进行总结和统计。
气候通常是以几十年的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
气候更多地考虑的是某一地区的长期天气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
我们通过气候来描述各个地区的典型特征,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寒冷气候,赤道地区的热带气候等。
此外,气候变化通常更加缓慢,并且是由地球的气候系统和自然循环效应所主导的。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
假设某个地区的气候是多雨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地方的气候整体上是湿润的。
然而,即使这个地方的气候是湿润的,也不意味着每一天都会下雨。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依然可以出现干燥的情况。
此外,气候与地理位置也息息相关。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赤道附近的地区通常气候炎热,因为赤道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相对较高。
而位于地理极地附近的地区则经常是寒冷和冰雪覆盖,因为在那里太阳照射相对较少。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出行和活动。
此外,对于农业、工业和环境等领域的决策者来说,正确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非常重要。
各个领域的决策都需要基于可靠的气候数据和预测,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天气和气候(精选16篇)天气和气候篇1[课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教学目的]1.理解的概念及其区分。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亲密关系。
3.学会阅读简洁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1.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洁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1. 的概念。
2.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具预备]1. 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 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 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 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同学自己来叙述所发现的景象。
老师协作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掩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冷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患病着灾难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把握气候变化规律,始终是人类熟悉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究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老师叙述:提问:1. 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状况而定)厦门的气候特点?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板书)第一节(板书)一、天气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早晨上学所遇到的四种天气状况不同感受。
老师提问:每天早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同学回答:天气状况。
老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详细状况。
如晴、雨、气温凹凸、风力大小。
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分是什么?(同学争论)老师总结: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 (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长期的 (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天气符号: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 (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和气候1、天气的特点是多变,气候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颜色越浓说明雨量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气温和降水1、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用℃来表示,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了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3、一天最高的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平均气温的计算一般要测4测分别是在2、8、14、20时测得的。
4、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南半球最高气温出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
5、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温差越小。
6、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的原因是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
7、气温的分布规律是:(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比周围的气温低。
8、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是:(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9、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0、主要降水类型:(1)对流雨:主要发生在太阳辐射较强的地方,如赤道地区。
(2)地形雨: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山地阻挡时,如台湾火烧寮(3)发生在冷暖空气相遇时,如我国东部。
11、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如我国东部,我们当地也是锋面雨。
12、降水的分布规律是:(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如何很好的区分天气和气候1、怎么辨别天气?这样辨别天气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
2、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
3、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
4、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像海滩边白色的石子,半天之后可能下雨。
5、春季的夜晚,朦胧,天空中却出现阴沉的乱层云,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表示数小时后会下雨。
6、月亮或太阳周围出现晕圈,第二天非风即雨(日晕而风,月晕而雨)。
7、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
2、天气与气候及其区别是怎样的?天气,指的是瞬间或在较短的时间内,温度、降水、气压、风、云等综合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状态。
研究天气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叫做天气学。
天气学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主要理论依据。
气候,指的是整个地球或者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和气象状况。
例如,通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把某些地区的气候归纳为温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气候等等。
每一种气候,都有很多区别于其他气候类型的明显特征。
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同一个地区来说,气候的时间跨度大,是带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天气的时间跨度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例如:我国的昆明市某一天有雨,它是一种大气物理现象,这时只能说天气而不能说气候;昆明市春、夏、秋、冬温差小,四季如春,这时要说气候好,而说天气好就不够恰当了。
3、天气和气候有什么不同?4、如何区分气候特征气候条件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就如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气候特征就是高温多内雨温和少雨容这样描述日常生活天气的词语至于气候条件一般都说某某地区气候条件好适合种植某类作物它应该是一个气候特征的总称吧~其实分清它们挺容易的多做题就好了5、如何从诗词中区别天气与气候?。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2. 天气的描述: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天气。
3. 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农业、交通、生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二、天气预报1.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一日或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情况。
2. 常用天气符号:为了方便读懂天气预报,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如晴天用太阳符号表示,阴天用云朵符号表示等。
3. 获取途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和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取。
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通常在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相反,8月最高,2月最低。
4. 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1.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 气候的特征: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 气候类型: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位置: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 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
【当堂检测】
1.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②今年冬天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南风六级的是()
《齐鲁晚报》2011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雪。
据此回答3-4题。
3.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4.下列天气符号表示26日夜间到27日天气变化的是()
5.雾霾天气长期困扰城市居民。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
①工厂废气②汽车尾气③焚烧垃圾④噪音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