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类方的临床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7.02 KB
- 文档页数:16
•860-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21年2月第36卷第2期CJTCMP,February 2021,Vol.36, No.2•临证经验•赵进喜经验方柴胡脊瓜汤之理论溯源与临床应用周婧雅,赵进喜,倪博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摘要:柴胡脊瓜汤是赵进喜教授在跟师学习丨_彳大师H仁和教授的基础上,结合丨'1己多年的临床沐悟总结的经验方柴胡脊瓜汤是在小柴胡汤的榣础1•.加桑寄生、续断、牛膝、狗竹和木瓜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肾精亏虚之证,以急躁易怒、腰膝酸软、腰痛、脱发,伴或不伴双下肢水肿,脉沉、舌红、苔黄腻,舌边有浊沫为临证要点文章将从柴胡f f瓜汤的理论来源、适应证与临床应H1等方面进行初少讨论关键词:赵进喜;a r.和;柴胡符瓜汤;肾虚肝郁证;伤寒论Theoretical traceabi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ZHAO Jin-xi^ em piricalprescription Chaihu Jigua DecoctionZ H O U J i n g-y a,Z H A O J i n-x i,N I B o-r a n(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and Endocrinology,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W). China )A b s t r a c t:Chaihu Jigua Decoction is professor ZHAO Jin-xi’s empirical prescription which is based on TCM masterLYU Ren-he's drug theory and ZHAO's clinical practice. Chaihu Jigua Decoc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Chaihu Decoctionwith Sangjisheng, Chuanduan, Niuxi, Gouji and Mugua. In fact, it is used to treat liver qi stagnation, kidney essence deficiencysyndrome, with the clinical points of irritable, waist and knee acid soft, low back pain, hair loss, with or without lower limb edema,pulse heavy, tongue red. moss yellow greasy, side turbidity foam.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origin, indication and clinicalapplication of Chaihu Jikua Decoction are discussed.K e y W O rdS! ZHAO Jin-xi; LYU Ren-he; Chaihu Jigua Decoction; Kidney deficiency with liver depression syndromes;Shanghcm Lun吕仁和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学科创始人在50余年的 中医临床丁作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用 药方法赵进喜师从吕丨_:和教授,为吕广和教授学术 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强调 辨体质、守病机、辨方证、选效药,擅于灵活运用经 方、时方治疗内科杂病文章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讨 论柴胡脊瓜汤的方药来源与用药特色,展现国医大 师吕仁和与赵进喜教授对中医药治疗的不断探索与 创新精神。
探讨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摘要: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调节肝气、疏通经络等病症。
本文通过对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及其疗效进行系统的综述,探讨了该方剂在中医内科领域中的临床运用。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运用,药理作用,疗效一、引言柴胡疏肝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在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平衡气机的运行,当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情况出现时,就容易导致各种不同的疾病。
柴胡疏肝散的特殊配方,具备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药理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肝气的平衡状态。
柴胡疏肝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柴胡,其性质为苦、凉,具有疏泄肝气、平肝解郁的作用。
柴胡能够舒缓肝气郁结所导致的症状,如胁肋胀痛、脘闷不舒等。
而半夏和黄芩等药材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排毒和调节气机运行。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疾病。
临床实践表明,柴胡疏肝散可以有效改善失眠和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并具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柴胡疏肝散还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研究发现,它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胸闷、心悸等症状,并对高血压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尽管柴胡疏肝散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
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是必要的,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柴胡疏肝散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解释其治疗效果。
二、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复方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在中医内科领域中广泛应用,并被发现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第一,柴胡疏肝散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疏解肝气郁结,减轻情绪压力和抑郁症状。
据研究表明,肝脏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气郁结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和情绪症状的出现。
柴胡疏肝散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体内的激素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的症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4 期2019 Vol.6 No.24197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李春香(济宁新华鲁抗大药房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3100)【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中有关柴胡现代临床应用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就古今医家对柴胡功效和临床运用治疗疾病的论述,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柴胡药理的研究资料、使用剂量。
这一研究对于促进柴胡临床疗效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降低柴胡临床使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柴胡;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毒性【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4.197.01前言:柴胡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与开发价值。
但是从现阶段柴胡的应用情况来看,柴胡的作用机制仍旧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论。
因此,深入研究和明确柴胡药理作用,对提升柴胡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药柴胡的药理与毒理研究1.1 中药柴胡的毒性通过对现代研究中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柴胡本身具有的毒性是非常小的。
一般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取10%的柴胡浸膏水溶液,注射于于鼹鼠皮下,实验结果显示柴胡的最小致死量为100 ㎎/kg 。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柴胡的粗皂苷会引发大鼠溶血,而小鼠口服的致死剂量(砷)一般在4.7 g /kg 。
在中药柴胡慢性毒性试验中,柴胡煎剂灌服大鼠100 ㎎/kg ,持续28天,大鼠本身的肾上腺重量明显增加,胸腺重量随之减少,肝细胞质呈粗大颗粒状。
1.2 中药柴胡的药理中药柴胡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肾上腺来实现,与肾上腺皮质的合成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关试验研究结构显示,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与柴胡挥发油,可以有效抑制角叉菜胶所引发的大鼠足肿胀,同时肌肉注射50 mg/kg 的粗皂苷,对于右旋糖酐引发的大鼠足肿胀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34期 -83-从《伤寒论》分析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An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Xiaochaihu decoction in Shanghan Lun李忠轩(长春市南关区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130000)中图分类号:R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34-0083-【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小柴胡汤《伤寒论》中经典原文及其病机,结合临床经验,阐述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多种应用,若掌握其病机的实质,在临床加减治疗多种疾病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lassic original text and its pathogenesis of the Xiaochaihu decoction (小柴胡汤) in Shanghan Lun (《伤寒论》). Combined with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the Xiaochaihu deco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ere expounded. If the essence of pathogenesis is grasped,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many diseases and gains good clinical effects.【Keywords】Shanghan Lun; The Xiaochaihu deco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34.029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具有疏通枢机、和解少阳、清解表里、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调畅三焦、扶正祛邪的功效[1]。
台湾“经方奇人”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经方学苑推荐搜索张步桃柴胡桂枝汤经方张步桃,台湾著名中医教育家,经方大家。
现任台湾中医师联合会顾问;荣星中医诊所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首先祝贺首届国际经方班顺利开班,并贺广州中医药大学55周岁的生日!愿你们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现在我想要把《伤寒论》中的两个条文扩充一下,以便进一步发挥它们的临床作用。
这是有关柴胡桂枝汤的两个条文。
柴胡桂枝汤第一次是出现在阳明篇的205条里,在此的条文序码是依《医宗金鉴·伤寒论》编排的。
205条开宗明义说:“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患者发汗多,造成身体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虚脱。
条文就说是亡阳,“阳”字是指心肺,亡阳就是休克。
谵语是语无伦次胡言乱语的意思,因为水分脱失掉了,致电解质不平衡而成。
因为是发汗过度所导致的亡阳谵语,所以就不能够用正规的阳明病篇中的承气汤来攻下,一定要用柴胡桂枝汤。
大家都知道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小柴胡汤有疏通三焦的效果。
所以用桂枝汤和其营卫,用柴胡汤来疏通三焦以通津液身体机能就会复原了。
所谓的津液就是人体的营养物质,透过疏通的管道输送到每个组织、每个部位的营养物质。
这个文字很简单,但是所蕴含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的。
而据其他文献的记载,如果有发热的症状,一般原则是:里有热就要考虑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是表不解,就用柴胡桂枝汤来调和营卫,疏通津液。
这是《医宗金鉴》作者的看法。
柴胡桂枝汤第二次出现在少阳篇的225条。
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
三焦按人体体位的划分的:乳头以上至头部为上焦,乳头以下至肚脐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所提到的三焦是以功能来划分:上焦主纳,“纳”是接受饮食的意思;中焦主腐熟水谷,意味着消化功能,包括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与输送;下焦主出,不管是水分或食物的糟粕,水分走前阴,也就是泌尿系统,食物的糟粕是食物在营养吸收以后剩下的残渣,也就是指粪便,走后阴,亦即肠道而出。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临床运用【摘要】小柴胡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治疗感冒的显著疗效。
本文从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感冒的病因病机以及小柴胡汤对感冒的疗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小柴胡汤主要由哪些药材组成,如何制备,主要药效成分是什么,以及对感冒症状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文章还列举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
结论部分指出小柴胡汤作为治疗感冒的有效方法,探讨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以及未来在感冒治疗中的发展前景。
小柴胡汤在中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对于治疗感冒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柴胡汤、感冒、中医、药方、制备方法、药效成分、临床应用、治疗作用、应用案例、有效方法、临床实践、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经典方剂。
它最早见于《伤寒论》,被誉为“伤寒汤”的组成成员之一,是六经验风证的代表方剂之一。
小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誉为“千古名方”。
在中医理论中,小柴胡汤被归类为卫气营血之剂,具有疏解肝气、升清阳、解毒和和解表里的作用。
小柴胡汤不仅在治疗感冒方面有显著疗效,还在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中有广泛的应用。
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而备受中医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在当今医疗领域,小柴胡汤作为重要的中药方剂之一,其地位不可替代。
通过对小柴胡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其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1.2 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外感风寒、痰湿郁闭、气滞化火等。
外感风寒是最常见的感冒病因,主要表现为身体受凉后,风寒侵袭而引起的症状。
痰湿郁闭则是指体内湿气过重,湿邪阻滞而导致感冒发作,表现为喉咙痒、咳嗽、咳痰等症状。
气滞化火则是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气火不升反降,导致感冒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苦、咽干等症状。
小柴胡汤[组成用法] 柴胡10~20g、黄芩6~10g、半夏6~15g、人参5~10g、甘草5~10g、生姜10~15g、大枣5~10枚。
水煎,分三次服用。
[方证] 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呈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现代应用] 1. 以胸胁苦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均可表现为胸胁部的胀满不适。
肺炎、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有此表现,只不过范围上有所不同。
2.发热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细菌等造成的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结膜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等。
这些疾病中,有表现为寒热往来的,有表现为持续高热的,也有表现为不规则低热的,不必局限于条文。
近来有人将本方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3.根据“休作有时”的方证特点,对于支气管哮喘、癫痫、心绞痛、变应性鼻炎、经前紧张综合征等反复发作性疾病可以选用本方。
一些定时发作性疾病也可使用本方,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4.其他分布于“少阳带”的疾病,如偏头痛、肋间神经痛、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腋汗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炎等也多有出现本方证的机会。
5.以“默默不欲饮食”为代表的情绪低落或欲望低下性疾病,也有用到本方的时候。
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肠伤寒出现的表情淡漠以及默默不欲入寐的失眠症等。
[经验参考] 小柴胡汤又称为“三禁汤”,反观之,即除了适合“汗”、“吐”、“下’’之外疾病都有应用的机会。
本方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恰如日本汉方家丹波元坚所说“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
历代医家们对本方的应用经验也都异彩纷呈。
有以胁痛为主证的,如许叔微治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呵忍,或作介豚治之。
第22卷第1 2期2020年12月这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22 No. 12Dec., 2020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0.12.041《伤寒论》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苏坤涵,刘万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14)摘要:柴胡类方是《伤寒论》少阳病篇记载方剂,具有和解少阳、调杨枢机、斡旋中州的功效,包括小柴胡汤、柴 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方。
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应用广泛,灵活化裁原方药味,或配合中医外治,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发挥中医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疾病复发的 优势,结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成果,初步探讨柴胡类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关键词:伤寒论;柴胡类方;消化系统疾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222.2; R714.2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0) 12-0180-05 R esearch P ro g re ss on th e A p p licatio n o f B u p leu ru m P re sc rip tio n in D igestive DiseasesSU Kunhan,LIU Wanli(Nanjing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Nanjing210014, Jian gsu,China)A b s tr a c t:B upleurum prescription is recorcied in T reatise on F e b rile D iseases has the effect of reconciling Shaoyang,adjusting the smooth card inal,and resolving the central state,including Xiaorhaihu D ecoction,Chaihu Guizhi D ecoction,Chaihu Mangxiao D ecoction,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Chaihu Longgu M uli D ecoction.Bupleurum prescrip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 iseases,flexible to cut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flavor,or with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the u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to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and prevent disease 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pharmacological experim ents,the mechanism of bupleurum formulae in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 e y w o rd s:Treatise on Feihrila D iseases;hupleumm prescription;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ummarize《伤寒论》中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张仲景针对其邪正分争、枢机不利、易传多变的病机特点,用柴胡、黄芩等药物遣方治疗少阳病本证或变证,其中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和解少阳、调畅枢机,并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化裁,旨在同治经腑,通达表里,兼参正邪,通过改变小柴胡汤的药量、药味或服药方法等创立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方合称为柴胡类方笔者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伤寒论》柴胡类方的临床应用特点,并结合现代药理实验成果初步探讨柴胡类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摘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经典中医方剂,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安神补肝的功效。
该汤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对于肝火上炎、情志不调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使用方法简便,但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配和服用。
在临床实践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疗效经过实验证实,被广泛认可。
该汤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好的疗效,是中医药方剂中的重要之一。
对于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经典方剂、药物组成、功效、临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临床疗效评价、结论。
1. 引言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火上炎、烦躁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状。
其使用方法为将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酌量调整剂量并注意禁忌症。
临床疗效评价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上述症状时具有明显的疗效,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经典方剂的介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剂来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剂。
该方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安神定志的功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适用于治疗伤寒、里急后重、黄疸、头痛眩晕、抑郁烦闷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见于外感发热、情志不畅等导致的疾病。
关于经典方剂的介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古代就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起到了显著的疗效。
根据《伤寒论》的记载,该方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调理脾胃,安神降火,治疗的病症涵盖了很多方面。
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深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2.2 药物组成及功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材组成的传统中药方剂。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2月第33卷第1期3则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是治疗太阳少阳并病之方,经后均取得良好疗效。
伍炳彩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现[Abstract] The…Chaihu…Guizhi…decoction…is…derived…from…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It…contains…XiaoChaihu…decoction…and…Guizhi…decoction.Through…the…clinical…application…and…modern…medical…research,…the…prescription…has…been…applied…flexibly…to…all…kinds…of…diseases,…and…has…achieved…good…results.Professor…WU…Bing-cai…makes…good…use…of…the…prescription…to…treat…all…kinds…of…difficult…and…complicated…diseases.Now…we…select…three…cases…and…analyze…them,…then…we…can…briefly…describe…Professor…WU…Bing-cai's…experience…in…using…Chaihu…Guizhi…decoction.[Key words]…Chaihu…Guizhi…Decoction;WU…Bing-cai;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二则【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汤剂,历史悠久,组成复杂,功效独特。
本文将分析其在临床中的两种重要应用:治疗抑郁症和消化系统疾病。
在治疗抑郁症中,柴桂干姜汤可调整体内气血运行,改善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其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胃肠道不适。
综合分析表明柴桂干姜汤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地位,未来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柴桂干姜汤是值得广泛关注和研究的传统中药汤剂,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可期。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抑郁症,消化系统疾病,中医临床,研究,应用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历史柴胡桂枝干姜汤,又称桂枝加大黄汤,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经典汤剂。
该方首次出现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被称为“千金方”之一。
据史料记载,该方最早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后来逐渐被应用于更广泛的疾病治疗中。
在宋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介绍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配方和用法。
在明朝李东垣的《和剂局方》中,该方被进一步完善,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清热解表的方剂。
随着历代医家对该方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历史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
其疗效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被视为中医药中的经典之作。
至今,该方仍然在中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后世中医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组成和功效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其组成主要包括柴胡、桂枝、干姜等草药。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清热泄火的功效,可以调节情绪,舒缓抑郁症症状。
桂枝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疾病。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这三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互相搭配,相辅相承,达到宣通气血、和解气机的效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还用于调理消化系统功能,治疗胃肠道疾病。
2020年9月第27卷第17期何迎春教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验案三则朱微珍 何迎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情志疾病的经典方剂之一。
何迎春教授为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继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笔者跟随何师抄方,发现依据四诊结果,凡辨证属于“肝胆热郁,痰火扰心”病机者,常可加减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举案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乳衄马某,女,36岁,自由职业者,2019年3月28日初诊。
患者诉乳头溢血1余年,常晨起发现睡衣上硬币大小溢血片,色淡红,月经间期明显,伴经前乳房胀痛,心情烦闷、急躁,多次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治疗不佳,至何师门诊就诊。
乳头无红肿,无皱缩,未见破溃,舌红,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
在外院行乳腺钼靶检查提示双乳腺体结节状改变。
乳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何师辨为乳衄,肝胆热郁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5g,姜半夏20g,茯苓20g,龙骨30g,生牡蛎30g,桂枝12g,干姜5g,红枣20g,炒白芍15g,淮小麦30g,蜜甘草6g,红藤30g,郁金20g,白蒺藜20g,酸枣仁20g,炒鸡内金3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诉近1周内乳头未见溢血,情绪较前略有好转,其余诸症亦有所缓解。
近日夜间少许出汗,原方改生牡蛎为煅牡蛎30g,加五味子6g、泽兰20g,继服7剂。
三诊,患者诉以上诸症进一步好转,乳头溢血未再发生,值经前期乳房胀痛亦不明显,情绪较前明显好转。
守方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未见乳头溢血。
按:乳头溢血中医谓为乳衄。
《疡医大全·乳衄门主论》记载:“乳衄乃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火亢盛,血失统藏,所以成衄也。
”可知乳衄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致肝气郁结化火,损伤血络,发为乳衄,肝气郁结,气阻络痹,不通则通,见乳房经前胀痛,舌质红苔黄腻,有瘀斑,脉弦均为肝郁化热之征。
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40卷第1期小柴胡汤为《伤寒论》重要方剂之一,应用率占113方之首,由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组成,主治少阳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寒热往来、不欲饮食。
现代医学认为此方能解热消炎、抑制病毒、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
张志远老师为山东省名老中医,临证、教学、科研70余载,学验俱丰。
鲐背之年,未尝释卷,仍临证不辍,尤其对经方的临床应用见解独到,阐述精辟。
笔者通过学习张老师著作,发现先生对小柴胡汤的应用见解独特,屡起沉疴。
现撷其诊治经验,论述如下。
1药证相对,重视柴、芩柴胡在《伤寒论》中有两项用途,一是疏泄通阳、解郁散结,调理气血循行障碍,与枳壳配伍,如四逆散;二是和解少阳,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同黄芩组方,如小柴胡汤。
黄芩在《伤寒论》中一是止泻,与白芍合用,如黄芩汤;二是治少阳往来寒热,用柴胡配方,如小柴胡汤;三是宽胸,清理热邪停聚,和黄连组合,如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张老师认为,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为君臣之药,二者相配作用如下:一是重用柴胡升阳散火,解少阳之邪,疏肝凉里,宣发郁热;二为黄芩当家,清热、燥湿、泻火,除肺、胃、心、肝之病。
在投量上以柴胡居首位,占三分之二;如泻火、解毒为主,则黄芩加量。
张老师临床用于开表透汗,柴胡15~25g 、黄芩10~15g ;清化热邪、突出解毒,黄芩15~25g 、柴胡10~15g ,每每取得佳效。
另外张老师指出,在调治外感热性病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体温应用,回落辄止柴胡、黄芩,多服易引起口干舌燥、便秘尿赤,可加入知母、石膏、麦冬养阴清热。
2扩大应用,随症加减张老师认为,小柴胡汤所医往来寒热、发热、潮热为症状表现;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归于胃家;胸胁苦满亦非独属半表半里,因而将该方局限在少阳病证中,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张老师临证,于小柴胡汤方中加枳壳9g 、神曲9g 、山楂9g ,治胃炎腹内胀满消化不良;加郁金9g 、白芍9g 、甘松9g ,治胸闷、抑郁、胁痛、烦躁不安;加龙胆草10g 、茵陈蒿15g 、田基黄20g ,治肝炎、胆囊炎;加龙骨20g 、牡蛎20g 、夜交藤30g ,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加绿萼梅10g 、合欢花20g 、浮小麦50g 、石决明20g ,治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