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四大明显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肺炎症状一、儿童肺炎的定义儿童肺炎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
其主要特点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感染的典型表现。
二、儿童肺炎的常见症状1. 发热:多数患者在发生肺部感染后会消失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咳嗽:患者常伴有剧咳,尤其在夜间更加明显。
3. 呼吸急促:患者会消失气促、喘息等呼吸困难表现,严峻时可消失口唇发绀。
4. 胸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闷重、胸闷等不适感觉。
5. 食欲不振: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消失食欲不振等消化表现。
三、如何预防儿童肺炎1. 加强儿童:适当熬炼,增加,提高免疫力。
2. 定期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流感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肺炎。
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开细菌、病毒滋生。
4. 留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削减细菌、病毒传播机会。
5. 避开过度劳累和心情波动:过度劳累和心情波动会影响身体免疫力,增加患儿童肺炎的风险。
四、治疗儿童肺炎的方法1. 赐予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性肺炎,应准时赐予抗生素治疗。
2. 赐予支持性治疗:如输液补充水分、氧气吸入等支持性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不适表现。
3. 留意休息和养分调理:患者应保持充分的休息和饮食,增加身体免疫力。
五、儿童肺炎的并发症1. 肺脓肿:细菌性肺炎患者未能准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肺脓肿。
2. 气胸:严峻的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气胸等并发症。
3. 脑膜炎:某些细菌性肺炎可能会引起脑膜炎等严峻并发症。
六、结语儿童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都特别重要。
家长们应当留意加强儿童,定期接种相关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和个人卫生。
同时,准时就诊、正确治疗也是预防儿童肺炎的重要措施。
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小儿肺炎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和肺泡间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肺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闷、乏力、食欲不振等。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气促、嗜睡等症状。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以确定是否患有肺炎。
二、体格检查。
在进行小儿肺炎的诊断过程中,体格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听诊患儿的肺部,观察有无干湿啰音、呼吸音减低等情况。
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也需要进行监测。
这些体格检查结果将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痰培养、血气分析等。
血常规和血生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肝功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和病原体感染情况。
痰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儿的呼吸功能,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X线胸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包括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等。
此外,CT、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判断肺部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病原体抗原检测等。
这些辅助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1岁以下宝宝咳嗽感冒可能是小儿肺炎征兆
1岁以下宝宝咳嗽感冒可能是小儿肺炎征兆
据统计,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肺炎作为儿科常见病之一,每年仍可导致约140万儿童死亡(其中99%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儿童的第一杀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主任王斌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一般的小儿肺炎只要治疗及时,并无后遗症。
但是,小儿肺炎的症状跟普通的伤风咳嗽类似,王教授提醒各位家长要学会辨别,以免延误救治。
小儿肺炎延误病情
可能会导致死亡
孩子又感冒了,还伴有咳嗽,为了一些小毛病老是上医院好像也没什么必要,自己买药给孩子吃就算了吧。
相信很多年轻爸妈都有这样的心态,但你知道吗­小儿肺炎跟小儿感冒的症状可是很相似的,不注意辨别容易混淆。
王斌教授提醒,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绝大部分都能被治愈。
只有少数病情被延误、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肺炎合并脑炎或中毒性脑病等重症肺炎的患儿,会致肺损伤、肺纤维化,甚至出现肺脓肿、败血症或死亡。
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但同时也是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
由于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特别是早产儿、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很容易受凉,从而诱发肺炎。
造成婴幼儿肺炎的原因80%是由于病毒感染,也有少部分因细菌感染而引起肺炎。
小儿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
摘要:
1.小儿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的简介
2.小儿四大疾病的具体内容
3.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的作用和意义
4.如何使用和填写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
正文:
一、小儿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的简介
小儿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是针对我国儿童常见的四大疾病(即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进行管理的一种表格式记录工具。
通过使用这个模板,可以系统地记录、跟踪和管理儿童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二、小儿四大疾病的具体内容
1.肺炎: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2.腹泻: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症状。
3.佝偻病: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肌肉无力等症状。
4.贫血:儿童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面色苍白等症状。
三、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的作用和意义
1.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为诊疗提供依据。
2.有利于家长和监护人对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异常。
3.有助于对儿童进行长期健康跟踪和管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四、如何使用和填写四大疾病管理登记表模板
1.首先,需要了解四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正确判断和记录儿童的健康状况。
2.其次,要按照表格的要求,详细记录儿童的个人信息、疾病症状、就诊情况等内容。
3.最后,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登记表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A. 春秋战国至两汉B. 秦至两汉C. 隋唐D. 唐朝E. 宋朝2. 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的医书是:()A. 《内经》B. 《千金方》C. 《颅囟经》D.《小儿药证直诀》E.《诸病源候论》3.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小儿医是:()A. 巫方B. 巢元方C. 孙思邈D. 钱乙E. 扁鹊4. 我国什么时候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A. 春秋B. 战国C. 秦汉D. 隋唐E. 宋元5. 相传我国第一部儿科著作是:()A. 《小儿药证直诀》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 《颅囟经》D.《幼幼新书》E.《小儿病源方论》6. 我国最早专篇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著作是:()A. 《小儿药证直诀》B. 《颅囟经》C. 《小儿用药本草》D.《诸病源候论》E.《备急千金要方》7. 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法则,并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的医家是:()A. 万全B. 陈飞霞C. 王肯堂D. 钱乙E. 夏禹铸8. 我国第一部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专著是:()A. 《小儿痘疹方论》B.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C. 《小儿痘疹袖金方论》D.《博集稀痘方论》E.《幼幼新书》9. 小儿痘疹用温补方药的创始人是:()A. 钱乙B. 董汲C. 陈文中D. 刘锡E. 曾世荣10. 汇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是:()A. 《幼幼新书》B. 《活幼心书》C. 《活幼心法》D.《全幼心鉴》E.《幼科发挥》11. 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与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的蓍作是:()A. 《幼幼新书》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 《活幼心书》D.《小儿病源方论》E.《幼科指南》12.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起于:()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E. 清代13. 《幼幼集成》的作者是:()A. 万全B. 王肯堂C. 夏禹铸D. 陈飞霞E. 沈金鳌14.“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欧阳家百(2021.03.07)一、概述: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胀”、“肺炎喘嗽”等证的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
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
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哕音。
2.4实验室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1.中国古籍记载的第一个儿科医生是;儿科之圣是指。
2.古代儿科四大要证是、、、。
1.①扁鹊;②钱乙。
2.①痧;②痘;③惊;④疳。
1.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期。
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期。
2. 一书提出“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1.①婴儿期;②围生期。
2.《灵枢·卫气失常》1.小儿出生体重平均约kg,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kg,一周岁后平均每年增长kg。
2.小儿正常血压计算公式: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1.①3;②0.7;③2。
2.①80+2×年龄;②收缩压×2/3。
1.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2.张景岳在中说:“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
”3.小儿病理特点可以概括为,;,。
1.①《颅囟经·脉法》;②《宣明方论·小儿门》。
2.《景岳全书·小儿则》。
3.①发病容易;②传变迅速;③脏气清灵;④易趋康复。
1.五部与五脏的关系,最早见于一书,即:左腮为肝,为肺,为心,为脾,为肾。
1.①《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②右腮;③额上;④鼻;⑤頦。
1.疏风解表法中风寒外感治用的方药,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葱鼓汤等;治用辛凉解表的方药,如银翘散、等。
2.止咳平喘法主要适用于,所致的咳喘。
寒痰内伏可用温肺散寒、的方药,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热痰内蕴可用、宣肺平喘的方药,如、麻杏石甘汤等。
3.清热解毒法可分为、、苦泄降热、等。
4.血证常由血热妄行、血不循经引起,但、脾不统血、等其他原因也可引起出血,可与补气、、养阴等药配合应用。
5.蛔虫病变化多端,可合并、蛔虫性肠梗阻等,发生这些情况,此时当先为主,待后,再予驱虫。
1.①疏散风寒;②风热外感;③桑菊饮。
2.①邪郁肺经;②痰阻肺络;③化痰平喘;④清热化痰;⑤定喘汤。
病案分析一肺炎喘嗽1.定义: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临床主要特征。
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
2.病例:患儿,女,4岁,2010年12月30日就诊。
患儿于2010年10月底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遂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静点药物治疗1周(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好转后未再治疗。
停止治疗三天后咳嗽较前略重,咯痰不利,遂在当地诊所口服中汤药治疗一月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且出现间断发热,随后就诊于“县人民医院”,并住院治疗18天,好转后出院,出院后1周因受凉后咳嗽再次加重,咯痰不利,伴发热,为进一步诊治,于2010年12月28日就诊于我院,由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
入院证见:咳嗽,呈阵发性呛咳,间断发热,给予退热药后热可退,咯少量白稀痰,喉中痰鸣,无口渴,纳差,大便干,小便调。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右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腹(—)。
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胸片示:右下肺纹理增粗;支气管肺炎。
3.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有外因、内因之分。
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感冒、咳嗽等疾病转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
小儿外感风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司,化热灼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清宣肃降功能失职,以致肺气闭郁,出现咳嗽、气喘、痰鸣、鼻煽等证候,发为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
外感风邪、内蕴痰虫,导致肺气闭塞是本病的主要机理,痰热是其病理产物。
本病多见于发病的初期,常在寒冷季节发生。
本病迁延日久,反复不愈者,小婴儿或新生儿患此病,也多致危重,须特别留心。
4、辩证分析:肺主皮毛,风寒之邪外侵,由皮毛而入,寒邪犯表,肺卫失宣,产生风寒表证,故见无汗,咯痰白稀等表证;寒邪束肺,肺气闭郁,失于宣降,其气上逆,则致呛咳气急;肺主气功能失职,水液输化无权,凝而为痰,则见痰涎色白而清稀。
小儿肺炎健康教育
《小儿肺炎健康教育》
小儿肺炎是指儿童出现肺部感染的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它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小儿肺炎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预防小儿肺炎至关重要。
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定期给孩子进行户外锻炼等。
另外,在季节更替时,也需要注意给孩子添衣保暖,避免受凉引发疾病。
其次,及时发现症状并就医也非常重要。
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常常是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并且病情进展迅速。
因此,家长们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最后,孩子的饮食和营养也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的重要因素。
家长们要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多油脂和甜食。
此外,避免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也有助于减少孩子的咳嗽和炎症。
总之,对于小儿肺炎的健康教育,家长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护理和高度警惕,及时发现症状并寻求医疗帮助,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
只有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小儿肺炎的发生和扩散。
儿童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儿童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1. 呼吸急促,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伴有鼻翼扇动、胸腹呼吸不协调等表现。
2. 发绀,患儿出现唇、指(趾)端发绀,甚至全身发绀。
3. 精神状态改变,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4. 体温异常,患儿出现高热或低体温,伴有寒战等表现。
5. 其他,可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胸片,显示双肺浸润性病变,可伴有斑片状、片状阴影。
2. 肺部CT,显示双肺实变、渗出性病变,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和性质。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
2.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升高。
3. 放射性免疫分析(RIA),病原体抗体滴度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对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提供重要依据。
五、其他辅助检查。
1. 肺功能检查,包括动脉血气分析、肺活量、气道阻力等。
2.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心肺功能和并发症的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合儿童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史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可以进行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两部分。
临床诊断,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精神状态改变等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肺浸润性病变,可临床诊断为儿童重症肺炎。
实验室诊断,患儿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综上所述,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全面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儿科肺炎喘嗽诊疗方案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
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病因病机引起肺炎喘嗽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是感受风邪,小儿寒温失调,风邪外袭而为病,风邪多夹热或夹寒为患,其中以风热为多见。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宜,久病不愈,病后失调,则致正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不密,而易为外邪所中。
肺炎喘嗽的病变主要在肺。
肺为娇脏,性喜清肃,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感受风邪,首先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而出现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煽等症。
痰热是其病理产物,常见痰热胶结,阻塞肺络,亦有痰湿阻肺者,肺闭可加重痰阻,痰阻又进一步加重肺闭,形成宣肃不行,症情加重。
肺主治节,肺气郁闭,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可致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的危重变证。
亦可因邪热炽盛化火,内陷厥阴,出现高热动风证候。
若影响脾胃升降,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行,可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
重症肺炎或素体虚弱之患儿,患病之后常迁延不愈,难以恢复,如体禀营虚卫弱者,可致长期不规则发热,或寒热往来,自汗;体禀阴液不足者,可形成发热以夜间为甚,手足心灼热,盗汗、夜寐不宁等症。
临床诊断中医诊断标准:1、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2、病情严重时,痰壅气逆,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
3、初生儿患本病时,常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可无上述典型证候。
4、肺部听诊可闻细湿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小儿肺炎的四大明显特征
小儿肺炎的发生已经能够让很多的家长非常的担心和着急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身体很虚弱,抵抗力也是很低的,一旦受到了感冒引起了严重的肺炎之后呢,就需要家长们合理分辨一些病症特征。
那么,下面安邦清肺小课堂,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肺炎有4大明显特征:
症状一:体温升高
通过抚摸额头、身体和测量体温,可以发现孩子的体温变化。
小儿肺炎大多发烧,而且多在38℃以上,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下子。
发烧时间长短,并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唯一依据。
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
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症状二:呼吸困难
如果患了小儿肺炎,一般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或喘,呼吸困难。
呼吸难题显露为憋气,双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醒病情紧张,切不可迟延。
家长们也可以观察孩子的呼吸次数时,一定要知道:“不同年龄,小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是不同的。
”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呼吸次数达不到以下数值标准的婴儿,被疑为“小儿肺炎”。
小于2个3月:小于60次/分;
2个月-12个月:小于50次/分;
1岁-5岁:小于40次/分。
如果小儿有咳嗽,并伴有呼吸增快,则为轻度肺炎;如果有呼吸增快,并有胸部凹陷,则为重度肺炎;如果还伴有不能饮水和紫绀,则为极重度肺炎。
轻度
肺炎,可在家中治疗;重度肺炎,必须众住院治疗。
但发现了症状必须首先去医院请医生帮助确诊。
症状三:精神焦躁
孩子如果得了小儿肺炎,精神上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说常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
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症状四:食欲下降
孩子如果得了小儿肺炎,食欲会明显下降,给他吃奶也会不停哭闹,让妈妈们措手不及。
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关于小儿肺炎的四大明显的特征呢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了,希望通过上面清肺小课堂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