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面)的判读cdd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51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大气变化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显示不同高度上空气的压力分布及风向风速等信息。
等压面图广泛应用于气象、航空、海洋等领域,因此掌握其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对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十分重要。
本文将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一、等压线的特征与含义等压线是等压面图上最显著的标志,它指的是按照相同气压值连接起来的曲线。
等压线的特征与含义如下:1.等压线与高度等压线的高度取决于该压力层的大气厚度,通常比较低的层次厚度较小,等压线的间距较近,相反,高层的等压线间距较大。
2.等压线的间距等压线间距越接近,表示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风向也趋向于垂直吹过等压线。
等压线其实就是气压在地球表面和不同高度之间的等值线。
因此,等压线的形状可以反映气压场的变化。
一些常见的等压线形状及其含义如下:(1)西南向等压线:表示高压区。
这种情况下,风向趋向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3)闭合等压线:表示风眼。
等压线围绕风眼分布,呈团块状,这种情况下风速较小而稳定。
二、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图是一种二维图形,观测者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关大气的信息。
判读等压线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相邻等压线的间距越小,表示压力梯度越大,风速越快。
相反,如果相邻等压线间距较大,表示压力梯度较小,风速也较慢。
判断等压线的拓扑结构,也就是等压线的分布方式,有助于了解系统的发展状况,例如一个高压系统或低压系统等。
拓扑结构由一些线或点组成,如果等压线围绕一处聚集,那这就是一个高压中心。
相反,如果等压线向某个中心聚拢,那就是一个低压中心。
3.气压的变化判断等压线的气压变化是判断气象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等压线环绕高压中心时,空气下沉并且压力升高。
反之,当等压线环绕低压中心时,空气上升并且压力变低。
因此,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分布可以大体预测某一区域的天气。
三、应用技巧1.结合地形因素地形是影响气压分布的重要因素。
通过结合地形与等压面图可以预测某一地区的气流方向和压力分布。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
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
(2)高气压(简称高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减低。
空间等压面向上凸形状,形似山丘。
(3)低压槽(简称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气压沿槽线最低,向两边递增。
槽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谷(4)高压脊(简称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气压沿脊线最高,向两边递减。
脊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脊。
(5)鞍形气压区(简称鞍部):是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不同的气压系统天气情况不同:低气压区和低压槽,由于气流的辐合上升,容易造成云和降水;高压区和高压脊,由于空气下沉辐散,一般天气晴好。
鞍部:阴沉,不稳定。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结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2.判断风力大小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
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3.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
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
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等压线的判读引言等压线是指连接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测得的等值大气压力的线,通过判读等压线的变化可以了解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
等压线判读是气象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和研究大气环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等压线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等压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等压线是在气象图上绘制的连接不同等压位上气压相等点的曲线。
等压线的特征有:1.等压线是等气压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即为气压场的等压位方向;2.等压线是封闭曲线,即等压线两端都与图形边界或闭合等压线相连;3.等压线的间距越密集,即等压线的弯曲程度越大,表示该地区的气压梯度比较大。
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的判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判读法等压线的密集程度表征了大气环流的地理分布情况。
等压线间距越密集,表示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天气变化越剧烈。
根据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风力强弱以及压强变化快慢。
2. 等压线的走向和形状判读法等压线的走向和形状表征了大气环流的运动情况。
气旋(低压系统)和气团(高压系统)运动方向的判读是通过观察等压线的走向来进行。
气旋的等压线通常呈闭合曲线,而气团的等压线通常呈开放曲线。
3. 等压线的距离判读法等压线的距离表征了大气环流的强弱情况。
等压线间距越大,表示气压梯度越小,风速越小,天气变化越稳定。
根据等压线的距离可以判断风力强弱以及压强变化快慢。
等压线的应用等压线在气象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等压线在气象学中的几个主要应用方面:1. 天气预报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例如,当等压线密集且走向呈螺旋状时,表示可能有气旋系统形成,预示着有风雨天气。
而等压线稀疏且走向呈放射状时,表示气团系统强盛,预示着晴好天气。
2. 大气环流研究等压线可以反映大气环流的形势和变化。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研究气旋和气团系统的运动轨迹、气候带的分布情况等。
3. 气候研究等压线可以帮助研究气候带的分布情况。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与练习一、【等压面的判读】等压面是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1.等压面的判读(1)垂直递减规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2)水平凸凹规律:地面受热均匀的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
(3)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的高低状况。
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是相对而言的。
因此高空的“高压”其气压值比低空的“低压”还低。
2.应用(1)判断气压高低:据垂直递减规律和水平凸凹规律判读。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为城区,上凸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二、【等压线的判读】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如下图),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读气压场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断风力3.判断风向(1)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高空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直接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图示方法,用来表示大气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分布情况。
它提供了分析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信息,有助于预测气象事件和指导气象服务。
下面将对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和应用技巧进行浅析。
一、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1. 等压线的分布特征:等压线表示同一等压面上的点的连接线。
在等压面图上,若等压线呈闭合曲线,则该等压面的中心为高压中心;若等压线开放,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形,则该等压面的中心为低压中心。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形状、分布和连接方式,可以判断高压和低压的位置及强度。
2. 等压线的间距:等压线的间距反映了大气压力场的变化速度。
等压线间距越小,表示大气压力的变化越慢,气压场越平稳;等压线间距越大,表示大气压力的变化越快,气压场越不稳定。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间距,可以推测气压场的稳定性和大气运动的情况。
3. 等压线的倾斜和走向:等压线的倾斜方向和走向反映了大气压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等压线的倾斜方向表示气压场的空间变化趋势,倾斜向高压中心的方向气压升高,倾斜向低压中心的方向气压降低;等压线的走向表示气压场的地理分布特征,通过观察等压线的走向,可以判断气压场的形势和演变趋势。
4. 气候分析的依据:等压面图提供了分析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了解气压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断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在等压面图中,高压中心周围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预示着气候偏干燥;低压中心周围的等压线呈环形,预示着气候偏湿润。
通过对等压面图的分析,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为气候研究和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热力环流中等压线(面)的判读方法
1.气压高低判读
(1)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即P A>P C、P B>P D。
(2)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
即P C>P D、P B>P A。
(3)综上P B>P A>P C>P D。
2.气流流向
(1)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2)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
所以B处空气流向A处。
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
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是地图上的一种重要标志,它是指连接同一高度的点所形成的曲线。
在地图上,等压线通常用于表示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因此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地理工作者和其他需要了解地形特征的人来说,学会如何判断等压线是非常重要的。
一、什么是等压线等压线又称为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高度点的曲线。
在地图上,等压线通常用于表示地形高度和坡度。
等压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山脉、河流、峡谷、山丘和其他自然景观中的高低起伏。
二、如何读取等压线1. 等距间隔在读取等压线时,首先需要了解地图上每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被称为“等距间隔”,它表示每条相邻等压线之间垂直距离相同的值。
例如,在一个1:50,000比例尺的地图中,通常会使用10米或20米作为每条相邻等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2. 方向在阅读地图时,方向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方向箭头和比例尺,可以确定地图的正北方向,并帮助你正确地识别等压线。
3. 地形特征在读取等压线时,需要注意地形特征。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组密集的等压线,这可能表示一个陡峭的山坡。
相反,如果你看到一组稀疏的等压线,则可能表示一个平缓的山丘或山谷。
4. 高度读取等压线时,需要注意高度。
每条等压线都有一个高度标记,通常是以米或英尺为单位。
通过观察这些高度标记,可以确定某个点的海拔高度。
三、如何判断等压线1. 密集程度在阅读地图时,密集程度是判断等压线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一组等压线非常密集,则表示该区域非常陡峭或险峻。
相反,如果一组等压线间隔较大,则表示该区域比较平缓。
2. 等距间隔每条相邻等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在阅读地图时也是判断等压线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每条相邻等压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出地形的高低起伏。
3. 地形特征在阅读地图时,需要注意地形特征。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组密集的等压线,这可能表示一个陡峭的山坡。
相反,如果你看到一组稀疏的等压线,则可能表示一个平缓的山丘或山谷。
4. 高度标记每条等压线都有一个高度标记,通过观察这些高度标记,可以确定某个点的海拔高度。
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是指在热力学中,表示等压条件下不同状态之间的联系的一条曲线。
在研究物质的相变、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准确判读等压线,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等压线的判读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1. 根据状态方程判读等压线等压线的判读可以通过分析状态方程来实现。
以理想气体为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物质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
在等压条件下,压强P是不变的,根据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到 PV = 常数,即体积和温度成反比。
因此,等压线呈现为一条斜线,斜率为负数。
2. 判断等压线的倾斜方向根据等压线的定义,等压线是压强不变的曲线。
而压强与体积和温度有关,因此等压线的倾斜方向可以通过体积-温度图或压强-体积图来判断。
以体积-温度图为例,正常情况下,等压线由左上到右下倾斜,这是因为温度和体积成正比。
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等压线由左上到右下。
然而,某些特殊情况下,等压线的倾斜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相变过程中,等压线可能变为水平线或上下倒置的斜线。
这是因为相变过程中体积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不再成正比。
3. 通过实际案例解析等压线为了更好地理解等压线的判读方法,我们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假设有一个气缸中充满了一定量的气体,在等压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和体积,我们可以观察到等压线的变化。
首先,将气缸的体积固定不变,升高温度。
按照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应该为从左上到右下的斜线。
由于体积不变,压强保持不变,因此等压线为水平线。
然后,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气缸的体积。
根据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应该为斜线。
体积增大时,压强保持不变,因此等压线由左上到右下倾斜。
最后,同时改变温度和体积。
根据等压线的判读方法,等压线应该为斜线。
然而,当温度和体积变化的比例不再成正比时,等压线可能变为水平线或上下倒置的斜线。
通过这个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等压线的判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等压线等压线,气象学术语,是指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
把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这种画有同一高度的等高面图,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1等压线【词语】:等压线【注音】:děng yā xiàn【释义】: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
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2定义等压线(isobar)isobar来自于古希腊语,isos意指平等,baros意指重量在气象学中,等压线是一个在图标、地图上压力相等或连续的等高线。
表示水平面气压场的情况通常是用等压线。
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
3性质将同一时刻各个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气压相等的点连结起来,就可用等压线的不同形式表示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这种地图,画有同一高度的等压线,称为等高面图[1]图上等压线分布的不同形式,表示气压分布的不同特点。
等压线平直还是弯曲,表示气压分布简单还是复杂;等压线的排列方向,表示气压分布的方向。
等压线呈东西向,表示气压沿纬向分布;呈南北向,表示气压沿经向分布;等压线闭合,表示气压分布出出高、低压中心;等压线疏密,表示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的程度。
4应用利用等高面图,就可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的状况,可以判别气压高、低的所在位置,并可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为研究大气的运动打下基础。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对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风)速度就越大.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一、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
如下面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