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效学在特体中的应用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1
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又称工效学或人机学,是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效率,提高人们的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
起源和发展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当时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尽量使工作适应工人”的理念。
然而,真正系统地研究人体工程学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开始对士兵的工作环境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体工程学逐渐从军事领域延伸到了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
人体工程学原理人体工程学基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体工程学原理:1.人体姿势:人体姿势对工作效率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肌肉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正确调整椅子和桌面的高度可以使人脊椎保持自然曲线,减少长时间坐姿造成的不适。
2.手臂和手的运动:手和手臂的运动对于某些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工作台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可以减少手臂和手的负荷,减轻肌肉疲劳和关节压力。
3.眼睛和头部的位置:正确调整屏幕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和颈部的压力。
目前,很多人在办公室里长时间盯着计算机屏幕工作,不合理的屏幕设置可能导致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和颈椎疼痛等问题。
4.工作环境设计:工作环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的需求。
例如,在生产线上布置标有符号的控制面板和工具箱,可以减少操作员的操作错误和工作压力。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人体工程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办公环境在办公环境中,人体工程学研究主要关注人的坐姿、工作台高度、键盘和鼠标布局等方面。
合理调整办公家具的高度和角度可以减少颈椎、腰椎和手腕的压力,改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2. 交通工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人体工程学因素。
人体工效学为迎合生理特征的应用介绍姓名:牛祯祯学号:1151061 院系:管理学院班级:公共事业四班一.人体功效学概念人体功效学是研究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以便使人工作学习生活的更有效,更安全,更舒适的一门学科。
人,机器,环境三者之中,人是主体。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使机器服务于人,是人体功效学的主要任务。
二.人体工效学与生理特征相关设计的案例1.积极的案例(1)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的设施布置很人性化。
例如洗手间一高一低,考虑到了儿童的实际身高条件。
另外,设置的单人就餐环境,面向墙或窗外的餐桌适合单个顾客就餐。
(2)手机是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是很多时候来电铃声会打扰,比如开会时,别人休息时等等。
震动功能就避免了这种问题。
(3)汽车的座椅设计是根据销售地人群的实际身体条件设计的,并且具有调节功能,这样就能使人更加舒适,对于司机来说也就更加安全。
(4)桌椅的设计要与人体的躯干长度相匹配,才能保证书写等活动的舒适进行。
2. 消极的案例(1)耳机的设计全部是一致的,造成耳机不符合个别人耳孔形状。
(2)笔记本电脑的USB插孔,无论是叠口式还是后置式都有不方便。
(3)火车上为了容纳更多的旅客,座椅设计成90°角,久坐使腰腿不适,劳累。
(4)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楼的桌椅,不太适用于某些体育专项生。
因为他们的身高要高出平均身高很多,造成腿没有活动空间。
(5)北京体育大学宿舍的床铺与一般学校的床长度相同,体育专项生也无差别,导致有些学生腿会长出床铺。
由于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行为特点而需要对人机作出调整,人体功效学在此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以及各具体的案例来对此分析。
三.基于人体功效学的厨房设计案例家家都有厨房,每日三餐呆在厨房做饭的时间有3小时左右,而厨房的面积有时又不是很大,所以厨房的设施是否符合人体活动的习惯,是否科学很重要。
从人体功效学的角度解析厨房设计,有助于提高主妇的效率,增加舒适度,保证安全。
服装人体工效学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孕妇:自由、舒适、安全的穿用状态与服装造型结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 要实现穿用的卫生安全, 必须准确理解孕妇的生活方式和实际需求, 必须研究孕妇特殊生理、卫生需求规律下的服装定位, 及对服装结构的要求, 结合人体工程学, 从受力及保护角度, 研究符合孕妇身体需求的无障碍设计.孕妇的生理特点1.孕期孕妇的不适症状体型变化大腰酸背痛下半身水肿静脉曲张下肢肌肉痉挛乳房增大有肿胀感便秘、尿频及阴道感染情绪不稳、好激动、易发怒其它( 眩晕、肠胃不适等)2.孕期对环境的敏感度高孕期抵抗能力的下降, 使得孕妇比常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据统计, 全国每年出生的2 000 多万新生儿中, 接近120 万为缺陷儿. 导致婴儿缺陷的诸多因素中, 电磁辐射的危害最大,孕期体型分析孕期孕妇体内荷尔蒙急剧变化, 导致体型较短时间内发生连续的、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到孕中晚期体形特征改变明显, 见图1 和图2. 在整个怀孕过程中, 孕妇大概会增加12~ 15 kg, 体型上最大的变化是腹围约增加20~ 25 cm 左右, 胸部也会变大2~ 3 个罩杯. 借助SPSS 软件对225 名孕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 不同孕周孕妇的体型变化对比及控制部位数据特征见表3 和表4 所示.孕妇装造型结构设计措施妥善、合理的造型结构设计是解决孕妇着装美观、舒适、卫生安全的关键和主要手段[ 5] .孕妇装造型结构设计的原则.孕妇肩负孕育胎儿的重要责任, 孕妇装既要满足孕妇自身体形变化的需求, 又需为胎儿提供健康生长的小环境, 更要能保护胎儿免受外界侵害. 针对孕妇生理特征, 以孕妇身体体形变化规律为前提, 本研究以简洁、大方、舒适、安全及易于穿脱为指导, 提出如下孕妇装无障碍造型结构设计原则!.1) 具有可伸缩性的针织类服装设计是常采用的形式, 以消除孕妇的行动障碍.2) 上、下身分开的衣装设计, 腹部以上的前开襟设计及侧开设计,便于穿脱, 体现无障碍特点.3) 为缓解服装压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在孕妇装的腹部、胸部及腰部处应有一定的调节空间, 能实现连续变大、变长, 满足孕妇体型的迅速变化.4) 胸围线以上及领口处的装饰设计、腋下至手臂袖窿处的特殊设计, 使得穿着时不会压迫胸线, 且又美饰服装.5) 前腹部处、腰侧等位置进行弹性面料的拼接设计、斜裁技术的应用设计, 充分利用面料的弹性特征, 实现服装舒适性与美观性的高度统一.6) 裤装结构设计上, 需在裤裆处加长, 腿围处加宽, 以满足孕妇穿用舒适性.7) 整体结构而言, 孕妇装剪裁要具备立体弧度.孕妇装的造型结构设计既要合理、方便, 又不失自然美观, 同时满足胎儿的健康发育. 基于无障碍造型结构设计原则, 本研究设计适应孕妇生理体形变化的服装款式, 如图3 所示.孕妇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充分考虑孕妇的生理特征及体形变化规律, 研究与这种变化规律相适应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主辅材质选配要求:孕妇服装材料不同于其他服用纺织品, 源于孕妇的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弱, 且其皮肤对刺激反应比较敏感, 易引起皮肤障碍, 故孕妇服装必有特殊的共性要求. 主要表现如下:舒适性要求舒适性是服装材料满足孕妇服装生理卫生要求必需的性能. 内层衣料宜选用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对皮肤刺激小的天然纤维, 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利于维持孕妇身体正常的热湿平衡和旺盛的新陈代谢. 避免使用吸湿、透气性差的纯化纤材料, 纯化纤织物妨碍汗液蒸发, 使服装紧贴皮肤, 产生凉感的同时, 小气候!呈高湿状态, 易产生皮疹、汗疹、皮肤瘙痒、感染等症状保暖性要求服装保暖体现在多层重叠的穿用方式, 选材需由内及外依次展开. 材料保暖体现在导热性、含气量及织物结构方面, 中外层素材多选棉、毛、羊绒, 起绒、双层、蓬松的织物, 质地以紧密厚实为主.凉爽性要求服装隔热防晒是夏季服装的主要功用, 选用恰当能减少热的辐射并使汗气蒸发散热, 调节体表温度.以质地轻薄柔软、内表爽滑、弹性好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为宜.孕妇个体不断处在动态中, 服装要能伸、能缩、能弯, 没有阻碍, 弹性良好的材料及面料是首选. 要避免面料平方米克重过大, 过重或过紧会给孕妇的身体增加压力, 妨碍呼吸及血液循环. 针织品及弹力制品在此应用广泛.安全性要求:孕妇群体皮肤细嫩、敏感, 其服装在颜色、图案的选择方面首先要考虑卫生安全性能, 尽可能减少染料对皮肤的刺激. 同时婴幼儿有时会吸吮衣领、胸襟、袖口等易接触到衣物, 婴儿平均每日舐吮时间在30~ 50 min, 面积为5~ 10 cm2 ( 口的大小) , 如服用的面料涉及不安全、非生态学物质, 将导致经口中毒, 会引起各种不良症状, 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所以应考虑服装的口服毒性, 使之降为最低. 一般来讲, 婴幼儿用纺织面料除了需要手感轻柔、活动方便等性能外, 不应含造成皮肤障碍及经口毒性的化学物质,特种功能的需求孕妇服装对环保健康要求较高, 选择环保材质进行绿色设计是十分必要的.选择无过程污染的纤维与面料# # # Tencell、天然彩色棉、彩色兔毛、彩色绵羊毛、大麻、大豆蛋白、甲壳素纤维等生态纤维材料和天然矿物和植物染料的面料、生物酶后整理面料等.选择有利人类健康的保健纤维及面料# # # 罗布麻纤维、苎麻纤维、亚麻纤维、真丝绸; 远红外, 抗菌防臭, 防蚊功能, 阻燃、防燃功能, 拒油污等产品安全化设计; 麦饭石等改性型保健纺织面料等[ 9] .选择防辐射面料设计孕妇服装. 人体受辐射伤害是以每公斤体重受多少瓦辐射功率( W/ kg) 来计算的,怀孕初中期, 胎儿不足1kg , 受辐射伤害更大. 防辐射服装致密的金属网在周身形成一个安全的防护罩!,能够有效阻挡, 折射微量X 射线、紫外线、低频辐射和微波辐射,避免人体及胎儿受伤害. 当前, 国内外市场上有三种防电磁辐射面料, 其中金属丝纤维混纺面料和多离子纤维面料由于其屏蔽率不高, 市场认可率低; 而纤维金属化导电面料屏蔽率高, 是制作孕妇服装的首选.环保配附件的取向孕妇服装设计应对辅料、配件提出准确要求, 如边饰、扣合件及其他部件. 因为生产商提供的服饰配件中有些会对穿着者构成一定的危险, 长期以来, 我国孕妇服装设计中配附件的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镀金属拉链、纽扣、饰物等广泛应用, 甚至用于贴身内衣; 个别服装有重金属饰物点缀; 同时里料、衬料、填料的劣质直接影响了穿着舒适性, 使卫生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是孕妇服装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小总结:在统计分析这群特殊消费群体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生理需求基础上, 展开相应的对策研究. 服装人体工效学解决了孕妇服装无障碍结构设计理论, 孕妇服装材料的选择定位原理及原则, 服装工艺加工的环保取向.顺应当前环境保护意识, 在造型结构设计、面料选用、生态加工等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重视卫生安全性. 提升研究对象( 人群) 的生存和健康质量. 满足日趋增长的市需求与消费者日臻成熟的消费观念. 生理功能与整饰功能完美结合的方向, 必有广阔前景。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Ergonomics)。
工效学 Ergonomis 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 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 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 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一、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1、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
服装人体工效学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服装人体工效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服装人体工效学是服装学科的前沿课题它建立在人体工效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性及要求而构成独立系统目的在于将过去的人适应衣服改变为衣服适应人最终实现人与服装人与环境人与设计等关系的和谐使服装介质的各个指标与人体各种要求相适应让成衣的艺术成份与穿着效能达到最佳状态环境一人一服装系统之间达到最佳匹配。
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存在的。
服装作为一种与人体最“亲密接触”的产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两重性:一,是实用性能满足人们多种生理上的需要二,是审美性从精神上给人以美享受是依附于人体存在的空间物。
如今人们在对服装的款式色彩流行追求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服装的运动机能功能性及卫生机能的舒适性。
这就需要人体工程学充分介入服装设计领域才能得以完美的实现。
穿服装是人类发生频次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生活行为之一对服装的创造择用评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在人们漫长的求生过程中服装业从早期纺纶骨针到原始纺织技术从饲蚕丝纺到织锦刺绣工艺从褒衣博带的裹绕形态到西化渐入的结构式造型经过漫长岁月的变革与发展人类的服装行为与意念已经达到强调人性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卫生及舒适便利的境地。
服装的沿革无论是原始状态的动植物材料遮体还是如今高科技时代的温控变色衣保洁卫生服呼吸型雨装可谓缤纷万千层出不穷人们在创造开发并不断改变它们均出于一个共同的功利与动机即让服装更好地为人自身服务更精心地包装自身服从人的欲求使“衣服适应人”更科学便利卫生安全更舒适更有效能地支配服装行为。
不可否认人类在长期的服装活动中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西方自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前十年我国古代及传统服装的礼制程式无论是西洋女装的衬裙架束身衣还是本土女性的船型小脚鞋十八滚的直身旗装它们过多地是禁锢人的工具及炫耀身价的手段为此服装显得那么残酷而不通人性。
人体工效学在制造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工作站设计优化概述人体工效学是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通过合理地设计工作站和工作流程,旨在减轻人体劳动负荷,提高工作效率与健康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体工效学在制造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工作站设计优化的建议。
1. 人体工效学在制造业生产中的应用1.1 工人身体姿势与工作站设计制造业工人经常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操作,如弯腰、伸臂、手腕旋转等。
针对这些姿势,人体工效学应用可以提供以下优化措施:设计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台和椅子,使工人能够自由调整高度并找到适当的工作姿势;提供把手和工作表面的防滑材料,以减少手臂和手腕的扭曲。
1.2 劳动强度和工作循环制造业生产不少环节工作强度大,需要进行持续或重复操作。
人体工效学应用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减少工人的体力负荷;再设计工作循环,给予工人适度的休息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1.3 环境人机工程人体工效学还涉及环境人机工程,即合理安排工作环境布局和工具配备,使其匹配工人的身体特征。
合理布局可以减少工人的移动距离和工作的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2. 工作站设计优化的建议2.1 工作与任务设计对于制造业工作站,应确保工人能够方便地使用设备和工具。
工作站设计宜依据工作流程和任务流程进行,遵循不离工位定位的原则。
2.2 工作高度与调节工作站高度对工人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工作台和椅子应设计成可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工人的需求,减少腰背和脊椎的压力。
2.3 工作空间和存储工作站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作空间的大小和物品的存储。
空间过小会限制工人的活动范围和工作效率,而存储不当则会增加工作站上的混乱和危险。
2.4 环境与照明工作站环境宜有良好的通风和温度控制,避免工人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劳动。
适当的照明也是关键,以减轻工人的眼睛疲劳并提高工作质量。
2.5 工具和设备工作站上应保持合适、易操作的工具和设备,并根据不同任务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工具。
军事人体工效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军事人体工效学(Military Human Factors)是研究在军事环境下人与机器、设备、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它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提高军事作战人员的生产力、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作战效果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军事人体工效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一、军事人体工效学的理论基础军事人体工效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神经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等。
其中神经物理学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特性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生理学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工程学研究如何设计人机界面,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军事人体工效学的应用领域军事人体工效学在军事作战、武器装备、人员培训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领域的介绍:1.作战系统设计军事作战需要高效的作战系统,而高效的作战系统离不开符合人类工作习惯和认知特点的设计。
军事人体工效学可以帮助设计人机界面、作战设备、控制器和操作手册等,以提高作战效率和战斗力。
2.人员训练人员训练是提高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而军事人体工效学可以帮助军事训练机构设计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案和培训设备。
训练教材、培训环境和培训设备也需要符合人类认知特点和工作习惯,这可以减少培训时间和提高培训效果。
3.武器装备设计武器装备在军事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交互性、使用习惯和安全性等因素。
军事人体工效学可以帮助武器装备设计者设计符合人类工作习惯和认知特点的武器装备,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三、军事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方法军事人体工效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模拟研究等。
以下是几种研究方法的介绍: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环境控制和变量操作,来观察其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军事人体工效学的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实验室设备或仿真系统进行操作,来估计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
人体工程学(工效学)人体工程学,也称为工效学[1]。
它吸收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内容,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边缘学科。
在机械工业中,工效学着重研究如何使设计的机器、工具、成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环境更适应操作人员的要求。
快速导航关系表目录1基本概述2主要内容人的能力人机交往环境影响3主要目的4发展历史简述起步启蒙时期正式形成时期飞速发展时期5国外动向 1基本概述编辑(1)工效学应用人体工程学(工效学)[2]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工效学这一名称是根据英文“Ergonomics”翻译过来的,“Ergonomics”这个词是由两个希腊词根组成的,ergo是出力,工作的意思,nomics是正常化,规律的意思。
因此Erginomics的含义是人的工作规律问题。
也就是说,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生产和工作中合理地,适度地劳动的问题。
工效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机械工程分支学科。
(2)自美国人泰勒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工作效能的研究一直是管理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先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了动作研究,注意到工人疲劳、工作单调等因素对工效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各种新式武器的产生,设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如何使机器与人的能力限度和特性相适应,从而产生了工效学。
随后,工效学在各国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4)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国际工效学协会。
此后,许多国家都成立了工效学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标准,尤其是涉及安全、健康方面的标准往往是强制执行的。
因此工效学在发展中逐渐与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
(5)中国方面的工效学发展工效学在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中,经历了人适应机、机适应人、人机相互适应几个阶段,现在又已深入到人、机、环境三者协调的人—机—环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