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一览表
- 格式:ppt
- 大小:508.00 KB
- 文档页数:18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群思维活跃、传统观念少且行动较为敏捷的知识阶层群体,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并且在感受力上也比较敏锐,随即也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的调账与更新自己的思想理念与行为规范。
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变化最快、变化最大,也是最为关键的。
大学生正车与由个体成熟向社会成熟发展的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一个具备丰富内涵与复杂结构的结合体。
在社会面貌与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在信息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思想上正在历经着前所未有的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的冲击。
传统价值观与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这导致很多矛盾与危机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断涌现出来,进而产生尖锐的价值矛盾问题。
所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过程中,充分掌握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是极为重要的。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时代性在目前信息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尖端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人们的道德思想、精神追求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好、更为全面的要求。
面对社会开放与价值多元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精神迷失、思想底下、价值混乱以及道德沦丧等不良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前,因为传统国家医师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将集体主体作为发展原则,导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表现出统一化、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全体人员的政治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
但是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化不断深入的影响,一元价值观遭到了各个方面的冲击,社会人员的价值取向逐渐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各种思想与思潮的出现,很对价值观对高校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促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精神迷失和价值迷失的不良现象。
所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合理规划良好的人生道路,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亟需正视并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科技化的时代发展中,对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针对性、合理性的教育,产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的人生理想,是高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
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
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
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
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求:1.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
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
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因而对人生产生了一系列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人生观。
人生观不同, 对人生许多根本问题的态度也不同。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生观;大学生;当代社会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在校大学生。
1 世界观的概述世界观的释义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在一般人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
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联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题目: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热爱生活,注重个人发展,追求事业成功,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偏差,如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模糊等。
二、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应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应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伦关系、家国情怀等,以此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3.强化道德修养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努力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修养的人。
4.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大学生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注重全面发展大学生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专业学习,又要关注人文素养;既要锻炼身体,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要追求事业成功,又要关注家庭幸福。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1.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思政教育摘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实变化趋势入手,阐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分析了产生此类变化的原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如何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从而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健康地走上社会奠定正确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与对策A Brief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原measur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Life Values// Liu Xiaodi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realistic trend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life values,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life values,analyzes the causes of such changes,and discusses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life values in the new situation,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establish lofty ideals and correct life goals,thus laying a correct 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society.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ife values;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潮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对于在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来讲,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也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虽然他们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等普遍得到锻炼和增强,但是也有少数或个别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这个关键问题上存在着许多消极认识和错误的观念,引发了一些不良行为,甚至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思政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高校思政课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列表:一、课程资源介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资源主要由教师教学大纲、教材、课件、文献资料等组成。
这些资源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和内容,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知识。
二、教学大纲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大纲是教师在开设课程之前必须制定的。
它详细地规定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内容,为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性作用。
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师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教材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是教师授课时的主要依据。
教材内容应贴近实际、具有时代特征和导向性,既要注意理论研究的深入,又要注重实践大众化的思辨。
教材的编写应秉承全人教育的应用导向,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四、课件高校思政课的课件是教师授课时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工具。
课件的制作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直观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思政课的内容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五、文献资料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往往需要使用一些文献资料,如专业书籍、文献资料、报纸杂志、互联网资料等。
这些资料的选题应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适当加入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当前时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思考力。
六、网络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网络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圈科学教育家2008年5月第5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83甍蓦蒙舞舞糍臻舞臻熏舞鸶蘸蒙鎏甍舞甍惹舞矧舞甍嚣惹嚣惹舞蒹番蕊善㈡甍蠢蘸舞爱涮瓢嚣舞曩价值观教育研究——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孙策(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宏观背景的变化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引导大学生人生价值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l价值观;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相应出现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如何立足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1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的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期,加之一些不良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主要表现出的特点:1.1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的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使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1.2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倾向。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这一新型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已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在阐述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途径。
关键字: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中国上网人数据居世界首位,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95%在校大学生是网民【1】。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我们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应对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抵制、转化消极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网络环境,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
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各种信息渠道,获得更多信息;通过网络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等等。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
同样地,这个虚拟的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充实了教育内容一方面,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手段并举,只须轻按鼠标,即可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等。
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及时效性。
另一方面,掌握大量正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教育者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
188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要踏入社会的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误导,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革,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创新新教学方式,全方面发展和完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
下面就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阐述微网络环境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被称为微网络环境,微时代之风。
以及蔓延日常离不开微工具的使用,常见的有微博、微公益、微信、微管理、微小说、微电影等。
微博和微信几乎是每一位成年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工具,通过微博微信去获取时事热点、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微公益也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献爱心方式,在网络就上就可以进行募捐、集资给需要帮助的人,多种“微”字号的新事物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
微网络环境的基本特点。
微网络下的信息传播相比传统信息传播更便捷、更速度、更迷你,加剧了时代的发展传播便捷。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互联网和高科技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如果需要获取什么知识或者信息,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传播方式更迷你。
在以前如果想要传播什么信息都需要用喇叭广播、登报纸、收音机等多种笨重地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传播信息只需要一张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将信息快速广泛地传播,使媒介变得更迷你。
传播更及时。
在以前想要给某某某传播信息,都需要去邮局以寄信的方式进行传播,需要好几天才能被看到。
但是在微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微工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地将自己发生的事情、想要说的事情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传递。
传播理念个性化。
微网络环境下在主体大众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传播理念的个性化,充分尊重个体[2],改变了传统“被传播”的现象,在微网络环境下群众在物质上和学习上更加的自由,在交际和交流上更加的自主。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的通知(粤教科函〔2012〕143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关于2012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科函〔2012〕69号)精神,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评审工作。
至申报截止日期,共收到来自115所高校(含独立学院)615项课题申报。
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评审专家组客观、公正的匿名网络评审,共评选出立项课题178项,其中委托课题5项、重点资助课题19项、重点自筹课题30项、一般资助课题69项、一般自筹课题55项。
经公示无异议,现予以正式立项并就做好立项课题管理和研究提出以下要求:一、各有关高校要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资助经费课题申报人所在高校按1:1的比例提供配套研究经费,自筹经费研究课题申报人所在高校,按照省教育厅为“委托课题”、“重点资助课题”和“一般资助课题”提供的经费资助额度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其中委托课题2万元、重点资助课题1万元、一般资助课题0.5万元。
二、各立项课题负责人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期开展研究。
研究工作要体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成果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推广和应用价值。
委托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2014年11月15日前结项;一般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2013年11月15日前结项。
不按时结项者,不得继续申报新课题的立项。
因研究未能完成的,最多可申请延期1年结项,1年后仍未结项的,依照规定撤销课题,属于资助课题的,将追缴资助经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以后喻文化视野为例摘要:后喻文化即年长一代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以“文化反哺”为最基本特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后喻文化视野下,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后喻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后喻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后喻文化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1970年的名著《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cultureandcommitment)中。
她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culture)”,“并喻文化(co-figurativeculture)”和“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cultu-re)”。
“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而“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1]。
而后我国学者将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创建了“文化反哺”的概念,指出后喻文化的传承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文化反哺”。
周晓红(1998)第一次将“文化反哺”解释为“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年长者向年轻者进行广泛地文化吸收的过程”[2]。
大学生是推动后喻文化发展的重要群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时代使命。
所以在后喻文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掌握外部机会(opportunity),规避威胁(Threat),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后喻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中,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后喻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
2023-11-0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实践应用录0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概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是一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学科,旨在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意义。
定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关注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即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内涵定义与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01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
应对多元化、复杂化社会思潮的需要02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03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包括价值的本质、分类、评价标准等。
研究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思辨、实证调查、案例分析等,旨在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价值。
0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策略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要从客观存在出发。
大学生思修课本目录第一章:价值与人生• 1.1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1.2 人生观与价值观• 1.3 人生规划与目标设定第二章:道德伦理• 2.1 伦理道德概述• 2.2 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2.3 道德判断与行为规范第三章:人与社会• 3.1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3.2 社会规则与公德心• 3.3 社会责任与公益行为第四章: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 4.1 科学与人类文明进步• 4.2 科学精神培养与表达能力• 4.3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第五章:思想政治素养• 5.1 党史、国史与世界史• 5.2 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 5.3 法治社会与公民权益第六章:知识、文化与艺术• 6.1 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6.2 文化传承与创新• 6.3 艺术欣赏与审美情趣第七章:思辨与批判性思维•7.1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7.2 批判性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7.3 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发展第八章:人生的困惑与应对•8.1 人生的挫折与困惑•8.2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8.3 增强生活幸福感的建议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9.2 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第十章:全球视野与国际交往•10.1 全球化与国际交往•10.2 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与沟通•10.3 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附录•附录一:课程参考书目•附录二:参考链接•附录三:学习资源推荐以上是《大学生思修课本》的目录,该课本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伦理水平,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球视野的认识。
希望通过该课本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