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60
南瑞NS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功能分析学生姓名:杨正浩学生学号:100223187所在班级:城轨供电10A2南瑞NS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一)NS2000系统构成NS20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分散分布式网络结构,系统分为两层:变电层和间隔层。
变电所层之间通过以太网或CANBUS网络(通用电气)相连,典型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变电所层NS2000系统的变电所层是按功能分布设计的,它提供变电所设备的状态监视、控制、信息记录与分析等功能,并对所内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监控。
变电所设备包括NS2000计算机监控和NS2000通信控制器。
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远动工作站等部分构成。
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组态完成不同的功能配置,当系统规模较小时,系统可以是一台PC机,监控系统的信系可以直接从间隔层设备获得;当系统规模较大或者为超高压变电所时,可以是多台PC机,监控系统的信息也可通过NS2000系统通信控制器获得。
NS2000系列通信控制器试点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中心,其主要作用是通信控制器规约转换。
对变电所内各种各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形成标准的信息,通过数据通道传送到数控或调度中心。
NS2000可实现单机和双机冗余两种配置方式,双机运行时,两台通信控制器互为热备用,相互监视,自动切换,可靠性较高。
2. 间隔层NS2000系统的间隔层设备按间隔分散配置,可在开关场就地安装,减少大量的二次电缆。
各间隔相互独立,仅通过通信网互联,并同变电所层设备通信,取消了变电所传统方式大量引入主控室的信号、测量、保护、控制等使用的电缆,不仅节省投资,而且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NS2000系统间隔层设备包括各间隔电气设备的测控装置(NSD500)、保护装置或保护监控一体化装置。
当保护装置较多时,保护装置可以通过保护管理机与网络连接。
(二)系统功能概述1.NS2000 监视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及事件记录、历史数据记录、图形、显示及打印、报表、事故追忆2.NS2000 控制功能支持多个远方调度中心的选择控制、控制室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当地控制、间隔层设备的当地控制、同期检测与同期合闸、基于IEC1131-3组态的自动控制、基于IEC1131-3组态的全站逻辑闭锁、电压无功自动调节。
南京中德NSC2000电厂网络监控系统 简介 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目 录 1、系统简介 (1)1.1 概述 (1)1.2 系统配置 (1)1.2.1 用于小型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1)1.2.2用于大中型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2)1.2.3用于特大型及重要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3)1.3系统特点 (3)1.4主要实现的功能 (3)1.4.1 主要功能模块 (3)1.4.2 主要实现的功能 (4)1.5主要性能指标 (5)1.5.1 测量值指标 (5)1.5.2 状态信号指标 (5)1.5.3 系统实时响应指标 (5)1.5.4 实时数据库容量 (6)1.5.5 可靠性指标 (6)1.5.6 CPU负荷率 (6)1.5.7 系统局域网的负荷率 (6)2、NSC2200数据处理及通信装置 (7)3、间隔层装置 (8)3.1测控装置NSC681 (8)3.2 AGC、AVC接口装置 NSC691 (9)4、主要产品清册 (11)4.1 国产装置 (11)4.2 西门子装置 (13)4.3 AREVA装置 (14)4.4 工程配套装置 (15)1、系统简介 1.1 概述 NSC2000电厂网络监控系统(以下简称NSC2000系统)是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公司)十来年的科研、生产和工程实践的成果,是中外高新技术合作的结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以及火力、水力、风力发电厂以及秸秆、垃圾等生物发电及供配电系统之中;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等特点之外,实用性及经济性尤为突出,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NSC2000系统基于工业以太网结构,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层分布、开放式技术,可以选择Windows NT或者Unix实时操作系统;主计算机和远动处理机既可以采用单机,也可以采用双机;网络结构既可以选择单以太网,也可以采用双以太网;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充性。
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厂的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水电工程事业发展迅速。
从水电工程项目的水电厂层面分析,监控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能够为水电厂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保驾护航。
其中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厂中适用性高。
鉴于此,本课题以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对该系统在水电厂的具体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电厂监控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厂;应用要点水电厂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需使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便需要有效监控系统的支持。
对于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来说,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及电力系统当中,属于大型分布式计算监控系统,具备跨平台、支持异构平台的优势,且监控内核安全可靠,功能多[1]。
考虑到水电厂日常运行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鉴于此本课题围绕“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厂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概述1.1系统结构对于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其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前台人机交互程序部分;其二,后台背景程序部分。
其中,人机交互程序部分,主要是提供交互式图形显示及操作功能,涉及画面显示、报表以及曲线查询等。
对于后台背景程序部分,主要提供后台处理要素,包括外部设备通讯、数据库管理等。
在组播方式的基础上,使前台人机交互程序与后台背景程序之间实现有效互交。
此外,该系统的人机交互程序使用Iava语言开发,对于系统当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讯,主要由后台背景进程加以实现。
1.2系统功能NC2000及申诉案件监控系统,主要的功能为监视和控制。
一方面,从监视功能角度分析,采取“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对系统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比如:开关量信息、模拟量信息以及温度量信息等[2]。
另一方面,从控制功能角度分析,关键在于对系统中水电厂的信息加以控制;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以水电厂工作站作为控制中心,在现场监视的条件下,将操作命令发出,该命令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判断,并经I/O接口,进一步把控制信息传输至出口继电器,然后在对现场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驱动的条件下,比如驱动电动设备、电磁设备等等,最终完成对相关信息的控制指令。
南京中德NSC2000电厂网络监控系统 简介 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目 录 1、系统简介 (1)1.1 概述 (1)1.2 系统配置 (1)1.2.1 用于小型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1)1.2.2用于大中型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2)1.2.3用于特大型及重要发电厂的NCS典型网络监控系统: (3)1.3系统特点 (3)1.4主要实现的功能 (3)1.4.1 主要功能模块 (3)1.4.2 主要实现的功能 (4)1.5主要性能指标 (5)1.5.1 测量值指标 (5)1.5.2 状态信号指标 (5)1.5.3 系统实时响应指标 (5)1.5.4 实时数据库容量 (6)1.5.5 可靠性指标 (6)1.5.6 CPU负荷率 (6)1.5.7 系统局域网的负荷率 (6)2、NSC2200数据处理及通信装置 (7)3、间隔层装置 (8)3.1测控装置NSC681 (8)3.2 AGC、AVC接口装置 NSC691 (9)4、主要产品清册 (11)4.1 国产装置 (11)4.2 西门子装置 (13)4.3 AREVA装置 (14)4.4 工程配套装置 (15)1、系统简介 1.1 概述 NSC2000电厂网络监控系统(以下简称NSC2000系统)是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公司)十来年的科研、生产和工程实践的成果,是中外高新技术合作的结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以及火力、水力、风力发电厂以及秸秆、垃圾等生物发电及供配电系统之中;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等特点之外,实用性及经济性尤为突出,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NSC2000系统基于工业以太网结构,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层分布、开放式技术,可以选择Windows NT或者Unix实时操作系统;主计算机和远动处理机既可以采用单机,也可以采用双机;网络结构既可以选择单以太网,也可以采用双以太网;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充性。
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培训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材的章节包括:第一章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第二章 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第三章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四章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难点: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计算机监控场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材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安装与配置:指导学生如何安装和配置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系统的了解。
4. 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讲解如何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练习。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简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描述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步骤。
3. 根据提供的案例,分析并解决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熟练操作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并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文档编号:文档类型:文档密级:NS2000-S监控后台系统维护手册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摘要及修订记录摘要:此文档是研发中心XX报告模板。
版本及修订说明:目录目录NS2000-S监控后台系统维护手册 001 01.编写说明 (1)2.系统介绍 (1)3.WINDOWS下监控后台搭建 (1)3.1.W INDOWS系统设置 (1)3.2.安装防病毒软件 (9)3.3.安装O RACLE企业版 (9)3.4.O RACLE数据库设置 (33)3.5.W INDOWS安装JDK (29)3.6.监控后台软件的安装 (29)3.7.W INDOWS下后台软件启动指引 (32)4.LINUX下监控后台搭建 (39)4.1.下载路径说明 (39)4.2.安装64位R EDHAT5.8操作系统 (40)4.3.配置操作系统 (54)4.4.O RACLE 10G安装 (56)4.5.JAVA安装 (75)4.6.置入软件包 (75)4.7.KDE环境.BASHRC修改说明 (78)4.8.监控后台 (81)5.FAQ (84)5.1.系统安装调试问题 (84)5.2.报表运行调试问题 (84)5.3.系统使用 (89)5.4.通讯部分 (101)5.5.五防部分 (101)6.附录 (102)6.1.L INUX操作常见命令 (102)6.2.L INUX常用功能设置 (103)6.3.数据库维护工具使用说明 (125)6.4.AUTOSTARTCONF配置说明 (127)目录6.5.HMI客户端界面组态文件说明 (127)6.6.主备服务器及操作员站同步设置 (130)6.7.V2.01告警配置 (136)6.8.后台通讯机遥测值放大原理及配置 (140)6.9.后台与南瑞五防WFBX通信设置 (148)6.10.V2.00数据库升级到V2.01数据库 (153)6.11.报表配置注意事项及双击某张报表打开慢问题解决 (155)6.12.数据库存在重复记录解决 (163)6.13.扩展ISA300表空间 (165)6.14.ORACLE常见问题解决 (167)编写说明1. 编写说明本手册与《后台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相配合,组成一个完善的后台文档帮助体系。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EMS-20002013年7月17日目录1. 项目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建设目标 (5)1.3设计原则 (5)1.4设计依据 (6)1.5设计范围 (6)2 标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8)2.1 监控系统主框图 (8)2.2 EMS-2000标准组网方式 (9)2.3 监测对象及内容 (9)2.3.1动力系统 (10)2.3.2环境系统 (10)2.3.3消防系统 (10)2.3.4保安系统 (10)3 机房监控设备介绍 (10)3.1 EMS-2000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机 (10)3.1.1技术参数: (11)3.1.2功能特性: (12)3.1.3 EMS-2000主机软件部分界面 (14)3.2 传感器介绍 (19)3.2.1 温度和湿度 (19)3.2.2 电压传感器 (20)3.2.3 水浸传感器 (20)3.2.4 烟雾传感器 (21)3.2.5 红外传感器 (22)3.2.6 门磁传感器 (22)3.2.7 空调控制器 (23)4网络化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软件 (23)4.1系统体系结构 (23)4.2系统实现功能 (25)4.3 中心端软件部分界面 (26)4.3.1 视频监测 (26)4.3.2 数据监测 (27)4.3.3 报警查询 (27)4.3.4 曲线分析 (28)4.3.5 站点管理 (28)4.3.6 UPS监测 (29)4.3.7 系统日志 (29)4.4 中心端软件运行要求 (30)4.4.1中心端环境监控系统服务端运行要求 (30)4.4.2中心端环境监控系统客户端运行要求 (30)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及通信设备数量与日俱增,规模越来越大,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网络已成为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管理的核心部分。
为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与之配套的机房动力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必须时时刻刻稳定协调工作。
0概述在供热计量收费后,热网由过去的定流量运行变为变流量运行,如果热网运行不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向计算机监控系统靠拢,则热网为了保障充足的资用压头,只能用高扬程泵运行,造成运行电耗上升、控制系统难以保障正常工作。
因此,供热计量收费后热网运行必须逐渐实现计算机监控。
供热计量收费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原则及策略,已有文献阐述,本文仅就如何实现这种控制策略、如何搭建控制系统做简单介绍。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这里以硕人时代STEC2000热网集中监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该热网集中监控系统是一整套软件和硬件平台。
上位监控中心是热网运行和管理软件HOMS2.0,现场控制设备为嵌入式控制器。
该控制系统能可靠的完成对热源、热网及热力站的数据采集及监控。
该热网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结构,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监控中心与热力站控制相互独立,互相协调。
热力站控制完成现场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包括采集、分析计算、控制输出、报警、显示操作等。
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测,重要事件报警处理、调度指令发布,为各热力站的现场控制提供参考。
概括起来也可以叫做:“中央监测,统一调度,现场控制”。
这种控制模式经过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积累,从现场控制硬件设备和控制软件到中央监控软件已经非常成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热网集中监控系统运行模式之一。
在物理层面上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监控中心、通讯网络、现场监控设备;在软件层面上主要包括三部分:现场控制软件、通讯软件和中央监控调度软件。
1监控中心热网的中央监控系统安装在作为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该服务器将采集现场控制器的数据,监测现场控制器的运行情况并指导操作员进行操作。
服务器实时地从现场控制器采集数据以保证其数据库不断更新。
服务器还向现场控制器发送控制和参数设置指令。
操作员从控制中心通过该系统能够方便地得到热力站运行的数据并向热力站下达指令。
热网监控中心主要由服务器、管理工作站组成。
对于系统规模较大的热力企业来说,如果热力站规模超过20个以上,建议采用专用的数据库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以及网络服务器,运行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工作站完成各自的工作。
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锦州500kV董家变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UNIX平台)出厂验收(FAT)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11日时间:2008年7月11日地点: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锦州500kV董家变电站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构成:见后页参加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部分硬件设备该部分用来确认被交付使用的设备符合合同的要求。
说明:CPU、内存及显卡等硬件信息在机器启动时会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内存大小及使用情况可以用命令vmstat、printconf看到;硬盘大小及使用情况可以用命令df –k看到。
验收意见: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第二部分 NS2000(UNIX)监控系统使用功能测试一、告警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二、系统控制台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三、画面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四、报表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五、曲线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六、系统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七、系统实时采样数据显示功能测试:能利用实时采样数据显示功能正确检索各逻辑节点实时的遥测、遥信数据值。
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八、前置监视与调试功能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第三部分带间隔层装置后台功能检查以下测试所接间隔层设备为南瑞科技公司的NSD500V测控装置。
一、实时数据遥信变位测试发送遥信变位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二、SOE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三、实时数据遥测量测试数据测控装置(U=57.74V,I=5A,Φ=30)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四、遥控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五、逻辑节点工况测试分两种方法测试:1.拔掉监控与测控装置通讯单元间的通讯线,判断其反应正确性,记录反应时间。
2.停止测控装置的工作,判断其反应正确性,记录反应时间。
逻辑节点工况测试数据:结论:通过□不通过□备注:第四部分 NS2000(UNIX)监控系统维护功能测试一、用户管理功能测试:能够根据实际人员构成在系统中灵活增加、修改和删除用户信息。
2000型流量计算机一、引言Instromet 2000型数字流量计算机是一种高性能仪表。
这种流量计算机可以使气体检测达到采用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腰轮流量计或孔板中的任何一种流量计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2000型流量计算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允许用户对其进行组态,以达到操作要求。
二、要求更高精度的现代大规模气体计量在天然气的应用过程中,能源的保护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都要求更加精确的天然气计量。
在一些国家已经引入第三方公开介入输送管线,甚至配气系统的天然气运营模式,并且正在获得相关规章制定部门的进一步支持。
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管线的所有者只能收取天然气的输送费,而没有机会在天然气的销售中获利。
正由于这个原因,对于管线所有者来说,在天然气的输送,特别短途输送过程中,计量设备的误差或故障所造成的财政风险非常高。
存在影响计量精度和操作的因素的场合,计量设备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成立30年来,Instromet公司一直走在高精度大流量计量领域的前列,开发并生产高质量的气体流量计、体积修正仪和流量计算机。
Instromet 2000型流量计算机提供了精度和可靠性方面最高等级的性能,并且有条件去迎接21世纪大规模气体计量的挑战。
三、数字化通过采用数字化技术,使2000型流量计算机在技术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
今天的流量计算机已经从过去所采用的电子模拟运算模式发展到了利用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数字化运算的运算模式。
2000型流量计算机有两种选择,即利用模拟输入信号的常规数字化运算模式以及可以达到系统精度极限的完全数字化系统。
Instromet 2000型流量计算机获得了这种技术全部的优势。
可以选择从变送器到输出完全数字化的运算模式。
甚至它的模拟输出也是经过数字化运算产生的。
四、精度1.完全数字化的系统从SMART(智能)压力和温度变送器到经过烧机的32位微处理器的全数字化信号处理,保证整个信号处理过程中,一直保持变送器的固有精度。
关于升压站NCS远动事故总信号的探讨【摘要】X电厂NCS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公司的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事故总信号通过NCS远动工作站送至调度侧。
在于调度进行每季度定期遥信、遥测数据核对过程中发现,远动事故总信号时标不准确,遂通过对此信号实现方法进行检查和研究,确定问题根源,并通过改进方案解决问题,实现了对X厂升压站NCS远动事故总信号的探讨。
【关键词】NCS;远动;事故总信号;调度1 X电厂NCS远动事故总信号问题概述1.1 NCS系统概述X电厂网络升压站NCS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公司的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整个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
系统组态灵活,具有较好的可维修性和可扩性,并能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侵害造成系统内存数据丢失或系统损坏。
站控层采用冗余的光纤以太网络配置,网络运行状态自动监测。
其中一个网络故障时,另一个网络承担全部任务。
网络配置规模满足工程远期要求,并留有适当裕度。
传送速率及传送距离满足系统监控功能实时性要求,并具有完善的抗干扰能力。
网络通讯规约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站控层集中设置,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网络连接站级控制计算机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网络服务器,GPS对时设备,打印设备等。
间隔层采用双网络分布式测控装置,按电气间隔设置,设备布置在网络继电器室。
间隔层主要完成监控系统所需的信息量采集、传送功能。
站控层设备通过网络获取测控装置采集的信息,并通过测控装置实现对升压站断路器、刀闸等所有设备的控制。
1.2 NCS远动四遥信息与调度定期核对工作为保证远动信息系统通道良好及四遥量的准确无误,按照电网调度要求,需定期与调度自动化处值班员进行遥测、遥信等四遥信息量核对工作。
包括由厂侧检修人员模拟升压站各断路器、刀闸变位及各种报警信号,送至调度侧,由调度值班员查看变位信息及报警信息是否正确、时标是否合格等工作。
NSC总控软件简介一、可以连接的设备及连接方式和规约1、本公司测控、保护及测控保护一体化设备l NSD500老NSD500、新NSD500、NSD500V,以太网,系统网络103规约。
l NSD200NSD200、NSD200V,CAN网,系统CAN网规约。
l NSR600(R)NSR600、NSR600R,CAN网/以太网,系统CAN网规约/系统网络103规约。
l NSR201(DFP201)232/CAN网,DFP规约/系统CAN网规约。
l NSR301(DFP301)232,DFP规约。
l F3M485总线/CAN网/以太网<仅限M3>,BJ3规约/系统CAN网规约/系统网络103规约。
l BJ3海安测控(X、Z类)485,BJ3规约。
l DISA(DISA1、DISA700、DISA900系列)422/CAN网,在CAN网连接时不能与上述装置用同一总控的CAN网连接(因为底层协议不同)。
l SLC通过GateWay连接, 232,GateWay规约。
特别说明:不能与仅具备LONG网接口的BJF3A分散式测控单元连接,在与老F3M测控单元连接时同样不能用LONG网接口必须改为485接口。
2、外公司保护及测控保护一体化设备l南瑞保护公司232(422、485)/以太网,LFP(RCS)规约/系统网络103规约/南瑞保护网络103规约。
l南瑞深圳公司232(422、485)/以太网,ISA200规约/ ISA300规约/ ISA500规约/系统网络103规约/南瑞深圳网络103规约。
l南瑞城乡公司DSA测控保护一体化设备232(422、485),ISA200规约&DSA测控规约。
l四方公司232(422、485)/以太网,<串口>规约/串口103规约/系统网络103规约。
l国电南自公司232(422、485) /以太网,串口南自94规约/串口103规约/南自保护网络103规约。